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计算机科学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学术指标
学术荣誉
编委会
道德声明
OA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高性能计算
HPC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工程设计、数据挖掘、金融分析等领域,已成为现代计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虚拟专题整理了《计算机科学》在近一年所报道的有关高性能计算的研究成果,期望能为本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面向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容器技术综述
陈轶阳, 王小宁, 卢莎莎, 肖海力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
2
): 353-363. DOI:
10.11896/jsjkx.220100163
摘要
(
568
)
PDF(pc)
(3088KB)(
880
)
可视化
收藏
容器技术在云计算行业已得到普遍使用,主要用于服务软件环境的快速移植和自动化部署。随着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软件依赖和配置日益复杂,超算中心对用户自定义软件栈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容器技术在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应用环境下也发展出多种实现软件,以满足用户自定义软件栈等实际需求。文中总结了容器技术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容器在Linux平台的技术原理,分析并评价了于适用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容器实现软件,最后展望未来面向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容器技术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第一性原理极化率计算中的众核优化方法研究
罗海文, 吴扬俊, 商红慧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
6
): 1-9. DOI:
10.11896/jsjkx.220700162
摘要
(
615
)
PDF(pc)
(3054KB)(
4529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量子力学的密度泛函微扰理论(DFPT)可以用来计算分子和材料的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中;同时,异构众核处理器架构逐渐成为超算的主流。因此,针对异构众核处理器重新设计和优化DFPT程序以提升其计算效率,对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及其科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DFPT中一阶响应密度和一阶响应哈密顿矩阵的计算针对众核处理器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在新一代神威处理器上进行了验证。优化技术包括循环分块、离散访存处理和协同规约。其中,循环分块对任务进行划分从而由众核并行地执行;离散访存处理将离散访存转换为更高效的连续访存;协同规约解决了写冲突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个核组上,优化后的程序性能较优化前提高了8.2~74.4倍,并且具有良好的强可扩展性和弱可扩展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基于国产c86处理器的CP2K软件移植与优化
范黎林, 乔一航, 李俊飞, 柴旭清, 崔容培, 韩秉豫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
6
): 58-65. DOI:
10.11896/jsjkx.230200213
摘要
(
411
)
PDF(pc)
(2603KB)(
4959
)
可视化
收藏
CP2K是目前运行最快的开源第一性原理材料计算和模拟软件,源码中调用协处理器的部分基于CUDA架构编写。因平台底层硬件架构和编译环境不同,原生的CP2K软件无法调用国产c86处理器平台上的DCU,因此不能实现跨平台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CP2K面向该平台的移植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思想为:对CP2K软件中主要基于CUDA接口实现的DBCSR库进行代码分析,拆解对应结构体和类的封装方式,并基于HIP的编程标准对其进行实现和封装。在国产c86处理器平台上编译安装HIP版的DBCSR库,链接CP2K软件,最终实现运行DCU版的CP2K软件。后续选取两个测试算例,基于编译级与运行级对其进行优化实验。实验发现,删除CP2K脚本链自动安装的FFTW库可提高计算结果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优化方法可显著提升CP2K软件的计算效率和计算准确性,为实现开源软件面向国产平台的移植优化和国产化替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高性能计算技术及标准现状分析
陆平静, 熊泽宇, 赖明澈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
11
): 1-7. DOI:
10.11896/jsjkx.221100021
摘要
(
655
)
PDF(pc)
(2112KB)(
2481
)
可视化
收藏
高性能计算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能力支撑,是新时期下与理论、实验并重的三大科技创新手段之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高性能计算取得了以突飞猛进的进展,高性能计算已经进入E级计算时代,我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天河、神威、曙光为代表的一系列成果,高性能系统研制水平跻身国际一流行列。随着摩尔定律接近极限,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性能提升之路面临巨大挑战,在后摩尔时代,将依赖算法、软件和硬件架构去提升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终极性能。另一方面,与高性能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相比,高性能计算标准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然后剖析了当前国内外高性能计算标准的现状及趋势,最后给出了当前发展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基于SYCL的多相流LBM模拟跨平台异构并行计算研究
丁越, 徐传福, 邱昊中, 戴未希, 汪青松, 林拥真, 王正华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
11
): 32-40. DOI:
10.11896/jsjkx.230300123
摘要
(
390
)
PDF(pc)
(2328KB)(
2186
)
可视化
收藏
异构并行体系结构是当前高性能计算的重要技术趋势。由于各种异构平台通常支持不同的编程模型,跨平台性能可移植异构并行应用开发非常困难。SYCL是一个基于C++语言的单源跨平台并行编程开放标准。目前针对SYCL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其他并行编程模型的性能比较,对SYCL中提供的不同并行内核实现及其性能优化研究得较少。针对这一现状,基于SYCL编程模型对开源多相流数值模拟软件openLBMmflow实现跨平台异构并行模拟,通过对比基础并行版本、细粒度调优的ND-range并行版本以及计算到工作项多对一映射方法,系统总结了SYCL并行应用的性能优化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在Intel Xeon Platinum 9242 CPU以及NVIDIA Tesla V100 GPU上,相比优化后的OpenMP并行实现,在不需要额外调优的情况下,基础并行版本在CPU上获得了2.91的加速比,表明了SYCL的开箱即用性能具备一定优势。以基础并行版本为基准,ND-range并行版本通过改变工作组大小及形状,在CPU与GPU上分别取得了最高1.45以及2.23的加速比。通过优化计算到工作项的多对一映射改变每个工作项处理的格子数量以及形状,与基础并行版本相比,在CPU与GPU上分别取得了最高1.57以及1.34的加速比。结果表明,SYCL并行应用在CPU上更适合采用计算到工作项多对一映射的优化方法,在GPU上更适合采用ND-range并行内核,以提高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基于FPGA的ZUC高性能数据加密方案
张博林, 李斌, 燕云飞, 魏源鑫, 周清雷
计算机科学 2023, 50 (
11
): 374-382. DOI:
10.11896/jsjkx.221100070
摘要
(
593
)
PDF(pc)
(2131KB)(
1601
)
可视化
收藏
祖冲之(ZUC)算法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流密码算法,现已被3GPP LTE采用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加密标准。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于国产密码性能的高要求,设计了一套以祖冲之算法为核心的高性能数据加密方案。该方案中包含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加密算法核心,分别针对短报文和长报文两种不同的应用情形,基于FPGA平台,采用CLA和CSA加法器设计了半流水线和全流水线形式的ZUC流密码电路结构,以改进的ZUC加密模式,配合高速内存通信和多iv并行加密,实现了高性能加密方案,极大提高了加解密效率。该方案工作时,可使用控制模块来配置加密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算核工作频率分别提高了40.8%~209.5%和62.1%~445.4%,数据吞吐率达到了25.728 Gb/s和46.08 Gb/s,适用于边缘设备、车联网数据加密等高性能加密场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高性能并行计算的发展历程
陈国良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
): 1-3. DOI:
10.11896/jsjkx.yg20240101
摘要
(
613
)
PDF(pc)
(1329KB)(
2056
)
可视化
收藏
并行计算是相对于串行计算而言的,它是将一个计算任务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子任务,然后用若干个处理器对其并行求解。使用并行计算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问题的求解速度以快速完成原问题的解。非数值计算是相对数值计算而言的,它研究的是如何将计算科学中一些不能直接使用数学函数解决的问题并行求解。90年代开始,我带领团队系统地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首先是奠定了所需的理论基础,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和应用示范。在此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倡导交叉学科研究,及时关注学科前沿技术,并且坚持学术研究要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创办国际学术会议和专业期刊;另一方面坚持自力更生,研制自主可控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创建科教平台为普及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教育服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