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CODEN JKIEBK


-
Internet中QoS的分析理论探讨
刘勤让 邬江兴. Internet中QoS的分析理论探讨[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3.
- 刘勤让 邬江兴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3.
-
摘要 ( 109 )
PDF(134KB) ( 52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着Internet的发展,QoS在Internet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Internet中的QoS分析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归纳了三种分析模型,并对各种分析模型的特征运用网络计算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
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
党德鹏 周立柱 邢春晓. 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4-5.
- 党德鹏 周立柱 邢春晓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4-5.
-
摘要 ( 106 )
PDF(189KB) ( 46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将通过无线移动方式访问数字图书馆。但是,目前的数字图书馆系统都假定用户访问信息时是静止的。本文首先给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讨论移动计算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将数字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移动计算环境时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
数据流管理技术
刘学军 徐宏炳 董逸生 王永利 钱江波. 数据流管理技术[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6-10.
- 刘学军 徐宏炳 董逸生 王永利 钱江波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6-10.
-
摘要 ( 139 )
PDF(318KB) ( 64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最近,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到:在某些新的应用领域中,把数据看作瞬时的数据流比看作持久的关系更为适合。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数据流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三个典型的数据流管理系统的基本实现技术,讨论了当前数据流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最后,给出了一个数据流管理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
-
适应性Web缓存的研究
李文中 顾铁成 周俊 陆桑璐 陈道蓄. 适应性Web缓存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1-15.
- 李文中 顾铁成 周俊 陆桑璐 陈道蓄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1-15.
-
摘要 ( 99 )
PDF(256KB) ( 50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近年来,由于Web缓存技术对缓解因特网上热点现象的有效性,它已迅速得到了研究人员和业界的关注。适应性Web缓存(adaptive Web caching)由于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访问模式,自适应地调整热点数据在缓存系统中的分布,自动均衡整个缓存系统的负成,因而成为了缓存技术研完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适应性Web缓存领域的研究状况,详细分析了基于组播和基于单播这两种主要的适应性缓存技术。最后,指出了适应性Web缓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
超立方体网络中路由生成算法的子立方分裂方法
汪洋 余少华. 超立方体网络中路由生成算法的子立方分裂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6-18.
- 汪洋 余少华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6-18.
-
摘要 ( 169 )
PDF(158KB) ( 56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超立方网络拓扑是并行计算中最重要的多处理机互连结构之一,目前对它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当超立方的网络互连结构中具有失效结点时,如何快速计算其上点到点的并行路由。本文提出利用子立方来分解整个空间,使得原来的超立方网络互连结构可以非常规整地分解成若干个子立方,因而若以子立方为路由目的,可以显著简化路由表,从而降低并行计算中的寻路开销。进一步,这种技术应用在具有局部失效结点的超立方网络时,同样能够压缩路由表,避免从整体上计算点到点的最佳路由,将这种计算分布在超立方中的多数正常结点独立完成。这种寻路方式为高度对称的
-
决策表分析的统计依据
魏玲 张文修. 决策表分析的统计依据[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9-21.
- 魏玲 张文修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9-21.
-
摘要 ( 116 )
PDF(146KB) ( 56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给出了决策表的条件属性约简的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首先,给出与决策表相应的列联表,进行条件属性与决策属性间相关性的显著性检验,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上,依据相关性显著与否,来判别该属性相对于决策行为是否冗余,从而获得属性约简;进而,采用Lambda系数对与决策属性显著相关的属性进行相关性度量,说明用条件属性对决策属性进行预测将消减误差的比例。并在列联表的基础上,获得决策表的一级规则。病例决策表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
复杂信息系统分布式决策融合模型及应用研究
魏守智 赵海 王刚 张晓丹. 复杂信息系统分布式决策融合模型及应用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2-23.
- 魏守智 赵海 王刚 张晓丹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2-23.
-
摘要 ( 227 )
PDF(162KB) ( 53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复杂信息系统信源为涉及多个不同专业背景的多源异类、异构信息,融合过程必须将多个异构模型集成起来进行联合问题求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复杂信息系统分布式层次化决策融合模型,实现了集成神经网络组与专家系统及改进的分布式D-S证据推理模型的融合、特定领域中理论及经验模型与上述模型的融合,改进的D-S证据推理模型解决了当证据矛盾时导致错误结果的问题。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潜力预测的应用,表明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复杂融合系统的工程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提示。
-
流数据近似统计算法研究
聂国梁 卢正鼎 聂国栋. 流数据近似统计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4-26.
- 聂国梁 卢正鼎 聂国栋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4-26.
-
摘要 ( 122 )
PDF(127KB) ( 65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流数据的统计是许多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所在。研究了流数据的分布特点,定义了评价函数F,设计了一种系统框架,扩展了指数级直方图,提出了松散性指数级直方图及其动态维护算法,基于滑动窗口技术解决了流数据的统计问题。该方案利用o(1/εlog^2N)比特的空间,解决了流数据最近N个数据中值为1的个数统计问题,并保证相对误差不大于ε。理论和实践表明,F值越大,其优势越明显。
-
基于构造性覆盖算法的离群数据挖掘研究
张旻 张铃. 基于构造性覆盖算法的离群数据挖掘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7-30.
- 张旻 张铃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7-30.
-
摘要 ( 114 )
PDF(210KB) ( 57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构造覆盖领域进行离群点(outlier)挖掘的新方法。由于覆盖领域构造的特殊性,使得覆盖算法非常适合离群点的挖掘。在分析覆盖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覆盖模型的离群点的定义和算法步骤。这样将复杂的离群点挖掘问题变成十分简单的覆盖领域样本分析问题,而且算法十分直观,并能很好地解释离群点的含义,同时适合对高维及海量数据的处理。本文给出实验例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基于排序FP-树的频繁模式高效挖掘算法
秦亮曦 李谦 史忠植. 基于排序FP-树的频繁模式高效挖掘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31-33.
- 秦亮曦 李谦 史忠植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31-33.
-
摘要 ( 109 )
PDF(148KB) ( 70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FP-growth算法是目前较高效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之一。在FP-growth算法中,FP-树及条件FP-树的构造和遍历占了算法绝大部分的时间,如果能减少这方面的时间,则有望进一步改善算法的效率。本文给出了一个频繁模式挖掘算法SFP-growth。算法通过将FP-树有序化及采用高效排序算法等措施来提高FP-树构造的效率,从而使算法达到较高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SFP-growth是一个高效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其性能优于Apriori、Eclat和FP-growth算法。
-
一种基于前缀树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
朱光喜 吴伟民 阮幼林 刘干. 一种基于前缀树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34-36.
- 朱光喜 吴伟民 阮幼林 刘干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34-36.
-
摘要 ( 106 )
PDF(144KB) ( 66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挖掘频繁模式是许多数据挖掘任务的关键步骤。基于FP—Tree的挖掘算法由于无须生成候选项集效率明显高于Apriori类算法,但FP—Tree结构存在动态维护复杂、而且在挖掘过程中需要递归地创建大量的条件FP—Tree,时空效率不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前媛树的新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一种新结构一前媛树(Prefix Tree)用来压缩存放数据所相关信息,并通过调整前媛树中节点信息和节点链直接在Prefix Tree上采用深度优先的策略挖掘频繁模式,而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数据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挖掘效率。
-
Web搜索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耿桦 李媛 朱炜 潘金贵. Web搜索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37-41.
- 耿桦 李媛 朱炜 潘金贵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37-41.
-
摘要 ( 99 )
PDF(273KB) ( 48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WWW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如何快速有效地搜索用户所需的资源一直是研究热点。Web挖掘也已经成为数据挖掘中相对成熟的一个分支。本文针对Web资源搜索中利用的相关Web挖掘技术做一个综述。文章首先对目前流行的Web内容挖掘方面的常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着重研究了Web结构挖掘技术,介绍并评价了多种算法模型。接着介绍了用户使用的挖掘,并提出了Web内容挖掘技术,结构挖掘技术和用户使用挖掘相结合,应用于开发智能型搜索引擎的趋势。
-
基于Skowron分明矩阵的快速约简算法
王元珍 裴小兵. 基于Skowron分明矩阵的快速约简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42-44.
- 王元珍 裴小兵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42-44.
-
摘要 ( 115 )
PDF(134KB) ( 57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属性约简是Rough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计算所有的属性约简已经被证明是NP完全问题。本文基于分而自治思想,在Skowron分明矩阵法的基础上,给出了最小析取范式的判定定理,从而提出了计算所有属性约简的算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约简算法在效率上较现有的算法有显著提高。
-
一种基于义素的网页信息项语义匹配方法研究
卢正鼎 张茂元. 一种基于义素的网页信息项语义匹配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49-51.
- 卢正鼎 张茂元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49-51.
-
摘要 ( 101 )
PDF(189KB) ( 5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语义的义素相似度,并从理论上分析参数β值的影响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义素的词相似度,从语义上去匹配新名词和旧名词。在基于义素的词相似度基础上,提出一种网页信息项的语义匹配方法,来识别网页信息项的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义素相似度的网页信息项语义匹配方法具有较好的匹配效果。
-
Visual Prolog的搜索控制机制分析
雷英杰 王宝树 赵晔 王涛. Visual Prolog的搜索控制机制分析[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52-54.
- 雷英杰 王宝树 赵晔 王涛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52-54.
-
摘要 ( 97 )
PDF(162KB) ( 67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回溯机制是逻辑程序设计的重要设施。回溯本身是一种获得目标所有可能解的良好方法。然而回溯也有副作用,一是它可能导致Visual Prolog给出多余的答案,而Visual Prolog自己不能区分实质上相同的两个解,因此会降低效率;二是尽管一个特殊的目标已被满足,但是回溯机制可能还会强迫Visual Prolog继续手找另外的解,因此会增加系统开销。在这些情况下,必须仔细控制目标搜索求解的回溯过程。本文在揭示Visual Prolog回溯机制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对Visual Prolog的静态截
-
基于搜索空间划分的并行概念生成算法
齐红 刘大有 胡成全 卢明 赵亮. 基于搜索空间划分的并行概念生成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55-58.
- 齐红 刘大有 胡成全 卢明 赵亮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55-58.
-
摘要 ( 105 )
PDF(186KB) ( 56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概念格作为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中的核心数据结构,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信息检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念格的构造在其应用过程中是一个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搜索空间划分的并行概念生成算法,它对整个闭包搜索空间进行划分,并引入一种有效的测试方法,只搜索那些能生成正规闭包的子搜索空间,从而有效提高搜索效率;同时,在计算闭包过程中保存一些必要的中间结果,用来提高闭包运算速度;由于所有子搜索空间相对独立,因此很容易得到一个并行的概念生成算法。
-
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多序列联配算法
胡桂武 郑启伦 彭宏 邓伟林. 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多序列联配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59-61.
- 胡桂武 郑启伦 彭宏 邓伟林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59-61.
-
摘要 ( 105 )
PDF(144KB) ( 78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多序列联配(MAS)是现代生物信息学中的重要工具之一,MAS问题是NP-难的,因此需要一些启发式方法在合理的时间内联配大的数据集。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多序列联配算法,并使用BALiBASE标准数据集合,对我们的算法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算法较之ClustalX类的算法其精确度更高。
-
基于自相合性的主曲线的特性分析与研究
邵保军 苗夺谦 张红云 唐庆适 王真. 基于自相合性的主曲线的特性分析与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62-63.
- 邵保军 苗夺谦 张红云 唐庆适 王真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62-63.
-
摘要 ( 210 )
PDF(157KB) ( 52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主曲线是穿过数据云“中间”的满足自相合性质的光滑曲线,它是线性主成分的非线性推广。在本文中,基于主曲线的自相合条件,构造一个微分方程,通过求解这个微分方程,我们得到了环形均匀分布的主曲线;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
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王和勇 姚正安 李磊. 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64-66.
- 王和勇 姚正安 李磊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64-66.
-
摘要 ( 120 )
PDF(162KB) ( 100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分析了一般主成分分析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的不足,阐述了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及其计算速度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方法。试验结果显示:基于聚类的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具有好的特征提取性能,相比核主成分分析大大提高了特征提取的速度。
-
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相空间重构技术综述
陈铿 韩伯棠. 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相空间重构技术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67-70.
- 陈铿 韩伯棠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67-70.
-
摘要 ( 122 )
PDF(204KB) ( 255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对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相空间重构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一种新的数字化混沌扰动方案
刘镔 张永强 刘粉林. 一种新的数字化混沌扰动方案[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71-74.
- 刘镔 张永强 刘粉林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71-74.
-
摘要 ( 198 )
PDF(178KB) ( 60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混沌系统中施加主动扰动是混沌从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化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数字化混沌系统进行扰动的可行方案,该方案选择性地扩散数字化混沌系统的部分变量,以达到对整个系统的扰动。扰动后系统可生成具有均匀的不变分布和良好密码学特性的伪随机序列。实验的数据表明谈扰动方案有效地补偿了数字化混沌系统动力学特性的退化。
-
一个SPEA改进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
吴作顺 王石. 一个SPEA改进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74-76.
- 吴作顺 王石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74-76.
-
摘要 ( 213 )
PDF(137KB) ( 97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SPEA是一种多目标优化算法。与其它多目标进化算法相比,SPEA算法具有设置参数少、解在空间分布均匀等优点。本文引入多点交叉和Cauchy变异对SPEA算法的收敛速度进行了改进,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文中给出的仿真算例证实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
基于三角环的顶点着色问题解法
龚卫华 王元珍. 基于三角环的顶点着色问题解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77-78.
- 龚卫华 王元珍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77-78.
-
摘要 ( 133 )
PDF(129KB) ( 80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图的着色问题是一个NP难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无向图的顶点的三色问题,提出了用构造三角环的极大独立集方法判断并尝试给出顶点三色问题的可行解,解决了顶点三色的可满足性问题,克服了以前图遍历过程中的回溯问题,以及由此推论顶点四色和五色问题的极大独立集。
-
发生率计算理论的研究
季秋 王万森. 发生率计算理论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79-80.
- 季秋 王万森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79-80.
-
摘要 ( 104 )
PDF(137KB) ( 50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不确定性推理算法中,纯数值机制是一种计算简单快捷,并在许多实际应用方面已取得重大成就的方法,但这也掩盖不了其自身的一些缺陷。本文首先对纯数值机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其不足之处,引入了发生率计算。发生率计算是有关不确定性知识的一个自动推理机制。在文中,我们介绍发生率计算的一些基本知识,重点研究它在命题逻辑、三值逻辑上的假言推理。
-
快速选定神经网络优化结构的方法
杨钟瑾 史忠科. 快速选定神经网络优化结构的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81-83.
- 杨钟瑾 史忠科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81-83.
-
摘要 ( 114 )
PDF(153KB) ( 5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引荐了一种选择神经网络优化结构的改进方法。常规交叉校验算法从大量候选模型中,通过训练和比较来搜手网络优化结构。本文提出一种与规则化方法相关的快速算法,这种算法仅在少许适当的候选模型中选定网络优化结构。实验证明,这种快速算法与常规交叉校验算法相较而言,具有更快捷和更高效的优点。
-
基于词性探测的中文姓名识别算法
王源媛 何中市. 基于词性探测的中文姓名识别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84-86.
- 王源媛 何中市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84-86.
-
摘要 ( 202 )
PDF(161KB) ( 52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统计和规则相结合的中文姓名识别方法,即词性探测算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在对文本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一体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探测候选中文姓名后的词性和比较单字的相对成词能力,能够对分词碎片中的姓名进行有效识别。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音频分类与分割
白亮 老松杨 陈剑赟 吴玲达.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音频分类与分割[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87-90.
- 白亮 老松杨 陈剑赟 吴玲达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87-90.
-
摘要 ( 134 )
PDF(219KB) ( 91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音频分类与分割是提取音频结构和内容语义的重要手段,是基于内容的音频、视频检索和分析的基础。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有效的统计学习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VM的音频分类算法。将音频分为5类:静音、噪音、音乐、纯语音和带背景音的语音。在分类的基础上,采用3个平滑规则对分类结果进行平滑。分析了SVM分类嚣的分类性能,同时也评估了本文提出的新的音频特征在SVM分类嚣上的分类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基于SVM的音频分类算法分类效果良好,平滑处理后的音频分割结果比较准确。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解合作的加权算法及其应用
奉国和 黄榕波 罗泽举 朱思铭.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解合作的加权算法及其应用[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91-93.
- 奉国和 黄榕波 罗泽举 朱思铭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91-93.
-
摘要 ( 103 )
PDF(124KB) ( 48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支持向量机是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新一代学习机器。它使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运用核技巧,较好地解决了学习问题。当训练数据相当大时,其训练速度是制约其应用的瓶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解合作的加权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股票指数预测,与标准算法相比较,分解合作加权算法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
基于多分辨率的多层分类器的手语识别方法
张晨曦 姚鸿勋 姜峰. 基于多分辨率的多层分类器的手语识别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94-96.
- 张晨曦 姚鸿勋 姜峰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94-96.
-
摘要 ( 137 )
PDF(133KB) ( 49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的多层分类器的手语识别方法,该方法对来自数据手套的手语输入,先用多分辨率选择特征,然后根据这些特征数据先进行低分辨率识别,再使用全部数据进行高分辨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HMM(隐马尔可夫模型)识别过程识别速度平均提高了约0.6秒,识别率提高了6.73%。
-
基于Overcomplet ICA的声音压缩模型
江宇闻 黄榕波 朱思铭. 基于Overcomplet ICA的声音压缩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97-98.
- 江宇闻 黄榕波 朱思铭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97-98.
-
摘要 ( 116 )
PDF(135KB) ( 49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统计方法,旨在将所观测到的多维随机向量转换成统计上尽可能独立的成分。本文基于Overcomplete(过完备)ICA算法(SCO),提出了一种新的声音压缩模型。我们的实验实现了SCO的混合压缩与分离解压功能。
-
一种基于种子填充的图像二值化方法
伍静 李宁 陈世福. 一种基于种子填充的图像二值化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99-101.
- 伍静 李宁 陈世福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99-101.
-
摘要 ( 132 )
PDF(215KB) ( 72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种子填充的图像二值化的算法,并将此算法应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破损智能识别系统中,用来去除采集图像中的检测车影。实验表明此算法能改善目标与背景的分割效果,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破损识别的正确率。
-
一种改进的基于径向基函数图像变形方法
聂烜 赵荣椿 张晓燕 侯云舒 张程. 一种改进的基于径向基函数图像变形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02-103.
- 聂烜 赵荣椿 张晓燕 侯云舒 张程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02-103.
-
摘要 ( 105 )
PDF(111KB) ( 72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图像变形是计算机动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该项技术用户只需指定待处理图像上的某些变化特征就可以得到他们所期望的变形效果。本文在径向基插值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一次项和仿射可微务件,适当选择核函数,转化原优化问题为齐次线性问题,从而使该线性系统获得稳定的唯一解。此外,本文还给出在目标图像中建立径向基函数的算法,为采用反向重采样技术以获得光滑的变形效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实现多控制点准确插值下的平滑渐变变形效果。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夏梦芹 鲁珂 刘念伯 曾家智.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04-106.
- 夏梦芹 鲁珂 刘念伯 曾家智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04-106.
-
摘要 ( 119 )
PDF(193KB) ( 55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描述了计算机网络功能实体的划分原则及其相互之间协同工作的方法和规则。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逐渐暴露出了部分问题,这就催生了各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尝试。本文在引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定义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目前已经出现的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面向对象网络体系结构、基于角色的网络体系结构和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四种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在最后对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一种时延约束的多点到多点组播路由启发式算法
张琨 王珩 刘凤玉. 一种时延约束的多点到多点组播路由启发式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07-109.
- 张琨 王珩 刘凤玉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07-109.
-
摘要 ( 135 )
PDF(147KB) ( 49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多点到多点组播路由是组播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单棵共享组播树不能满足时延约束时,需要建立多棵共享组播树,但同时又会增加管理开销。因此,如何尽量减少共享组播树的个数成为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DCMMHA,用来解决时延约束的多共享组播树问题(DCMSMT),该问题已被证明为NP完全问题。本文算法按照特定规则生成候选中心列表,在不违反时延约束条件下,将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加入共享树,并且对已选择中心进行更新。仿真实验将DCMMHA算法同其它四种同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所获得的中心数最少
-
保存下两跳节点策略在AODV路由算法中的应用
卢昊 郭伟. 保存下两跳节点策略在AODV路由算法中的应用[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10-112.
- 卢昊 郭伟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10-112.
-
摘要 ( 105 )
PDF(117KB) ( 76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研究了保存下两跳节点策略在移动ad hoc网AODV路由协议中的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在同等条件下,保存下两跳节点策略能够显著提高AODV路由协议的网络性能。
-
P2P系统的信任研究
侯孟书 卢显良 周旭 詹川. P2P系统的信任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13-115.
- 侯孟书 卢显良 周旭 詹川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13-115.
-
摘要 ( 96 )
PDF(155KB) ( 50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由于P2P系统的开放、匿名等特点,使得P2P系统对节点缺乏约束机制,节点间缺乏信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系统信任模型,该模型根据系统中节点的历史交易情况和系统中其它节点的推荐计算节点的信任度,节点根据计算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交易。仿真试验及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评估节点的信任度,隔离恶意节点,提高下载成功率。
-
一种多业务以太网接入交换机的关键技术
张晓哲 刘琼 方贵明. 一种多业务以太网接入交换机的关键技术[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16-120.
- 张晓哲 刘琼 方贵明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16-120.
-
摘要 ( 82 )
PDF(222KB) ( 46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宽带社区接入网是下一代网络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RBISN(社区宽带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研究使用交换式以太网提供数字电视、IP电话和Internet接入服务。需要解决用户隔离、组播、服务质量的问题。本文介绍了这一系统中交换机采用的关键技术。
-
移动IPv6原理及基于MIPL的实现
谢晟 吴中福 李华 田凤斌. 移动IPv6原理及基于MIPL的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21-124.
- 谢晟 吴中福 李华 田凤斌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21-124.
-
摘要 ( 101 )
PDF(187KB) ( 50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介绍了移动IPv6基本原理和主要实现细节,并利用Linux和MIPL搭建了一个移动IPv6实验床,通过实验验证了移动IPv6的工作机制。
-
一种最小阈值适应性预测算法
王浩然 崔业怡 潘金贵. 一种最小阈值适应性预测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25-128.
- 王浩然 崔业怡 潘金贵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25-128.
-
摘要 ( 87 )
PDF(197KB) ( 47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描述了在分布式虚拟环境AIMNET系统中提出的一种最小闼值适应性位置预测算法。AIMNET系统是南京大学自主开发的分布式虚拟环境,其通讯机制具有匿名性。在对分布式虚拟环境位置预测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算法阑值与实体间距离的关系,提出一种最小阑值适应性预测算法。试验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位置预测算法相比,较好地解决了仿真实体运动轨迹的准确性和网络代价之间的矛盾,并且满足消息传递的匿名性。
-
网格计算中面向虚拟组织的多级授权机制研究
赵曦滨 郭陟 雍建平 顾明. 网格计算中面向虚拟组织的多级授权机制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29-132.
- 赵曦滨 郭陟 雍建平 顾明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29-132.
-
摘要 ( 93 )
PDF(206KB) ( 48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由于虚拟组织的分布性和动态性,在罔格计算系统中实施面向虚拟组织的授权服务十分困难。本文分析了网格计算系统中的授权服务需求和已有授权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级授权架构MLA。该架构基于门限闭包机制,具有较强的策略描述能力与可扩展性,因而能够更加灵活高效地在网格计算系统中实施授权服务。
-
CRL增量-过量发布综合模型研究
谭良 佘堃 周明天. CRL增量-过量发布综合模型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33-136.
- 谭良 佘堃 周明天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33-136.
-
摘要 ( 96 )
PDF(242KB) ( 58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当前PKI应用规模的变化,提出了一种新模型:增量-过量发布综合模型。该模型采用将Delta-CRLs的Base CRL过量发布来实现。通过比较表明,该方式既可以减小信任方下载的CRL大小,改善了响应时间,减少时间碎片;又可以降低对Base CRL峰值请求率,从而降低对存储库的峰值带宽和平均负荷。文中同时指出,增量.过量发布综合模型优于传统模型和增量模型,但其发布性能依赖于PKI系统的证书有效期、证书吊销率、Delta CRL的颁发周期和时间跨度。Delta CRL的颁发周期越长,时间跨度越大,证书吊销
-
基于一维扩展元胞自动机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研究
赵学龙 王庆梅 许满武 刘凤玉. 基于一维扩展元胞自动机的伪随机数发生器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37-139.
- 赵学龙 王庆梅 许满武 刘凤玉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37-139.
-
摘要 ( 103 )
PDF(165KB) ( 60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机数作为加密数据的载体,备受关注,自然,随机数发生嚣亦成为密码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依据元胞自动机(CA)的基本理论,构造出一维扩展元胞自动机模型,借以生成随机数发生嚣的元胞自动机规则,同时引进遗传算法(GA),以元胞状态序列的熵作为遗传演化的适应度,从而有效地实现最佳元胞自动机规则的搜索,即构造出特定初始条件下的最优GA-CA耦合随机数发生嚣。最后对其生成随机数性能进行统计检验,其结果通过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IPS140-2)。为网络安全应用提供一种新的、特别适合硬件实现的、简单快速的伪随机数发生
-
基于NIS的异常检测算法
徐建 游静 陈昊 刘凤玉. 基于NIS的异常检测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40-143.
- 徐建 游静 陈昊 刘凤玉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40-143.
-
摘要 ( 93 )
PDF(216KB) ( 51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该文根据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识别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NIS的异常检测算法来识别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性能异常,将健康的系统状态作为“自我”,不健康的系统状态作为“非我”,多次应用阴性选择充当过滤器,并以遗传算法进化检测子,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具备较好的检测性能。
-
入侵响应中基于事件相关性的攻击预测算法
王祖俪 程小平. 入侵响应中基于事件相关性的攻击预测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44-147.
- 王祖俪 程小平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44-147.
-
摘要 ( 79 )
PDF(193KB) ( 55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IDS)中的响应单元只对检测出的当前安全事件做出响应,而忽略了攻击事件间隐藏的关系及攻击的最终目的。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IDS的响应单元中提出了一个利用攻击事件间的相关性对攻击的最终目的进行预测的算法。实验证明谊算法提高了网络的预警能力,减少了对误报的响应,并能发现分析引擎的漏报情况。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
郎为民 杨宗凯 吴世忠 谭运猛.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管理方案[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47-148.
- 郎为民 杨宗凯 吴世忠 谭运猛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47-148.
-
摘要 ( 68 )
PDF(169KB) ( 5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支持密钥建立和更新等过程,并采用邻近节点概率否决投票的方法由基站撤消受节点的密钥集。同时,考虑到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的特点,方案中相关的协议和算法都比较简单,并完全避开了代价昂贵的公钥运算,从而使得方案的计算、存储和通信开销都比较小,执行效率大大提高。
-
插件式网络安全集成防护框架
韩宏 卢显良 任立勇. 插件式网络安全集成防护框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49-150.
- 韩宏 卢显良 任立勇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49-150.
-
摘要 ( 89 )
PDF(138KB) ( 48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着Internet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单一的入侵检测或者是防火墙系统很难对系统进行有效的防护。如果能整合入侵检测和防火墙形成一种有机的新系统,将能较好地克服两者的缺陷。这里面临了两个问题:一方面需要一种框架能集成新的子系统,即集成入侵检测系统,融合不同的检测技术,同时集成管理不同类型的防火墙,形成结合边界防火墙的分布式防火墙;另一方面需要一种机制,能自动判定入侵检测系统的告警,生成相应的防火墙规则阻断攻击。为了集成不同类型的子系统,我们提出了一种插件式的框架,通过添加插件,它能
-
MIDP 2.0的平台安全性及其安全通信模型
傅鹤岗 屈洪春 周云强. MIDP 2.0的平台安全性及其安全通信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51-154.
- 傅鹤岗 屈洪春 周云强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51-154.
-
摘要 ( 87 )
PDF(213KB) ( 48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介绍了移动计算环境所面临的诸多安全威胁和MIDP 2.0新的安全机制及网络模型,分析了MIDP 2.0的平台安全性,并提出了在纯Java环境下构建从J2ME到J2EE的、适用于资源有限MIDP 2.0平台的应用层端到端的安全通信模型,为移动电子商务提出了集移动设备MIDP应用安全环境和客户服务器安全通信于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
-
支持断接的移动实时事务调度
刘云生 王丽娜 廖国琼. 支持断接的移动实时事务调度[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55-157.
- 刘云生 王丽娜 廖国琼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55-157.
-
摘要 ( 88 )
PDF(193KB) ( 44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移动计算环境中,事务移动性和频繁断接使得传统实时事务调度机制不足以支持移动实时事务的执行。该文给出了一个支持无线网络频繁断接的软实时事务调度协议SSRTD。该协议是基于事务具有扩展截止期和结果相似性进行设计的,并可根据移动主机的连接状况决定事务执行结果的发送时间。通过性能测试,表明所提出的调度策略能提高移动实时事务的成功率。
-
基于XML的多维概念模型的研究
陆昌辉 邓苏 张维明. 基于XML的多维概念模型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58-162.
- 陆昌辉 邓苏 张维明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58-162.
-
摘要 ( 85 )
PDF(262KB) ( 49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对于数据仓库概念模型的研究,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利于模型的交流与共享。基于XML的多维概念模型利用XML这一标准交换语言,不仅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也为元数据的集成与共享打下了基础。针对多维模型的特点,定义了一个特定的DTD,它能够完整地描述多维概念模型的各种语义特征,并针对基于UML的多维概念建模方法,定义了基于XML的多维概念模型与基于UML类图的多维概念模型的映射方法,为其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
PostgreSQL请求优化机制研究
刘长浩 孙玉芳. PostgreSQL请求优化机制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63-167.
- 刘长浩 孙玉芳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63-167.
-
摘要 ( 104 )
PDF(239KB) ( 59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作为功能最强大、特性最丰富和最复杂的自由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PostgreSQL不仅获得了数据库研究人员的青睐,而且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商业中来,显示了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讨论了PostgreSQL数据库管理系统请求优化模块的实现,着重分析了优化器的核心部分:执行路径的生成与选择。指出了其选择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算法。
-
adPD:一种速度自适应的动态并行下载技术
周旭 卢显良 侯孟书 詹川. adPD:一种速度自适应的动态并行下载技术[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68-170.
- 周旭 卢显良 侯孟书 詹川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68-170.
-
摘要 ( 92 )
PDF(213KB) ( 66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在介绍了现有的并行下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速度自适应的动态并行下截机制—adPD。adPD通过为速度不同的连接动态分配大小不同的下截任务,可以很好地适应传输连接速度的变化,做到按速度比例分配下截任务量,充分利用带宽。同时,通过划分大小不固定的文件分块,adPD还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发送数据请求的数量,缩短请求等待的空闲时间,在减轻提供服务的节点的负哉的同时,提高了下哉速度。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adPD的实际性能,验证了adPD是一种高效的并行下哉算法。
-
基于均衡模型的计算机资源分配
杨祥茂 丁晓明 谭曦 周启海. 基于均衡模型的计算机资源分配[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71-172.
- 杨祥茂 丁晓明 谭曦 周启海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71-172.
-
摘要 ( 183 )
PDF(86KB) ( 60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采用微观经济学方法,研究计算机资源调度管理,是可行的。根据微观经济学均衡模型的效用理论,对计算机资源管理构建其均衡模型,并分别根据通常“生产者-消费者”的三种简化模型,讨论其调度策略;进而,给出其调度分配算法。
-
实体Bean容器管理持久化研究与实现
胡建华 官荷卿 陈宁江. 实体Bean容器管理持久化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73-177.
- 胡建华 官荷卿 陈宁江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73-177.
-
摘要 ( 101 )
PDF(230KB) ( 52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实体Bean是一种重要的J2EE应用组件,具有持久保存状态的特性。实体Bean容器是实体Bean的运行环境,持久化管理器是其中具体负责持久化的组件。本文研究了以关系数据库作为存储介质实现容器管理持久化的理论,提出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实现方法。该持久化管理器通过静态映射模型创建持久化方案,并创建动态模型以响应客户请求。在实体Bean容器并发访问控制机制的帮助下,该持久化管理器能够保证实体Bean高效可靠的运行。该持久化管理器和容器已经在中科院软件所自主研制的J2EE应用服务器OnceAS中得到实现。
-
基于模糊逻辑的视频服务器接纳控制
戚伟世 蔡安妮 孙景鳌. 基于模糊逻辑的视频服务器接纳控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78-180.
- 戚伟世 蔡安妮 孙景鳌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78-180.
-
摘要 ( 101 )
PDF(162KB) ( 47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逻辑的VBR视频流接纳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调度周期的在线调整,使得系统所剩的磁盘I/O带宽和缓存空间达到一种等量的动态平衡,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下的接纳率比最优固定周期算法下的接纳率提高了约25%;同时,也比前人提出的动态调度周期算法的接纳率提高8%,并且算法的可行性也得到明显增强。
-
支持工作流的DBMS模型
孙明 张世栋 洪晓光. 支持工作流的DBMS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81-183.
- 孙明 张世栋 洪晓光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81-183.
-
摘要 ( 110 )
PDF(136KB) ( 43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支持工作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目的在于借助DBMS对数据管理的成熟技术和对DBMS的扩展,使数据库能够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任务恢复提供相关数据一致性服务,从而为工作流一致性管理做出贡献。
-
一种电子商务协议原子性的模型检验分析方法
董荣胜 郭云川 古天龙. 一种电子商务协议原子性的模型检验分析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84-186.
- 董荣胜 郭云川 古天龙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84-186.
-
摘要 ( 107 )
PDF(145KB) ( 46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了一个分析电子商务协议的形式化模型,介绍了基于该模型的电子商务协议原子性的描述方法。同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能较好地分析具有多个实例并发运行时电子商务协议的原子性。最后基于该模型,用符号模型检验工具(SMV)分析了Digicash协议和Netbill协议。
-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系统数据仓库的研究
陈晓慧 孙志峰 赵骅.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系统数据仓库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87-189.
- 陈晓慧 孙志峰 赵骅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87-189.
-
摘要 ( 96 )
PDF(141KB) ( 58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方法。由于LCA涉及的空间范围广、时间跨度长、数据主题区域多,使得LCA软件系统在数据一致性、系统集成性、决策及时性、预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应用与研究。本文引入数据仓库技术和WEB使能技术,研究了生命周期评价流程到数据仓库的映射,构建了基于Web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系统的数据仓库结构,探讨了基于Web的LCA系统的信息化及其决策模型。
-
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的研究与实现
肖和平 黄杰 吴泉源 韩伟红 王克波. 基于CORBA构件模型的应用服务器中容器并发的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90-193.
- 肖和平 黄杰 吴泉源 韩伟红 王克波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90-193.
-
摘要 ( 94 )
PDF(191KB) ( 58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容器支持高并发访问对于显著减少处理器的闲置时间、增加应用服务器的吞吐量、提高应用服务器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StarCCM应用服务器中容器与构件、ORB以及POA的关系入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容器并发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高效可适配的线程池模型用于派发构件请求。测试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这种线程池模型能够灵活地适应更大范围的突发请求数目,同时通过限制线程池中线程数目的上限来减少线程无限增长对系统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Java动态类加载分析
左天军 朱智林 韩俊刚 陈平. Java动态类加载分析[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94-196.
- 左天军 朱智林 韩俊刚 陈平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94-196.
-
摘要 ( 98 )
PDF(167KB) ( 91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动态类加载是Java的一个重要功能,它支持Java在运行时安装程序组件。Java的动态加载具有惰性加载、用户自定义加载策略以及动态名字空间等新特征。本文详细讨论了Java的动态加载机制,研究了动态加载与Java平台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针对类加载的典型攻击,讨论了形式化验证的方法和存在的相应问题,最后总结全文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一种基于过程分解的工作量估算模型
汪琦 周福明 顾庆 陈道蓄. 一种基于过程分解的工作量估算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197-200.
- 汪琦 周福明 顾庆 陈道蓄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197-200.
-
摘要 ( 86 )
PDF(194KB) ( 54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专家估算在工作量估算的实际运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人们对其估算过程的透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专家估算在这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专家估算和类比估算的框架模型,借助Delphi方法,基于过程的分解来减小估算人员的主观影响。该框架简单实用,灵活性强,通过增加估算过程中客观因素的记录,使得估算过程具有较强的透明性和可重复性,适合软件组织实施和推广。
-
可视化语言文法形式化描述综述
许红霞 张莉. 可视化语言文法形式化描述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01-204.
- 许红霞 张莉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01-204.
-
摘要 ( 136 )
PDF(204KB) ( 86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可视化是人机交互的主要形式,可视化语言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文法为可视化语言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本文基于可视化语言的特征,介绍了可视化语言文法形式化描述体系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几种典型形式模型,并探讨了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面临的挑战。
-
形式化与可视化相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研究
戎玫 张广泉. 形式化与可视化相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05-208.
- 戎玫 张广泉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05-208.
-
摘要 ( 90 )
PDF(205KB) ( 62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描述一个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本文通过集成XYZ/ADL与UML两种描述方法在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寻求一种基于时序逻辑理论的形式化方法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方法相结合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新途径。着重研究XYZ/ADL与UML在电梯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建模中的应用问题,并运用基于构件的求精方法对该系统的主要组件进行了求精。
-
基于生产线方式的软件开发
屈庆明 赵昊翔 潘金贵. 基于生产线方式的软件开发[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09-211.
- 屈庆明 赵昊翔 潘金贵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09-211.
-
摘要 ( 142 )
PDF(136KB) ( 56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计算机在不同行业的广泛使用,需要大量的软件作为支撑。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发现按照传统的方式即一次开发一个软件的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它们需要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而基于生产线方式的软件开发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生产线方式开发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点,软件生产线与软件成熟度模型集成的关系,以及实施软件生产线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度量标准,最后指出实施软件生产线过程中可能引入的风险。
-
软件的易测试性分析方法述评
刘菲菲 单锦辉 姜瑛. 软件的易测试性分析方法述评[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12-215.
- 刘菲菲 单锦辉 姜瑛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12-215.
-
摘要 ( 88 )
PDF(214KB) ( 53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软件规模的不断扩大,测试工作的复杂性也不断升高,而改善、提高软件易测试性则是降低测试复杂性的有效手段。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能对软件的易测试性进行准确的度量。这种度量结果除了作为软件度量的一个量化指标外,还应能为改善易测试性提供指导、为测试的设计提供有效帮助。本文对现有软件易测试性分析方法进行归类,将已有技术大致归并为基于复杂度分析、基于信息论分析、基于PIE技术分析和基于UML类图分析四种基本类型。简要介绍了每一类方法,对这些方法的特点与不足进行分析比较,并探讨
-
设计类脆弱性研究
李艺 李新明 姜湘岗. 设计类脆弱性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16-218.
- 李艺 李新明 姜湘岗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16-218.
-
摘要 ( 99 )
PDF(166KB) ( 49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对目前的软件脆弱性分类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Unix/Linux操作系统,提出了基于软件脆弱性所在部件和引入原因的二维度的脆弱性分类法,并简要说明了对引入原因的进一步分类的方法。设计类脆弱性是一类重要的软件脆弱性,但在已知的各种脆弱性分类中对设计脆弱性的分类几乎是空白。本文重点对其中的设计类脆弱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将设计类脆弱性的划分方法,分成限制脆弱性、需求无法实现脆弱性、安全设计脆弱性、异常处理脆弱性、功能局限脆弱性和随机结果脆弱性等几类,并给出了每一类设计脆弱性的定义和典型的实例。
-
GOMS模型在考试登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李炯 汪文勇 缪静. GOMS模型在考试登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19-220.
- 李炯 汪文勇 缪静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19-220.
-
摘要 ( 98 )
PDF(145KB) ( 85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首先介绍了GOMS击键模型,谊模型表明用户完成某个界面操作任务的时间是各个串行基本操作所需时间的总和。GOMS模型中定义了击键(K)、指向(P)、归位(H)、心理准备(M)和响应(R)几种基本操作。GOMS还定义了几个规则用于判断什么时间点用户会停下来进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根据GOMS模型,我们对涉及大量长时间重复性界面操作的考试登分系统的用户界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改进的考试登分系统用户界面以提高登分的效率和准确度。
-
角色指派规则生成研究
叶春晓 符云清 吴中福. 角色指派规则生成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21-224.
- 叶春晓 符云清 吴中福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21-224.
-
摘要 ( 99 )
PDF(163KB) ( 41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RBAC中,用户一角色指派常常由系统管理员完成,适用于用户数量不大,指派关系简单的环境。在分布环境中,用户数量巨大,指派关系复杂且易变,传统的用户-角色指派方法效率较低。角色指派规则的出现为实现URA过程的自动化提供了可能,也是角色对用户的一种限制条件。用户只有满足指派规则后才能获得角色。已有研究工作未说明如何生成指派规则,本文提出了角色指派规则的生成方法。根据角色获得权限的方式,研究了PRA过程中角色指派规则的生成,以及角色继承关系中子角色的角色指派规则生成。同时,本文也对上面两种情况所引起的角色权限变
-
基于WebGIS和GPRS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谢欢 陈继努. 基于WebGIS和GPRS的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25-227.
- 谢欢 陈继努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25-227.
-
摘要 ( 101 )
PDF(166KB) ( 49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GIS和GPRS的智能交通系统。该系统针对公交车辆将GIS、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融合为一体,能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管理。通过管理调度中心的GIS可以对运行中的公交车辆进行监控和定住。目前本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公交部门。
-
项目反应原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陈乙雄 符云清 祝伟华. 项目反应原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28-230.
- 陈乙雄 符云清 祝伟华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28-230.
-
摘要 ( 115 )
PDF(156KB) ( 64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来实施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着信息化水平高的特点。这一特殊的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项目反应原理(又称IRT,Item Response Theory)发挥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作者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工作的经验,对当前IRT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立了IRT应用在远程教学考试系统中的理论模型、推导方法以及系统设计方案,并对IRT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第十一届联合国际计算机会议(JICC2005)征文通知
无. 第十一届联合国际计算机会议(JICC2005)征文通知[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31-231.
- 无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31-231.
-
摘要 ( 93 )
PDF(44KB) ( 48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联合国际计算机大会(The Joint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JICC)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和香港电脑学会联合主办的每年一届的高层次国际性学术会议。第十一届联合国际计算机大会(JICC2005)将于2005年11月10日—12日在重庆市举行,本届大会由重庆市信息产业局和重庆大学联合承办。会议主题是“IT新进展、人类新生活”,会议宗旨是为IT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探讨IT产业对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世界新经济影响与作用的舞台。
-
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无. 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 计算机科学, 2005, 32(4): 232-232.
- 无
- 计算机科学. 2005, 32 (4): 232-232.
-
摘要 ( 96 )
PDF(46KB) ( 48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承办、上海计算机学会协办的“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将于2005年10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有关信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