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2013容错计算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一种BIST测试激励的聚类移位压缩方法
    涂吉, 王子龙, 李立健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33-36.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07
    摘要142)      PDF(pc) (326KB)(366)    收藏
    提出一种针对内建自测试的测试激励聚类移位压缩方法。对难测故障的测试向量进行聚类压缩,将测试向量划分为若干类,每类内的向量相互之间最多只有一比特相异,从每类中只选取一个种子向量存储到ROM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测试向量压缩率,对聚类后的种子向量再进行移位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聚类移位压缩具有较高的测试数据压缩率,能减少难测向量存储单元,且能以芯片频率进行测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FPGA芯片的链结构LUT自测试方法研究
    张双悦, 李硕, 王红, 杨士元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37-40.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08
    摘要259)      PDF(pc) (339KB)(434)    收藏
    基于内建自测试(BIST)思想的FPGA测试方法利用被测芯片中的资源来构建测试所需的TPG或ORA,以减少测试对输入输出引脚和外部ATE的需求。传统的FPGA芯片BIST方法仅考虑自测试结构内被配置为CUT的资源,从而需要进行多次组测试来完成整个芯片的测试。在现有LUT自测试链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择TPG的电路结构及测试配置,能够在相同测试开销下增加TPG部分的故障覆盖率,提高测试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多叉树的多权限群组密钥管理
    徐旸, 周薇, 杜秋双, 王国军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41-45.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09
    摘要144)      PDF(pc) (437KB)(393)    收藏
    在多权限群组通信中,由于用户可根据不同权限获取不同的数据资源,因此其安全问题比传统(单一权限)群组通信更难处理。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集中式多权限群组密钥管理方案,即采用多叉树构建密钥图,并为图中节点分配ID,以便用户快速推算出节点间的关系,从而确定需更新的密钥。当群组内的用户关系发生变化时,其他用户可通过单向函数、旧密钥以及密钥更新素材来实现密钥的更新。理论分析与模拟实验显示,相比现有的方案,新方案在保证前/后向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了密钥存储和更新的开销,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一种基于准同步检查点的虚拟机卷回恢复算法
    张展, 左德承, 黄友富, 何辉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46-49.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10
    摘要126)      PDF(pc) (377KB)(316)    收藏
    针对典型的云平台下虚拟化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选择性日志的准同步检查点算法VM_QSC:保持不同虚拟机节点固有的优化检查点周期,通过物理节点Hypervisor选择性地进行虚拟机的消息日志的稳定存储,在全局监控节点维护虚拟机一致线信息,保持全局的一致性。与传统的准同步检查点和同步检查点相比,该算法维持了虚拟机检查点设置的自主性,并显著降低了虚拟化系统的容错开销,可以有效应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虚拟资源管理和动态迁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准完全最大距离伪随机测试研究
    邬晟峰, 吴悦, 徐拾义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50-54.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11
    摘要147)      PDF(pc) (507KB)(374)    收藏
    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行随机测试的测试码之间的距离作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改进了最大距离随机测试算法中测试码的生成方法,使得所生成的伪随机测试码集合同时达到最大海明距离与近似最大笛卡尔距离。因此每一个测试码可以尽可能多地独立检测到更多不重复的故障。进而提出了准完全最大距离测试新算法的思想和构建理论,并详细阐述了该算法的执行流程。在ISCAS'85基准电路上进行的大量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本方法确实有效地提高了随机测试效率,降低了随机测试成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用不同敏化方法提高超速测试的故障覆盖率
    魏建龙, 邝继顺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55-58.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12
    摘要131)      PDF(pc) (955KB)(554)    收藏
    面向小时延缺陷(small delay detect,SDDs)的测试产生方法不仅要求测试产生算法复杂度低,还要尽可能地检测到小时延缺陷。超速测试避免了因测试最长敏化通路而带来的测试效率过低的问题,而且它要求测试向量按敏化通路时延进行分组,对每组分配一个合适的超速测试频率,再采用一种可快速、准确选择特定长度的路径选择方法来有效地提高测试质量。同时,文中首次通过优先选用单通路敏化标准对短通路进行检测,对关键通路有选择地进行非强健测试,相对采用单一的敏化方法,能以很小的时间代价提高含有小时延缺陷的结点的跳变时延故障覆盖率(TDF)。在ISCAS’89基准电路中对小时延缺陷的检测结果表明:用不同敏化方法进行测试产生,能 在低的cpu时间里取得更高的跳变时延故障覆盖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一种面向多核的可重构容错方法
    张绍林, 杨孟飞, 刘鸿瑾, 姜宏, 王若川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59-63.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13
    摘要169)      PDF(pc) (699KB)(369)    收藏
    随着二代导航、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空间应用对星载电子产品的低功耗和抗辐射容错能力提出更高的需求,传统多机冗余设计星载计算机面临着亟需进行设计升级换代。将可重构技术应用到多核片上系统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重构的容错体系结构,在硬件层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扩展性对未来空间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多核片上系统和可重构技术的基本概念,简要分析了国际宇航可重构系统的研究案例。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重构的容错体系结构,即通过基于系统降级的重构策略来实现系统级容错。在方案验证环节,采用LEON3作为处理单元,对容错模块功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容错控制满足预期的设计需求。最后对后续工作做了简要规划,并对可重构容错方法设计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分布式系统监控资源多目标优化分配
    何盼, 袁月, 吴开贵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64-67.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14
    摘要117)      PDF(pc) (431KB)(350)    收藏
    针对分布式系统松耦合和动态配置的特点,提出采用监控资源分配进行组件监控周期的选择以达到可靠性保障和资源优化的目的。为了建立监控资源分配模型,首先采用马尔可夫链理论分析了监控策略下的系统可靠性模型;其次分析了监控机制的两种不同代价;再次选择了系统可靠性约束下的多目标监控资源分配模型,它通过最小化监控代价选择恰当的组件监控周期;最后 应用 遗传算法解决该优化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监控资源分配的必要性和在可靠性优化中的作用,实验表明:监控资源分配能够达到资源优化和可靠性保障的目的;与单目标资源分配相比,多目标分配能够达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一种改进相似性度量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文俊浩, 舒珊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68-71.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15
    摘要130)      PDF(pc) (330KB)(439)    收藏
    协同过滤算法是目前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中相似性度量方法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推荐系统的准确率。传统的相似性度量方法主要关注用户共同评分项之间的相似度,却忽视了用户共同评分项和用户所有评分项之间的关系。用户共同评分项和用户所有评分项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Tanimoto系数来计算,然而Tanimoto系数是基于二值模式下的运算,因此直接运用于推荐系统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修正的Tani-moto系数,并将用户共同评分项和用户所有评分项之间的关系融入到传统的相似性度量方法中。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推荐的效率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基于PSO的多目标测试用例预优化
    陈云飞, 李征, 赵瑞莲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5): 72-77.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05.016
    摘要127)      PDF(pc) (524KB)(352)    收藏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在软件回归测试中,重复执行庞大的全部测试用例集已不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对测试用例集进行预处理就尤为重要。测试用例预优化是寻找最佳测试用例执行序列的一种技术。在实际的软件回归测试中,基于多目标的测试用例优化技术已逐步取代了单目标优化;应用进化算法解决多目标测试用例预优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进化算法主要是基于种群进行遗传迭代,种群间的交互机制相对复杂,算法的执行效率会随着种群及测试用例集规模的增大而显著下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测试用例预优化方法,设计了粒子的表示和状态更新方式,研究了不同粒子更新方式和迭代次数及粒子群大小对多目标测试用例预优化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 ,同基于NSGA-Ⅱ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执行效率显著提高,可以解决实际回归测试中的多目标测试用例预优化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1页 共10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