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当期目录
2012年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11-16
  
综述
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开源软件综述
林利 石文昌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7. 
摘要 ( 204 )   PDF(694KB) ( 11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云计算开源软件的涌现为云计算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人们从中选择合适的软件带来了挑战。 为明确如何构建云计算平台,研究现有用于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开源软件十分必要。考察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开源软件 的发展状况,从提供服务的角度对各种服务模型的开源软件体系结构进行剖析,通过对比分析当前典型的用于构建云 计算平台的开源软件,来为云计算平台建设者利用此类软件构建符合特定需求的云计算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Rete算法:研究现状与挑战
顾小东 高阳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8-12. 
摘要 ( 358 )   PDF(535KB) ( 33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生式规则推理系统因其可理解性、易增删、易修改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各种智能领域,但其规则匹配效率 极其低下,不适合大规模推理。Rete算法通过规则条件共享和保存临时匹配结果大大加速了产生式推理,使其成为 效率最高的产生式推理算法之一。但随着数据规模的日益增大、业务信息的频繁变更以及不完整数据和模糊逻辑的 广泛出现,Rctc算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这些背景,对Rctc算法的原理、研究现状与面临的问题进行综述, 指出了Ret e算法的常用改进方法。介绍常见的改进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总结了该算法面临的挑战,指 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RBAC模型研究历程中的系列问题分析
刘强 王磊 何琳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3-18. 
摘要 ( 206 )   PDF(633KB) ( 11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期以来,R13AC模型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信息科学领域,其深厚的管理学背景与逻辑学背景并没有获得 关注。在综述RI3AC模型研究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RI3AC模型存在的一系列逻辑问题与管理问题:授权状态的“伪 三值逻辑”问题、管理权威的来源问题、管理员的权责同步问题、权限泄漏的含义问题、授权决策支持的模式问题。其 后,从语用/语法/语义3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明确了R13AC模型的二值逻辑学基础;详细阐述了系列管理问题的逻辑 关系,分别分析了各个管理问题的背景和内涵,明确了管理权威的来源和权限泄漏的具体含义,提出了“有效区分分权 与授权、推行权限使用审计”的权责同步思路,及“以问题求解替代安全策略与约束语义显示化”的授权决策支持模式。 本研究旨在明确RI3AC模型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揭示并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为提升RI3AC模型的安全性 与适用性、降低RI3AC;模型的复杂性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PS-PPF:一个基于代理签名簇的VANETs隐私保护框架
杨涛 万纯 胡建斌 陈钟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9-23. 
摘要 ( 208 )   PDF(464KB) ( 8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车辆自组网(VANETs)是一种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形态,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共 同研究的重点。VANE Ts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但其应用受到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严格制约,因此有关VANE`I's的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文献逐渐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VANETs的实用化具有重 要意义。代理签名是现实世界中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一种数字签名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下,代理签名有大量的变体, 其可形成一个代理签名簇。提出了一个基于代理签名簇的VANE I's隐私保护框架(PS-PPF);在VANE`I's系统体系 架构层面上提出了一个面向实用的VANE Ts隐私保护框架;划分了4个级别设置;分析了7个关键角色;探讨了4关键代理签名:条件隐私保护型代理签名、身份认证授权型代理签名、防追溯滥用授权型代理签名、业务前置授权型代 理签名。该框架不仅能对车辆身份隐私和位置隐私进行安全保护,还具备良好的实际部署能力和可扩展能力。最后, 指出了一些该框架的实际扩展说明。PS-PPF可用于规范和指导实际运营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据悉,这是第一个面向 实用的基于代理签名簇的VANETs隐私保护框架设计方案。
基于异构模型融合的CPS系统仿真建模方法研究
梁东方 王宇英 周兴社 刘厦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4-28. 
摘要 ( 160 )   PDF(446KB) ( 11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一的离散系统仿真或连续系统仿真已无法满足复杂的CPS系统仿真需求。结合CPS一体化模型的3类 实体,对计算实体构建基于事件驱动的离散事件仿真模型(UML模型),对物理实体构建基于动态连续时间坐标的连 续时间仿真模型(Simulink模型),并以刻画计算实体和物理实体的交互接口和行为特征为目的,进行协同仿真,构建 交互实体模型。给出并分析了UM工丫Simulink协同建模的优点,研究并分析了3种不同的模型融合方法,结合无人机 模型,从模型级对CPS一体化模型的融合进行了分析设计。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区分服务的网络编码协议
缪静文 陶雯 白光伟 曹磊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9-33. 
摘要 ( 187 )   PDF(441KB) ( 6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将来自多条链路的数据包融合为一个单独的编码信息流进行传输,网络编码技术能够显著地提高无线 多}a}网络的容量。提出一种基于区分服务的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编码协议(DI3NO。协议的核心思想是周期性地计 算节点剩余能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对节点进行动态分类。在此基础上,将服务质量需求映射到网络编码协议中。为 此,引入能量感知编码包转发机制,以高效地利用节点的能量;另一方面,设计多优先级数据包调度策略,目的是创造 更多的编码机会。仿真结果表明,DI3NC不仅可以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而且可有效地减少低能量节点的能耗,从而 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基于反馈原理及Kalman算法的P2P流量控制研究
郭伟 刘坤 肖振久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34-36. 
摘要 ( 151 )   PDF(265KB) ( 11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P2P应用消耗大量网络带宽而影响互联网传统业务服务质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原理及Kal- man算法的P2P流量控制方案。本方案借助控制论中的反馈原理,对互联网中的P2P流量进行调节控制,较好地解 决了P2P流量抢占大量网络带宽的问题。仿真研究表明:本方案能抑制过高流量,提高过低流量,使对等端发送速率 可快速响应网络状态的变化,有效避免拥塞的发生,并使链路带宽得以充分利用。
基于链路状态感知的无线Mesh网优化路由协议
王靖 李芳芳 于全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37-40. 
摘要 ( 471 )   PDF(456KB) ( 1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析无线Mesh网路由协议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无线Mesh网络的性能要求,以OLSR协议为原 型,采用跨层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状态良好程度的路由协议工R-)工SR。该协议引入了认知无线网络中的 环境感知推理思想,通过对节点负载、链路投递率和链路可用性等信息进行感知,并以此为依据对链路质量进行推理, 将其作为路由选择的依据,实现对路由的优化选择,提高网络的吞吐量,达到负载均衡。仿真结果表明,工R-OI_SR能 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网络中分组的递交率,降低平均端到端时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负载均衡。
基于第二价拍卖理论的P2P网络组播节点激励机制研究
王浩云 徐焕良 任守纲 张晨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41-44. 
摘要 ( 185 )   PDF(445KB) ( 6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zP组播在面对PzP节点不合作行为和恶意行为时无法保障服务的可靠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市 场模型的组播模型框架,其利用第二价拍卖理论进行网络资源分配;分析了不同类型组播节点的策略和收益矩阵以及 组播节点策略的调整条件,提出了组播节点激励机制。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组播节点激励机制的有 效性。
用于移动汇聚节点的自适应数据采集策略
陈建新 陈圆缘 章韵 杜月林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45-50. 
摘要 ( 208 )   PDF(533KB) ( 7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汇聚节点用于无线传感网络信息采集,可以提高网络能效性,延长网络生命期。研究了四轴飞行器携带 移动汇聚节点,该节点可采集地面无线传感网数据。通过分析汇聚节点空中移动特性,探讨了低功耗无线数据采集 时,移动轨迹、速率和高度与移动汇聚节点能够发送的数据量的之间的理论约束条件。在满足约束条件前提下,提出 基于数据量局部最优化策略,用以控制移动汇聚节点移动路径。在仿真环境中,详尽分析了这种数据采集策略下逗留 时间与移动轨迹、速度和高度等之间的关系,为这类应用莫定了理论基础。
具有变化感染率的僵尸网络传播模型
冯丽萍 韩琦 王鸿斌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51-53. 
摘要 ( 170 )   PDF(258KB) ( 7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僵尸网络对网络安全的威胁已经引起了众多安全研究专家的高度重视。数学建模是研究僵尸网络传播特性 的一种有效方法。现有的僵尸网络传播模型假设感染率是常量。事实上,大量僵尸病毒爆发时会引起网络拥塞,从而 导致感染变慢。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一个具有变化感染率的僵尸网络传播模型。根据Intetne、的实际情况,在模型中 加入了预先免疫特征项。最后通过matlab模拟对比了提出的模型与已有模型在反映僵尸网络感染时的差异。实验 结果表明,具有变化感染率的僵尸网络传播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网络中僵尸程序的传播规律。
基于交通流量的病毒动力学研究
杨光 王开 裴文江 蔚承建 仇慎伟 张毅锋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54-57. 
摘要 ( 184 )   PDF(338KB) ( 7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于经典扩散模型中节点传染力等同于节点度k的假定,基于交通流量的病毒扩散模型中,各个节点的传 染力可以等同于节点实际介数久。利用平均场近似方法,提出了基于交通流量的SIS病毒修正扩散模型。根据此SIS 模型,以最小搜索信息路由为例,重新研究在节点处理能力有限或无限情况下,病毒传播率R、平均发包率几与传播阂 值R、平稳状态病毒密度P之间的关系。
一个多方认证邮件协议的分析与改进
高悦翔 彭代渊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58-61. 
摘要 ( 184 )   PDF(382KB) ( 6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方认证邮件协议被广泛用于在多方网络环境中传递具有保密性、不可否认性、公平性、无排斥性以及时限 性性的电子邮件。指出了一个典型的多方认证邮件协议存在不满足公平性、可追究性以及个别不诚实参与方行为导 致整个协议执行失败等安全隐患。基于签密方案,对该协议进行了改进,并利用Kailar逻辑对改进后的协议的安全属 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满足保密性、不可否认性及公平性等要求,并具有杭篡改、重放、合谋等攻 击的特点。
基于定时模型的vsAT时隙ALOHA系统性能研究
郭晓 张更新 牛大伟 张磊 彭来献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62-64. 
摘要 ( 208 )   PDF(327KB) ( 7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采用时隙ALOHA方式的VSAT卫星数据通信系统中,为数据帧分配保护时间是帧格式设计中的一项重 要任务。利用系统的定时关系给出准同步时隙ALOHA系统数据帧无冲突接收的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护 时间、定时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最佳保护系数的解析表达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定时偏差系数不 0. 5时,存在着一个最优的保护系数a p},据此设定数据帧的保护时间可获得系统最大吞吐率;当定时偏差系数(3> 0. 5 时,增加数据帧的保护时间会减小系统吞吐率。
基于Skyline的动态可信服务选择方法
王海艳 丁飞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65-68. 
摘要 ( 206 )   PDF(423KB) ( 6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服务选择是实现服务共享、组合、复用的重要前提。随着具有相同功能属性但非功能属性(如服务质量C Quali- ty of Scrvicc, QoS))不同的候选服务数量日益增多,QoS已成为服务选择的关键指标。然而,在动态网络环境下,服务 选择过程中QoS数据的真实可信性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引入包括度量服务资源种类及服务提供商信任的服务信任 ( Trust of Scrvicc, ToS)来构建服务的信任机制。利用Skyline技术的支配关系及投影模型,给出QoS和"hoS两者之 间的关联,提出了基于Sk沙nc的动态服务选择算法,它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可提高服务选择的可信性。仿真实 验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基于内容的多模态可逆密写方法
齐妙 代江艳 王建中 于晓熹 张明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70-74. 
摘要 ( 202 )   PDF(734KB) ( 7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生物认证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内容相关性分析的多模态双重可逆密写 方法。与现存大多数方法不同,为了充分利用载体图像丰富的内容和提高方法的隐藏性能,首先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 法分析掌纹图像与人脸图像之间的内容相关性,即用人脸图像表示掌纹图像,未被表示的部分掌纹图像被嵌入到相应 的人脸图像中,另外,重构系数作为密钥存储;然后,为了不引起攻击者的注意,将得到的含密人脸图像嵌入到随机选 取的自然载体图像中;最后,将得到含有掌纹信息和人脸信息的含密图像进行传输。提出的方法实现了生物认证信息 的双重可逆信息隐藏,而且哈希函数和密钥的使用提高了该方法的安全性。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安 全性、不可见性和很高的嵌入容量。特别地,采用双重隐藏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生物认证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了多模态 生物认证的有效性。
几种量子程序终止的有效验证
雷红轩 席政军 李永明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75-78. 
摘要 ( 224 )   PDF(259KB) ( 8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文献巨18口提出的量子程序验证方法,讨论了单量子比特系统上比特翻转、去极化、幅值阻尼、相位阻尼等 信道刻画的量子程序的验证,通过选取不同的可观测算子对程序终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表明,由这些量 子信道所描述的量子程序的终止情况不仅依赖于输入态的选取,还依赖于可观测算子的选取。
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斯过程的基线计算算法
杜占玮 杨永健 肖敏 白媛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79-82. 
摘要 ( 487 )   PDF(588KB) ( 8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自适应高斯过程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网络主动监控中上下基线的新方法,即在满足大型服务器集群对 负载性能告警的设置与屏蔽需求下,利用样本噪音的统计特征,结合样本的数据分布,解决了样本数据的回归预测。 算法首先分析样本历史数据的噪音,通过结合蚁群算法,提出高斯过程的参数自适应机制,最后实现上下基线的计算。 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基线计算算法相比,此算法可以在保证相同准确性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提高计算效率,保障网 络安全,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满意度。
基于人工鱼群和微粒群混合算法的WSN节点部署策略
孙伟 朱正礼 郑磊 侯迎坤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83-85. 
摘要 ( 333 )   PDF(351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分布部署问题形式化为一个组合优化问题,以网络覆盖率为目标函数。针对该模型 提出基于人工鱼群与微粒群的混合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微粒群算法搜索效率高,而人工鱼群 算法进行搜索时有很好的全局性。AF SA-POS算法将这两种算法相结合,局部搜索速度快,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标准 PS<)算法中的粒子“早熟”问题。最后使用MA"I'LAI3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减少了迭代次数,并且提高了 网络覆盖率,相对于人工鱼群算法和微粒群算法来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基于行为的垃圾邮件检测技术
秦逸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86-89. 
摘要 ( 220 )   PDF(357KB) ( 11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子邮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互手段,引发了诸如垃圾邮件、恶意邮件、隐私泄露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垃圾邮件检测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研究领域,其目的在于判定一封邮件是否为垃圾邮件。提出了一种基于邮件行为 的垃圾邮件检测技术I3JMD,介绍了邮件行为检测的主要思想和算法过程。通过在实际邮件集上的实验和分析,给出 了新方法的一些性能评判。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Free}ate软件流量检测研究
何晓琴 白勇 冉启阳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90-89. 
摘要 ( 202 )   PDF(0KB) ( 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出现了可以突破网络过滤访问国外被禁止信息的破网行为。针对破网行为的研究与控制,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流量分类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网络测量方向的研究热点,并在P2P检测领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将流量分类领域中的支持向量机技术应用于破网软件frccgatc的行为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破网行为产 生的流量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为有效监测破网行为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软件工程
一种面向应用需求的代码保护方法
徐超 何炎祥 陈勇 吴伟 刘健博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93-97. 
摘要 ( 211 )   PDF(407KB)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防止攻击者对编译后可执行代码进行读取分析和篡改,提出了一种基于编译器分析的软硬件相结合的 保护框架。首先对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分类(数据重要型和算法重要型),然后提取分类后的关键代码块,生成带标记的 二进制代码,最后综合数字签名(RSA)和(AES)加解密算法对标记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并将其加载到FPGA进行校验 运行。实验分析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既减小了软件保护的开销,降低了系统实现成本,又达 到了保护目的。
基于本体的Web服务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
王广正 王喜凤 夏敏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98-101. 
摘要 ( 208 )   PDF(404KB) ( 7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现有Web服务可靠性评估方法中存在的语义支持问题,构建了Web服务可靠性本体。在此本体的 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Web服务可靠性评佑方法。该评估方法可解决Web服务可靠性缺乏语义描述的 问题,也能通过贝叶斯网络推理对原子服务可靠性进行评估,为Web服务的自动发现、组合和执行莫定基础0 3组实 验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行、实用且有效。
SOCKET通信程序模型抽取及可靠性验证
肖美华 余立全 肖攀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02-105. 
摘要 ( 211 )   PDF(373KB) ( 7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形式化方法是验证并发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对高级语言开发的并发系统自动抽取的模型进行 形式化验证是模型检测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鉴于socket函数调用顺序不正确产生的运行时潜在问题(内存 泄漏、死锁、边界数据丢失等),针对顺序结构的socket程序,通过描述Promcla消息数据结构和通道,构建socket函数 的Promcla模型,定义socket函数到Promcla映射规则,提出socket函数调用序列抽取算法及目标Promcla模型生成 算法,用线性时态逻辑(LTI.)刻画socket函数调用顺序应满足的性质,开发基于SPIN的socket通信程序分析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socket通信程序的运行时潜在问题。
工作流模型复杂控制结构构造方法
李海波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06-110. 
摘要 ( 198 )   PDF(468KB) ( 6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工作流模型中的业务规则语义复杂时,控制结构的正确性很难由人工保证。然而自动构造的方法尚少,因 此首先引入层次清晰、能满足工作流模型合理性许多性质的块结构化(I31ock Structured)控制结构,通过分析工作流模 型中块的拓扑结构,分别定义出控制结构的分支和汇合应遵循的语法规则,根据业务规则语义给出分支控制结构的构 造算法;再基于此,采用权重法给出汇合控制结构的构造算法,最后通过示例验证构造过程。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具 有很强的通用性,不依赖于具体的建模方法。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高性能计算环境下地理计算服务流程并行处理方法
吴佳妮 刘露 陈荤 景宁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11-115. 
摘要 ( 480 )   PDF(444KB) ( 10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地理计算是地理信息科学中重要的高级计算模式,是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理计算过程涉及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过程模拟等多个流程,过程繁复且耗时,计算复 杂且运算量大。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是解决复杂地理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高性能 计算环境中地理计算服务流程并行执行问题,提出一种简洁的地理计算服务流程建模方法和基于多线程的并发流程 处理策略,设计并实现了高性能计算环境下地理计算服务流程执行引擎原型系统,实现了并发条件下地理计算服务流 程的自动执行与负载均衡。通过在真实高性能计算环境中的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地理计算服务 流程建模、执行优化问题,具有良好的性能、准确性及应用前景。
地理栅格数据的并行访问方法研究
欧阳柳 熊伟 程果 陈宏盛 陈荤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16-121. 
摘要 ( 201 )   PDF(526KB) ( 9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海量地理栅格数据处理中,数据I/O性能是影响处理算法程序整体性能的关键。目前针对地理栅格数据 I/O优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还很有限,通过对并行程序中的数据I/O模式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栅格数据逻辑模型和物理 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面向地理栅格数据的并行I/O框架;基于消息传递模型,实现了4种并行访问方法。实验证明,并 行访问方法优于传统的串行访问方法和分时多进程访问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并行栅格处理程序的I/()访问效 率,进而提高其整体并行性能。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可能性C均值聚类改进方法
陈东辉 刘志镜 王纵虎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22-126. 
摘要 ( 166 )   PDF(414KB) ( 7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拉子群优化的可能性c均值(Possibilistic Gmeans, PCM)聚类改进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 改进PCM算法的目标函数来计算数据模式的隶属度矩阵和聚类中心完成粒子编码,从而降低算法对初始中心的敏 感,提高聚类的精度;其次,通过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对编码进行优化,以有效地克服 PCM聚类算法容易导致聚类一致性和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减少算法的迭代次数。通过人造数据集和UCI数据 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计算复杂度、聚类精度和全局寻优能力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
基于信息增益的文本特征选择方法
任永功 杨荣杰 尹明飞 马名威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27-130. 
摘要 ( 203 )   PDF(349KB) ( 1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类和特征分布不均时,传统信息增益算法的分类性能急剧下降。针对此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增益的文 本特征选择方法(TDpIU)。首先对数据集按类进行特征选择,以减少数据集不平衡性对特征选取的影响。其次运用 特征出现概率计算信息增益权值,以降低低频词对特征选择的千扰。最后使用离散度分析特征在每类中的信息增益 值,过滤掉高频词中的相对冗余特征,并对选取的特征应用信息增益差值做进一步细化,获取均匀精确的特征子集。 通过对比实验表明,选取的特征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路网中双色数据集上连续反向k近邻查询处理的研究
李艳红 李国徽 杜小坤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31-136. 
摘要 ( 208 )   PDF(501KB) ( 10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反向最近邻查询(RNN)算法研究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成为了数据库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欧氏空 间中提出了较多的高效算法,而路网中的反向最近邻处理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有关这方面的成果较少。路网中查询 点和数据对象之间以及不同数据对象之间的距离受到路网连通性的影响,欧氏空间中的反向最近部方法在路网中不 适用。反向最近部查询有两种类型:单色反向最近部查询(Monochromatic RNN, MRNN)和双色反向最近部查询(13i- chromatic RNN,13RNN)。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算法来处理路网中双色数据集上的连续反向k近部查询。因 此,研究路网中双色数据集上连续反向k近部查询是很有意义的。
基于路径映射的相似子图匹配算法
马静 王浩成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37-141. 
摘要 ( 432 )   PDF(424KB) ( 18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迄今为止,相关的图相似性匹配方法通常不考虑节点关系以及边权重的实际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路径映射 的相似子图匹配方法,用以更精确地查找具有相似拓扑结构的加权图。其创新之处在于充分利用标签信息,综合考虑 拓扑结构特征,克服了忽略节点结构关系和边权重的意义去分析图相似性的弊端。因此,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 图相似性匹配的应用范围和匹配精度。实验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查询质量和效率。
基于全序列比对相似度的用户会话自动谱聚类
姜大庆 周勇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42-144. 
摘要 ( 155 )   PDF(339KB) ( 9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中用户会话聚类算法存在相似性度量准确性低和需要事先确定聚类数目的问 题,对序化的用户访问页面和对应的访问时间信息进行整合,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全序列比对方法来度量用 户会话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的NJ W谱聚类算法对用户会话进行自动谱聚类。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充分 考虑了用户会话的整体特征和局部信息,较相关比对算法具有更高的聚类性能,可以提高网站个性化推荐服务的效 率。
一种基于Apriori的搜索建议关键字提取算法
奚婷 杨燕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45-148. 
摘要 ( 178 )   PDF(341KB) ( 7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频繁地利用网络寻找、获取所需的资源,而传统的搜索引擎返回的结 果数量庞大且呈线性排列,用户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资源。文本聚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动处理能力,成为 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以Ling。算法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Lingo聚类算法提取标签时无法提取多个句子中标签的 问题,引进Apriori算法来寻找主题,并将其作为搜索建议关键字,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基于MapReduce自适应参数的粗糙K-modes算法研究
杨阳 张为群 刘枫 黄仁杰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49-152. 
摘要 ( 182 )   PDF(423KB) ( 6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粗糙K-mocks聚类算法需要根据经验为w2 , wu和。3个参数设定其固定值,聚类效果不稳定,容易受到噪声 干扰。提出一种基于MapReduce自适应参数的粗糙K-modes算法,它根据聚类不同阶段的特点自动调整参数值,优 化聚类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自适应参数的粗糙K-modes算法进行MapRcducc并行化设计,以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 实验证明,提出的自适应参数的粗糙K-modes算法聚类效果稳定,通过对算法的并行设计提高了算法对大规模数据 的聚类分析性能。
一种新的工作流频繁闭合模式挖掘算法研究
王丹丹 蒋文娟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53-156. 
摘要 ( 184 )   PDF(292KB) ( 8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工作流环境下频繁模式挖掘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繁闭合模式挖掘算法。首先扩展了依赖 矩阵的定义,即利用工作流日志建立包含直接依赖关系和交叠关系的依赖支持度矩阵。然后扩展了CHARM算法, 以在支持度矩阵的基础上自动挖掘频繁闭合活动集。最后对频繁闭合项集进行处理,以形成最终的工作流频繁闭合 模式。该算法对于并行和选择关系的处理能力优于同类算法。
基于QPSO-LSSVM的数据库相似重复记录检测算法
梁雪 任剑锋 景丽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57-159. 
摘要 ( 191 )   PDF(321KB) ( 6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大规模数据库的相似重复记录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量子群优化算法(QPSO)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 机(LSSVM)相结合的相似重复记录检测方法(QPSC}LSSVM)。首先计算记录字段的相似度值;然后利用QPSO对 LSSVM参数进行优化,构建相似重复记录检测模型;最后通过具体数据集进行仿真测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QPSCL LSSVM不仅提高了重复记录检测准确率,而且提高了检测效率,是一种有效的相似重复记录检测算法。
人工智能
一种基于模式的故障诊断方法
崔海春 欧阳丹彤 王晓宇 纪树平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60-164. 
摘要 ( 189 )   PDF(434KB) ( 8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模式的故障诊断方法。将故障定义为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描述的模式,避免了传统的用 “特殊”事件表示故障的局限性。将正则表达式转化成等价的确定性有限自动机,便于构造故障模式空间。故障模式 空间包含系统所有的故障信息,可以描述单故障、故障序列、多故障、间歇性故障等多种故障形式。最后给出基于故障 模式空间的可诊断性定义和诊断系统。
基于等价关系的混合多粒度粗糙集
杨习贝,窦慧莉,杨静宇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65-169. 
摘要 ( 163 )   PDF(338KB) ( 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基于等价关系诱导的划分为基础,提出了混合多粒度空间的概念,以便研究同时具有析取和合取关系的多 粒度空间。利用混合多粒度空间中的划分对目标概念进行近似逼近,提出了混合多粒度粗糙集模型。讨论了混合多 粒度粗糙集模型的基本性质,证明了混合多粒度粗糙集是乐观和悲观多粒度粗糙集的广义化表现形式。
基于移动率的T-S模糊模型的结构辨识方法
李晶皎,许哲万,郭先日,李海朋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70-173. 
摘要 ( 182 )   PDF(370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现行模糊辨识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基于移动率的T-S模糊模型的结构辫识方法。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定义I=S模糊模型的S型、Z型和梯形隶属函数的移动率,将此移动率与现行的隶属度相比较可以看出,提出的 方法比较有效;然后,定义基于移动率的T-S模糊推理方法,并且提出基于移动率的前提和结论部分的子S模型的辫 识方法;最后,将提出的识别方法应用于降水量和安全形势的预测模糊建模。测试结果表明,与现行方法和模糊神经 网络算法相比,该方法明显提高了模糊辨识的有效性,减少了规则数目,并降低了辫识误差。
局部搜索与改进MOPSO的混合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王丽萍,吴秋花,邱飞岳,吴裕市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74-178. 
摘要 ( 178 )   PDF(496KB) ( 12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弥补粒子群后期收敛缓慢与早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局部搜索与改进MOPSO的混合优化算法(H-MOP- SO)。该算法首先采用非均匀变异算子和自适应惯性权重,强化全局搜索能力;继而建立混合算法模型,并利用侧步 爬山搜索算法对粒子群作周期性优化,使远离前沿的粒子朝下降方向搜索,而靠近前沿的粒子朝非支配方向搜索,加 快粒子群的收敛并改善解集多样性。对标准测试函数的求解表明,该算法比MOPSO, NSGA-II和MOEA/D具有更 好的多样性和收敛性。供应商优选问题的求解进一步验证了H-MOPSO的有效性。
SAT问题可多项式归结到MSP问题
樊硕,姜新文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79-182. 
摘要 ( 495 )   PDF(304KB) ( 9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文献巨1]中提出的MSP问题(定义见正文),从SA I'问题出发,给出sA}r问题到MSP问题的多项式归 结,进而给出MSP问题NP完全性质的另一种证明。
基于相容粗糙集技术的连续值属性决策树归纳
翟俊海,翟梦尧,李胜杰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83-186. 
摘要 ( 186 )   PDF(309KB) ( 7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决策树是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扩展属性的选择是决策树归纳的核心问题。基于离散化方法的连续值决策 树归纳在选择扩展属性时,需要度量每一个条件属性的每一个割点的分类不确定性,并通过这些割点的不确定性选择 扩展属性,其计算时间复杂度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容粗糙集技术的连续值属性决策树归纳方法。该 方法首先利用相容粗糙集技术选择扩展属性,然后找出该属性的最优割点,分割样例集并递归地构建决策树。从理论 上分析了该算法的计算时间复杂度,并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及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均表明,提出 的方法在计算复杂度和分类精度方面均优于其他相关方法。
基于互联网用户心理挖掘的网站深翻系统
王征,徐培文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87-190. 
摘要 ( 190 )   PDF(384KB) ( 7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人工检索和顶置的网站优化系统工作效率低下,响应速度慢。为消除上述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互联 网用户心理挖掘的网站深翻系统。该系统通过相关网站及自身的观点挖掘活动,检索近期网络热点,并根据历史信息 对客户需求进行测度和提取;最终将按照客户的观点需求和当前热点,从历史数据库中提取既往信息进行网站优化。 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互联网用户心理挖掘及网站的搜索引擎优化,提高网站点击率。
拟陷阱同步自动机的最短同步字的长度
肖芬芳,何勇,胡斌梁,王志喜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91-193. 
摘要 ( 180 )   PDF(193KB) ( 8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既非陷阱也非强连通的同步自动机称为拟陷阱同步自动机。对于任意的拟陷阱同步自动机A,利用其强连 通子自动机的状态数给出了A的最短同步字的长度的一个上界,进而获得了A满足Lcrny猜想的一个充分条件。
增量密度加权近似支持向量机
鲁淑霞,崔芳芳,忽丽莎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94-196. 
摘要 ( 151 )   PDF(322KB) ( 6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似支持向量机((PSVM)是一个正则化最小二乘问题,有解析解,但是它失去了支持向量机(SVM)的稀疏 性,使得所有的训练样例都成为支持向量。为了有效地控制近似支持向量机的稀疏性,提出了增量密度加权近似支持 向量机(mWPSVM),它在训练集中选取最基本的支持向量。实验表明,IvWPSVM方法与SVM, PSVM和DWPS- VM方法相比,其精度相似,收敛速度快,可有效地控制近似支持向量机的稀疏性。
基于原背景的补背景概念获取
何苗,魏玲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197-200. 
摘要 ( 173 )   PDF(283KB) ( 7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形式概念分析是知识获取的一种有效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从原背景概念的外延(内涵)出发,首 先利用定义的“+”算子得到其补背景的部分概念,可证明这些概念包含了补背景的所有交不可约元(并不可约元); 其次给出从这些概念得到补背景的所有交不可约元(并不可约元)的判断方法,进而得到补背景的所有交不可约元(并 不可约元);最后利用交不可约元(并不可约元)的性质进一步得到补背景的全部概念。
字标注汉语词法分析中上文和下文孰重孰轻
于江德,王希杰,樊孝忠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01-203. 
摘要 ( 170 )   PDF(358KB) ( 6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汉语词法分析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现阶段汉语词法分析的主流技术是基于统计的方法,这类方法的本质 都是把词法分析过程看作序列数据标注问题。上下文是统计方法中获取语言知识和解决自然语言处理中多种实际应 用问题必须依靠的资源和基础。汉语词法分析时需要从上下文获取相关的语言知识,但上文和下文是否同样重要呢? 为克服仅凭主观经验给出猜测结果的不足,对基于字标注汉语词法分析的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这3项子任 务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了上文和下文对各个任务性能的影响;在国际汉语语言处理评测13akcof f多种语料上进行了 封闭测试,采用分别表征上文和下文的特征模板集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字标注框架下,下文对汉语词法分 析性能的贡献比上文的贡献高出6个百分点以上。
基于流形距离的人工免疫半监督聚类算法
李岩波.宋琼,郭新辰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04-207. 
摘要 ( 135 )   PDF(284KB) ( 7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流形距离作为样本间相似性的基本度量测度,加入成对约束信息,通过近部传播得出新的度量矩阵。把聚 类问题转化为一优化数学模型。采用克隆选择算法求解这个优化模型,得出最后的聚类结果,通过人工数据集和UCI 标准数据集验证了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动态环境经济电力系统调度优化
孙成富,周海岩,张亚红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08-211. 
摘要 ( 182 )   PDF(405KB) ( 7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力系统动态环境经济调度优化隶属于非线性优化问题范畴,并具有多目标、高维、多约束条件等特点。经 典的数学规划方法无法处理此类复杂问题。为此,提出了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通过代价惩罚因子将双目 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然后,设计启发式搜索策略来解决调度问题中的爬坡约束、动态电力平衡约束。 采用启发式策略修正解决方案,能够提高群体的多样性,拓展搜索空间。基于优先列表的启发式策略能够使能耗低的 火力发电机拥有更高的优先级进行更多的电力输出,以得到更优的调度解决方案。最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以加快 搜索的速度并提高解决方案的质量。
融合稀疏保持的成对约束投影
齐鸣鸣,向阳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12-215. 
摘要 ( 178 )   PDF(373KB) ( 7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融合稀疏保持的成对约束投影(Pairwise Constraint Projections inosculating Sparsity Preserving, SPPCP)。该算法在成对约束指导的降维过程中,通过平衡参数引入稀疏保持投影(Spars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s, SPP),在保持成对约束特征的同时,也继承了稀疏保持所蕴含的几何结构保持和近部保持特性。在UCI数据集和 AR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融合了稀疏保持投影的优点,与典型的成对约束的半监督降维算法相比,提 高了基于最短欧氏距离的分类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
一种采用CCPSO-SVM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
黄为勇,邵晓根,陈奎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16-220. 
摘要 ( 171 )   PDF(496KB) ( 7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有效地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混沌粒子群优化(CCPSO)与支持向量机 (SVM)的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方法。该方法将矿井工作面前方煤体瓦斯涌出量动态变化时间序列的多重分维谱 作为特征指标,应用支持向量(SVM)构建预测模型,模型的参数向量由改进的完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测试集样 本集分类错误率最小准则选择和优化。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它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基于定性映射的粒逻辑及其Petri网推理算法
周如旗,陈忆群,冯嘉礼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21-225. 
摘要 ( 143 )   PDF(463KB) ( 6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不确定性知识处理特点,在认知机理下,通过基于属性定量与定性之间的转化关系而建立的定性映射, 给出了属性粒的概念及其逻辑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初步的粒逻辑系统,最后通过Petri网对其逻辑推理进 行形式化描述。结果表明其是有效的,使得有关认知识别与判断推理等思维操作能得到较好的表达。
ALPSO-SVM道路限速标志识别
王进,熊虎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26-229. 
摘要 ( 179 )   PDF(671KB) ( 6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cctor Machine, SVM)的道路限速标志识别方法。为了提高算法对限 速标志的识别精度,采用了一种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调整学习参数来协调粒子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的自适应学习粒 子群算法(Adapt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PSO)对支持向量机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 明,提出的ALPS(}SVM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传统的SVM,在算法收敛性能上优于标准PS+SVM.
邻域信息系统基于同态的数据压缩
刘晓娟,米据生,李仲玲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30-232. 
摘要 ( 208 )   PDF(230KB) ( 8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同态的概念作为处理部域信息系统中数据压缩的工具。给出了部域信息系统和诱导的部域信息系统概 念,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协调函数,研究了在同态映射下部域信息系统的一些重要性质,证明了原部域信息 系统与同态象部域信息系统约简的等价性,从而得到一种通过计算数据量较少的象信息系统的约简来对原系统进行 数据压缩的方法.
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噪声源识别研究
高志华,贵可荣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33-236. 
摘要 ( 183 )   PDF(379KB) ( 6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基于multi-SVDD(multi-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的水下航行器噪声源识别方法,从而避免了 传统噪声源识别方法无法识别突变噪声源的不足。利用功率谱特征提取方法处理采样到的机械振动噪声信号,将 SVDI〕扩展到多类分类来识别多类噪声源。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水下航行器的各类典型噪声源,并能及时 发现突变噪声源。
一种基于因果强度的局部因果结构主动学习方法
周冬梅,王浩,姚宏亮,李俊照,张赞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37-242. 
摘要 ( 257 )   PDF(510KB) ( 9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因果结构学习是贝叶斯网络学习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学习方法,因果关系揭示了系统要素作用的本质。由于 仅利用观测数据很难准确地发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且通常人们仅关心网络中关于某一变量的局部因果关系,因此针 对难以从观测数据中仅获取所感兴趣的变量的局部因果结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结构学习方法,即一种基于因果 强度的局部因果结构主动学习方法(CSI-I_CS工力。CSI一工CSI方法融合了马尔可夫毯的结构划分能力和扰动学习的因 果发现能力,并且引入了因果强度进行扰动结点的选择。利用HITON MI3算法寻找目标结点的马尔可夫毯,生成关 于目标结点的局部模型;然后,利用不对称信息墒对局部模型中的每一结点进行因果强度分析,选取因果强度值较大 的结点进行扰动,生成扰动数据;进而,联合扰动数据和观测数据利用准确方法(exact method)学习边的后验概率,从 而获得一个关于目标结点的局部因果网络。利用结构信息嫡对CSI-LCSL方法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在标准网络上 的实验结果证实了CSI一LCSI、算法的有效性。
图形图像
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研究
张鑫,温显斌,孟庆霞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43-245. 
摘要 ( 244 )   PDF(844KB) ( 9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颜色的图像检索因对图像的各种变化有很好的鲁棒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缺乏空间信息而 造成检索误差。针对全局颜色直方图和分块颜色直方图的检索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等面积的矩形环来提取颜色特 征的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等面积的矩形环划分策略对图像进行分块;其次,提取子块的颜色累加直方图作 为颜色特征;然后,为了突出图像的主体区域,按照矩形环由里到外依次减小规则确定权值,并对两幅图像子块颜色特 征之间的距离进行加权累加得到两幅图像的相似度量,以此进行检索,并输出相应的查询结果;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表 明:该方法与全局直方图、累加直方图及传统分块直方图相比,具有更高的检索效果。
一种基于形态学运算的指纹方向场计算方法
官群健,祝恩,殷建平,梁小龙,赵建民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46-248. 
摘要 ( 189 )   PDF(614KB) ( 6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纹识别是生物认证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其中指纹方向场计算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最关键 的步骤,指纹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的过程都以方向场为基础。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对指纹图像方向场进行形态 学运算的方向场计算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正确有效地计算低质量指纹图像,特别是褶皱类型指纹图像的方向 场。
改进的Fibonacci双置乱图像加密算法
孙劲光,汪洁,孟样福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49-253. 
摘要 ( 184 )   PDF(913KB) ( 7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图像置乱是实现图像加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最终目的是改变图像像素的位置关系或者灰度值信息,改变图 像的统计信息,从而达到图像加密的目的。为提升图像置乱效果和置乱性能,从均匀分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改 进的Fibonacci双置乱图像加密算法。首先采用均匀分块算法对原图像进行分块,使每个分块图像内的所有像素充分 扩散到其他各个图像块中,以有效地}i}J弱图像相部像素的相关性;然后对每个图像块利用Fibonacci算法做像素位置 置乱,以解除图像块的空间相关性;最后对整幅图像采用Fibonacci算法做像素值置乱,解除图像的色彩相关性。实验 结果表明,该算法从本质上降低了图像内部相邻像素的相关性,有较强的抵御裁剪和常见噪声攻击的能力,利用双密 钥提高了加密系统的安全性。
三维树木随风运动真实感模拟
李峰,顾文晓,曾兰玲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54-260. 
摘要 ( 161 )   PDF(832KB) ( 10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真实感较强的模拟树在风中摇曳的方法。该方法采用I、系统建立树的有限元模型。引入Pcrlin 噪声函数建立具有自然风的1/f波动特性的风速模型;采用材料力学中梁的运动模型模拟枝干受风力弯曲。详细分 析了树对风的遮挡:枝干遮档和叶子遮档,即风场与树之间的“流固藕合”现象,特别是在处理枝干遮挡过程中,采用了 流体力学中的圆柱绕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的风吹树动效果逼真,可以达到实时显示的效果。
基于分块和改进粒子滤波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张明,孟丽丽,刘丽红,齐妙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61-263. 
摘要 ( 163 )   PDF(619KB) ( 6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到视频场景中的运动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和改进的粒子滤波的运动目标检测方 法。首先,对视频图像序列分块并提取每个图像块的颜色特征;然后,用改进的粒子滤波对每个图像块进行操作,计算 出每个块对应的粒子的权重;最后,根据粒子的平均权重建立背景模型,提取运动目标。将分块和粒子滤波相结合,能 够在不降低检测精度的基础上,大幅减少算法的计算量,提高算法的执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 棒性、杭噪性和抗光照变化能力,提取的运动目标更加完整。
一种改进的Harris角点图像拼接算法
仇国庆,冯汉青,蒋天跃,涂乐飞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64-266. 
摘要 ( 190 )   PDF(582KB) ( 7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图像拼接的优化问题,针对传统的Harris角点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避免了角点响应函数中的k 值和检测过程中的阂值T的选取对角点检测带来的影响。在图像拼接过程中通过NCC对图像进行配准,采用加权 平均法对拼接后的图像进行融合并消除拼接缝隙,从而提高了运算的速率。为验证其有效性,该算法被应用于一个图 像拼接的实例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缩短了图像拼接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图像拼接的精度和效率,能够达到无缝 拼接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基于训练样本自动选取的SVM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张荣,王文剑,白雪飞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67-271. 
摘要 ( 161 )   PDF(671KB) ( 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图像分割是模式识别、图像理解、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cctor Ma- chine, SVM)的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割,但其在训练样本的选取上大多是人工选择,这降低了图像分割的自适 应性,且影响了SVM的分类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训练样本自动选取的SVM彩色图像分割方法,算法首先使用模糊 C均值(Fuzzy C-Mcans, FCM)聚类算法自动获取训练样本,然后分别提取图像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将其作为SVM 模型训练样本的特征属性进行训练,最后用训练好的分类器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取得很好 的分割结果。
基于运动信息的液剂可见异物自适应分割算法
杜育宽,翟蔚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72-276. 
摘要 ( 164 )   PDF(692KB) ( 6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允动异物分钊是实现液剂可见异物自动检测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帧差图空间方差和方差梯度的液剂异物 模糊自适应阂值分割算法。首先将2幅帧差图分为J X J的块,计算2幅帧差图对应块间的空间方差和方差梯度,并 以两者的乘积构成新特征图;然后使用自适应闰值完成运动异物的分割,为使阂值能够跟随块灰度变化,阂值的调整 采用模糊推理,依据方差和方差梯度变化自适应实现。实验及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满足低对比度和局部 光照变化的液剂异物实时检测要求,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
基于Curvelet变换的荻草细胞图像分割
王娴,周宇,云挺,邓玉和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77-279. 
摘要 ( 155 )   PDF(252KB) ( 6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快速离散Curvelet变换,对Curvelet域中各层子带采用结合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来提取特征向量,选用 支持向量机方法对获草细胞图像进行纹理分割,进而获取获草细胞中的纤维素向量数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采用 “角二阶矩”、“对比度”、“相关性”和“嫡”这四维统计量计算图像变换域中子带系数共生矩阵是有效的,据此对获草细 胞图像进行纹理分割是可行的;与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获草图像分割方法的分割结果相比,新方法缩短了运行时间, 分割准确率也得到了提高。
基于Murkowski距离连续的非刚体三维运动恢复算法研究
李学相,安学庆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80-282. 
摘要 ( 162 )   PDF(230KB) ( 6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的非刚体三维运动重建算法很难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非刚体来寻找不同的形状基,这种情况对重建 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模型失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urkowski距离连续的非刚体三维运动 恢复算法,该算法根据在高速分解的图像序列中帧与帧之间的运动参数与特征点位移变化都呈现连续平缓的物理特 性,在Murkowski距离约束的情况下,将运动结构参数通过非线性优化的方法来进行求解,最终得到非刚体的三维运 动结构,并且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它的可行。
应用GMM的快速火焰检测
唐岩岩,严云洋,刘以安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83-285. 
摘要 ( 171 )   PDF(834KB) ( 6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视频图像的火焰检测是火灾预防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检测效率,首先使用具有自适应背景变化的 高斯混合模型(GMM)来检测场景中的运动物体。然后针对运动物体,提取颜色特征和面积变化特征。最后,根据得 到的特征来识别场景中是否有火焰发生。该方法不仅可有效检测到视频中的火焰帧,还避免了非火焰场景中对计算时 间的浪费。
一种基于线性代数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马洁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86-288. 
摘要 ( 199 )   PDF(220KB) ( 6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线性代数中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与贝叶斯网络引入图像处理中,提出一种基于线性代数的图像处 理算法,并对图像进行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只需要Gibbs抽样法10%的迭代次数以及比较简单的跳转核。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效率和较低的实现复杂度。
基于纹理建模的树叶识别系统
刘纯利,刘少斌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89-290. 
摘要 ( 175 )   PDF(144KB) ( 6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基于树叶纹理建模的树叶识别系统。首先提取采集的树叶的感兴趣区域,然后利用小波变换对重要 区域进行分解,提取分解后的高频子带,并用广义高斯模型对高频子带建模,再用高斯模型的参数作为树叶的特征,最 后利用K近部对样本分类。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随意图像纹理映射的补偿方法
刘小丹,佟鹏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91-293. 
摘要 ( 158 )   PDF(506KB) ( 6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局部摄影测量学的随意图像纹理映射是一种新的三维模型纹理映射方法,但其存在由局部纹理缺失引 起的纹理失真问题。提出一种纹理映射的补偿方法,即在局部摄影测量学和约束参数纹理映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随 意图像与模型的关系确定纹理缺失区域,采用刚体转动惯量极小值测定方法和镜像方法寻找模型待映射范围内的对 称面,用对称点的纹理信息对纹理缺失区域进行纹理映射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有局部对称面的三维模型,补足 了缺失的纹理,消除了纹理拉伸失真现象。
体系结构
基于建模的NoC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韩立敏,任向隆,高德远,樊晓娅,安建峰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94-297. 
摘要 ( 158 )   PDF(351KB) ( 12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NoC的设计空间非常庞大,并且不同方案间存在巨大的性能差异,所以在设计初期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 性能评价极其重要。以基于建模的NoC性能评价方法为主线,重点分析和对比基于仿真模型和基于分析模型的性能 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评价能力,由此归纳出NoC评价模型的准确度评佑方法。最后,在对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 基础上,提出基于建模的NoC性能评价的发展方向。
一种基于串行移位的测试数据生成方法
蔡烁.邝继顺,刘铁桥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298-300. 
摘要 ( 172 )   PDF(328KB) ( 6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集成电路测试数据量大、测试应用时间长和测试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延长扫描链的串行移位测 试数据生成方法。以确定性测试生成算法为基础,充分利用测试集中的无关位X,让扫描链自行移位产生测试向量完 成电路的测试。对整体串行移位和分段移位两种情况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经此方法生成而最终需施加至待测电路 的测试数据量小于其他一些经典的测试方法的;而整体移位和分段移位分别在数据压缩效果和测试时间方面各具优势。
多处理器任务调度算法TDS的建模与验证
李召妮,雷丽晖,李永明
计算机科学. 2012, 39 (11): 301-305. 
摘要 ( 305 )   PDF(337KB) ( 10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一个应用所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分配给同一个处理器处理,也可以分配给多个处理器处 理,所以传统的测试方法难以满足多处理器任务调度算法的验证。在此,提出一个基于扩展I3iichi自动机的形式化模 型,并用该模型来描述多处理器任务调度算法TDS(Task Duplication based Scheduling);用线性时序逻辑描述出算法 I'DS期望的一些性质;最后在该模型上验证了这些性质。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测试的局限性,保证了多处理器 任务调度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