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当期目录
2005年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1-17
  
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
构件提取技术综述
罗景 张路 孙家啸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7. 
摘要 ( 131 )   PDF(468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软件构件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构件获取手段,从现有系统中提取构件因其成本与效率优势而成为软件复用与程序理解领域的重要交叉研究领域。针对构件提取的基本步骤,本文从系统分解和度量两个方面对构件提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还介绍了几个典型的构件提取系统,并对构件提取的研究前景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分布式系统动态配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8-15. 
摘要 ( 152 )   PDF(630KB) ( 7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动态配置技术用于系统运行时刻改变系统配置,从而满足分布式系统对在线演化的需求。如何保证系统一致性,并尽可能提高动态配置性能,是动态配置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行为一致性,并将系统一致性总结为行为一致性、构件状态一致性、应用状态一致性和引用一致性。通过扩展静止状态理论,本文提出了采用等待方式和阻塞方式驱动构件进入静止状态的算法,保证了行为一致性。通过分析动态配置意图,本文提出了保证系统一致性的动态配置算法,确定了采用等待方式和阻塞方式的动态配置场景,从而在严格保证行为一致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了
嵌入式软件建模、实现与验证:研究与进展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6-23. 
摘要 ( 119 )   PDF(563KB) ( 9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计算能力的迅速提高,嵌入式系统中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的急剧增大,软件可靠性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性占据了统治地位。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嵌入式软件不同于传统商业软件、科学计算软件的物理性、实时性、领域性等重要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然后重点介绍目前在解决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问题时所采取的建模思想、实现技术和验证方法。最后对嵌入式软件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一届全国数据库应用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3-23. 
摘要 ( 109 )   PDF(54KB) ( 3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种遗传进化规划
刘芳 刘民 吴澄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4-26. 
摘要 ( 128 )   PDF(223KB)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遗传进化规划,该方法结合了遗传算法和进化规划两种算法的优点,在进化过程中遗传算法的交换率、变异率和进化规划的变异规则均根据种群的进化信息而自适应变化。该方法不仅能够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而且能够有效地保持种群的多样性。用该方法求解混合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是非常有效的。
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相关度的分布式分簇算法
孟斌 张尧学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7-29. 
摘要 ( 131 )   PDF(229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线自组网ad hoc是一种不依赖于基础设备的无线移动网络,分簇是管理ad hoc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本文提出ad hoc网络中一种新的分簇算法,此算法以节点间的相关度以及节点密度作为选择簇头和分簇的标准,算法在各节点分布执行,并且通过节点间消息的传递来得到最终的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产生的簇结构比节点度算法更均衡,也因此在应用上具有更好的表现。
QoS-DRMR:Ad Hoc网络中有QoS约束的组播协议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30-33. 
摘要 ( 102 )   PDF(254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Ad hoc网络的组播路由协议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QoS保障问题是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提出了许多组播路由协议,其中动态广播环组播路由协议(DRMR),在降低控制开销的基础上,能够取得较好的分组递交率和扩展性。但DRMR没有考虑QoS保证要求的问题,本文对DRMR协议进行了QoS保证的扩充,根据多目标约束条件,优化组播路由的选择,提出了一种保证最小带宽要求情况下取得整体优化延时和包丢失率条件的路由方案。最后,利用NS2仿真软件对新的QoS-DRMR协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QoS-DRMR协议较好
一种基于分发树切分的分布式聚集多播协议
刘志峰 吴国福 窦文华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34-37. 
摘要 ( 317 )   PDF(249KB) ( 5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网络组通讯应用的广泛开展,IP多播将由于路由状态信息爆炸以及控制信息爆炸而面临严重的扩展性问题。在主干网中,这种状态可扩展性问题尤为严重。为了提高主干网中多播状态的可扩展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发树切分的聚集多播协议——BEAMBTS(Bi-dirEctional Aggregated Muhicast Based on Tree Splitting)。BEAMBTS是一种简单而易于实现的、使用双向树的分布式协议。仿真试验显示,BEAMBTS可以更好地改善状态可扩展性。
OFDM通信系统中的最优合并空间分集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38-40. 
摘要 ( 227 )   PDF(224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分析了OFDM通信系统在平坦瑞利多径衰落条件下采用最优合并(OC)空间分集接收算法的QAM调制信号的平均误符号率(SER)。采用在DFT变换前进行分集合并方法,大大减小了计算代价。考虑到同信道干扰(CCI)用户数大于或等于分集接收天线数,对各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按照输出最大信干比的原则进行加权合并。给出了平均SER的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合并空间分集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一种适用于自组网的多信道轮询多址MAC协议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41-43. 
摘要 ( 114 )   PDF(194KB) ( 5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节点具有多个可用信道的自组网,提出了一种基于令牌环的多信道轮询多址MAC协议,协议在控制信道上采用令牌轮询接入方式来实现节点公平接入信道,通过令牌的传递预约数据信道来实现动态按需分配信道的数据传输,并对该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
一种基于IP的主动网络结构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44-47. 
摘要 ( 95 )   PDF(257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主动包中可以携带用户的数据和代码,并且可执行包中用户指定的运算任务。主动网络还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用户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地注入所需的服务。本文提出了一种在IP网络上实现主动技术的方案,分析了基于这种方案的主动路由、主动引擎的实现,并且对主动包的封装方案进行了讨论。本方案可以在现有的IP网络上实现主动技术,扩展现有的网络服务。
一种兼顾协议正确性验证和性能评估的Petri网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48-52. 
摘要 ( 127 )   PDF(291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Petri网的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由于其精炼、简洁和无二义性逐步成为分析协议的一条可靠和准确的途径,但是协议的形式化分析目前研究还不够深入,协议分析的两个重点内容正确性验证和性能评估所需要的模型不同,一种模型只能解决一方面的工作。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用原型Petri网作为协议验证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在不改变原型Petri网结构的基础上对变迁赋予发生时延,解决了协议的性能评估问题。本文还给出了协议验证内容与Petri网分析方法的对应关系,并对0-1停止等待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把0-1
Ad Hoc网络中的入侵检测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53-57. 
摘要 ( 104 )   PDF(335KB) ( 5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Ad Hoc网络研究的深入,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Ad Hoc网络由于其传输媒介开放、网络拓扑变化快、带宽资源有限、节点间仅靠合作而缺乏集中监控点等特性,容易遭受攻击。然而有线网络中的大部分入侵检测技术在Ad Hoc网络中并不适用,目前已有新的体系及算法提出,以适应新的环境。本文分析比较了已有的入侵检测技术,并指出了一些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未来研究工作的基础。
网络灾备的传输补偿技术研究
李钟华 李伟华 武鲁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58-60. 
摘要 ( 118 )   PDF(177KB)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重要数据事故灾备时存在速度慢、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利用信息学编码理论中的线性纠错码LECC来改善此状况。线性纠错码方法对数据进行分块冗余编码,在不可靠信道(如Internet)上传榆编码块。接收端只要接收到足够数量的编码块,就可解码出初始数据信息,而不管哪些数据包丢失了,缩短了包应答及丢失包重传的时间,提高了信道的可靠性及传榆效率。
移动Agent访问控制机制研究
谭湘 顾毓清 包崇明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61-62. 
摘要 ( 132 )   PDF(218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分析了移动agent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现状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证书的访问控制机制。该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将相关安全属性信息集成在外部实体——属性证书。
Linux VPN网关密钥交换机制的设计
朱艳琴 钱培德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63-64. 
摘要 ( 121 )   PDF(197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在Linux平台上实现VPN安全网关的总体设计思想以及通过IKE动态协商安全关联SA的主要过程,重点讨论了所采用的椭圆曲线密钥交换方案,并给出了有效的点乘运算快速实现算法。由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具有每比特最高安全强度,因此大大提高了密钥分配的效率。
信息隐藏的最优化模型及容量分析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65-67. 
摘要 ( 338 )   PDF(191KB) ( 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已知信息隐藏系统通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理论新模型,运用最优化理论的观点得出了隐藏系统的容量,对容量的存在性进行了证明,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讨论。新模型重点考虑了信息隐藏系统实际存在的鲁棒性和透明性,全面综合了信息隐藏的嵌入、提取和攻击模型,对以往信息隐藏理论模型不能描述能够引起载体尺寸变化的几何攻击的缺点做出了彻底改进。
一种基于操作集计算生成有效XML文档的方法
卑小贤 陈平 刘西洋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68-71. 
摘要 ( 122 )   PDF(253KB) ( 4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XML工具的编辑能力不足以保证生成有效的XML文档,缺乏对文档模式的合理利用。而由XML Schema定义的文档模式,不仅提供了有效性验证标准,同时蕴含了生成有效XML文档的准则。本文提出了一种生成有效XML文档的方法。该方法基于XML文档模式图定义不同节点的操作集合,以及该操作集合上的计算和相应操作语义,并分析论证了该方法本身的有效性。
面向智能环境的活动信息空间模型
王海鹏 周兴社 张涛 向冬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72-74. 
摘要 ( 121 )   PDF(260KB)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智能环境是一种典型的普适计算环境,集中体现了普适计算的诸多本质特征。如何实现随时随地的信息交互;面对资源变化,如何实现信息交互的平滑过渡,是实现和评价智能环境的关键。但是,由于在智能环境中,资源的异构性、动态性和移动性变得尤为突出,使得其实现颇具挑战性。在分析智能环境信息交互特点和模型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活动信息空间模型来解决智能环境对信息交互的不同要求。该模型通过对信息单元的抽象,提供三级的信息交互机制,面向信息表示、面向设备和面向使用者。并且,该模型具有在三级信息交互级别上进行平滑过渡的特点,充分适
一种新的分布式并行索引树——DPB^+-Tree
唐继勇 白新跃 杨峰 何建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75-78. 
摘要 ( 119 )   PDF(244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大,查询越来越复杂,分布式并行索引以其高性能而逐渐成为解决复杂查询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一种适合于分布式并行的新索引树结构——DPB^+-Tree,该索引树以B^+树和hash结构为基础,其叶子结点被组织为有n个散列表元的hash表链,从树的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结点副本数量逐渐减少,并且其数量的变化是动态的。对DPB^+-Tree响应时间的仿真结果表明DPB^+-Tree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查询效率,与其它相关策略,如CPB方法比较具有较明显优势。
数据库加速引擎技术研究
王元珍 龚卫华 周英飙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79-82. 
摘要 ( 128 )   PDF(292KB) ( 5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据库加速引擎是位于企业级数据库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使用标准接口与底层数据库服务器通信,采用集群方式实现并行处理而不依赖于集成硬件,具有通用性的软件加速系统,能适应对性能要求较高的OLTP应用,该系统的性价比高,可扩展性好,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基于事务语句模板的数据库存取控制模型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83-87. 
摘要 ( 98 )   PDF(294KB)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基于鉴于身份认证和存取控制的数据库安全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防止SQL注入、反馈信息利用、合法用户权限滥用等非法行为,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事务语句模板和序列的存取控制模型,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非法行为,同时对模型实现及其应用环境做了阐述,最后分析了模型实现对数据库查询性能的影响。
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现状与发展趋势
吴娓娓 陈蜀宇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88-90. 
摘要 ( 134 )   PDF(200KB) ( 7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了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概况和技术现状,特别针对移动计算的特殊性分析了关键技术的差异与联系,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数据流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91-93. 
摘要 ( 147 )   PDF(176KB) ( 30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据流分析在编译优化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想实现一个具有技术主动权的高性能优化编译器,对数据流分析方法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介绍了数据流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了数据流方程的一种解决方法。并结合GCC这个具体的编译器,简要分析了其中数据流分析的具体实现方法。
一种零售电子市场中的商品交易自动协商模型
陈璐 邱玉辉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94-97. 
摘要 ( 109 )   PDF(349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个针对零售电子市场中商品交易协商的双边多议题自动协商模型。基于实质利益协商法的原则,综合采用带优先级的模糊约束满足问题(PFCSP)和多属性效用理论(MAUT)的思想对协商进行建模,给出了买卖双方Agent的形式化模型,对协商双方的行为和策略进行了算法描述,并对协商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基于SOM的市场细分研究
吕昱 程代杰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98-100. 
摘要 ( 120 )   PDF(224KB) ( 5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市场细分的研究包括:如何利用SOM聚类技术解决市场细分问题;如何将SOM聚类的市场细分结构结果可视地呈现给市场决策人员的问题。这两部分研究整合为企业市场战略集成一个研究途径,包括:偏好数据的收集与前处理步骤、偏好数据聚类步骤、偏好数据的可视化步骤。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研究途径成功发现了人工数据集中预设的聚类模式,与通常研究途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在实际市场数据分析中,获得了与事实相符的结论并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支持信息。
基于P2P模式的数字城市服务模式及平台设计
史文勇 李琦 徐建鸿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01-103. 
摘要 ( 124 )   PDF(273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等网技术(P2P)已经在分布式计算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城市中的服务本质上也是对等的。本文提出基于P2P模式的数字城市服务管理系统,并对平台设计、实现进行了探讨。
动态服务组合构造与最优组合服务算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04-105. 
摘要 ( 99 )   PDF(165KB) ( 8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服务组合是将已有服务组合为一个新服务的过程,以增加服务的功能或/和性能。本文将组合方案表示为一个有向无环图,节。占、表示服务,边表示服务交互,以目标服务的输入为指标集,给出候选组合方案的构造算法。以服务费用为测度,并计入服务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费用。通过费用转移,提出了基于经典Dijkstra算法的最优组合服务算法。
构造性成本模型COCOMO
杜云梅 李师贤 孙恒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06-109. 
摘要 ( 272 )   PDF(266KB) ( 16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软件估算已成为众多研究的主题。而构造性成本模型COCOMO无疑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COCOMO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软件成本估算模型,也是其他众多软件估算方法或模型研究对比、参考和引用的对象。所以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在剖析模型原理的同时,把COCOMO作为软件成本估算模型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之路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标记迁移系统的组合可达性分析
文艳军 王戟 齐治昌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10-111. 
摘要 ( 134 )   PDF(169KB) ( 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标记迁移系统是一种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验证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形式模型。当系统中的模块比较多时,系统的整体模型有可能出现状态空间的指数级爆炸,组合可达性分析是缓解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已有的工作缺乏对该方法基本原理的清晰描述和精确表达。本文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作了形式化陈述,证明了相关结论。本文的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澄清组合可达性分析的内部工作机制。
从ExecutableUML模型到J2ME程序
袁梁 李宣东 赵建华 郑国梁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12-115. 
摘要 ( 102 )   PDF(359KB)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嵌入式系统由于功能的特定性和底层硬件的多样性,使得其代码的重用和易移植性一直是困扰开发者的一大难题。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是OMG组织提出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MDA将关注点集中于业务模型,把平台相关内容和不同的实现技术从中剥离,并利用工具遵循一定的转换规则,实现其到特定平台的自动转换,最终得到目标平台上的代码。MDA针对解决复用和移植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途径,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研究基于MDA的嵌入式系统开发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从ExecutableUML模型到J2ME平台
基于COM+的协同集成设计环境下用户管理模型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16-119. 
摘要 ( 104 )   PDF(287KB) ( 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W)已经成为一项热门的研究话题。本文提出了协同设计环境下用户管理的模型,探讨了不同逻辑网络结构,特别是在对等网络结构下,用户动态加入和退出的算法。通过使用COM+技术实现了客户和服务器位置的透明性、角色的划分和用户之间的安全交互等功能。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组件架构的对象持久层框架设计
曾一 徐珂 李颖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20-124. 
摘要 ( 117 )   PDF(265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对象持久化设计框架。该框架不同于以往在持久层设计中简单将整个DMBS的功能复制到持久层中,而是将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对象-关系映射)独立的功能用单独的组件实现,并将这些组件分为四个层次。框架中的组件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单独使用。构建持久层时,这些组件能够良好地结合在一起协同工作,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定制持久层。本文提出的设计框架为对象持久层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可定制的并易于管理和实现的途径。本框架可作为对象持久化管理的一个设计模式。
基于工作流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朱雯 张华 陈世福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25-127. 
摘要 ( 119 )   PDF(185KB) ( 5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工作流技术而研制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文章首先描述了传统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用工作流的方法来设计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然后介绍了一些理论基础。文中重点阐述了系统的设计结构和所采用的一些技术,并给出了部分的具体实现方法。
图形用户界面系统国际化的研究
姜力 吴健 孙玉芳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28-130. 
摘要 ( 113 )   PDF(271KB)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际化的GUI系统不仅仅要能够正确地显现多语言文本,而且要能够产生与文字书写方向相应的用户界面。目前主要的GUI库仅支持镜像,还不存在一个GUI框架既支持垂直文字又支持双向文字。在本文中,分析了开发国际化GUI系统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层次模型来实现动态用户界面风格。
实绩价值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支持工具SPIF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31-134. 
摘要 ( 125 )   PDF(262KB) ( 5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EVM是一种能够帮助软件组织降低项目风险、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项目开支的行之有效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法,EVM3是一个提高软件组织使用EVM管理项目能力的模型。本文介绍了EVM3的基本概念、与CMMI的关系,以及一个支持EVM3进行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SPIF。
对象RAID的性能分析
刘钢 周敬利 姜明华 王克朝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35-137. 
摘要 ( 129 )   PDF(173KB) ( 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象存储是存储领域新兴的发展趋势,它在存储容量、吞吐率、可靠性以及可用性等方面有着诸多优势。本文描述了在对象存储基础上实现的对象RAID,并提出具有缓存的排队模型对该RAID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实验表明,该排队模型可以有效反映真实系统的性能,对提高系统性能有重要意义。
Petri网的同步距离计算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38-141. 
摘要 ( 450 )   PDF(248KB) ( 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步距离是刻画事件之间同步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定量分析手段。本文提出了同步距离计算网SDCNet的概念模型并讨论了计算同步距离的几个结论,给出了s-元中初始标识的配置算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计算同步距离的算法。分析表明该算法与可覆盖性树的生成算法具有相同的复杂性。
并行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王欢 都志辉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42-145. 
摘要 ( 139 )   PDF(262KB) ( 1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集群式系统的发展,并行计算模型在估计和评价系统的性能、引导集群的体系结构以及指导并尊手法和程序的设计等方面都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目前已有的并行计算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原理的了解和分析,非常有利于新的模型的设计与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比较常见的5种并行计算模型,接着在同步性、通信方式和参数等3个方面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异同和优缺点,最后得出结论,指出了下一代并行计算模型的发展趋势是与具体应用相关的并
面向Web服务发现的本体知识库
张钋 李涓子 王克宏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46-150. 
摘要 ( 137 )   PDF(295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探讨了面向Web服务发现的本体知识库的构建方法及其形式化描述。作为语义Web服务的发现框架中数据层和语义层,面向Web服务的本体知识库与一般的常识知识库不同,它既要表达领域本体的知识(本文涉及旅游领域知识),又涉及到Web服务的形式化描述以及个人兴趣模型的描述,以支持形式化的规范查询请求,并应用本体问的关系最终实现Web服务智能发现。本文通过一个Web服务发现实例说明此模型的应用价值,并与传统的本体知识库进行了对比。
基因组序列中转录始点的预测方法研究
张慧 陈恩红 童庆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51-154. 
摘要 ( 118 )   PDF(222KB) ( 6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基因组序列上转录始点预测是基因序列预测中重要而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了基因序列中有重要生物意义的功能点的特征,设计了一个新算法,预测基因组序列中转录始点的位置。该算法利用权重矩阵以及判别分析方法,根据训练实例进行学习,获得判别函数用于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基于n阶原子模板的时间序列相似匹配算法
汤胤 彭宏 郑启伦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55-158. 
摘要 ( 118 )   PDF(230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时间序列一、二阶原子模式的定义为基础,推导基于n阶原子模式的构造,研究了原子模式之间的偏序相似关系,使得序列能进行细腻的比较,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模板匹配的算法。实验表明,基于模板匹配的算法与同类方法和传统方法比较在精度上和性能上都有较大优势。
基于块排序索引的生物序列局部比对查询技术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59-163. 
摘要 ( 137 )   PDF(388KB) ( 5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数据库中的查询是在生物序列数据集中查找与输入查询序列相似的目标,目前的一些流行工具如BLAST等,是利用启发式算法来提高查询的速度。然而,这些启发式算法无法找到所有的满足要求的结果,而一些精确算法,如动态规划算法,却需要非常高昂的代价。最近,一种新的技术,QASIS,提出了在后缀树的遍历中使用动态规划的精确查找算法,其性能与BLAST相当。但是它的主要缺点就是后缀树这种索引结构需要巨大的空间开销。本文采用基于无损压缩的块排序结构来索引超常的生物序列,减小索引的存储空间开销,有效地减少动态规划算法的计算
三角网格模型的快速树搜索算法及可设计性分析
李小妹 王能超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64-167. 
摘要 ( 279 )   PDF(293KB) ( 6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蛋白质折叠格子模型的可设计性特征研究中,为了克服以往方格模型具有奇偶问题这一缺点,本文利用三角网格模型来进行穷举搜索。在简化的网格模型中,序列折叠为某一结构的能量值为在结构心部疏水氨基酸的个数取负值。在蛋白质折叠模型的二维4+5+6+5+4三角网格中穷举了所有的序列和致密结构。其中序列由两类氨基酸(疏水氨基酸和亲水氨基酸)组成,排除正反对称序列共2^12+2^23=8392704种不同序列。在由24个格点组成的三角网格模型中共得到219093种简化结构串。在穷尽搜索算法中,为实现快速搜索,通过树结构将相
信息系统同态的性质及上下近似的不变性
曲开社 翟岩慧 李德玉 梁吉业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68-171. 
摘要 ( 120 )   PDF(278KB) ( 5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研究信息系统之间关系的一种有力工具,信息系统同态的概念首先由J.W.Grzymala-Busse引入。本文研究了信息系统同态的一些性质,揭示了构成信息系统同态的对象映射、属性映射与值域映射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由给定的论域上的划分,导出了一个新的信息系统同态,该同态对论域的划分与给定划分相同。同时,讨论了信息系统在同态的意叉下,上近似与下近似的不变性,为粗糙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基于数据库系统的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72-174. 
摘要 ( 105 )   PDF(200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将粗糙集理论与关系数据库系统结合起来,使数据库的关系运算运用于粗糙集的集合操作,提出了基于SQL求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的近似核和近似约简的方法。由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存取效率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高,适合大规模数据的存储等优点,因此与普通文件的数据挖掘相比,基于SQL的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对于大规模数据库的处理更有效。
可变精度粗集模型约简异常分析
王加阳 陈松乔 罗安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75-177. 
摘要 ( 125 )   PDF(186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粗糙集理论一直致力于研究不确定或不精确信息的数据分析问题。本文基于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相关概念,对其约简异常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包含度区间的动态变化和正区域变化引起的约简异常,提出了消除异常的基本思想,从而完善了基于可变精度粗集模型的约简。
粒度计算及其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张丽娟 李舟军 陈火旺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78-180. 
摘要 ( 108 )   PDF(265KB) ( 6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粒度计算涵盖了所有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使用粒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粒度计算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以及它的三个主要模型(模糊集、粗糙集和商空间),然后综述了粒度计算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概念格与粒度划分的相关性分析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81-183. 
摘要 ( 104 )   PDF(271KB) ( 6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粒度计算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如何利用不同粒度层次间的转换来抽象出我们感兴趣的知识,而概念格的格结构在层次转换方面的高效性对有效地进行粒度层次转换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有关粒度计算与概念格理论的相关知识,并对粒度划分的格结构及相关性质进行了证明,分析了概念格与粒度划分格在概念描述与概念层次转换之间的联系。
P2P网络中基于增量学习的节点聚类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84-187. 
摘要 ( 95 )   PDF(311KB)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p2p网络中基于内容的节点聚类。基于文件名关键词精确匹配的查询没有考虑文本语义及内容相似性。如果能够根据节点发布内容的相似性,建立节点聚类,信息查询在类内进行,必将提高查询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节点聚类方法,通过兴趣爬虫代理计算节点得分,据此判断一个节点是否可以加入节点簇。实验表明,节点簇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提高p2p网络的查询效率。
基于数据分区的最近邻优先聚类算法
王鑫 王洪国 张建喜 谷建军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88-190. 
摘要 ( 129 )   PDF(230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类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最近邻优先吸收(NNAF)算法可以快速进行聚类并且能有效处理噪声点,但当数据密度和聚类间的距离不均匀时聚类质量较差。本文在分析NNAF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分区的NNAF算法一PNNAF算法,较好地改善了聚类质量。
竞争式模糊聚类学习在函数逼近中的应用
黄媛媛 傅彦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91-192. 
摘要 ( 106 )   PDF(175KB)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RCA算法中遗忘函数的修正,抑制了类间竞争迭代中的病态发散,从而实现了算法的稳健收敛。用该算法分析数据,采用TSK模糊模型对函数进行逼近,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排除噪声及孤立点对系统逼近的干扰。
基于Web Mining的推荐系统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93-196. 
摘要 ( 92 )   PDF(290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推荐系统(Recommender System)被电子商务站点用来向顾客提供信息以帮助顾客选择产品,其基本思想是以统计结果或者顾客以前的行为记录为依据,推测顾客未来可能的行为并给出相应的推荐。本文对基于传统技术和Web mining技术的推荐系统进行了简要综述,同时描述了基于Web mining技术的推荐系统的工作流程,重点分析了应用于推荐系统的各种具体Web mining技术及其算法比较。
一种Web服务环境下的事务保障框架
龚艳芳 韩燕波 赵卓峰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197-200. 
摘要 ( 168 )   PDF(294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eb服务环境下的业务流程需要事务机制来保障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结果的一致性。本文分析了Web服务环境下事务的特点及挑战性问题,介绍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相关工作。在综合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事务保障参考框架,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展现该框架如何支持业务流程的可靠运行。
一种基于内积运算的ICA新算法
江宇闻 朱思铭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01-202. 
摘要 ( 120 )   PDF(117KB) ( 7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独立成分分析(ICA)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用于解决盲源信号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的一种基于信号高阶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间内积运算的解决独立成分分析问题的新算法,称之为FICA。I-ICA将混合数据在新的坐标轴上进行聚类,最后推断出原混合矩阵A’,再通过A’^-1和已有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源信号。
数据挖掘中基于ICA的缺失数据值的估计
彭红毅 朱思铭 蒋春福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03-205. 
摘要 ( 160 )   PDF(187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简单介绍了数据挖掘中缺失数据的研究现状及ICA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提出了基于ICA的缺失数据估计模型——ICA-MDH模型。该模型研究了数据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为非高斯分布时缺失数据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充分利用已知数据记录中的已知信息,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实验通过对一些不完整经济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缺失数据估计方法的精度明显优于平均值法和PCAs法,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一种基于相似度方法的并发协商策略
张谦 邱玉辉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06-209. 
摘要 ( 130 )   PDF(256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Agent协商是目前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获得更多的利益,买方希望与多个卖方进行并发协商(与多个卖方同时进行协商),从中选择最佳的交易解决方案,这种需求广泛存在。本文利用相似度方法(similarity criteria)发展和评价了一种双边多议题多Agent并发协商策略,一方面使用相似度函数来计算对手的偏好类型,从而选择相应的协商策略;另一方面协商一方采用该策略后能够使得双方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最大并且收益最大,从而使得一个Agent能够在半竞争、信息
基于禁忌表的定位算法求解TSP问题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10-212. 
摘要 ( 91 )   PDF(188KB)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禁忌表的定位算法求解TSP问题的快速、高效近似算法。这种算法结合了禁忌搜索算荽中禁忌表及大规模构造算法和定位改进算法求解规模较大的TSP问题。计算机实例仿真证明,算法在求解质量和求解速度两方面高于著名的启发式算法的解。该算法针对TSP问题提出,是非常有效的。
图像检索中一种支持多例查询的新方法
方芳 李金龙 王煦法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13-215. 
摘要 ( 116 )   PDF(259KB)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高层语义和低层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相关反馈技术是缩短这个“语义鸿沟”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关反馈算法,通过分析正例图像在特征空间中的散布来构造该类图像的投影空间,该空间对应于一个语义类在特征空间中分布密集的子空间,在投影空间中计算相似图像。同时根据每次反馈的信息不断修正投影空间来提高系统的检索性能。在Corel大图像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多例图像查询有较好的检索效果。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视频监控运动物体提取系统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16-219. 
摘要 ( 77 )   PDF(282KB) ( 5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要依靠人对监控图像的实时观察才能发挥作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自适应的视频监控运动物体提取系统,使用高斯混合模型对监控场景进行建模,利用对象形状的空间连通性和最小像素尺寸约束去除噪声影响,从而实时地分离出前景中的运动物体并对其进行追踪和计数,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基于镜头间信息的关键帧提取
戎佳维 吴立德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20-222. 
摘要 ( 172 )   PDF(198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关键帧提取是视频检索和摘要的基本技术之一。高效的关键帧提取技术能促进广泛应用的视频浏览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选择关键帧的准则,并相应地提出了基于帧频一反比镜头频数的关键帧选取算法。它的新颖之处在于在关键帧提取中不但应用了镜头内的信息,而且运用了镜头之间的视觉信息。
图像分割的Gap统计模型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23-226. 
摘要 ( 116 )   PDF(367KB) ( 6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HastieT.和TibshiraniR.等提出的“Gapstatistic”的思想,通过分析样本灰度数据分布的差别,提出了函数特征、间隙、总间隙及全间隙等概念,建立了图像分割的Gap统计模型,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算法。分析了图像分割Gap统计模型中正则部分和奇异部分的特点,导出了区域特征自相似函数的分割结果与模型调节参数的关系。比较了用于图像分割的Gap统计模型与Mumford-Shah模型,结果表明图像分割Gap统计模型的复杂度明显低于Mumford-Shah模型。
基于空间关系的手绘草图检索
李彬 梁爽 孙正兴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27-231. 
摘要 ( 99 )   PDF(290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手绘草图是人类最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在普适计算模式下手绘草图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手绘草图的检索也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的草图检索方法,该方法以独立于用户绘制习惯的手绘草图统一表示为基础,以手绘草图空间关系为检索相似度匹配特征,并采用特征点调整的相关反馈机制优化检索结果。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检索效果。
基于SVD和神经网络的鲁棒水印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32-235. 
摘要 ( 100 )   PDF(281KB)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小波包分解相结合的全新水印算法。综合利用奇异值和方差的特征来对宿主图像进行预处理之后,提取出两个具有不同掩蔽效应的子图,分别对子图的奇异值和小波包系数使用抖动调制方法嵌入不同强度的水印。本文算法不仅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而且实现了水印鲁棒性与透明性的最佳折中。本文的另一创新之处是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新的水印复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传统方法而言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尤其具有很强的抗JPEG压缩能力。
一种新的基于迭代模糊控制的图像滤波方法
鲁瑞华 刘光远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36-239. 
摘要 ( 129 )   PDF(243KB)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迭代模糊控制的滤波方法,该方法具有消除脉冲噪声、平滑高斯噪声而同时又有效地保持边缘和图像细节的特性。它主要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即不让相关区域的每个点被每个基本的模糊规则同样地激活。此法的种种改进均大大增强了本文提出的滤波方法的性能。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然环境
严丽军 项湜伍 胡玉同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40-241. 
摘要 ( 114 )   PDF(171KB) ( 5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套能实时模拟控制大自然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气体浓度比例等多参量的测控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温室中应用于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为实现人工大自然环境模拟、控制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计算机科学2005年第32卷(卷终)总目次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12): 242-248. 
摘要 ( 95 )   PDF(484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