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CODEN JKIEBK


-
不确定模式匹配研究综述
翁年凤,刁兴春,曹建军,冯径. 不确定模式匹配研究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5.
- 翁年凤,刁兴春,曹建军,冯径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5.
-
摘要 ( 133 )
PDF(481KB) ( 95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模式匹配是数据集成、语义Web等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需要依据一定的启发式信息发现模式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鉴于启发式信息处理方法的不同,对模式匹配方法进行了分类,并从模式匹配结果集结方法的角度,介绍了综合模式匹配方法。不确定性是模式匹配过程固有的特性,介绍了建模模式匹配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处理模式匹配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模式匹配方法。最后对模式匹配研究进行了展望。
-
SOA与云计算:竞争还是融合
朱志良,苑海涛,宋杰,刘国奇. SOA与云计算:竞争还是融合[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6-11.
- 朱志良,苑海涛,宋杰,刘国奇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6-11.
-
摘要 ( 166 )
PDF(557KB) ( 117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阐明云计算和SOA之间的关系对两者的应用和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SOA和云计算之间关系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SOA与云计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归纳了企业界对二者关系的不同观点,总结了学术界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采用SOA来整合云服务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说明了二者存在融合的可能和必要,并且分析了二者主要的融合点。然后对二者融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最后提出具体的整合需求,并分别介绍了利用SOA整合SaaS和PaaS的方法,对将来进一步具体实现利用SOA技术来整合SaaS也作了展望。
-
图像与视频自动标注最新进展
尹文杰,韩军伟,郭雷. 图像与视频自动标注最新进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2-16.
- 尹文杰,韩军伟,郭雷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2-16.
-
摘要 ( 412 )
PDF(498KB) ( 9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近年来,图像与视频自动标注技术成为多媒体信息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且发展迅速。重点介绍此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将这些新方法分为两类:基于学习的标注方法和基于搜索的标注方法,分别介绍了各个算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然后,介绍了一些目前流行的商业的和研究性的图像检索及标注系统。最后,提出了自动标注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
一种新的窄带快速区域水平集C-V模型图像分割方法
李传龙,李颖,兰国新. 一种新的窄带快速区域水平集C-V模型图像分割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7-19.
- 李传龙,李颖,兰国新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7-19.
-
摘要 ( 212 )
PDF(321KB) ( 83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Chan-Vese提出了区域水平集图像分割C-V模型,该模型随着水平集函数的演化,演化曲线能自然地改变其拓扑结构,因而在很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图像分割、目标跟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于区域的水平集函数比基于梯度的水平集函数在抗噪声方面也表现得更优秀,但是其演化水平集函数也更复杂,主要缺点是演化速度特别慢,限制了在大型高分辫率图像分割中的应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窄带快速区域水平集C-V模型,即先利用GV水平集在低分辨率的图像上检测出大致的边缘,然后映射到高分辨率的图像上,在其边缘的一个窄带内检测更为精确的边缘,其检测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采用高分辫率的大型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图像进行的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提取出海岸线,满足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
CORS TV: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P2P TV系统
张志明,杜剑,郭瑛,周晋,陈震,李军. CORS TV: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P2P TV系统[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0-27.
- 张志明,杜剑,郭瑛,周晋,陈震,李军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0-27.
-
摘要 ( 202 )
PDF(717KB) ( 65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网络编码可以实现组播的最大吞吐率,若应用于P2P TV系统,具有降低用户播放延时、提高系统有效传输率,从而提高视频质量的潜力。为了提高P2P TV系统的性能,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P2P TV系统——CORS TV。围绕拓扑构建和数据传输这两个关键部分,充分利用网络编码提高系统性能,CORS TV具有功能模块线程隔离的节点内部结构,集成了基于Gossip协议的拓扑构建算法,使用了最多者优先的初始播放点设置算法,并利用了基于推的数据传输方案和先到先得式的数据传输算法。在计算机集群上的实验验证了CURS TV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已有P2P TV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降低冗余率、提升系统的有效传输率、改善用户视频播放质量的优势。
-
基于云模式的媒体取证服务体系研究
惠雯,林闯,赵海英,杨扬. 基于云模式的媒体取证服务体系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8-30.
- 惠雯,林闯,赵海英,杨扬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8-30.
-
摘要 ( 171 )
PDF(348KB) ( 63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根据现有媒体取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结合云计算的思想,提出了基于云模式的媒体取证服务体系。针对大规模媒体取证服务所面临的异构性、可扩展性和效率问题等几大挑战,利用层次结构模型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层媒体取证服务体系架构模型,详细阐述了该模型所步及的关键技术,即资源虚拟化、系统任务并行化和自适应能力,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及分析。
-
基于联合优先级调度的协作动态频谱分配机制设计
王凡,姚富强,赵杭生,冯少栋,张建照. 基于联合优先级调度的协作动态频谱分配机制设计[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31-35.
- 王凡,姚富强,赵杭生,冯少栋,张建照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31-35.
-
摘要 ( 152 )
PDF(432KB) ( 74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协作频谱接入过程中,共享频谱各网络中的频谱需求呈现高度动态性,现有机制难以兼顾分组传输时延和服务公平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联合优先级调度的协作动态频谱分配机制。将频谱分配问题建模为比例公平模型并联合网络的服务等级和用频请求的到达时间为各网络设定动态服务优先级,解得分配结果后,基于分配频谱的中心频率与需求频谱的中心频率最近的原则将频谱资源分配给各网络。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基于网络固定优先级调度、基于网络动态优先级调度和基于用频请求动态优先级调度的协作频谱分配机制相比,本机制能够更好地保证网络获取频谱的公平性,并且在分组传输时延性能上有所改进。
-
WSN中基于可信核心树的路由算法研究
王江涛,陈志刚,邓晓衡. WSN中基于可信核心树的路由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36-42.
- 王江涛,陈志刚,邓晓衡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36-42.
-
摘要 ( 161 )
PDF(622KB) ( 71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WSN网络的基于可信核心树的路由算法。该算法在局部范围内选取具有相对较高剩余能量和可信度的节点作为簇首节点,从而对整个网络进行分簇。然后通过一个最小能耗生成树算法将所有簇首节点组织成以Sink节点为根的可信核心树,进而对该树进行扩展,构建成覆盖全网的可信路由树。所有的数据沿着可信路由树上唯一的路径向Sink节点汇报。同时算法引入了可信模型,该模型通过检测网络中有数据包墓改、丢包、谎报等行为的恶意节点来评佑节点的可信度。实验结果证明,该TCTR算法能有效减小能耗、平衡负载,从而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同时能有效识别与隔离恶意节点,从而提高路径安全度与网络安全度。
-
音乐内容动态加密与许可授权系统设计与实现
张硕,马兆丰,芦效峰,杨义先,钮心忻. 音乐内容动态加密与许可授权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43-48.
- 张硕,马兆丰,芦效峰,杨义先,钮心忻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43-48.
-
摘要 ( 322 )
PDF(492KB) ( 81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数字音乐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版权侵权案件屡禁不止。以MP3为主的网络音乐可被随意下载和传播,因此其版权迫切需要得到保护。根据现有的DRM保护技术与方案,设计了一种应用于Windows Mobile终端系统的MP3文件DRM保护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分析MP3编解码过程,仅分析MP3文件结构,结合AES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结构化加密。用户通过AES解密、许可证策略、数字签名、CA证书等DRM技术,进行实时解密播放。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实时性特点,加密速度快,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移动终端音乐版权保护中,达到移动终端数字版权保护的目的。
-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样区域自调整的MCL定位算法
叶飞虎,沈航,曹磊,白光.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样区域自调整的MCL定位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49-52.
- 叶飞虎,沈航,曹磊,白光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49-52.
-
摘要 ( 148 )
PDF(411KB) ( 65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关键的支撑技术之一。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大多是针对静态场景的,不能直接应用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针对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在深入分析现有蒙特卡洛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机制,即采样区域自调整的蒙特卡洛节点定位(SA_MCL)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节点历史位置信息插值模拟获得节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目的是为了自动调整采样区域,从而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SA_MCL算法,节点的定位精度有较大提高。
-
基于汉明重的PRESENT密码代数旁路攻击
吴克辉,王韬,赵新杰,刘会英. 基于汉明重的PRESENT密码代数旁路攻击[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53-56.
- 吴克辉,王韬,赵新杰,刘会英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53-56.
-
摘要 ( 182 )
PDF(351KB) ( 7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研究了分组密码代数旁路攻击原理及模型、非线性布尔方程组转化为saT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汉明重的PRESENT密码代数旁路攻击方法,降低了求解非线性多元方程组的复杂度,减少了旁路攻击所需样本量,并通过实验对理论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已知明文条件下,利用一个样本前3轮的S盒输入、输出汉明重在0.63s内即可恢复80bit PRESENT完整密钥;在未知明密文和S盒输入、输出汉明重随机选取条件下,也可恢复PRESENT完整密钥。
-
一个基于证书的聚集签名方案
彭延国,彭长根,冯蕾,樊玫玫. 一个基于证书的聚集签名方案[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57-60.
- 彭延国,彭长根,冯蕾,樊玫玫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57-60.
-
摘要 ( 375 )
PDF(302KB) ( 56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聚集签名能够将多个用户对多个信息的签名进行聚集,缩短签名长度,可以应用于电子合同签章、边界网关协议等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证书的高效聚集签名方案,以实现无序聚集和有序聚集两种方式,并给出了安全分析。通过与现有方案的效率分析对比,表明本方案因无需知识证明,所以效率更高。最后基于PI3C;算法包实现本方案的仿真,并给出效率曲线图。
-
基于Monte Carlo的多能量级移动节点定位算法研究
刘克中,崔永强,张金奋,严新平. 基于Monte Carlo的多能量级移动节点定位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61-64.
- 刘克中,崔永强,张金奋,严新平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61-64.
-
摘要 ( 142 )
PDF(401KB) ( 56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 Carlo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即移动导标周期性发射不同能量级的广播信号,未知节点接收感知范围内的导标定位信息,以确定自己所处的限定区域。利用改进的Montc Carl。方法,采用较少样本实现了节点的位置估计。为避免导标共线时出现节点定位失效的情况,引入共线度限制因子,提出了一种导标共线度约束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较低的定位误差,算法在导标节点密度、运动速度、测距误差等影响因子下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
基于分组压缩的协作中继技术研究
冯强,于宏毅. 基于分组压缩的协作中继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65-67.
- 冯强,于宏毅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65-67.
-
摘要 ( 185 )
PDF(244KB) ( 63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为提升多用户中继系统的传输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分组压缩的协作中继技术(CRCP, Coopcrativc Relaying based on Compressed Packet)。中继节点对每个接收到的分组进行协作编码后发送,减少了分组传输时间,同时可获取分集增益,以降低无线信道衰落的影响。以两跳、多接入模型为例,分析了该技术的频谱效率。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区域,相对于传统中继方案,CROP的频谱效率提升了1/3;在中低信噪比区域,相比于非正交复数域网络编码方案,CROP的频谱效率显著提高。
-
一个基于硬件虚拟化的内核完整性监控方法
李殉,黄皓. 一个基于硬件虚拟化的内核完整性监控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68-72.
- 李殉,黄皓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68-72.
-
摘要 ( 380 )
PDF(449KB) ( 91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对操作系统内核的攻击就是通过篡改关键数据和改变控制流来危及操作系统的安全。已有的一些方法通过保护代码完整性或控制流完整性来抵御这些攻击,但是这往往只关注于某一个方面而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监控方法。通过对内核完整性概念的分析,得出了在实际系统中保证内核完整性需要的条件:保障数据完整性,影响系统功能的关键数据对象只能由指定的代码在特定情况下修改;保障控制流完整性,保护和监控影响代码执行序列改变的所有因素。并采用硬件虚拟化的Xen虚拟机监控器实现对Linux内核的保护和监控。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阻止外来攻击和本身漏洞对内核的破坏。
-
可信网络中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节点信誉量化模型
范艳峰,杨志晓. 可信网络中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节点信誉量化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73-76.
- 范艳峰,杨志晓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73-76.
-
摘要 ( 123 )
PDF(432KB) ( 58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可信网络中节点信誉是一种重要而带有不确定性的信任关系。信誉及其聚合过程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云模型能够科学地描述节点信誉及其形成过程的不确定性。采用逆向云生成算法,揭示了节点信誉及其聚合过程在整个生命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规律;获得其信誉云的数字特征值,指导在局部窗口内其信誉的量化。基于服务满意度评价的确定度值这一具有稳定倾向的随机数,结合衰减系数,设计了信誉度量化模型。模型中的权值是与满意度值有关的有稳定倾向的随机数。所提信誉量化模型切合开放网络信任关系的不确定性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与其它信誉量化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模型计算结果稳定,且具有较强的杭攻击性。
-
基于VMM的Rootkit及其检测技术研究
周天阳,朱俊虎,王清贤. 基于VMM的Rootkit及其检测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77-81.
- 周天阳,朱俊虎,王清贤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77-81.
-
摘要 ( 162 )
PDF(918KB) ( 86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借助虚拟化技术,Rootkit隐藏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基于VMM的Rootkit的研究成为主机安全领域的热点。总结了传统Rootkit的隐藏方法和技术瓶颈,介绍了VMM的自身优势和软、硬件实现方法,分析了不同VMM Rootkit的设计原理和运行机制。针对VMM存在性检测的不足,阐述了一种新的VMM恶意性检测思路,同时讨论了 VMM Rootkit的演化方向,并从防护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安全使用虚拟化技术的建议。
-
基于欧氏空间距离计算的SynFlood攻击检测
刘辉宇,陈凯,彭涛,陈晓苏. 基于欧氏空间距离计算的SynFlood攻击检测[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82-87.
- 刘辉宇,陈凯,彭涛,陈晓苏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82-87.
-
摘要 ( 163 )
PDF(516KB) ( 60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基于TCP协议中Syn, Fin和Rst 3种报文段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SynF food攻击检测方法:将Syn, Fin和Rst 3者之间的关系映射到欧氏空间中,将某一时间段内的Syn, Fin和Rst的关系映射为一个点,将无攻击行为存在时的Syn, Fin和Rst之间的关系映射为一条线,分析点与线之间的距离来检测SynFlood攻击,同时使用移动平均技术对上述距离进行平滑处理,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直接式SynFlood攻击和反射式SynFlood攻击均具有较好的检测准确度,并且产生的误报率较低,数据报文处理能力较高,能够部署于大中型网络的骨干路由器上。
-
无线传感器网络单跳扩展增强树型路由协议研究
杨桂松,王中杰,何杏宇. 无线传感器网络单跳扩展增强树型路由协议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88-91.
- 杨桂松,王中杰,何杏宇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88-91.
-
摘要 ( 132 )
PDF(446KB) ( 62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增强树型路由协议是最近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除了使用父子链路,当前路由决策节点通过和其一跳邻居节点之间建立增强链路形成比树型路由更短的路由捷径。为了尽可能多地发掘出潜在的路由捷径,提出了单跳扩展增强树型路由协议,该协议在增强树型路由协议的基础上把当前路由决策节点的单跳父亲节点和儿子节点及它们的邻居节点也考虑进路由决策过程中,可选路由捷径范围不再局限于当前路由决策节点及其一跳邻居之间的增强链路,而是向上扩展到其父亲节点及其一跳部居以及向下扩展到其儿子节点及其一跳邻居之间所形成的增强链路。该协议选择最短的路由捷径发送数据包。给出了单跳扩展增强树型路由协议的判定过程,并将该协议应用到ZigBee网络中。仿真结果显示,该协议在路由跳数和能量消耗这两项网络性能上比树型路由和增强树型路由均有提高。
-
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信誉评测模型AEMP
顾翔,邱建林. 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信誉评测模型AEMP[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92-95.
- 顾翔,邱建林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92-95.
-
摘要 ( 124 )
PDF(339KB) ( 58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研究了一种新的信誉评测模型,模型采用“加法奖励、乘法惩罚”的方法。该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运算简单,资源消耗少,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资源受限的特点。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快速降低实施不良通信行为节点的信任值,从原理上减少误判。该模型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设计提供了新的选路依据。
-
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网络两终端可靠性评估方法
何明,陈国华,江俊,梁文辉. 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网络两终端可靠性评估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96-99.
- 何明,陈国华,江俊,梁文辉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96-99.
-
摘要 ( 277 )
PDF(347KB) ( 84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为了评估一个大规模的实时长距离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拓扑结构的网络两终端可靠性的计算方法。在化简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链路和节点的可靠性,通过转置矩阵的积来表示两终端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有向链路对不同网络性能测量产生影响,虽然失效频率和链接失效率很相似,但两终端可靠性多项式的复零点的位置相差很大,同时,转置矩阵的尺寸随着网络增大而增大。该方法对于优化网络、合理分配平均维修时间有实际应用价值。
-
一种考虑QoS动态变化的服务选择方法
孙若男,张斌,赵秀涛,李飞. 一种考虑QoS动态变化的服务选择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00-105.
- 孙若男,张斌,赵秀涛,李飞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00-105.
-
摘要 ( 138 )
PDF(579KB) ( 56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着Web服务相关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上存在着多个完成相似功能的Web服务。如何选择适合的服务来生成满足用户要求的组合服务成为服务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现有的基于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服务选择方法通常都是假定服务提供者发布的QoS数值是真实且固定不变的,然而服务的质量往往在实际运行中 发生变化。为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QoS数据动态变化的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引入了QoS分时可靠的思想,将作为选择依据的QoS数值根据以往的服务执行情况给出不同时段上的不同表现数值,这样可以更加贴合地描述服务运行的实际情况。该方法按服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可靠性变化划分为不同的子服务,利用冗余的思想在不同的时间段下为用户提供多个满足要求的备选服务。最后通过一组模拟实验说明该方法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
移动计算环境下路网上移动对象的位置更新
唐蔚,张栋梁,范媛媛. 移动计算环境下路网上移动对象的位置更新[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06-109.
- 唐蔚,张栋梁,范媛媛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06-109.
-
摘要 ( 150 )
PDF(421KB) ( 68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移动网络环境下移动对象的位置更新、断连检测和处理的问题,提出了现有位置更新策略的改进算法。采用固定时限策略进行断连检测,虽然能够获取快速而准确的断连检测,但是直接增加了位置更新的次数,降低了原有位置更新策略的性能。为了改正该缺点,提出了自适应策略,即根据移动对象的位置估计一个最晚的更新时限,实现强制更新。此外,还提出了群组更新策略中断连的处理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既能减少位置更新次数,又能实现有效合理的网络处理。
-
基于路由机制的变权网络路径快速生成算法
唐俊,张栋良. 基于路由机制的变权网络路径快速生成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10-112.
- 唐俊,张栋良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10-112.
-
摘要 ( 137 )
PDF(351KB) ( 64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大规模交通流仿真中,车辆个体路径生成环节存在着大量重复计算。为避免重复计算及提高车辆个体路径生成速度,将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机制引入到交通流仿真中,提出一种基于路由机制的变权网络路径快速生成算法,即把每个道路路口节点作为路由器,分解并存储原本与车关联的路径作为指路信息。仿真车辆通过访问该指路信息获取下一步行车方向,并且当路网权值发生变化时,能及时响应路网的动态变化,从而给出求实时路况下仿真车辆行驶路径的一种方法。
-
频谱嫡特征识别的抗去同步鲁棒性MP3水印算法
刘婷,马兆丰,蒋铭. 频谱嫡特征识别的抗去同步鲁棒性MP3水印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13-117.
- 刘婷,马兆丰,蒋铭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13-117.
-
摘要 ( 166 )
PDF(414KB) ( 66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将离散余弦系数(MDCT)频谱嫡修正为隐含同步码的压缩域水印,实现了基于音频内容的自同步。算法结合MP3编解码原理对解压后的音频数据分块实施重复嵌入,并根据心理声学模型的掩蔽效应选取合适的嵌入位置,通过处理低频DWT系数完成嵌入。将非压缩域音频信号重新压缩为含有水印信息的MP3码流。 在解码过程中通过频谱墒关系序列定位水印提取位置,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保证水印不可感知性的情况下,对抵抗去同步攻击以及Stirmark软件的常见攻击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
一种分层P2P网络中的负载均衡算法
王滨,沈庆国. 一种分层P2P网络中的负载均衡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18-120.
- 王滨,沈庆国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18-120.
-
摘要 ( 145 )
PDF(331KB) ( 61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负载失衡是影响P2P系统应用服务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已有的研究集中在基于flat DHT(Distributed Hashing Table)的P2P模型上。分层拓扑结构由于其诸多优点而受到重视。将分层的思想引入虚拟服务器技术中,结合其优势,提出一种层次化的负载均衡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依据节点能力的不同,保证负载在各个节点上公平分布。
-
P2P逻辑网络拓扑结构仿真分析
冯朝胜,冯林,卿昱,袁丁. P2P逻辑网络拓扑结构仿真分析[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21-124.
- 冯朝胜,冯林,卿昱,袁丁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21-124.
-
摘要 ( 177 )
PDF(341KB) ( 63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深入分析P2P网络协议的基础上,给出了P2P网络仿真系统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该系统。为了确定P2P逻辑网络的拓扑结构,基于开发出的仿真系统进行了大规模仿真实验,仿真实验主要对P2P逻辑网络的三大特征参数进行了考查。实验表明,仿真出的P2P网络都有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聚类系数,而度分布都为 指数分布。根据P2P逻辑网络特征参数的特点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确定,P2P逻辑网络是一个度分布为指数分布的小世界网络。
-
动静结合的攻击代码检测方法
赵帅,丁保贞,沈备军,林九川. 动静结合的攻击代码检测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25-127.
- 赵帅,丁保贞,沈备军,林九川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25-127.
-
摘要 ( 131 )
PDF(331KB) ( 66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近年来最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攻击者利用缓冲区溢出漏洞执行远程代码,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Shelleode作为攻击的载体,是缓冲区攻击检测的主要对象。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攻击者更倾向于使用多态技术对Shellcode进行加密来绕过IDS的检测。针对MS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Shellcode,提出了一种将静态检测和动态执行相结合的新的攻击代码检测方法。在判断依据上做了新的定义,既使用动态模拟技术提高了对使用多态技术的Shellcode的检侧率,也兼顾了检测的效率。基于该方法,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原型系统,并进行了检测率、误报率和吞吐率等方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检测Shellcode的准确率和性能方面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基于RFID和SCOR的物联网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模型研究
吕峻闽,缪春池,周启海,马常松. 基于RFID和SCOR的物联网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模型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28-130.
- 吕峻闽,缪春池,周启海,马常松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28-130.
-
摘要 ( 133 )
PDF(341KB) ( 69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反思了传统信息反馈机制和物流配送中心运营特点,分析了配送中心信息化方向与路径,提出了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物联网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模型,阐明了该模型的体系架构、层次关联、技术路径与实施方案,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物联网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参考模型。
-
基于答案集的Web服务组合验证
钱俊彦,黄国旺,赵岭忠. 基于答案集的Web服务组合验证[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31-134.
- 钱俊彦,黄国旺,赵岭忠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31-134.
-
摘要 ( 110 )
PDF(386KB) ( 60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语义Web服务组合的形式化描述和验证,是保证组合服务能正确运行的重要前提基拙。首先描述基于答案集编程(Answer Set Programming)的OWL-S建模方法,并分析基于答案集编程建模的优势。然后给出OWL-S流程模型中几种控制结构到中间模型Petri网的映射,并提出由Petri网生成答案集编程的算法。同时将时态约束引入到 组合服务验证中,利用时态约束表达待验证性质,将验证问题转换为求解逻辑程序的答案集。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
安全关键系统的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
张德平,徐宝文. 安全关键系统的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35-138.
- 张德平,徐宝文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35-138.
-
摘要 ( 122 )
PDF(323KB) ( 80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基于统计测试的Markov使用链模型对安全关键系统的可靠性估计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重要抽样技术在保证佑计的无偏性条件下,以可靠性估计的方差最小为目的,通过Ali-Silvey距离度量两个分布之间的差异,调整各个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分布,修正测试剖面,增加关键操作的遍历概率。最后给出了软件可靠性估计的最优测试剖面生成迭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降低估计方差,在提高估计精度的同时能有效地加速统计测试。
-
基于XYZ/ADL的异步Web服务组合描述与验证
石慧娟,戎玫,张广泉,朱稷涵. 基于XYZ/ADL的异步Web服务组合描述与验证[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39-143.
- 石慧娟,戎玫,张广泉,朱稷涵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39-143.
-
摘要 ( 143 )
PDF(410KB) ( 59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以Web服务组合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服务组合中异步通信行为和时间属性的形式化描述和验证。首先,从软件体系结构角度分析Web服务组合,采用基于时序逻辑的XYZ/ADL描述Web服务的交互行为和时间属性;然后,提出一种符合模型检测工具UPPAAI规约的时间异步通信模型TACM;最后,实现了XYZ/RE通信命令到TACM的映射,利用UPPAA工验证了服务组合系统异步通信行为的正确性。
-
BPEL中基于异步模式的人工任务执行系统研究
柳玲,余港,文俊浩. BPEL中基于异步模式的人工任务执行系统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44-146.
- 柳玲,余港,文俊浩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44-146.
-
摘要 ( 119 )
PDF(339KB) ( 59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BP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是一种编写基于Web服务的自动化业务流程的语言,但不支持用户交互,用户交互可以通过人工任务实现。为此,提出一种在BPEL中支持人工任务执行的系统架构。在引擎之外定义一个人工任务管理器来维护人工任务,流程与人工任务管理器采用异步消息模式进行交互,以便更适应人工任务执行时间不确定的特点。使用13PEI提供的消息相关集关联异步交互过程中调用人工任务管理器的活动与接收人工任务管理器执行结果的活动。
-
测试用例集启发式约简算法分析与评价
游亮,卢炎生. 测试用例集启发式约简算法分析与评价[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47-150.
- 游亮,卢炎生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47-150.
-
摘要 ( 345 )
PDF(415KB) ( 85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为了提高对源程序变更部分的信心并且保证源程序变更部分没有对未变更部分造成负面影响,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回归测试。回归测试是一个昂贵的测试过程。测试用例集约简算法是在仍然满足测试准则的前提下,通过删除所有冗余测试用例得到测试用例集的最小约简测试用例集,用以优化回归测试过程。综述了文献中主要的测试用例集启发式约简算法,通过统一的框架和术语定义了这些算法,分析和比较了这些算法的效率和优劣,指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基于属性实例集合语义相似的模式匹配
李蓉蓉,王晖,陈冉. 基于属性实例集合语义相似的模式匹配[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51-155.
- 李蓉蓉,王晖,陈冉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51-155.
-
摘要 ( 164 )
PDF(421KB) ( 64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近年来,模式匹配作为Web信息集成管理与应用中的重要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已有模式匹配方法大多是基于模式信息的,对数据实例信息利用则较少。针对数据集成环境下模式信息不全或存在冲突的模式信息导致模式匹配结果不正确的问题,给出了计算属性间语义相似性的方法以提高模式匹配的性能,分析了模式内语义相近多属性间的语义差别,进一步给出了基于带权二分图最大化算法的模式匹配方法。通过实验,说明基于实例集合语义相似的模式匹配方法能在模式信息不全面或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得到更完整、更准确的模式匹配。
-
一种模糊XML模型的概念设计方法
严丽,刘健. 一种模糊XML模型的概念设计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56-161.
- 严丽,刘健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56-161.
-
摘要 ( 156 )
PDF(492KB) ( 58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已经成为Web上数据表示与交换的标准,而信息的不精确性和不确定性又广泛存在于现实世界应用中。虽然模糊信息在关系数据库框架下已经被广泛讨论,但是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模型及其模糊扩展形式不能满足表示和处理Web上复杂模糊对象的需要。基于可能性分布,研究在XML模型和IFO数 据模型—一种概念数据模型中进行模糊信息建模,给出把模糊IFO数据模型映射成模糊XML DTD模型的形式化方法。
-
基于汉字字段的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研究
王堂,曹宝香,芦效峰,杨义先,钮心忻. 基于汉字字段的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62-166.
- 王堂,曹宝香,芦效峰,杨义先,钮心忻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62-166.
-
摘要 ( 181 )
PDF(537KB) ( 80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于汉字字段的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新方案。通过主键、用户密钥集合和水印嵌入间距确定目标属性值。根据定义的规则,计算比较属性值和水印的特征值并将不同位作为水印嵌入位。通过语义分析给出属性域中某个最相关的非上下结构的汉字,嵌入水印的过程就是编辑(插入/删除)该汉字。嵌入的水印具有不可见性,并且不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可实现盲提取。该方案对插入、删除、修改数据库记录以及删除数据库字段等常见数据库更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
一种基于FCA的面向关系数据库的本体学习方法
欧阳纯萍,胡长军,李扬,刘振宇. 一种基于FCA的面向关系数据库的本体学习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67-171.
- 欧阳纯萍,胡长军,李扬,刘振宇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67-171.
-
摘要 ( 192 )
PDF(456KB) ( 69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从已有的数据模型中进行语义提取,经过一定的规则映射生成本体的过程称为本体学习。关系数据库模型是当前数据的存取与组织的主要模型,从中学习得到本体,一直是本体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手工定义的E-R模型到本体的映射规则来完成本体的构建,是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采用的方法。但这样获得的本体概念层次关系主观依赖性强,不利于本体的实际应用。为了能更加客观地获取数据之间的概念层次关系与语义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FCA(形式概念分析)从关系数据库进行本体学习的方法。该方法既保持了关系数据表中原有的数据语义关系,又发挥了FCA自动提取语义信息的特点,提高了最终本体生成的质量,有利于在具体的领域应用中使用本体。最后结合材料服役安全数据库的数据信息,演示了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学习得到领域本体的过程。
-
面向多敏感属性医疗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技术
金华,刘善成,鞠时光. 面向多敏感属性医疗数据发布的隐私保护技术[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71-177.
- 金华,刘善成,鞠时光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71-177.
-
摘要 ( 173 )
PDF(511KB) ( 75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目前多敏感属性医疗数据发布问题,在分析多维桶分组技术的基础上,继承了有损连接对隐私数据进行保护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同敏感属性集的L-覆盖性聚类分组方法。首先计算每条记录的相同敏感属性集,然后按照聚类的思想将满足L-覆盖性的记录进行分组。同时给出了L-覆盖性聚类分组的实现算法(LCCU)。实际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隐私泄露,同时增强数据的可用性。
-
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算法
米源,杨燕,李天瑞. 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78-181.
- 米源,杨燕,李天瑞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78-181.
-
摘要 ( 141 )
PDF(341KB) ( 83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基于密度网格的数据流聚类算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D-Strcam算法的改进算法NDD-Stream。算法通过统计网格单元的密度与簇的数目,动态确定网格单元的密度阂值;对位于簇边界的网格单元采用不均匀划分,以提高簇边界的聚类精度。合成与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数据流对象上取得良好的聚类质量。
-
基于邮件正文的邮箱用户别名抽取
尹美娟,陈庶民,刘晓楠,路林. 基于邮件正文的邮箱用户别名抽取[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82-186.
- 尹美娟,陈庶民,刘晓楠,路林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82-186.
-
摘要 ( 135 )
PDF(514KB) ( 71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邮箱用户身份信息挖掘是数据挖掘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前相关研究大多仅从邮件头中抽取邮箱用户的别名,遗漏了邮件正文中潜藏的更能代表通信双方身份的别名信息。针对纯文本邮件正文中邮箱用户别名信息抽取问题,提出了基于统计和规则过滤的称呼块和签名块定位算法,该算法能高效准确地从邮件正文中提取出蕴涵邮箱用户别名的称呼块和签名块文本片段;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别名边界词汇模板修正的别名抽取方法,从而提高了仅基于命名实体识别或词性标注工具识别别名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抽取出邮件正文中邮箱用户的别名。
-
均衡时空挖掘数据流中频繁项集
宋奎勇,任永功,寇香霞. 均衡时空挖掘数据流中频繁项集[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87-190.
- 宋奎勇,任永功,寇香霞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87-190.
-
摘要 ( 131 )
PDF(366KB) ( 60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数据流具有流动性、连续性以及项分布不均衡性等特点,挖掘数据流中频繁项集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提出一种均衡时空挖掘数据流中频繁项集算法—Bala_ Tree, Bala_ Tree实现一遍扫描数据流、快速簇更新、周期树结构重构以及基于经典算法挖掘频繁项集。实验表明,此算法能快速扫描和更新数据,合理利用内存以及精确获得频繁项集,Ba1a_Tree算法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
一种改进的正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陈宁军,高志年. 一种改进的正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91-193.
- 陈宁军,高志年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91-193.
-
摘要 ( 138 )
PDF(339KB) ( 78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传统正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并且生成大量候选频繁项集的问题,在对比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正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它通过两次数据扫描完成对正负关联规则的挖掘,对最大频繁项集的挖掘算法做了改进,有效提高了算法效率,同时对置信度标准做了改进。基于某真实事务集的实验表明,算法提高了规则挖掘的质量和有效性。
-
云计算中TSP问题求解服务的定价机制
曾栩鸿,曾国荪. 云计算中TSP问题求解服务的定价机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194-199.
- 曾栩鸿,曾国荪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194-199.
-
摘要 ( 182 )
PDF(540KB) ( 79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旅行商问题(TSP)是一个典型的路径优化问题,在城市交通规划、物流运输、通信网络设置等领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和应用。但是,TSP问题的求解是NP难的,当问题规模很大时,必须借助大规模并行计算环境,例如云计算平台,以较大的计算开销来获得可行解。以TSP问题为具体实例,研究云计算服务的定价机制。一般情况下,定价机制要满足公平、灵活、动态、自适应。从公平合理角度来看,影响计算服务定价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求解问题的难度,包括计算时间复杂性、空间复杂性、输入输出数据规模等;二是求解服务质量,即服务契约,包括可以作为服务等级协定指标的求解精度、响应时间、资源要求等。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计算中的服务定价机制:CloudPricing。该机制给出了服务定价的一般和具体原则,并给出了相应的定价公式。针对TSP问题求解,进行了具体的定价实例分析,这对云计算中NP难问题求解服务的定价有参考意义。
-
基于最小联合互信息亏损的最优特征选择算法
张逸石,陈传波. 基于最小联合互信息亏损的最优特征选择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00-205.
- 张逸石,陈传波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00-205.
-
摘要 ( 167 )
PDF(513KB) ( 67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联合互信息亏损的最优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一种动态渐增策略搜索一个特征全集的无差异特征子集,并基于最小条件互信息原则在保证每一步中联合互信息量亏损都最小的情况下筛选其中的冗余特征,从而得到一个近似最优特征子集。针对现有基于条件互信息的条件独立性测试方法在高维特征域上所面临的效率瓶颈问题,给出了一种用于估计条件互信息的快速实现方法,并将其用于所提算法的实现。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于经典的特征选择算法。此外,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条件互信息的快速实现方法在执行效率上有着显著的优势。
-
基于laplacian坐标修正的sqrt(3)细分法
刘文耀,王国胤,龚勋,胡勇. 基于laplacian坐标修正的sqrt(3)细分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06-208.
- 刘文耀,王国胤,龚勋,胡勇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06-208.
-
摘要 ( 150 )
PDF(545KB) ( 55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根据原始网格对细分极限曲面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基于laplacian坐标修正的sqrt(3)插值网格细分方法。通过插值出面片中心点的laplacian坐标,来对动态生成的中心点进行修正,达到保持原始网格细节的目的。在非封闭网格的边界面片细分方面,指出了原始3细分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边界统一细分模式,它可以很好地控制边界面片的增长,而且具有稳定性和易于操作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让原始网格的细节在极限曲面上得到表达,而且可以得到一个连续光滑的曲面网格。
-
粒计算中粒度转换的运算符
陈光,钟宁,姚一豫,黄佳进. 粒计算中粒度转换的运算符[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09-212.
- 陈光,钟宁,姚一豫,黄佳进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09-212.
-
摘要 ( 170 )
PDF(320KB) ( 87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粒计算三元论模型将现有粒计算研究成果的共性抽象出来,为问题求解提供了统一的方法论,而三元论模型是以多层次、多视角的粒结构为基础的。基于图的粒结构首先定义了图上的粒和层次,然后基于半序关系定义了图上的粒结构。在基于图的粒结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不同粒度之间转换的“细化”、“粗化”运算符。“细化”运算处理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转换,将粗粒度层次中的粒转换为细粒度层次中的粒,将粗粒度层次转换为细粒度层次。“粗化”运算处理从细粒度到粗粒度的转换,将细粒度层次中的粒转换为粗粒度层次中的粒,将细粒度层次转换为粗粒度层次。通过粒结构和“细化”、“粗化”运算,可以在不同的粒度上分析同一问题并使其在不同粒度之间自由转换。
-
正规逻辑程序回答集存在性研究
方毅立,赵岭忠,钱俊彦. 正规逻辑程序回答集存在性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13-220.
- 方毅立,赵岭忠,钱俊彦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13-220.
-
摘要 ( 134 )
PDF(608KB) ( 61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判断逻辑程序的回答集是否存在是回答集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NP完全问题。当前利用否定圈边数的奇偶性来判断回答集存在性的方法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对于非分层逻辑程序,现有方法并不能准确判断其回答集存在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否定圈的判断方法,给出了该判断方法的算法框架,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并以实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
基于稳定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魏波,李元香,徐星,申鼎才. 基于稳定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21-223.
- 魏波,李元香,徐星,申鼎才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21-223.
-
摘要 ( 140 )
PDF(252KB) ( 90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为了解决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在借鉴生物学中“进化稳定策略”的基础上,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稳定策略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的核心在于,通过稳定参数的设定,使种群中较优的一部分个体按照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而对种群中其余部分的个体进行随机突变,以达到快速扩大搜索空间、稳定种群中个体多样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避免了基本粒子群算法早熟现象的发生,提高了PSO对全局最优解的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
-
基于Boosting的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研究
李秋洁,茅耀斌,王执锉. 基于Boosting的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24-228.
- 李秋洁,茅耀斌,王执锉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24-228.
-
摘要 ( 117 )
PDF(389KB) ( 99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研究基于boosting的不平衡数据分类算法,归纳分析现有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权重采样boosting算法。对样本进行权重采样,改变原有数据分布,从而得到适用于不平衡数据的分类器。算法本质是利用采样函数调整原始boosting损失函数形式,进一步强调正样本的分类损失,使得分类器侧重对正样本的有效判别,提高正样本的整体识别率。算法实现简单,实用性强,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平衡数据分类问题,权重采样boosting优于原始boosting及前人算法。
-
网络最大流部分割矩阵算法
毛华,毛晓亮,李斌. 网络最大流部分割矩阵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29-231.
- 毛华,毛晓亮,李斌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29-231.
-
摘要 ( 133 )
PDF(249KB) ( 79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网络最大流问题是图论研究中一个经典的模块。首先,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的差别矩阵算法思想,定义网络的一个部分割容量矩阵。其次,通过集合的交和并运算,找出网络的所有割集,从而得到最小容量割集。之后,在最大流最小割定理的基础上,得到网络的最大流。
-
蛋白质关系网络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王健,谢冬,杨志豪,林鸿飞. 蛋白质关系网络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32-235.
- 王健,谢冬,杨志豪,林鸿飞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32-235.
-
摘要 ( 118 )
PDF(382KB) ( 76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蛋白质关系网络的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已成为一个热点。研究者通过对蛋白质关系网络进行分析和聚类,能够发现其中的复合体,进一步理解细胞组织原理。在对关系网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网络拓扑显示为图形,以直观地表示出关系网络的结构,便于对比聚类方法,辅助关系网络的研究。利用网络建模与可视化工具包JUNG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蛋白质关系网络可视化系统,它能够解析多种格式的蛋白质关系网络数据,集成了几种有效的图聚类算法,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蛋白质功能标注的发现复合体的聚类算法。用户能够通过二维网络视图方便地观察原始网络和聚类后的结果。
-
一种粗逻辑神经网络的构造和学习方法
陈锦荣,丁世飞. 一种粗逻辑神经网络的构造和学习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36-238.
- 陈锦荣,丁世飞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36-238.
-
摘要 ( 126 )
PDF(336KB) ( 62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传统的粗逻辑神经网络可以对信息系统及粗推理决策进行研究,能够深入地揭示粗糙集理论实质,但对于处理非单值输入问题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粗糙神经元的上边界和下边界恰好能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且随着粗集理论的不断发展,上下边界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两个方面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粗逻辑神经网络的构造与学习方法。它主要由传统粗逻辑神经网络和粗糙神经元的思想(模式中每一个特征变量都包含上界和下界两个边界)构成:边界粗逻辑神经网络。首先给出了粗糙神经元和粗逻辑及决策的基本知识,然后提出了边界粗逻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方法及两种模型并比较了模型间的优缺点。与传统粗逻辑神经网络相比,这类神经网络能更有效地处理非单值和连续近似域函数问题。最后提出可以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
ILDM:数据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阂华松,胥贵萍. ILDM:数据生命周期动态管理[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39-241.
- 阂华松,胥贵萍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39-241.
-
摘要 ( 230 )
PDF(320KB) ( 66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完全自动化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中,数据的价值以及随着时间改变而带来的价值变化是进行数据分级的重要依据。与以往多数考虑文件的使用等影响数据价值的因素的数据价值模型不同,在ILM价值模型基础上,考虑磁盘的数据分布随时间变化对数据价值的影响,提出了数据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价值模型ILDM(Information Lifecycle Dynamic Management),它综合考虑数据的最近使用、数据的使用频度、数据的分布等因素。通过实验验证表明,ILDM可有效地减少数据迁移工作量,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
基于互补模型的汉语韵律间断自动检测
倪崇嘉,刘文举,徐波. 基于互补模型的汉语韵律间断自动检测[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42-246.
- 倪崇嘉,刘文举,徐波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42-246.
-
摘要 ( 119 )
PDF(398KB) ( 66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自动韵律间断检测和标注对语音理解和语音合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利用声学、词典和语法相关特征的互补模型方法检测汉语韵律间断。该方法具有下列优点:(1)摒弃了声学相关特征和词典、语法相关特征的独立性假设;(2)互补模型方法不仅在特征层上利用当前音节的上下文信息,而且在模型层次上利用了当前音节的上下文信息。在ASCCD语料库上验证了该方法能够获得90.34%的韵律间断的检测准确率,较基线系统有 6.09%的提高。
-
Lagrange双支撑向量回归机
郑逢德,张鸿宾. Lagrange双支撑向量回归机[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47-249.
- 郑逢德,张鸿宾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47-249.
-
摘要 ( 142 )
PDF(277KB) ( 6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一种快速的支撑向量回归算法。首先将支撑向量回归的带有两组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转化为两个小的分别带有一组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而每一个小的二次规划问题又采用一种快速迭代算法求解,该迭代算法能从任何初始点快速收敛,避免了二次优化问题求解,因此能显著提高训练速度。在多个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比传统支撑向量机快很多,同时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
-
一种改进的有间隔流形ISOMAP算法
王洪元,刘爱,萍程起才,刘锁兰. 一种改进的有间隔流形ISOMAP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50-254.
- 王洪元,刘爱,萍程起才,刘锁兰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50-254.
-
摘要 ( 111 )
PDF(415KB) ( 69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ISOMAP算法成功应用的潜在条件是要求数据集均匀抽样于单个的内在流形。如果数据集均匀采样于某个内在流形,但内部出现了一个间隔,ISOMAP算法可能失效。提出了G-ISOMAP(ISOMAP with a Gap)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数据集中的间隔特性。首先检测被间隔的子流形间最短欧氏距离对应的数据点,然后将这些数据点互相设置为邻域点,最后用ISOMAP算法找到低维嵌入结果。对G-ISOMAP与ISOMAP算法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说明,得出ISOMAP算法是G-ISOMAP算法的一个特例,G-ISOMAP算法是ISOMAP算法扩充的结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比其他常用的流形学习算法在有间隔的数据集上更有效。
-
基于规则的中文缺省识别研究
杨国庆,孔芳,朱巧明,李培峰. 基于规则的中文缺省识别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55-257.
- 杨国庆,孔芳,朱巧明,李培峰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55-257.
-
摘要 ( 123 )
PDF(306KB) ( 80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中文语句中广泛存在缺省现象,缺省项识别的准确与否关系到缺省消解结果,因此对缺省项的识别很重要。介绍了一种基于规则的中文缺省项识别方法,即采用CTS语料构建基准语料库,以动词驱动为核心提出规则来获得缺省项的结构化信息。实验结果显示,基于规则的中文缺省项识别方法具有可行性。
-
基于侧抑制频谱调谐的显著性检测方法
李崇飞,曲智国,卢凯,高颖慧. 基于侧抑制频谱调谐的显著性检测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58-262.
- 李崇飞,曲智国,卢凯,高颖慧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58-262.
-
摘要 ( 149 )
PDF(663KB) ( 58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传统的基于频域的显著性检测方法存在处理结果不稳定以及缺少仿生学意义等问题。根据人眼识别的侧抑制机制,提出了一种频域调谐的显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图像傅里叶频谱进行多种非线性自适应调谐,达到抑制图像中冗余特征及增强显著特征的效果,进而实现图像显著区域的有效检测。通过对自然图像和心理物理学模板图像的对比实验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显著区域检测率、显著区域轮廓完整性及显著区域对比度等方面,都比现有显著性检测方法有较大提高。
-
一种新变分方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罗志宏,冯国灿. 一种新变分方法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63-265.
- 罗志宏,冯国灿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63-265.
-
摘要 ( 134 )
PDF(561KB) ( 61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传统的水平集方法用于图像分割时速度较慢的现象,提出一种新的变分方法(PDE)。首先修改了CV模型的能量函数,然后用凸松弛方法将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引入一个辅助变量,再采用高效和无条件稳定的AOS算法,测试实验获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变分方法(PDE)是可行有效的。
-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
杨艳春,党建武,王阳萍,李莎,田仲泽.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66-268.
- 杨艳春,党建武,王阳萍,李莎,田仲泽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66-268.
-
摘要 ( 130 )
PDF(247KB) ( 75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多模医学图像融合在医学图像分析和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对CT与MRI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变换的基础上,结合低频子带系数存在区域相关性及高频子带系数的特点,提出了对于低频子带系数采用基于区域方差的融合规则,对于高频子带系数采用基于区域空间频率的融合规则,最后进行提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医学图像融合的信息量,较好地保留了源图像的边缘及细节信息,具有良好的融合效果及量化指标。
-
基于序列图像的月球着陆定位计算方法研究
徐焕宇,刘信鑫,孙巍巍,罗楠,朱近. 基于序列图像的月球着陆定位计算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69-273.
- 徐焕宇,刘信鑫,孙巍巍,罗楠,朱近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69-273.
-
摘要 ( 118 )
PDF(417KB) ( 59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月球着陆器计算机视觉着陆点定位系统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序列的月球着陆器着陆点定位计算方法。该方法以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图像特征点提取算法为基础,通过最小二乘法迭代逐步消除误匹配点对,最后计算得到着陆器着陆时所拍摄的图像在有经纬度坐标的月面图像中的位置,并对着陆点误差进行分析以达到精确定位着陆点的目的。仿真实验使用两种月面仿真图像序列,结果表明该方法匹配准确度和稳定性较高,可以达到工程应用要求。
-
基于direct LDA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地物分类
刘敬. 基于direct LDA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地物分类[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74-277.
- 刘敬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74-277.
-
摘要 ( 302 )
PDF(313KB) ( 57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的降维问题,提出一种高光谱影像地物分类方法:direct LDA子空间法。先采用直接线性判别分析(direct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direct LDA)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在特征子空间中采用最短距离分类器进行地物分类。机载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airborne visible/infrared imaging spectrometer,AVIRIS)的高光谱影像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LDA子空间法和原空间法,可显著降低数据维数,提高识别率。
-
基于改进的Sobel算子最大嫡图像分割研究
章慧,龚声蓉. 基于改进的Sobel算子最大嫡图像分割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78-280.
- 章慧,龚声蓉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78-280.
-
摘要 ( 271 )
PDF(582KB) ( 66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研究图像分割精度问题。针对传统的Sobel算子图像分割容易造成图像分割不清晰、对比度不明显、分割精度低等问题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Sobel算子的二维最大墒数字图像分割方法。算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特征对图像进行初分割,然后应用Sobel算子检测出数字图像真正的边缘,将通过Sobel算法边缘检测获得的阂值应用到二维最大墒分割方法中。对数字图像目标和目标边缘分别使用不同的阂值进行分割,解决由于局部图像叠加而产生的分割不准确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对图像分割鲁棒性好,分割准确率高,是一种有效适用的算法。
-
数字图像定位定偏系统研究
应俊,刘鸿. 数字图像定位定偏系统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81-283.
- 应俊,刘鸿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81-283.
-
摘要 ( 126 )
PDF(227KB) ( 61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定位或者测量中,经常需要对目标进行偏角测算。偏角测算的工具一般是使用寻北仪。然而寻北仪使用复杂,因此并不普通适用。提出一种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来测算偏角:为目标加上一个参考标靶,先采集目标的数字图像,再定位标靶,对标靶进行图像处理,最后确定偏角。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廉,实验环境易于搭建,操作简单,角度测算比较准确;缺点是对于小角度的测算误差较大。
-
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代码语义属性分析方法
刘铁铭,蒋烈辉,井靖,李继中. 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嵌入式代码语义属性分析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84-287.
- 刘铁铭,蒋烈辉,井靖,李继中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84-287.
-
摘要 ( 148 )
PDF(666KB) ( 55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通过深入研究ARM指令系统的特点及其编译后的代码特征,构建了基于ARM微处理器的二进制嵌入式代码解析模型,讨论了基于ARM体系结构的嵌入式代码语义分析方法。从指令和指令序列两种粒度级别分别讨论了代码语义属性的抽取方法,并分析了基于该解析模型的指令和指令序列的实例。结果表明,此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代码解析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
H.264去块滤波的流水线结构硬件设计与优化
谭利民, 李仁发, 陈志. H.264去块滤波的流水线结构硬件设计与优化[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88-292.
- 谭利民, 李仁发, 陈志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88-292.
-
摘要 ( 16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H. 264去块滤波器实现过程中间数据量大、处理速度不够快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优化的基于流水结构的去块滤波结构。该设计中,对去块滤波器的处理顺序和数据通路进行了优化设计,中间数据得到及时处理,减少了存储中间数据的FPGA硬件资源,流水结构也减少了去块滤波的时钟周期,提高了处理速度。硬件逻辑实现的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去块滤波器能够很好地减少视频的块效应,加速处理,节约硬件资源,满足了高清视频的要求。
-
一种改进的三值光学计算机MSD无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与实现
潘磊,沈云付. 一种改进的三值光学计算机MSD无进位加法器的原理与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11, 38(12): 293-296.
- 潘磊,沈云付
- 计算机科学. 2011, 38 (12): 293-296.
-
摘要 ( 158 )
PDF(303KB) ( 86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三值光学处理器是三值光学计算机中最重要的器件,人们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目前,基于MSD的三值光学计算机加法器主要是将加数和被加数改写为MSD数,进行T,W变换,再进行丫,W,变换,然后进行T变换,实现无进位加法运算。针对这一种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以先进行1', W变换,再进行,T',W'变换,然后进行w'变换的方式进行无进位加法运算的方法。理论和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通过这种方式,从某种角度看可以减少光学加法器中基元的数量,降低实现的难度,为设计光学加法器提供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