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当期目录
2006年第2期, 刊出日期:2018-11-17
  
语义视频检索综述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7. 
摘要 ( 128 )   PDF(761KB) ( 6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视频内容检索是多媒体应用的一个活跃研究方向,现有的内容检索技术大多是基于低层次特征的。这些非语义的低层特征难以理解,与人思维中的高层语义概念相差甚远,严重影响视频内容检索系统的易用性。低层特征和高层语义概念间的语义鸿沟很难逾越。如何跨越语义鸿沟,用语义概念检索视频内容是目前基于内容视频检索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语义视频检索出现的背景,分析语义鸿沟出现的原因,对现有尝试跨越语义鸿沟的主要方法进行综述;评述了相关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各方法将来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以及视频语义检索近期、长期可能的技术突破点
FCA与本体结合研究的综述
周文 刘宗田 陈慧琼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8-12. 
摘要 ( 135 )   PDF(398KB) ( 5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近年内形式概念分析(Formal Concept Analysis,FCA)与本体(Ontology)的结合研究进行综述,基于具体的应用来描述它们结合的方式。FCA和本体是两种形式化方法,FCA和本体的目标都是构建概念的模型,它们各有特点,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讨论两种工具如何相互补充,描述了FCA怎样支持本体工程和本体如何改善FCA的应用。
支持Web Services语义组合的框架IRS-Ⅱ:分析与讨论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3-19. 
摘要 ( 129 )   PDF(594KB)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eb Services是基于Internet进行分布式计算的基本元素,面向Service的计算将成为未来计算技术发展的趋势。但如何能够自动发现需要的Service资源,提高Web Services组合的智能化程度,是近来的研究热点之一。IRSⅡ首先提出基于任务本体的Service发布、发现和组合方法,可以说是将Service发现和组合从语法的层次提升到了语义的层次。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IRS-Ⅱ提出的方法及其体系结构,然后对web Services的智能检索和服务组合的问题进行讨论。
综述:知识系统的V&V技术
曾庆田 梁永全 段华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9-24. 
摘要 ( 145 )   PDF(554KB) ( 7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知识库的异常是影响整个知识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校验。本文综述了知识库异常检测和验证的相关研究,给出了异常知识的分类及其危害性,分析了知识库验证困难的原因,介绍了用于知识库验证的静态和动态方法,列举了国际上几个著名的知识库验证工具,并对知识库验证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更正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4-24. 
摘要 ( 112 )   PDF(76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etri网的PP型子网精细化操作性质分析及应用
夏传良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5-29. 
摘要 ( 129 )   PDF(338KB)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工厂用车间中的若干台机器加工某些部件等这一类业务处理问题,提出了用Petri网精细化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案。定义了一种PP型子网,用这种子网分别对Petri网系统中的某些库所进行细化,得到更细致、更精确的Petri网系统。研究了Petri网精细化操作的动态性质保持问题,给出这种精细化操作保持活性、有界性、可回复性和公平性的充要条件;本文的结果可为Petri网系统静态和动态性质的考察提供有效途径,为Petri网复杂大系统的分析提供重要手段,并特别适合于一类业务系统的描述和处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Ad hoc簇结构的内容组播路由协议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30-32. 
摘要 ( 114 )   PDF(324KB) ( 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移动Ad hoc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简称ACBCM)。ACBCM协议使用了Ad hoc网络的簇结构,利用推一拉机制发布信息。协议中接收节点的集合由被组播的数据的内容决定,并随着组播内容的变化和接收节点的移动而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信息开销小、组播成功率较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好。
隧道模式下Linux路由器内存优化的研究
熊丹 钱华林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33-34. 
摘要 ( 166 )   PDF(147KB) ( 5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网络通信中,为了满足应用的需要,常常在数据包中添加特定的协议头部。例如,为了实现从IPv4数据包到IPv6数据包的转换,可以在原IPv4报头前封装上相应的IPv6报头;在以太网中,为了保证应用的QoS需要,可以在数据链路层报头之后封装上MPLS标记。这种在数据报头的固定位置封装固定长度协议头的方式,称为隧道模式。传统的隧道封装方式需要重新在内存中申请skb空间,需要重新拷贝整个数据包,这样的重复内存拷贝降低了系统的性能,并不是必要的。本文在内核代码的层次,分析了数据包的网络处理流程,并修改了Linux的
具有模糊处理时间的网格任务调度免疫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35-37. 
摘要 ( 392 )   PDF(313KB) ( 5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网格计算作为一种新的计算范式正在兴起。任务调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该文以AIS的克隆选择算法为基础,给出了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首先,对网格任务调度问题进行模糊化,并给出了形式化描述,随后用结构化的语言对算法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的有效性以及算法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验证。
支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查询技术研究
李芳芳 于戈 杨晓春 韩冰 程研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38-41. 
摘要 ( 130 )   PDF(358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感知、通信、计算功能于一体,在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因而已经成为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大都主要以节约能源消耗为目标,提出不同的查询处理策略。本文从提高查询速度,满足用户对查询响应时间的约束的角度,设计了一个支持实时查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给出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模型、查询语言模型、路由策略、查询处理及优化策略,以及双向递交机制。
基于标签堆栈的一种提高MPLS—VPN性能的机制
孙琼 耿彦辉 俞能海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42-44. 
摘要 ( 222 )   PDF(265KB) ( 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几年,Internet已经经历了指数级的增长,各种各样的应用对当前的IP网络提出了挑战。基于MPLS的VPN对于未来的Internet服务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并且MPLS技术已经被一些大的Internet服务供应商采用,来提供VPN服务以及在他们VPN传输网络的顶层提供一些增值应用。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使用标签堆栈的机制来有效降低MPLS-VPN网络所需的标签数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减小转发表的大小,提高转发速度,从而使MPLS-VPN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仿真结果也证实了所提方法的优点和有效性。
IPv6中的Anycast的扩展性分析与研究
王晓楠 钱焕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45-47. 
摘要 ( 190 )   PDF(247KB) ( 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v6以两种方式提供Anycast服务:一种是将Anycast组成员限制在共享一个地址前缀的特殊拓扑区内;另一个是将Anycast地址表示的共享某个特性的结点组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地方,这种方式使得路由表会随全球Anycast组数呈比例增长,从而构成了Anycast的可扩展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建立在BGP和ICMPv6基础之上的一个可扩展的Anycast服务方案,并且深入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它的性能表现。
一种适用于无线移动Ad Hoc网络的分布式并行MAC协议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48-51. 
摘要 ( 105 )   PDF(296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众所周知,无线系统是带宽受限系统,信道分配算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Ad Hoc网络的MAC层协议,通过对无线令牌环协议WTRP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QOS保障的无竞争的分布式并行MAC协议,即基于动态优先级的缓冲区状态控制协议(DP—BSCP)。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协议的平均排队等待延迟和平均等待队列长度均比WTRP有很大降低;对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均有良好的适应性,满足不同优先级的性能需求。从而使系统的稳定性大大增强,更加适用于多业务的综合服务系统。
OBS网络中汇聚机制对边缘结点时延特性的影响
刘建平 刘增基 文爱军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52-54. 
摘要 ( 127 )   PDF(261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边缘结点时延特性分析模型,将边缘结点时延分为组装时延、突发排队时延和偏置时延;在分析光突发交换汇聚机制的基础上指出组装时延对时延特性影响最大;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种不同组装算法的组装时延,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利用仿真研究了在Possion和自相似业务输入下边缘结点的时延特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边缘结点时延特性主要由组装时延决定,与所选取的组装算法和算法参数有密切关系,并且爱输入业务自相似性的影响。
辅助序列在CDMA系统PN码捕获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55-57. 
摘要 ( 117 )   PDF(188KB)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DMA技术作为成熟的商业化技术,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应用,并且将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中将占据主导地位。在CDMA系统(如1995)下行链路中,系统对基站的PN导频相位偏移进行了规划分组,并对不同的导频组设置了不同的搜索窗口,大大加快了移动台捕获导频的速度。本文引进一种特殊的辅助序列,采用二进制相位搜索估计,可以事先对PN导频的初始相位进行精确的区间定位,然后配合导频组和搜索窗的优势,可以大大加快导频相位的捕获速度。
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络的QoS技术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58-60. 
摘要 ( 99 )   PDF(277KB) ( 6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接入网的QoS机制是实现NGN中端到端的QoS保证的重要因素,而以太网是最为主要的接入网技术。本文讨论了ITU NGN专题组NGNFG中关于基于以太网IP接入网络的QoS的控制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在基于以太网IP接入网络的定义和参考模型中分析了基于以太网IP接入网络的QoS问题,本文阐述了基于以太网的IP接入网络的支持动态和每个会话控制的QoS控制过程和提出了有关的接口以及它们的需求。
一种改进的基于延迟的TCP拥塞避免算法
易发胜 夏梦芹 王焱 曾家智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61-64. 
摘要 ( 126 )   PDF(323KB) ( 7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延迟的TCP拥塞避免算法(DCA)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但在某些情况DCA表现出较差的性能。通过对RTT的分析发现,变化的传输延迟和延迟ACK将对使用RTT指示拥塞引入明显误差,从而影响DCA算法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CA算法,在判断网络是否拥塞时,先消除这些明显误差。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更加准确地监测到网络拥塞,改进了TCP性能,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ATM网络模糊拥塞控制策略研究
刘志新 关新平 秦刚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65-66. 
摘要 ( 130 )   PDF(218KB) ( 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TM网络信息拥塞是制约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单瓶颈节点网络,考虑两个饱和非线性因素,制定控制规则,寻找优化参数,设计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回路时延和可用带宽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系统仍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保证服务质量,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Hash函数实现数据包分流算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67-69. 
摘要 ( 224 )   PDF(357KB) ( 9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Internet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实时、快速的分类,对数据包分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Hash算法采用了散列算法的基本思想,并引入了流的局部性原理加速散列查找的过程。由于时间精确度较高和面向对象的特点,选用了C^++语言编程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最后对Hash算法分析表明,Hash算法具有良好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可以实现快速的分流。
基于MapObjects的移动通信传播模型算法设计
毛凯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70-72. 
摘要 ( 113 )   PDF(220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工作,侍播模型是移动通信网中小区规划的基础,根据给出的传播模型经验公式,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设计了相应的基于Mapobjects算法,并用VB程序语言编程实现。
电子邮件分类中的特征选择
陈超兰 张自力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73-75. 
摘要 ( 135 )   PDF(249KB) ( 5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的最重要应用之一,尽管给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也带来了一种令人讨厌的副产品一一垃圾邮件。对邮件进行分类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如何进行邮件特征选择,是邮件分类中一个基本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比较几种用于邮件分类的典型特征选择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结合了Mitra's算法和顺序前进搜索法优点的邮件特征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改进邮件分类的准确率,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用网络应用识别技术管理P2P应用
赵毅 别牧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76-78. 
摘要 ( 248 )   PDF(220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2P是互联网上的最新应用,但BT下载等应用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利用NBAR(网络应用识别)技术,深度、准确识别网络中的P2P数据流,能够合理地使用P2P应用。本文介绍了NBAR原理及特性,给出一个NBAR具体应用的实例,并对应用NBAR对路由器性能的影响作出分析,展望管理P2P应用发展的方向。
分簇Ad Hoc网络的密钥管理
李光松 韩文报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79-82. 
摘要 ( 118 )   PDF(447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d Hoc网络可以不依赖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快速搭建起一个移动通信网络,然而其灵活特性又使其安全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密钥管理是Ad Hoc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回顾了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面的研究,然后基于分簇的网络结构给出了一种新的Ad Hoc网络密钥管理方案。方案使用了身份签密的密码算法,不需要公钥证书的存在,用户以其身份标识作为公钥,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终端计算、存储能力的需求和系统密钥管理的通信开销。基于分簇的结构将网上节点分成一些相对独立的自治域,既提高了安全服务的可用性和可扩充性,也便
基于应用区域边界体系结构的安全模型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83-86. 
摘要 ( 150 )   PDF(328KB) ( 4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解决,国内外信息安全专家提出了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等概念,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推出的《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3.1版和国内专家提出的“三横三纵两个中心”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前不久,陈兴蜀在这两个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应用区域边界的安全体系结构。本文在此给出了该体系结构的安全模型。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该模型的规则是合理的、安全的。通过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结构模型,将推动信息安全的理论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分配协议研究
李志军 秦志光 王佳昊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87-91. 
摘要 ( 120 )   PDF(429KB) ( 4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密钥分配协议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起着基础性作用。由于传感器网络大规模、节点资源非常受限、分布式等特点,传统的基于公钥和可信任的密钥分配中心等方式不能实用。本文系统针对传感器网络特点,提出密钥管理协议的需求与性能指标,系统阐述了几种当前比较典型的密钥预分配协议:基于初始信任、随机密钥预分配以及各种改进方案等,分析比较其优缺点,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基于统计方法的骨干网异常流量建模与预警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92-96. 
摘要 ( 97 )   PDF(420KB) ( 6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几年来,Internet上频繁发生的蠕虫爆发和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事件使网络服务的安全性面临严重的威胁。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异常流量检测的Internet骨干网流量早期预警系统ESTAB(Early-warning System of Traffic Anomaly Based)。它基于Internet骨干网异常流量发现原理,通过对端口、长度分布、TCP标志等直接变量(Direct Variable)的监测,并结合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实时分析发现流量异常,并提出告警。文中提出了多种事件联合监测的概
基于FPGA的IPSec协议安全算法硬件单元设计
刘航 戴冠中 李晖晖 陈赞锋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97-99. 
摘要 ( 117 )   PDF(205KB) ( 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Sec协议中的加解密、消息认证等安全算法的硬化实现可以显著改善关键网络设备的安全处理性能。本文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设计了一个包括AES、HMAC-SHA-1等安全算法及其替换算法的IPSec协议安全算法硬件单元。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安全算法硬件单元能显著地提高IPSec协议的处理速度。
IPv6下的网络攻击和入侵分析
张岳公 李大兴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00-102. 
摘要 ( 113 )   PDF(293KB) ( 9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Pv6有更好的安全特性,但IPv6消除不了网络攻击和入侵。本文分析了IPv6带来的安全增强,IPv6网络中依然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IPv6引入的新的网络攻击和入侵方式,并特别分析了IPv4向IPv6过渡阶段技术带来的网络入侵问题.最后给出了网络管理和配置的建议。
串空间模型中认证性测试方法的缺陷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03-105. 
摘要 ( 118 )   PDF(232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出了串空间模型中认证性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1.分析认证性的过程中未考虑同一协议主体同时以不同身份参与协议运行的情况;2.分析认证性的过程中未考虑发生多轮协议同时运行的情况;3.认证性测试方法不能分析类型错误攻击。通过实例-——Needham-Schroeder协议分析了认证性测试方法存在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移动IPv6早期BU中基于信息流模式的授权方案
游红 吴中福 曹海鑫 于兴斌 刘建华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06-109. 
摘要 ( 126 )   PDF(321KB) ( 4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移动IPv6返回路由可达过程中地址测试相关的延迟对延迟敏感的应用造成了负面影响。EBU(早期绑定更新)通过在测试阶段使用新的转交地址缓解了这个问题。我们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基于信息流模式的机制,这种机制防止了利用EBU进行放大洪水攻击,并使攻击者放弃使用其它类型洪水攻击的企图。
基于PKI技术的认证中心研究
李彦 王柯柯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10-111. 
摘要 ( 137 )   PDF(240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KI技术是目前能够有效地全面解决安全问题的可行方案,本文重点讨论了PKI的核心——CA认证中心。提出了企业级认证中心的设计思路,并详细地描述了该CA的总体结构和设计模型。
一种基于证书的电子投票协议
姚前 陈舜 谢立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12-113. 
摘要 ( 118 )   PDF(146KB) ( 4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对RSA数字签名技术、盲数字签名技术和比特提交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现代密码学技术的电子投票协议,该协议可以基本满足证券业类别股东投票的实际需要。
基于多维护策略的物化视图选择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14-117. 
摘要 ( 135 )   PDF(439KB) ( 6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物化视图是数据仓库环境中提高OLAP查询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物化视图的选择是数据仓库设计中重要的决策之一。本文提出的物化视图选择方法目标是选择合适的视图进行物化,使得查询处理的总代价和物化视图的维护代价最低,提出了物化视图收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视图的多维护策略提出了物化视图选择的方法:基于增量和重计算的物化视图选择算法IRMVS、基于增量策略的物化视图选择算法IMVS和基于重计算策略的物化视图选择算法RMVs和基于增量策略的物化后代视图选择算法IMDVS,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这些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一种支持时态数据的实时数据模型
张晓芳 刘云生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18-120. 
摘要 ( 110 )   PDF(242KB) ( 4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时数据库系统不但包括事务的定时限制,还包括数据的定时限制。本文讨论了实时数据库中数据的时间特性,给出了数据的绝对时态一致性和相对时态一致性的定义;针对时态数据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实时关系数据模型。
DPsIR^+:一种基于动态空间槽的分布式并行空间索引树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21-126. 
摘要 ( 94 )   PDF(424KB) ( 4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间索引是空间数据库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空间数据操作的效率。为此,在分析了现有各种空间索引的基础上,将分布并行处理技术与空间索引相融合,提出了一种DPsIR^+树。DPsIR^+树借助繁衍和返祖,动态分割空间槽,并将它们映射到多个节点机上。每个节点机再将其对应空间槽中的空间对象组织成R树,并将R树分裂成多个残枝,将残枝并行存入本地MultiDisk中;在内存中则按R-link组织空间对象,按R^+处理节点溢出。实验结果表明DPsIR^+树具有良好的查询特性。
一个基于对等网的数据集成系统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27-129. 
摘要 ( 89 )   PDF(228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信息资源和计算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大规模应用,如何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下构建大型数据集成系统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将对等网技术应用于数据集成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对等网的数据集成系统架构,并规划设计了该架构中数据集成的有效工作方式。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种用于视频编码的低复杂度整数变换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30-131. 
摘要 ( 108 )   PDF(194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中提出一种用于视频编码的低复杂度整数变换。与H.264标准中所采用的整数变换相比较,本整数变换非常接近于DCT变换,而且无需乘法计算,只需要16位的加法和移位操作,大大降低了编码的计算复杂度,因此特别适合于低端的处理器。试验结果表明,该变换能够最大获得1.56%的比特率节省和0.16dB的PSNR增益。
基于多层B/S模式的数据交换原型系统研究
田东 徐玲 潘大四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32-134. 
摘要 ( 130 )   PDF(341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XML作为数据交换的中间体,以SOAP协议的消息机制为传输手段,以符合FJB2.0的CMP模型的实体Beans类化关系数据表,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B/S模式、能无阻碍穿透企业防火墙、跨平台的安全数据交换原型系统,给出了原型的详细设计及实现过程,并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实践证明,这种以前端Java Bean作为Web服务的功能实现,生成Web服务的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数据请求端进行XML数据文档解析,能有效地将数据添加到本地数据库中,构建满足用户所需的、结构清晰的XML文档,达到了真正意叉上的跨平台操作。
个性化Web推荐服务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35-138. 
摘要 ( 101 )   PDF(417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论述了个性化Web推荐构成,提出了基于Web挖掘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中的用户聚类、Web页面聚类、n元预测模型及页面加权算法。利用这些算法得到的个性化信息可以准确把握用户兴趣模式并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具备自适应性的智能个性化服务。
部分缓存算法在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39-141. 
摘要 ( 98 )   PDF(239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内容分发网络是互联网中解决响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应用技术,而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是将内容分发网络应用于流媒体传输领域。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服务器缓存策略是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的核心。本文深入研究了现有各种缓存策略;在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中,提出了一种部分缓存算法。实践证明,这种部分缓存策略能明显提高流媒体内容分发网络的并发性能、命中率和服务质量等性能。
基于着色工作流网的工作流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邬家炜 陈志涛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42-145. 
摘要 ( 119 )   PDF(296KB) ( 5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扩展Petri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工作流模型——基于着色工作流网的工作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设计。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实现了一个可视化的工作流建模工具,设计人员通过该工具建立业务过程,并根据模型的定义保存业务过程定义。
基于Internet的招录系统数据提取研究及应用
钟增胜 田昌鹏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46-148. 
摘要 ( 133 )   PDF(258KB) ( 5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管理系统在招生录取时导出投档单的后续功能较为简单,仅仅能共享到考生有限的数据,为了完整地复现考生电子档案,为高校后续管理提供电子数据,对该系统作了细致的分析,并进一步设计了招生录取管理系统,经过4年的试用和完善,完全能满足招生录取管理、新生入学管理等基础性信息服务的需要,提高了相关工作中数据处理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为高校数字化校园项目中学生基础电子数据库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超市销售分析中的应用
唐敏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49-150. 
摘要 ( 254 )   PDF(162KB) ( 9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销售数据分析是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文章基于关联规则的算法理论,针对应用于超市销售关联规则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超市销售相关性分析的模型。通过商业检验,该算法可以显著提高相关商品的销售额。
中介命题演算系统MP^M的公理完备集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51-154. 
摘要 ( 114 )   PDF(227KB) ( 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中介逻辑命题演算系统MP^M构造了一个公理集合,证明了该公理集合的完备性。该公理集合中的公理均是由等式的形式给出,可以方便地对MP^M、MF^M系统上的等值公式进行推导和证明。本文还讨论了该公理集合在不完全信息数据库查询优化上的应用。
计算科学的新领域:DNA计算(Ⅱ)
李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55-157. 
摘要 ( 151 )   PDF(217KB) ( 5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NA计算是应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从理论上研究DNA计算方法,有利于推动理论计算科学的发展。本系列文章应用形式语言及自动机理论技术,系统地探讨了DNA分子的可计算性及其计算能力。本文主要介绍DNA分子粘接计算模型的文法结构和计算方法,探讨了不同粘接计算模型的计算能力,并证明了DNA有穷自动机与正规文法的等价性。
本体表示语言研究综述
岳静 张自力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58-162. 
摘要 ( 232 )   PDF(405KB) ( 7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Semantic Web的出现,本体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知识的核心已经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年来,涌现出许许多多本体表示语言,为本体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文主要介绍了传统的本体语言以及目前常用于万维网的本体语言的特点,并从表达和推理能力等方面对各种本体表示语言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本体语言应用的一些规律,对于在开发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本体语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类变量可分离的支持向量分类机的研究与应用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63-165. 
摘要 ( 104 )   PDF(264KB)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SVC方法在样本容量大时存在训练时间过长的不足,建立了一种变量可分离的支持向量分类模型DCSVC,并将其应用于随机生成的模拟数据的学习与航空公司旅客运输数据的预测中。实践证明,DCSVC算法预测的误差小于传统SVM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训练时间比传统SVC短。
一种基于LS拟合判别函数的SVR特征选择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66-168. 
摘要 ( 103 )   PDF(259KB) ( 5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LS)拟合判别函数的SVR特征选择算法(简称15特征选择法)。该算法采用了一个适合支持向量回归(SVR)的新目标函数,并在特征子集选择中根据实验数据集冗余特征较少的特点,采用顺序后向选择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与常用的降维方法PCA和KPCA相比有更好的效果。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粗糙集模型
刘富春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69-172. 
摘要 ( 117 )   PDF(276KB) ( 4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主要有基于容差关系、基于相似关系和基于限制客差关系等方法。集对分析方法是研究集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新理论,它在处理个体之间确定性联系和不确定性联系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先分析了现有的扩充粗糙集模型所存在的局限性,然后通过引入个体之间的集对联系度概念,提出了两个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扩充粗糙集模型。它们既保留了限制容差关系扩充模型的优点,又丢弃了现有的扩充模型的局限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这两个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扩充模型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处理更加合理、可行、有效
贝叶斯学习与强化学习结合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73-177. 
摘要 ( 193 )   PDF(403KB) ( 23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强化学习的研究需要解决的重要难点之一是:探索未知的动作和采用已知的最优动作之间的平衡。贝叶斯学习是一种基于已知的概率分布和观察到的数据进行推理,做出最优决策的概率手段。因此,把强化学习和贝叶斯学习相结合,使Agent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新学到的知识来选择采用何种策略:探索未知的动作还是采用已知的最优动作。本文分别介绍了单Agent贝叶斯强化学习方法和多Agent贝叶斯强化学习方法:单Agent贝叶斯强化学习包括贝叶斯Q学习、贝叶斯模型学习以及贝叶斯动态规划等;多Agent贝叶斯强化学习包括贝叶斯模仿模型、
嵌套决策粒度约简关系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78-181. 
摘要 ( 100 )   PDF(276KB) ( 4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知识发现中,知识约简是核心内容。因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相客决策表中嵌套决策粒度约简的关系,得出并证明了粗决策粒度的相对D核一定是细决策粒度相对D核的子集,粗决策粒度的一个相对D约简在满足相容性的条件下一定可以扩张成细决策粒度的一个约简。反之,细决策粒度的一个约简一定可以缩减为粗决策粒度的一个约简。研究结果对基于决策表的知识约简和知识发现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基于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的知识约简
徐伟华 张文修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82-184. 
摘要 ( 116 )   PDF(196KB)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基于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中引入了分配约简和近似约简的概念,并讨论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给出了知识约简的判定定理和辨识矩阵,从而提供了在优势关系下不协调目标信息系统知识约简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种Rough集相对约简的计算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85-187. 
摘要 ( 94 )   PDF(205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引入邻域分明合取项集概念,讨论了邻域分明合取项集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约简集REDQ(U-{x0}),P)计算约简集REDQ(U,P)的思想,给出了相对约简的判定定理,从而提出了一种相对约简的计算方法。由于该方法不用计算分明矩阵的中间环节,节省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约简算法在效率上较现有的约简算法有一定提高。
基于最大Code码的极大完全子图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88-190. 
摘要 ( 114 )   PDF(282KB) ( 7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引入极大code码,提出了一种寻找图的极大完全子图的算法FMCSG,该算法用邻接矩阵表示图。在寻找极大完全子图时根据得到的code码及时剪掉非极大code码的子矩阵,从而减少对矩阵的遍历次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基于一般二元关系下的粗糙Vague集
邱卫根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91-192. 
摘要 ( 125 )   PDF(188KB)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研究了一般关系下Vague集合的近似问题,建立了一般关系下粗糙Vague近似的框架。在分析经典的粗集理论、模糊集理论、Vague集理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关系下粗糙Vague集的概念,并定义了粗糙Vague近似算子,讨论了粗糙Vague的性质。本文的结果对进一步开展粗糙集Vague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于智能诊断中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姜云飞 范昭赋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93-196. 
摘要 ( 128 )   PDF(410KB) ( 5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基于模型的诊断中,模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度和诊断的效率,因此诊断模型也成为人工智能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基于模型的诊断方法和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构建诊断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分级结构抽象方法、基于状态转换的历程重构方法、依赖于任务的定量抽象方法以及利用过程代数的描述方法等。此外,本文还对诊断模型的构建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聚类分析方法及工具应用研究
王鑫 王洪国 张建喜 胡宝芳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197-200. 
摘要 ( 133 )   PDF(343KB) ( 6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类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聚类的基本概念及主要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对当今国际上先进的数据挖掘工具(SPSS和DBiner)聚类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最后得出了结论。
一种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新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01-204. 
摘要 ( 98 )   PDF(326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改进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新方法——“缩放法”。这种方法通过对输入向量的缩放处理,来缩小或模糊化训练样本和新的模式之间的差别,从而使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得以提高。文中提出的新算法——α算法,可以找到合适的缩放因子,进而得到泛化能力更强的新网络。一些实验例证了“缩放法”和α算法的有效性,并从理论上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和分析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可靠,对许多神经网络和模式分类问题效果明显。
基于XML的多Agent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05-207. 
摘要 ( 99 )   PDF(316KB) ( 4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构建开放和分布式应用系统的一种主流模式,多Agent系统有着广阔的研究前帚和应用价值。在统一建模语言(UML)的支持下,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研究开始走向成熟。一些面向Agent的方法学提供了开发多A—gent系统的工具、应用方法或技术。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发展,XML成为Internet上数据组织和交换的标准。现有研究工作所提出的多Agent系统对XML文档提供很少的支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XML的多Agent系统——XMAS。该系统采用带根连通有向图来表示XML文档数据模型,并给出相应
并行工程中MAS决策的协商机制及其评价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08-211. 
摘要 ( 123 )   PDF(302KB) ( 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并行工程中,多Agent智能决策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Agent间决策结果的不一致性会影响整个并行工程的决策结果,需要采取适当的协商机制调节Agent之间的矛盾。本文给出了可信度优先、权威性优先、相邻影响、彼此影响等四种Agent协商机制以及相应的决策公式,并对它们进行了量化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越性和适应性情形。最后给出了基于协商的Agent分组决策的一致性策略。
导弹控制系统稳定性研究
刘湘崇 梁彦 潘泉 程咏梅 张洪才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12-215. 
摘要 ( 163 )   PDF(281KB) ( 5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导弹控制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时变系统;传统的控制器设计是将总的飞行时间分为几段,然后对于不同的时间段设计不同的控制器;由于在同一时间段内系统参数不断变化,而控制器参数不变,这样就造成在时间段内控制系统性能变差;为了解决在每一个时间段内系统性能变差问题和在时间段之间切换控制器时系统性能的突变及发动机工作的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对各个控制器相对时间进行单点模糊化、乘积推理和平均加权反模糊化的方法,实现在整个时间段控制系统的平稳工作。克服动态性能的跳变和发动机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导弹的可靠性。仿真实验证明了
通用知识网格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挖掘本体研究
李玉华 卢正鼎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16-219. 
摘要 ( 125 )   PDF(406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布异构的海量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急待解决的课题,通用知识网格(UKB)架构模型用于在网格环境下创建大规模的分布式知识发现和知识集成系统。本体服务器是整个架构的核心模块,负责本体的管理和查询。数据挖掘本体服务是本体服务器提供的主要服务。本文主要介绍通用知识网格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挖掘本体的设计和OWL实现。数据挖掘本体可满足各种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用户的知识发现服务,使系统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和高用户可用性。还介绍了一个反洗钱领域数据挖掘解决方案实例。
Web使用挖掘技术分析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20-222. 
摘要 ( 124 )   PDF(277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Web挖掘的分类,包括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Web使用挖掘。讨论了Web使用挖掘过程的三个步骤,即数据获取与数据预处理、模式发现和模式分析,详细分析了每一个步骤中所使用的技术。指出了目前Web使用挖掘研究存在的不足,给出了Web使用挖掘未来的研究方向。
多角度不同表情下的人脸识别
李春明 李玉山 张大朴 刘洋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23-224. 
摘要 ( 125 )   PDF(209KB) ( 5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角度及不同表情下的人脸识别是人脸识别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将二维主元素分析法与贝叶斯判据相结合设计了多角度不同表情下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利用二维主元素分析法计算人脸的特征矢量空间,并将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数据向该特征矢量空间进行投影,然后使用贝叶斯判据进行识别。该方法集中了二维主元素分析法计算简单、速度快及统计分类器识别率高的优点。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计算简单,对具有表情变化及不同角度的人脸的识别率高。
对单训练样本的人脸识别问题的研究
张生亮 陈伏兵 杨静宇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25-229. 
摘要 ( 119 )   PDF(375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在许多人脸识别算法都是在假定每个人提供了多幅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展开的,时每人只有一幅训练图像的识别问题研究得很少,而实际中往往每人只提供了一幅图像。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些生成虚拟训练样本的方法;提出了基于粪间散度最大的二维主分量分析方法,在ORL库上用单训练样本取得了75.28%的识别结果。
用于图像逆映射的搜索转移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30-233. 
摘要 ( 128 )   PDF(342KB)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图像逆映射是基于图像绘制技术的基础算法,但由于需要进行繁琐的参考域搜索过程,传统图像逆映射算法计算复杂度大、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图像逆映射算法——搜索转移算法。该算法从场景的极线几何性质出发,将大量匹配搜索过程从参考域转移到目的域中进行,由于在目的域只需进行简单的判断操作,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整体的匹配复杂度;同时,算法充分利用场景的空间连贯性,通过为目的域制定自适应的绘制顺序,有效地减小了实际需要搜索的步长。实验表明,搜索转移算法简单有效,能极大地降低搜索复杂度95%以上,提高计算效率10倍左右。
图像多尺度几何分析新进展:Contourlet
倪伟 郭宝龙 杨锣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34-236. 
摘要 ( 302 )   PDF(282KB) ( 9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ontourlet是继小波分析后的新一代信号分析工具,具有多分辨、局部化和多方向性等优良特性,更适合处理图像等高维信号。本文分析了contourlet变换及其构造原理,探讨了contourlet变换在图像处理中的部分应用,最后给出了今后关于contourlet理论所值得研究的若干方向。
一种基于规则的脑组织磁共振图像分割新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37-241. 
摘要 ( 100 )   PDF(433KB)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将小波算法、分水岭算法及基于区域的模糊C均值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二次分割方法实现对脑组织磁共振图像的分割。首先,采用一种基于小波的滤波嚣去除图像中的噪声;然后采用分水岭算法实现对图像的初始分割。为克服分水岭算法的过度分割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区域的模糊C均值(RFCM)聚类算法实现对过度分割区域的合并。尽管分水岭算法存在过度分割现象,仍有一些区域分割得并不完全,尤其是在脑脊液与灰质,或灰质与白质的过渡区域。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局部区域连续性与全局信息相结合的基于规则的多阈值分割方法,对分水岭算
基于小波多尺度积的图像配准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42-245. 
摘要 ( 89 )   PDF(317KB)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时提取图像特征的鲁棒性和精确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积的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多尺度积提取边缘图像和特征点,同时保存特征点的方向信息,具有抗噪性强和边缘定位精确等优点;然后利用特征点的方向信息,定义角度直方图来得到图像之间的精确旋转角度;最后可以选择多种匹配准则来确定匹配点对。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精确性、抗噪性、有效性和鲁棒性等优点。
一种面向视觉效应的快速图像检索方法
宋坤 程小平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48-251. 
摘要 ( 119 )   PDF(284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视觉效应的图像检索方法——ACH—GCH RM,该方法在进行相似性度量时,将“面积-颜色”联合直方图(Area-ColorHistogram,ACH)融合到了传统的全局颜色直方图(Global Color Histogram,GCH)之中,由于在构造ACH的过程中进行了区域面积的非线性量化和区域数目的非线性映射,该检索方法具有更接近人眼视觉特性的优点。而压缩技术的使用使得两种直方图融合后仍具有较快的检索速度。
Web服务测试研究
白晓颖 赵冲冲 戴桂兰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52-256. 
摘要 ( 117 )   PDF(418KB)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eb服务技术为软件测试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Web服务测试需要能够适应面向服务的新的分布式计算体系架构。为保证服务的质量,Web服务需要从多个层次进行验证与确认,包括基础设施、单元服务、集成服务等;测试需涵盖服务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等各个方面。本文从web服务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出发,讨论了Web服务测试的主要问题。文章分析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并归纳总结了SOAP协议验证、WSDL语言扩展、基于模型的服务集成验证、和测试构架等主要研究成果。本文最后讨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代码缩减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57-262. 
摘要 ( 101 )   PDF(558KB) ( 9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应用的深入,计算系统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软件规模也越来越大,使得日益庞大的软件与有限的硬件资源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在嵌入式系统、移动计算以及实时控制系统中,这个矛盾尤其突出。如何减少代码、提高代码的效率,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问题,许多组织和机构正围绕着此论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代码缩减(code-size reduction)的研究背景,以及两种主要的代码缩减方法——代码压缩(code compression)和代码紧缩(code compaction);着重讨论代
基于CMMI的小型软件过程自评估工具
郑栋 谭玲 顾庆 陈遒蓄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63-265. 
摘要 ( 135 )   PDF(307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MMI-SW是SEI在CMM-SW的基础上开发并在全世界推广实施的一种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进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本文基于CMMI和小型过程评估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小型软件过程评估工具,帮助中小型软件组织根据CMMI进行快速的软件过程自评估。
一种基于软件体系结构配置的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66-268. 
摘要 ( 133 )   PDF(306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软件体系结构配置生成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组基于软件体系结构配置的测试标准及其计算规则。基于此,实现了基于软件体系结构配置的测试用例生成算法并分析了其时间复杂性。对人机结口(Marr-Machine Interface,MMI)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根据测试标准生成测试用例。
基于网络处理器IXP2400系统的软件设计
葛敬国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69-273. 
摘要 ( 129 )   PDF(509KB)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网络处理器高性能的包处理能力及可编程的灵活性适应了当前网络发展需求,广泛应用于高端路由器、边缘多业务宽带接入、媒体网关和安全等领域。基于网络处理器成功构建一个网络系统的关键在于网络处理器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其核心问题就是要软件系统充分发挥网络处理器灵活性和高性能的特点,面向网络处理器的硬件体系结构编程,合理利用网络处理器,为优化数据包处理的各种硬件资源设计高效的多处理器、多线程并行机制。本文以网络处理器IXP2400实现高速网络应用为例,介绍基于网络处理器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和设计方法,探讨开发高性能的微
框架设计通用化方法研究
于显平 余建桥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74-276. 
摘要 ( 107 )   PDF(218KB) ( 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框架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提出了框架设计的通用化方法,即应用建立高层逻辑模型、视图合并和回归验证方法实现框架设计,并应用该方法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框架设计和实例化。
基于组件技术的工业CT控制软件开发
段黎明 周安华 王珏
计算机科学. 2006, 33 (2): 277-278. 
摘要 ( 101 )   PDF(241KB)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工业CT控制软件的定制开发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工业CT控制软件。重点分析了工业CT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控制系统中的主要信息;提出了基于组件技术的工业CT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对工业CT控制系统中的功能组件进行了划分;根据基金会现场总线的规范定义了功能组件的基本结构,进一步分析了组件的组装;采用COM组件技术完成了组件的设计及工业CT控制软件的开发。实际应用表明,组件技术对解决工业CT控制软件的定制开发问题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