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计算机科学
首页
关于本刊
期刊介绍
学术指标
学术荣誉
编委会
主编
编委会成员
道德声明
OA政策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GO
高级检索
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作者中心
投稿/查询
投稿模板
处理流程
投稿指南
审稿中心
审稿登录
审稿专家申请
审稿要求/审稿单
编辑中心
编辑登录
CCML 2013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合并摘要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词义归纳综述
孙玉霞,曲维光,狄颖,周俊生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23-32.
摘要
(
71
)
PDF
(1268KB) (
379
)
对于很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机器翻译、信息检索等,使用词义来进行相关表征其效果要比单纯使用词语的好得多。由于词义消歧需要大量标注语料、存在词义缺失等问题,词义归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近年来词义归纳的一些相关工作和发展,并从词义归纳概述、相关技术、评估方法这3个方面进行了详述,最后对词义归纳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2.
一种基于耦合对象相似度的项目推荐算法
余永红,陈兴国,高阳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33-35.
摘要
(
70
)
PDF
(370KB) (
202
)
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偏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等,能够帮助用户有效解决信息过载问题。基于内容的协同过滤算法缺少合适的度量指标用来计算项目之间的相似度。提出一种基于耦合对象相似度的项目推荐算法,即通过耦合对象相似度捕获项目特征频率分布相似性和特征依赖聚合相似度。首先从项目文本中抽取项目的关键特征,然后利用耦合对象相似度构建项目相似度模型,最后使用协同过滤的方法为活动用户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项目。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耦合对象相似度的推荐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基于内容推荐系统的项目相似度度量问题,在缺失大量项目特征数据的情况下改进传统基于内容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3.
基于BoF模型的图像表示方法研究
梁晔,于剑,刘宏哲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36-44.
摘要
(
66
)
PDF
(838KB) (
226
)
设计合适的图像表示是计算机视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BoF特征表示方法非常流行,已经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对象识别、图像检索、机器人定位和纹理识别。BoF特征是将图像表示为无序的特征集合。这种方法虽然缺乏结构信息和空间信息,但概念简洁、计算简单,在某些应用上取得的效果甚至可以与当前最好的方法媲美。仔细研究了BoF模型,着重对BoF模型中的3个阶段:局部特征提取、特征量化和编码、特征汇集所涉及到的典型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在分析各类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2
)
Select
4.
基于多粒度视角下的D-S证据理论融合策略
林国平,梁吉业,钱宇华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45-48.
摘要
(
72
)
PDF
(314KB) (
275
)
D-S证据理论与多粒度粗糙集是两类不同的信息融合方法。对该理论展开详细的论述,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两者之间的互补性,提出了一种多粒度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新的融合策略,称之为基于多粒度视角的D-S证据理论的粒度融合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融合算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5.
线性判别分析中两种空间信息嵌入方法之比较
牛璐璐,陈松灿,俞璐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49-54.
摘要
(
50
)
PDF
(508KB) (
283
)
由“没有免费午餐定理(NFL)”可知:只有充分利用了与问题相关的先验知识的学习器才会拥有好的学习性能,而常用的线性判别分析(LDA)在为图像提取判别特征时对图像向量化的处理导致了空间结构的破坏,以致结构信息未被利用,从而限制了学习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空间平滑的LDA(SLDA)通过对LDA目标的空间正则化弥补了此不足,同时图像欧氏距离(IMED)则通过空间平滑欧氏距离实现对空间结构的利用,而后将其用于LDA(IMEDA)。对这两种LDA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尝试探究:理论上证明了对于中心化样本,SLDA是IMEDA的特例;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经验上通过Yale、AR和FERET人脸集比较了SLDA和IMEDA的识别性能和运行时间,同时分析了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6.
基于矩阵分解的二分网络社区挖掘算法
陈伯伦,陈崚,邹盛荣,徐秀莲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55-58.
摘要
(
100
)
PDF
(682KB) (
342
)
二分网络社区挖掘对复杂网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提出了一个基于矩阵分解的二分网络社区挖掘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二分网络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尽可能保存完整的社区信息,然后分别对两个部分进行递归的拆分,直至不能拆分为止。在拆分的过程中,应用矩阵分解,使得到的分解能与网络的相关矩阵的行空间尽可能接近,即尽可能保持原图的社区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需任何额外参数的情况下,不但能较准确地识别实际网络的社区个数,而且可以获得很好的划分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4
)
Select
7.
最大化约束密度单类分类器
赵加敏,冯爱民,陈松灿,潘志松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59-63.
摘要
(
60
)
PDF
(381KB) (
200
)
针对单类分类器设计中的密度方法,采用以任务为导向的设计思想,通过人为指定核密度估计的密度函数上界,增强了边界低密度区域数据敏感性,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密度估计的计算复杂度。进一步最大化全体样本的核密度估计函数并采用线性规划,可快速得到相应的稀疏解,因而称之为最大化约束密度单类分类器(Maximum constrained density based one-class classifier,MCDOCC)。为充分利用单类数据中可能出现的极少量异常数据,进一步提出了带负类的最大化约束密度分类器(MCDOCC with negative data,NMCDOCC),通过挖掘异常数据的先验信息来修正仅有正常类的数据描述边界,可提高分类器泛化能力。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CDOCC的泛化能力与单类支持向量机相当,NMCDOCC较之则有所提高,从而能够更高效地估计目标类数据概率密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8.
基于多核学习的投影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李谦,景丽萍,于剑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64-67.
摘要
(
61
)
PDF
(324KB) (
401
)
非负矩阵分解(NMF)把给定的数据矩阵分解成低维的非负基矩阵和对应的系数矩阵,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为此,研究者将基矩阵转换为系数矩阵的投影,进一步提高分解效率。但是该方法无法处理非线性数据,核函数的引入部分解决了此问题,却同时导致核函数参数选择的问题。基于多核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多核学习的投影非负矩阵分解(MKPNMF)算法,该算法有效地避免了核函数参数选择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习性能。在实际人脸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MKPNMF较已有的NMF类方法具备明显的性能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9.
基于混合模型推荐算法的优化
李鹏飞,吴为民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68-71.
摘要
(
53
)
PDF
(411KB) (
315
)
现代电子商务系统用户和物品数目的日益增加使得User-Item矩阵变得越来越稀疏,再加上目前相似性度量方法均存在一定弊端,致使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降低了。针对传统混合模型推荐算法做了优化,其相似性度量方法由物品属性相似性和改进的修正余弦相似性线性组合而成,权重因子自动生成,考虑了用户评分尺度及用户活跃度对物品相似性的影响。为解决冷启动问题,使用用户基本信息获得用户间的相似度,各属性权重因子由SVDFeature计算得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升了推荐系统的推荐质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用户冷启动与物品冷启动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3
)
Select
10.
一种基于核距离的核函数度量方法
王裴岩,蔡东风
计算机科学 2014, 41 (
2
): 72-75.
摘要
(
54
)
PDF
(318KB) (
322
)
核方法的效果依赖于所使用的核,因此核的选择和其参数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从特定的数据中学习核需要核度量方法评价核的质量。核排列度量核与学习任务的一致性,因为它具有高效性和有效性,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核度量方法。然而,有研究表明,核排列仅是最优核函数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其主要原因是核排列在特征空间中不具有线性变换不变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核度量方法用于核选择,称其为核距离排列。该方法能够克服核排列的局限性,并且同样具有高效性和简单的形式。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核进行度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首页
| 前页|
后页
|
尾页
第1页 共4页 共35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