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热点文章列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医学知识图谱研究与应用综述
    蒋川宇, 韩翔宇, 杨文蕊, 吕博涵, 黄小欧, 谢夏, 谷阳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3): 83-93.   DOI: 10.11896/jsjkx.220700241
    摘要63)      PDF(pc) (2148KB)(102)    收藏
    医学数据数字化推进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来对医学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准确分析,是当今医学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利用具有优秀联想与推理能力的知识图谱技术来对医学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能更好地实现智慧医疗、辅助诊断等应用。医学知识图谱的完整构建过程包括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和知识推理。其中知识抽取可细分为实体抽取、关系抽取和属性抽取,知识融合则主要包括实体对齐和实体消歧。首先,对现今医学知识图谱的构建技术和实际应用进行归纳整理,针对每一具体构建过程阐明技术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并说明其优点和局限性。其次,介绍几个已成熟运用的医学知识图谱。最后,根据知识图谱在医学领域的技术与应用现状,给出未来知识图谱可进行的技术兼应用性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面向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容器技术综述
    陈轶阳, 王小宁, 卢莎莎, 肖海力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2): 353-363.   DOI: 10.11896/jsjkx.220100163
    摘要61)      PDF(pc) (3088KB)(52)    收藏
    容器技术在云计算行业已得到普遍使用,主要用于服务软件环境的快速移植和自动化部署。随着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软件依赖和配置日益复杂,超算中心对用户自定义软件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容器技术在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环境下也发展出多种实现软件,以满足用户自定义软件栈等实际需求。文中总结了容器技术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容器在Linux平台的技术原理,分析并评价了于适用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容器实现软件,最后展望未来面向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容器技术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学习索引研究综述
    王艺潭, 王一舒, 袁野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1): 1-8.   DOI: 10.11896/jsjkx.211000149
    摘要237)      PDF(pc) (2528KB)(239)    收藏
    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爆发式增长,传统索引结构难以处理庞大复杂的数据,为解决这一问题,学习索引应运而生,并成为当前数据库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学习索引利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索引构建,通过对数据和物理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训练和学习得到学习模型,掌握二者之间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从而实现对传统索引的改进和优化。大量实验表明,与传统索引相比,学习索引可以适应大规模数据集,提供更好的搜索性能,具有更低的空间要求。文中详细介绍了学习索引的应用背景,梳理了现有的学习索引模型;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将学习索引分为一维和多维两种类别,并对每种类别中学习索引模型的优缺点和可以支持的查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后对学习索引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联邦学习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梁文雅, 刘波, 林伟伟, 严远超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12): 46-52.   DOI: 10.11896/jsjkx.220500272
    摘要203)      PDF(pc) (2478KB)(250)    收藏
    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以多方数据参与为驱动,参与方与中央服务器通过不断交换模型参数,而不是直接上传原始数据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在实际的应用中,FL全局模型的精确性依赖于多个稳定且高质量的客户端参与,但客户端之间数据质量不平衡的问题会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客户端处于不公平地位甚至直接不参与训练。因此,如何激励客户端积极可靠地参与到FL中,是保证FL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文中主要介绍了在FL中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并根据激励机制在FL训练过程中存在的子问题将现有研究分为面向贡献测量、面向客户选择、面向支付分配以及面向多子问题优化的激励机制。对现有的激励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激励机制在发展中存在的挑战,探索FL激励机制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群体智能中的协作与对抗
    朱迪迪, 吴超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11A): 210900249-7.   DOI: 10.11896/jsjkx.210900249
    摘要181)      PDF(pc) (2277KB)(118)    收藏
    群体智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算法既包括早期基于生物群体特征规律的算法(粒子群优化和蚁群算法等),也包括后期基于网络互联的大规模群体算法(多智能体系统、群智感知和联邦学习等)。这些群体智能算法均蕴含着协作或对抗的核心思想。协作能够把个体的有限智慧耦合汇聚成群体的强大智能,但是协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个体间过分依赖和系统的不公平性等问题。对抗可以突破这种局限性,其基本思想是个体通过博弈等手段谋取自身最大利益。因此,协作和对抗缺一不可,以对抗促协作,协作中存对抗。通过聚焦群体智能算法的协作和对抗方法,对经典群体智能算法的思想进行阐述,并对新兴的群体智能算法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总结了构建协作与对抗并存的群体智能生态,是群体智能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研究综述
    程文辉, 张乾元, 程梁华, 向朝参, 杨振东, 沈鑫, 张乃凡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11): 242-249.   DOI: 10.11896/jsjkx.220400264
    摘要212)      PDF(pc) (2333KB)(247)    收藏
    移动群智感知是一种新兴的感知模式,通过复用现有大量空地移动感知资源,从而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的城市感知。因此,联合利用空地移动感知资源实现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对提高移动感知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近年来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首先介绍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兴起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从基于地面移动设备和基于空中移动设备两个维度对现有的移动群智感知研究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在跨平台的用户信息学习、跨空地的移动设备调度、跨任务的感知资源分配3个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一种分布式的隐私保护数据搜索方案
    刘明达, 拾以娟, 饶翔, 范磊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10): 291-296.   DOI: 10.11896/jsjkx.210900233
    摘要157)      PDF(pc) (2589KB)(238)    收藏
    针对高敏数据上云后造成数据孤岛,从而导致数据无法互相搜索、互相发现,进而无法共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的隐私保护数据搜索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分布式场景下数据和搜索条件双向保密,并能够建立可信的搜索存证。首先对数据模型进行定义,明确了方案保护的目标和应用场景;其次提出了方案的设计框架和协议流程,重点对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数据交互通道、可信密钥共享模块和密文搜索引擎3个部分的整体性流程进行描述;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执行环境的密文态下的全文搜索引擎Tantivy-SGX,重点对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整体流程和核心部分进行实现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高效可行,能够有效增强分布式环境下的数据发现与搜索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自然语言的视频片段定位综述
    聂秀山, 潘嘉男, 谭智方, 刘新放, 郭杰, 尹义龙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9): 111-122.   DOI: 10.11896/jsjkx.220500130
    摘要210)      PDF(pc) (2218KB)(280)    收藏
    自然语言视频定位(Natural Language Video Localization,NLVL)是一项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该任务的目的是根据给定的查询文本从未修剪的视频中找到与这条查询文本语义最为相似的目标片段。与传统的时序动作定位任务不同,NLVL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因为它不受预定义动作列表的限制;同时也更具挑战性,因为NLVL需要从视频和文本两种模态间对齐语义信息。此外,在对齐关系中获取最终的时间戳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首先,描述了NLVL的流程;其次,根据是否有监督信息将NLVL算法分为监督方法和弱监督方法两大类并分析其优缺点;然后,总结了常用的数据集和评估指标,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总体性能的评估和分析;最后,讨论了技术难点及未来的研究趋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热点数据的持久性内存索引查询加速
    刘高聪, 罗永平, 金培权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8): 26-32.   DOI: 10.11896/jsjkx.210700176
    摘要319)      PDF(pc) (2090KB)(615)    收藏
    非易失性内存(Non-Volatile Memory,NVM),也被称为持久性内存(Persistent Memory,PM),具有按位寻址、持久性、存储密度高、低延迟等特点。虽然NVM的延迟远小于闪存,但高于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此外,NVM还有读写不均衡、写次数有限等不足。因此,目前NVM还无法完全代替DRAM。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法是利用NVM构建基于DRAM+NVM的混合内存架构。文中针对NVM和DRAM构成的混合内存架构,着重研究了基于热点数据的持久性内存索引加速方法。具体而言,以数据访问中的倾斜性特征为基础,利用DRAM的低延迟和NVM的持久性与高存储密度,提出了在持久性内存索引的基础上增加基于DRAM的热点数据缓存,进而提出了可以根据热点数据的变化自动调整缓存的查询自适应索引方法。将所提方法应用到多种持久性内存索引上,包括wBtree,FPTree以及Fast&Fair,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热点数据访问达到总访问次数的80%时,所提索引加速方法在3种索引上的查询性能分别取得了52%,33%,37%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视频理解中的动作质量评估方法综述
    张洪博, 董力嘉, 潘玉彪, 萧宗志, 张惠臻, 杜吉祥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7): 79-88.   DOI: 10.11896/jsjkx.210600028
    摘要403)      PDF(pc) (2123KB)(669)    收藏
    视频中动作质量的评估指对视频中人物对象的动作质量进行评价,如计算动作质量分数、等级或者不同人物表现的优劣,是视频理解和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动作质量分数预测、等级分类以及水平排序3个方面对视频中的动作质量评估方法进行总结,然后对这些方法在目前常用数据集上的表现进行分析,最后讨论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空中智能反射面辅助边缘计算中基于PPO的任务卸载方案
    谢万城, 李斌, 代玥玥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6): 3-11.   DOI: 10.11896/jsjkx.220100249
    摘要998)      PDF(pc) (2653KB)(718)    收藏
    针对6G时代“智慧物联网”边缘计算系统中障碍物阻挡对任务卸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搭载智能反射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RIS)辅助的计算任务部分卸载方案。首先,在满足用户传输功率、无人机高度、任务卸载比例限制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时隙分配、任务卸载比例、无人机高度、RIS相移和用户传输功率,建立用户总能耗最小化问题;其次,将该非凸优化问题分解为4个子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中的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方法确定时隙分配策略;最后,将每个训练时间步作为一次求解,基于交替迭代方法和连续凸逼近方法得到问题的优化解。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PO的算法训练速度较快其用户总能耗比采用全部卸载方案的能耗减少了约23%,比采用无人机高度固定方案的能耗减少了约5.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一种基于异质模型融合的 Android 终端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姚烨, 朱怡安, 钱亮, 贾耀, 张黎翔, 刘瑞亮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6A): 508-515.   DOI: 10.11896/jsjkx.210700103
    摘要153)      PDF(pc) (2977KB)(366)    收藏
    针对单一分类模型检测精度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异质模型融合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首先识别和采集恶意软件混合特征信息,采用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算法和基于MLP的Adaboost算法分别构造集成学习模型,然后通过Blending算法对这两个分类器进行模型融合,最后得到一种异质模型融合分类器,在此基础上实施移动终端恶意软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单一分类模型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群智感知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李利, 何欣, 韩志杰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5): 303-310.   DOI: 10.11896/jsjkx.210400077
    摘要373)      PDF(pc) (2308KB)(575)    收藏
    近年来,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极大地推动了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于一体的群智感知服务的发展。隐私保护作为保障服务安全运行和鼓励感知用户参与的必要手段,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科学问题。文中首先从群智感知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在描述其主要组成部分和业务流程之后,再从群智感知场景对隐私保护的特有需求出发,对隐私保护的定义和衡量指标进行讨论,并对现有文献设计的隐私保护机制所侧重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从隐私保护范围、保护强度、感知用户身份可追溯、感知数据损失和感知终端能耗的角度对文献使用的隐私保护机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文献使用的实验数据集进行梳理,最后结合群智感知应用的发展需求和全球对隐私保护的监管要求提出未来研究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深发展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
    孟小峰, 余艳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4): 3-8.   DOI: 10.11896/jsjkx.yg20220402
    摘要320)      PDF(pc) (1740KB)(2507)    收藏
    数智化的时代背景为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跨学科交叉融合将是其深化发展的必然之路。文中阐述了社会计算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社会计算的范式转移、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的发展,由此对数智化时代的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构建基于新型基础建设的社会智能体系的三大支柱,包括构建大规模高时变的数据智能、融合多尺度伸缩的空间智能、形成复杂适应性的社会智能。数据智能、空间智能和社会智能呈现出层次递进关系,要求数据、计算和社会的三者交织,这也要求计算科学、数据科学、空间科学、复杂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在理论与方法上交叉融合。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快速更新及其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不断渗透,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必然会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寻找突破与深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GSO: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计算图子图替换优化框架
    苗旭鹏, 周跃, 邵蓥侠, 崔斌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3): 86-91.   DOI: 10.11896/jsjkx.210700199
    摘要504)      PDF(pc) (2335KB)(2740)    收藏
    深度学习在各种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何有效提高各种复杂的深度学习模型在硬件设备上的执行效率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深度学习框架通常将深度学习模型表达为由基础算子构成的计算图,为了提高计算图的执行效率,传统的深度学习系统通常基于一些专家设计的子图替换规则,采用启发式搜索算法来优化计算图。它们的不足主要有:1)搜索空间大,效率低下;2)缺乏可拓展性;3)难以利用历史优化结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GSO,即一个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计算图子图替换优化框架。该框架将计算图的子图优化建模成经典的子图匹配问题,基于计算图中算子的特征信息和计算图的拓扑结构信息,通过图神经网络模型来估计每种子图替换规则的匹配可行性和位置。基于与主流深度学习系统兼容的Python接口实现了GSO,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全量的子图替换规则,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子图匹配预测可以最多减少92%的搜索空间;2)相比现有的启发式搜索算法,GSO可以更快地完成计算图子图替换优化(2倍以上),并使优化后的子图最多得到34%的加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超分辨率重构进展综述
    冷佳旭, 王佳, 莫梦竟成, 陈泰岳, 高新波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2): 123-133.   DOI: 10.11896/jsjkx.211000007
    摘要590)      PDF(pc) (2634KB)(814)    收藏
    视频超分辨率是根据给定的低分辨率视频序列恢复其对应的高分辨率视频帧的过程。近年来,VSR在深度学习的驱动下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促进VSR的发展,文中对基于深度学习的VSR算法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比较。首先,根据网络结构将现有方法分为两大类,即基于迭代网络的VSR和基于递归网络的VSR,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网络模型的优缺点。然后,全面介绍了VSR数据集,并在一些常用的公共数据集上对已有算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最后,对VSR算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一种新的密码本原:棘轮密钥交换的定义、模型及构造
    冯登国
    计算机科学    2022, 49 (1): 1-6.   DOI: 10.11896/jsjkx.yg20220101
    摘要1152)      PDF(pc) (1385KB)(1260)    收藏
    在传统密码学应用中,人们总假定终端是安全的,并且敌手只存在于通信信道上。然而,主流的恶意软件和系统漏洞给终端安全带来了严重和直接的威胁和挑战,例如容易遭受存储内容被病毒破坏、随机数发生器被腐化等各种攻击。更糟糕的是,协议会话通常有较长的生存期,因此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储与会话相关的秘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设计高强度的安全协议,以对抗可以暴露存储内容和中间计算结果(包括随机数)的敌手。棘轮密钥交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基本工具。文中综述了密码本原——棘轮密钥交换,包括单向、半双向和双向等棘轮密钥交换的定义、模型及构造,并展望了棘轮密钥交换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检索式聊天机器人技术综述
    吴俣, 李舟军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12): 278-285.   DOI: 10.11896/jsjkx.210900250
    摘要492)      PDF(pc) (2335KB)(1305)    收藏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上对话语料的不断积累,闲聊导向对话系统(简称聊天机器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产业界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当前,聊天机器人分为检索式聊天机器人和生成式聊天机器人,而检索式聊天机器人由于其生成的回复流畅且计算资源消耗小,仍然是目前工业界聊天机器人的主要实现手段。文中首先简要介绍了检索式聊天机器人的研究背景、基本架构以及组成模块,重点阐述了回复选择模块的约束要求和相关数据集;然后,针对检索式聊天机器人中最为核心的回复选择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详细梳理。文中将近年来经典的回复选择技术归纳为如下4类: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基于表示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基于交互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方法以及基于预训练技术的方法,并指出了这4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检索式聊天机器人技术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集装箱码头岸桥最优调度理论研究和高效算法
    高熙, 孙未未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11A): 22-29.   DOI: 10.11896/jsjkx.201200167
    摘要190)      PDF(pc) (2558KB)(604)    收藏
    岸桥调度问题是集装箱码头中最核心的调度问题之一。现有研究成果无法在可行时间内计算出对较大规模业务的最优调度,因此现有岸桥调度算法普遍采用启发式策略,以保障在可行时间内计算出一种调度。首先从理论角度证明了完工时间下界的正确性,设计了一种最优调度构造方法,完备了岸桥调度问题的理论体系;其次,在此理论工作基础上,设计了线性时间复杂度的算法求出最优调度;最后,用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解的质量和效率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安全研究进展
    徐堃, 付印金, 陈卫卫, 张亚男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11): 102-115.   DOI: 10.11896/jsjkx.210600015
    摘要300)      PDF(pc) (2831KB)(1023)    收藏
    云存储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连接按需获取廉价的在线存储服务,但因云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机构和用户的不可信以及不可避免的恶意攻击,存在诸多云存储安全漏洞。区块链拥有去中心化、持久性、匿名性和可审计性的特点,具有建立可信平台的潜力。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存储安全机制研究已成为一种研究趋势。据此,首先概述云存储系统安全架构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然后从访问控制、完整性验证、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溯源4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与对比分析,最后对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安全进行技术挑战分析,并总结全文与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基于改进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微服务用户请求分配策略
    朱汉卿, 马武彬, 周浩浩, 吴亚辉, 黄宏斌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10): 343-350.   DOI: 10.11896/jsjkx.201100009
    摘要299)      PDF(pc) (2643KB)(600)    收藏
    如何对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系统进行并发用户请求的分配以使得时间、成本和均衡性等目标得到优化,是面向微服务的应用系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有的基于固定规则的用户请求分配策略仅着重于负载均衡性的解决,难以处理多目标需求间的平衡。为此,文中提出以请求处理总时间、负载均衡率和通信传输总距离为多个目标的微服务用户请求分配模型,研究并发用户请求在部署于不同资源中心的多个微服务实例间的分配策略,并使用基于改进初始解生成策略、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在不同规模的数据集上进行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常用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和传统的基于固定规则的方法相比,能够更好地处理多个目标间的平衡,具有更好的求解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面向跨模态隐私保护的AI治理法律技术化框架
    雷羽潇, 段玉聪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9): 9-20.   DOI: 10.11896/jsjkx.201000011
    摘要432)      PDF(pc) (1659KB)(2540)    收藏
    随着虚拟社区在网络用户中的普及,虚拟社区群已经成为一个小型社会,可通过用户浏览所留下的“虚拟痕迹”和发布的用户生成内容提炼出与用户相关的隐私类型资源。根据隐私类型资源自身的特性,可将其分类为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三者构成了用户的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图谱(DIKW图谱)。虚拟社区中的隐私类型资源有4个流通过程,即隐私资源的感知、存储、传输和处理;4个过程分别由3个参与方(用户、AI系统和访问者)单独或合作完成,3个参与方所拥有的隐私权包括知情权、参与权、遗忘权和监督权。通过明确3个参与方在4个流通过程中的隐私权范围,结合隐私价值保护,设计了匿名保护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用于构建一个虚拟社区隐私保护的AI治理法律框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数据科学平台:特征、技术及趋势
    朝乐门, 王锐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8): 1-12.   DOI: 10.11896/jsjkx.210600033
    摘要481)      PDF(pc) (1952KB)(3605)    收藏
    以2015年以来的《Gartner数据科学平台魔力象限系列年度报告》为线索,分析调研35种数据科学平台产品,提出数据科学平台的定义和类型。数据科学平台相关学术研究中的主要科学问题涉及数据科学平台的设计、数据科学平台的可扩展性、基于数据湖的数据科学平台研发、数据科学平台的支持团队协作能力、数据科学平台的开放策略以及数据科学平台工程方法论。数据科学平台的主要特征包括模块化开发及集成能力、开发运维一体化、重视可扩展性、强调用户体验、重视非专业级数据科学家以及重视人机协同场景;数据科学平台的实现需要的关键技术为机器学习、流处理技术、数据规整化、容器化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数据科学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对开源技术的支持、对非专业级数据科学家的重视、数据治理的集成、数据湖的引入、高级分析及应用的探索、向数据科学全流水线的转型和应用领域的多样化等;数据科学平台的研发活动应遵循以激活数据价值为中心、人在环路(human-in-the loop)的设计模式、开发运维一体化、可用性和可解释性的平衡、数据科学产品生态系统的培育、强调用户体验以及与其他业务系统的集成等设计原则。现阶段的数据科学平台研发亟待在数据偏见与公平性、鲁棒性及稳定性、隐私保护、因果分析、可信任/负责任数据科学平台等方面进行理论突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人工智能模型水印研究综述
    谢宸琪, 张保稳, 易平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7): 9-16.   DOI: 10.11896/jsjkx.201200204
    摘要756)      PDF(pc) (2905KB)(1860)    收藏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被用于语音、图像等多种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这些训练好的人工智能模型非常容易被复制并扩散,因此,为了保护模型的知识产权,关于模型版权保护的一系列算法或技术应运而生,其中一种就是模型水印技术。通过模型水印技术,向人工智能模型植入水印,一旦模型被窃取,可以通过验证水印来证明自己的版权所有权,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从而达到保护模型的作用。该类技术在近年来成为了一大热点,但目前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框架。为了更好地理解,总结了现阶段模型水印的研究成果,论述了当前主流的模型水印算法,分析了模型水印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还复现了其中几种典型算法并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群智感知中的地理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机制:现状与机遇
    王乐业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6): 301-305.   DOI: 10.11896/jsjkx.201200223
    摘要295)      PDF(pc) (1838KB)(749)    收藏
    群智感知中,如何保护用户的地理位置隐私是核心问题之一。传统地理位置隐私保护方法通常需要对攻击者的先验知识进行假设,才能保证相应的保护效果。近期,一种新型的地理位置隐私保护机制,即“本地化差分隐私”,被引入群智感知中,对用户的位置隐私进行保护。与传统方法相比,它能够在无需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从理论上提供与攻击者先验知识无关的隐私保护效果。 通过分析现有群智感知研究中与地理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机制相关的工作,提出将地理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机制融入不同群智感知应用的通用流程,并总结了流程中各个技术难点的可能解决方案。同时,指出了群智感知中地理位置本地化差分隐私机制相关研究的未来机遇,期望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关注和投入这一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安全关键软件术语推荐和需求分类方法
    杨志斌, 杨永强, 袁胜浩, 周勇, 薛垒, 程高辉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5): 32-44.   DOI: 10.11896/jsjkx.210100105
    摘要264)      PDF(pc) (3149KB)(1106)    收藏
    安全关键软件需求中的相关知识大多需要手工提取,既费时又费力。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安全关键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以减少工程师的手工劳动,缩短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文中提出了一种安全关键软件术语推荐和需求分类方法,为安全关键软件需求规约提供了基础。首先,基于词性规则和依存句法规则对候选术语进行提取,通过术语相似度计算和聚类方法对候选术语进行聚类,将聚类结果推荐给工程师;其次,基于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方法将安全关键软件需求自动分为功能、安全性、可靠性等需求;最后,在AADL(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Design Language)开源建模环境OSATE中实现了原型工具TRRC4SCSTool,并基于工业界案例需求、安全分析与认证标准等构建实验数据集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约束进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李笠, 李广鹏, 常亮, 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4): 1-13.   DOI: 10.11896/jsjkx.200600151
    摘要716)      PDF(pc) (1765KB)(2212)    收藏
    约束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其对应的约束优化进化算法也成为了进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约束优化进化算法的本质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可行解和可行解的信息,平衡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使得算法更加高效。首先对约束优化问题进行定义;然后详细分析了目前主流的约束进化算法,同时,基于不同的约束处理机制,将这些机制分为约束和目标分离法、惩罚函数法、多目标优化法、混合法和其他算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接着指出约束进化算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明确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对约束进化算法在工程优化、电子和通信工程、机械设计、环境资源配置、科研领域和管理分配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手语识别、翻译与生成综述
    郭丹, 唐申庚, 洪日昌, 汪萌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3): 60-70.   DOI: 10.11896/jsjkx.210100227
    摘要733)      PDF(pc) (2250KB)(2265)    收藏
    手语研究是典型的多领域交叉研究课题,涉及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跨媒体计算、人机交互等多个方向,主要包括离散手语识别、连续手语翻译和手语视频生成。手语识别与翻译旨在将手语视频转换成文本词汇或语句,而手语生成是根据口语或文本语句合成手语视频。换言之,手语识别翻译与手语生成可视为互逆过程。文中综述了手语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回顾了手语识别、翻译和生成任务的典型方法和前沿研究;并结合当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对手语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分类、调查和未来方向
    杭婷婷, 冯钧, 陆佳民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2): 175-189.   DOI: 10.11896/jsjkx.200700010
    摘要982)      PDF(pc) (2659KB)(4099)    收藏
    知识图谱的概念由谷歌于2012年提出,随后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在信息搜索、自动问答、决策分析等应用中发挥作用。虽然知识图谱在各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不难发现目前缺乏成熟的知识图谱构建平台,需要对知识图谱的构建体系进行研究,以满足不同的行业应用需求。文中以知识图谱构建为主线,首先介绍目前主流的通用知识图谱和领域知识图谱,描述两者在构建过程中的区别;然后,分类讨论图谱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分类描述目前图谱构建过程中的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知识存储5个层面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后,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容器技术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徐蕴琪, 黄荷, 金钟
    计算机科学    2021, 48 (1): 319-325.   DOI: 10.11896/jsjkx.191100111
    摘要329)      PDF(pc) (2015KB)(1275)    收藏
    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化技术,容器能够以低廉的资源开销为应用程序和服务提供隔离的运行环境,近年来在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自动化测试、微服务等多种业务场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科学计算领域,容器技术的应用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借助自身的打包能力及日益壮大的生态系统,容器技术有望为科学计算领域的生产力提升提供助力。文中对容器技术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根据现有的应用实例讨论了在科学计算中使用容器及相关技术的多种方式。对不同应用模式的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提升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改善研究的可重复性、提供非传统应用部署方案、简化云资源调度管理等多种方式,容器及相关技术可以为科学计算领域带来多方面的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补全算法综述
    唐浩丰, 董元方, 张依桐, 孙娟娟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11A): 151-164.   DOI: 10.11896/jsjkx.200600009
    摘要828)      PDF(pc) (4588KB)(2479)    收藏
    图像补全是图像处理的一个研究领域,为有物体遮挡以及图像关键部分缺失状况下的图像识别提供了解决方案,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经深度学习方法补全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可靠性,逐渐成为图像补全的主流方法之一。文中针对图像补全领域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相关深度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经典算法,系统而渐进地剖析了2010年以来有代表性的图像补全方法,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补全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并列举了该研究领域目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基于FPGA集群的Office口令恢复优化实现
    李斌, 周清雷, 斯雪明, 陈晓杰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11): 32-41.   DOI: 10.11896/jsjkx.200500040
    摘要445)      PDF(pc) (2079KB)(1089)    收藏
    口令恢复是口令找回和电子取证的关键技术,而加密的Office文档被广泛使用,实现Office加密文档的有效恢复对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口令恢复是计算密集型任务,需要硬件加速来实现恢复过程,传统的CPU和GPU受限于处理器结构,大大限制了口令验证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文中提出了基于FPGA集群的口令恢复系统。通过详细分析Office加密机制,给出了各版本Office的口令恢复流程。其次,在FPGA上以流水线结构优化了核心Hash算法,以LUT (Look Up Table)合并运算优化改进了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以高速并行实现了口令生成算法。同时,以多算子并行设计了FPGA整体架构,实现了Office口令的快速恢复。最后,采用FPGA加速卡搭建集群,配合动态口令切分策略,充分发掘了FPGA低功耗高性能的计算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计算速度还是能效比上,优化后的FPGA加速卡都是GPU的2倍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非常适合大规模部署于云端,以缩短恢复时间找回口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算法
    励益韬, 孙未未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10): 102-107.   DOI: 10.11896/jsjkx.191000194
    摘要462)      PDF(pc) (1798KB)(828)    收藏
    随着定位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海量的轨迹被人类记录。如何有效地压缩轨迹中最被人关注的空间路径信息并无损地将原始信息还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轨迹压缩算法主要分为基于简化线段的压缩和基于路网的轨迹压缩两类,现有算法存在算法假设不合理、压缩能力差等缺点。文中根据路网中轨迹的分布特性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对变长时序序列的建模能力,提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算法,通过深度学习模型高效地概括轨迹分布,同时利用路网结构进一步缩小压缩空间,定量分析了不同输入对算法压缩比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算法不仅具有比现有算法更高的压缩比,还能支持未经过训练的轨迹数据的压缩;同时验证了终点信息如何对算法压缩比产生影响的假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并行计算学科发展历程
    陈国良, 张玉杰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8): 1-4.   DOI: 10.11896/jsjkx.200600027
    摘要603)      PDF(pc) (1062KB)(1653)    收藏
    计算科学已经与传统的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并列成为第三门科学, 它们相辅相成地推动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21世纪科学和经济上的关键问题研究前沿, 有可能通过熟练地掌握先进的计算技术并运用计算科学得到解决。高性能计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是支撑国家实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国防安全、高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过40多年的发展, 围绕并行计算机、并行算法和并行程序设计, 融合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数值和非数值的并行算法设计及并行程序设计于一体, 形成了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结构-算法-编程-应用”完整的学科体系与系统课程框架。文中回顾了作者在并行计算学科的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并对非数值计算中的计算方法和新型的非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一种新的设备指纹特征选择及模型构建方法
    王萌, 丁志军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7): 257-262.   DOI: 10.11896/jsjkx.190900107
    摘要638)      PDF(pc) (1838KB)(1238)    收藏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从浏览器端转移到了移动端。但是,寄生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黑色产业链也达到了泛滥的地步。设备指纹技术应运而生,即利用设备的特征属性为每个设备生成独一无二的标识。其间涌现了很多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设备唯一性认证的策略,其中大部分方法注重于模型的建立,很少对特征选择部分展开深入研究,而特征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模型的性能。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设备指纹特征选择及模型构建方法(Feature Selection Based on Discrimination and Stability and Weight-based Similarity Calculation,FSDS-WSC),即根据不同设备的特征区分度和相同设备的特征稳定性选出最具价值的一些特征,并将这些特征的重要程度作为特征权重应用到模型建立的后续过程中。在真实场景中的6424台Android设备上,将FSDS-WSC与当今主流的其他特征选择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FSDS-WSC相比其他方法有了较大改进,设备唯一性认证的准确率达到了99.53%,证实了FSDS-WSC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社会传播学中的应用研究和前景展望
    吴小坤, 赵甜芳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6): 184-193.   DOI: 10.11896/jsjkx.191200151
    摘要437)      PDF(pc) (1581KB)(1507)    收藏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传播学的发展。文中在梳理国内外NLP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社会传播学领域内假新闻检测、常识推理、自动化新闻理解和生成、新闻评论管理、情感计算方面的最新应用进展,并提供了常用的研究数据集,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改进思路。此外,通过调研传播学中最具实证性的社会心理学派,探讨了NLP技术与传播学理论深度结合的可能性,并提炼出4个有前景的应用研究方向,即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亲密关系的判断、基于社会判断理论的情感分析、公众议程生成的分析,为智能化传播分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直觉主义视角下量子逻辑的进一步解释
    周恒, 王拥军, 王宝山, 燕健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5): 1-6.   DOI: 10.11896/jsjkx.191200056
    摘要305)      PDF(pc) (1562KB)(954)    收藏
    量子计算机将成为计算机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量子逻辑是反映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数学基础。Von Neumann用希尔伯特空间的闭子空间表示量子物理系统的性质,构成正交模格,其元素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无法刻画叠加性质;Bob Coecke填加析取元素来表示叠加性质,借助Heyting代数,基于正交模格构造命题格对量子逻辑进行刻画,命题格中元素有明确的数学含义,但物理意义不够明确。针对后者,文中对命题格中元素的物理含义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补充的析取元素代表的物理意义为描述叠加性质时所依赖的“观察者视角”,使得命题格中所有元素都获得了清晰的物理含义,通过阐述量子逻辑在测量时的应用,为量子计算中的隐形传态、超距同步等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面向5G的命名数据网络物联网研究综述
    谢英英, 石涧, 黄硕康, 雷凯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4): 217-225.   DOI: 10.11896/jsjkx.191000157
    摘要568)      PDF(pc) (1608KB)(1329)    收藏
    在5G时代,大规模物联网应用对网络架构提出了异构性、可扩展性、移动性和安全性四大挑战。基于TCP/IP的网络架构存在IP标识与位置绑定的二义重载问题,难以应对这四大挑战。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将内容作为第一语义,具有网络层和应用层逻辑拓扑一致性。NDN对这四大挑战的支持分别体现在:网络层命名屏蔽了底层异构细节,端到端解耦及网络层缓存使得NDN天然支持多对多通信和广播,消费者驱动的通信模式为消费者移动性提供原生支持,面向内容的内生安全更轻量可信。文中总结了基于NDN构建物联网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NDN与边缘计算、软件定义网络和区块链结合来构建边缘存储和计算模型、集中式与分布式结合的控制模型、分布式安全模型提出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代码标识符归一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静宣, 江贺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3): 1-4.   DOI: 10.11896/jsjkx.200200009
    摘要457)      PDF(pc) (1397KB)(1407)    收藏
    作为代码分析和理解的重要内容,代码标识符及其归一化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标识符归一化旨在将标识符解析成自然语言词汇,以提高代码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标识符归一化主要包括两个极具挑战性的步骤,分别为组合词拆分和缩写词扩充。文中详细介绍了代码标识符归一化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现有工作的困难和不足。同时,为了解决标识符归一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对该领域可行的解决思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和展望,希望引导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复杂异构数据的表征学习综述
    蹇松雷, 卢凯
    计算机科学    2020, 47 (2): 1-9.   DOI: 10.11896/jsjkx.190600180
    摘要951)      PDF(pc) (2234KB)(3673)    收藏
    随着智能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复杂异构数据不断涌现,成为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机器学习模型的基础。复杂异构数据的表征直接关系着后续模型的学习性能,因此如何有效地表征复杂异构数据成为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中首先介绍了数据表征的多种类型,并提出了现有数据表征方法面临的挑战;其次,根据数据类型将数据划分成单一类型数据和复合类型数据,针对单一类型数据,分别介绍了4种典型数据的表征学习发展现状和代表算法,包含离散数据、网络数据、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然后,详细介绍了4种由多个单一数据或数据源复合而成的复杂数据,包含了离散特征与连续特征混合的结构化数据、属性数据与复杂网络复合的属性网络数据、来自不同领域的跨领域数据和由多种数据类型复合的多模态数据,分别介绍了基于上述复杂数据的表征学习现状以及最新的表征学习模型;最后,对复杂异构数据表征学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第1页,共2页 共48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