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计算机科学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学术指标
学术荣誉
编委会
道德声明
OA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作者中心
投稿/查询
投稿模板
处理流程
投稿指南
审稿中心
编委登录
审稿登录
审稿专家申请
审稿要求/审稿单
编辑中心
编辑登录
社交媒体虚假信息检测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社交媒体虚假信息检测研究综述
陈静, 周刚, 李顺航, 郑嘉丽, 卢记仓, 郝耀辉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1
): 1-14. DOI:
10.11896/jsjkx.240700101
摘要
(
521
)
PDF(pc)
(3717KB)(
809
)
可视化
收藏
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不仅危害网络空间安全,还在重大事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严重误导公众,对政治和社会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围绕面向社交媒体的虚假信息检测技术研究展开综述,为构建高效检测技术和遏制社交媒体虚假信息泛滥奠定理论基础。首先,深入剖析虚假信息的内涵本质,探讨其在社交平台上的产生机理、具体表现形式,并界定检测任务的基础框架与目标;其次,从语义一致性视角出发,专注内容语义、社交上下文感知和知识驱动三大层面,对比梳理典型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深入探究增强检测算法可解释性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对抗博弈视角,深度剖析当前社交媒体虚假信息检测任务面临的挑战以及大型语言模型为虚假信息检测技术研究带来的机遇;最后,对社交媒体虚假信息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资源受限场景下的虚假信息识别技术研究
武成龙, 胡明昊, 廖劲智, 杨慧, 赵翔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1
): 15-22. DOI:
10.11896/jsjkx.240700099
摘要
(
262
)
PDF(pc)
(2379KB)(
462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社交媒体因其开放性和便捷性,为虚假信息的扩散和泛滥提供了温床。相较于单模态虚假信息,多模态虚假信息通过融合文本和图片等多种信息形式,创造出更具迷惑性的虚假内容,造成更深远的影响。现有的多模态虚假信息识别方法大多基于小模型,而多模态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为多模态虚假信息的识别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这些模型通常参数众多、计算资源消耗大,无法直接部署在计算和能量资源受限的场景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Long-CLIP的多模态虚假信息识别模型。该模型能够处理长文本,关注更多粗粒度和细粒度细节。同时,利用高效多粒度分层剪枝进行模型压缩,得到一个更加轻量化的多模态虚假信息识别模型,以适应资源受限场景。最后,在微博数据集上,通过与微调前后的当前流行的多模态大模型和其他剪枝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基于Long-CLIP的多模态虚假信息识别模型在模型参数和推理时间方面远少于当前流行的多模态大模型,但检测效果更佳。模型压缩后,在检测效果仅下降0.01的情况下,模型参数减少50%,推理时间减少1.92s。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基于跨模态交互与特征融合网络的假新闻检测方法
彭广川, 吴飞, 韩璐, 季一木, 荆晓远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1
): 23-29. DOI:
10.11896/jsjkx.231200186
摘要
(
233
)
PDF(pc)
(2298KB)(
449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假新闻的激增对人们的决策过程产生了不利影响。现有的假新闻检测方法大多强调对多模态信息(如文本和图像)的探索和利用。然而,如何为检测任务生成有鉴别性的特征并有效地聚合不同模态的特征以进行假新闻检测,仍然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假新闻检测模型,即跨模态交互与特征融合网络(Cross-modal Interaction and Feature Fusion Network,CMIFFN)。为了生成有鉴别性的特征,所提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监督对比学习的特征学习模块,通过同时进行模态内和模态间的监督对比学习,来确保异类特征相似度更小,同类特征相似度更大。此外,为了挖掘更多有用的多模态信息,所提方法设计了多阶段跨模态交互模块,通过多阶段的跨模态交互,学习带有图结构信息的跨模态交互特征。所提方法引入基于一致性评估的注意力机制,通过学习多模态一致性权重,来有效聚合模态特定特征和跨模态交互特征。在两个基准数据集Weibo和Twitter上的实验表明,CMIFFN明显优于现有的多模态假新闻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多源异构数据渐进式融合的虚假新闻检测
于泳欣, 纪科, 高源, 陈贞翔, 马坤, 赵晓凡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1
): 30-38. DOI:
10.11896/jsjkx.240700004
摘要
(
198
)
PDF(pc)
(2776KB)(
385
)
可视化
收藏
社交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大量未经验证的信息,这些信息大多为不同来源的异构数据,其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有效检测和防范虚假新闻至关重要。针对当前虚假新闻检测模型局限于从单一数据来源获取新闻文本及视觉信息,导致新闻报道主观性较强、数据覆盖不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异构数据渐进式融合的虚假新闻检测模型。首先,进行多源异构数据的收集、筛选和清洗,由此构建了一个多源多模态数据集,其中包含关于每个事件的多个不同角度的报道;接着,通过将文本特征提取器和视觉特征提取器获取的特征输入多源融合模块,实现了不同来源特征之间的渐进式融合;同时,引入文本的情感特征和图像的频域特征,以实现多层次的特征提取;最后,采用软注意力机制进行特征集成。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与已有的流行方法相比,所提模型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为大数据时代的虚假新闻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基于多模态自适应融合的短视频虚假新闻检测
朱枫, 张廷辉, 李鹏, 徐鹤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1
): 39-46. DOI:
10.11896/jsjkx.240700062
摘要
(
152
)
PDF(pc)
(1849KB)(
561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的传播途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渠道。语义丰富的多模态数据成为新闻的载体,虚假新闻也随之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由于虚假新闻的泛滥会对个人以及社会产生难以预估的影响,针对虚假新闻的检测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现有的多模态虚假新闻检测方法仅针对文本和图像数据,无法充分利用短视频中的多模态信息,且忽略了不同模态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特征,难以充分发挥多种模态融合的优势。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自适应融合的短视频虚假新闻检测模型。首先对短视频中多模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采用跨模态对齐融合获取不同模态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特征;然后根据不同模态特征对最终融合结果的贡献实现自适应融合;最后利用分类器实现虚假新闻检测。在公开的短视频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都高于当前的先进基线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针对AIGC数字插画设计原则的用户评价指标分析
徐俊, 周沛瑾, 张海静, 张豪, 徐育忠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1
): 47-53. DOI:
10.11896/jsjkx.240700085
摘要
(
116
)
PDF(pc)
(3126KB)(
259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数字插画设计原则和AIGC技术原理,构建了从文学文本到数字插画的生产流程,并以实验的方式论证了AIGC数字插画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数字插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AIGC与数字插画设计原则之间的关系,归纳介绍了当前AIGC用于数字插画的主要流程和关键技术,然后使用多种AI算法搭建了从文学文本到数字插画的生产流程,并进行了多组实验,最后根据图文契合度等指标设计问卷进行用户评测,分析AIGC数字插画生成的规律和特点及其可用性。AIGC能满足一定的叙事和艺术风格要求,但其效果随着文本叙事性的增强而呈下降趋势,同时对于生僻内容效果不佳,其画面细节无法表现复杂的叙事情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可以得出,AIGC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插画的生产效率上具有巨大优势,但由于缺乏对叙事内容的理解,其在画面表达上存在不足,目前还依赖于设计者的高度参与来解决实用性问题,同时也需要各方协同来促进新技术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用于谣言检测的图卷积时空注意力融合与图重构方法
陈鑫, 荣欢, 郭尚斌, 杨彬
计算机科学 2024, 51 (
11
): 54-64. DOI:
10.11896/jsjkx.240300189
摘要
(
164
)
PDF(pc)
(3247KB)(
337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社交,同时也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创造了条件。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恶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及时识别出谣言以采取截断措施,谣言检测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复杂的社交网络中,谣言传播状态动态变化、传播过程中干扰信息的存在,以及传播的不确定性等均为谣言检测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谣言检测的图卷积时空注意力融合与图重构方法(STAFRGCN)。该方法对所有待检测言论进行两次检测以降低误判概率,首先使用一种时间渐进卷积模块(TPC)在时间维度上整合待测言论传播状态信息;然后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使用注意力提取其主要传播特征信息并融合,对融合结果进行第一次谣言检测;随后基于LSTM预测和图重构方法调整待测言论传播总图结构,将其与第一次检测结果结合进行第二次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TAFRGCN在Twitter15,Twitter16和Weibo数据集上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2.2%,91.8%和96.5%,与SOTA模型(KAGN)相比,准确率在3个数据集上分别提升了3.0%,1.5%和1.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1页 共7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