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当期目录
2007年第1期, 刊出日期:2018-11-16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流数据挖掘综述
孙玉芬 卢炎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5. 
摘要 ( 325 )   PDF(481KB) ( 12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一种新的数据形态,流数据对数据挖掘提出了诸多挑战。学者们已提出大量处理流数据的挖掘算法。本文对这些算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多个不同的数据流模型,这些模型对算法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然后,总结了流数据挖掘算法的特点,并给出了算法中常用的技术。最后,分析了各个流数据挖掘任务中的代表性算法。
可传递签名研究综述
张国印 王玲玲 马春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6-11. 
摘要 ( 265 )   PDF(464KB) ( 5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传递签名是由Micali和Rivest在2002年首先提出的,主要用于对二元传递关系进行签名。本文综述了可传递签名的研究现状,描述了可传递签名的定义、模型及其安全性,概括了现有的可传递签名方案,包括无向传递签名方案和有向传递签名方案。最后对可传递签名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数据基因:数据的进化过程管理模型
奚建清 郭玉彬 汤德佑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2-16. 
摘要 ( 139 )   PDF(373KB) ( 4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同生物一样,数据也具有进化过程。本文参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给出一种数据进化过程管理模型——数据基因模型。在数据基因模型中,数据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称为数据的遗传信息,它们被保存在数据基因中。通过数据基因的遗传和变异来记录数据的特征及与其它数据的关系。该模型可用于企业信息处理、审计事务处理等对数据来源、去向需要清楚了解的应用中。本文给出了数据基因模型的基本概念、性质,并给出了模型的一个实例。
FollowMeLite:用于普适计算的轻量级中间件平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7-20. 
摘要 ( 96 )   PDF(393KB) ( 4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普适计算的目标是让环境和计算资源紧密结合,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达到这一目标,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构成了环境中计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的计算资源有限,网络连接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以及软硬件的异构性,开发用于这些设备的上下文感知应用复杂并且费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支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普适计算的轻量级中间件平台,叫做FollowMeLite。FollowMeLite是整个FollowMe普适计算基础结构中的一部分。它构建在OSGi之上,集成了基于本
基于描述逻辑的特征模型
范少锋 张乃孝 赵新宇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1-25. 
摘要 ( 108 )   PDF(382KB)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特征模型缺乏严格语义基础,难以对模型进行一致性推理,无法保证模型的一致性,进而影响最终软件产品的质量。本文讨论了如何使用描述逻辑对特征模型进行形式化,给出了将特征模型转化为描述逻辑ALCQI知识库的算法,通过验证转化后的知识库的一致性得到所对应特征模型的一致性。并利用描述逻辑的推理机RACER对转换得到的知识库进行推理,自动完成特征模型的一致性检查,为特征模型的一致性检验提供一种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可靠性和高效性。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IEEE802.11 MAC协议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6-28. 
摘要 ( 100 )   PDF(216KB) ( 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EEES02.11 DCF作为无线局域网的MAC层规范被广泛应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仿真和测试中。通过研究发现即使在拓扑不变的条件下,使用表驱动路由协议DSDV,TCP流仍然存在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网络负载的解决问题方法。
一种Ad Hoc网络中的安全匿名按需路由协议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9-33. 
摘要 ( 109 )   PDF(406KB) ( 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虽然现在研究Ad Hoc网络中安全的文章很多,但是很少有人考虑到匿名的问题。本文中,匿名性的定义更加严格,将匿名性细分为身份保密、位置保密和路由匿名三个部分。文章提出安全匿名按需路由协议(SADR,Secure Anonymous Routing)不但保证了路由安全形成和维护,数据安全传输,并且同时满足了匿名性各个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身份匿名性和强位置保密性,使得恶意节点无法获得合法节点的身份与位置信息,从而难于进行攻击。为了清晰准确的表达SADR协议的过程,引入了DFA(determinis
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VCP研究
关治洪 陈虎 陈建聪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34-35. 
摘要 ( 118 )   PDF(214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网络的带宽或者时延增大时,TCP协议的性能严重下降,最显著的就是网络瓶颈处带宽利用率很低。Xia提出的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VCP)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VCP协议中,每个路由器每隔200毫秒的计算一个“负载因子”以反映网络的拥塞程度,并将其编码放入每个经过数据包的两位ECN位中。源主机根据数据包中的负载因子,执行不同的拥塞控制算法,分别提高带宽利用率和公平性。与其他的显式拥塞控制协议相比,VCP仅使用了很少的(两位)比特数,但是仍获得了较好的性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机制
杨贺 张树东 孙利民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36-38. 
摘要 ( 118 )   PDF(327KB) ( 8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感器网络节点是低功耗低价格微型嵌入式设备,其能量供应和无线通信带宽十分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用来控制能量高效的合理网络结构的形成,对通信机制、数据融合和时间同步等有重要影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底层关键支撑技术之一。本文从节点功率控制、层次型拓扑形成和网内协同启发机制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已有典型的拓扑控制算法,并对拓扑控制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VPN拓扑中关联控制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39-41. 
摘要 ( 114 )   PDF(292KB)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网络拓扑的安全性是保障网络服务安全的核心研究内容;尤其在虚拟私有网络(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拓扑中,由于VPN的隧道技术、私有路由技术和加密技术,一方面使得内部服务群暴露在Internet中,另一方面增加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保护内部网络的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以VPN网关为中心,协同用户终端、防火墙、IDS和内部的应用服务,构建的多层安全防护机制——关联控制机制(CCM:Correlative Control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FGS增强层视频传输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42-45. 
摘要 ( 138 )   PDF(427KB) ( 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基于IP无线网络中精细粒度可伸缩性(FGS)视频的侍输。基于包交换的IP无线网络通常由两段链路组成: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为了处理这种混合网络中不同类型数据包的丢失情况,对FGS视频增强层数据运用了一个具有比特平面间不平等差错保护(BPUEP)的多乘积码前向纠错(MPFEC)方案进行信道编码。对FGS增强层每一个比特平面(BP),在传输层,采用里德——索罗蒙码(RS)提供比特平面间的保护;而在链路层,则运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串联率兼容穿孔卷积码(RCPC)提供数据包内保护。还提出了一个率失真优化
基于空间相关性的复杂度可分级帧间模式选择
冯镔 朱光喜 刘文予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46-49. 
摘要 ( 110 )   PDF(288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H.264的复杂度可分级的帧间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采用一张概率表将当前宏块的7种预测模式与相邻的上侧和左侧宏块的最优模式联系起来。对于每一种相邻宏块模式的组合情况,该表将当前宏块的7种预测模式按照出现概率的高低进行排序,从而可以确定最可能模式、次最可能模式等。在此基础上,调整候选模式数量以匹配终端平台不同的复杂度约束水平,同时又可以最大可能地保证最优模式处在所选择的部分模式子集中。该算法具有4个复杂度级别:40%,54%,70%和82%,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灵活有效地降低编码器复杂度,同时
移动自组网安全地址自动配置方案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50-51. 
摘要 ( 97 )   PDF(229KB)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首先提出一种移动自组网多层安全体系,然后重点针对数据链路层提出一种新的安全地址自动配置方案,它是由建立路由前的节点间的相互身份认证和安全地址分配(公钥散列产生节点地址)两个部分组成。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各种相关的攻击,最后还进行了方案的效率分析。
基于蚂蚁代理的QoS多播路由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52-56. 
摘要 ( 94 )   PDF(407KB)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的基于蚂蚁代理的路由算法都没有考虑到状态信息的非精确性对蚂蚁选路过程的影响。本文中,我们为状态信息不精确的包交换网设计出一种有带宽和延迟保证、基于蚂蚁代理的多播路由新算法——QMRA。在我们的算法中,蚂蚁使用链路满足QoS约束的概率以及它所经过路径的代价,而不是它的旅行时间或年龄来决定信息素的铺设。因此,蚂蚁代理的移动过程比较简单,控制参数也较少,并且能够容纳状态信息相当程度的不精确性。仿真结果显示了QMRA在状态信息不精确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路由阻塞率和数据包的平均延迟,并且能够快速收敛。
基于ns2的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模拟
金信苗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57-60. 
摘要 ( 189 )   PDF(292KB) ( 7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间组网技术是卫星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能够提供全球覆盖并支持多种业务,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在具有星间链路的卫星网络中进行分组路由。本文简单分析了LEO卫星网络的路由特性,讨论了在卫星环境下进行模拟仿真的方法,具体介绍了ns2对卫星网络模拟的支持,并针对两种不同的路由算法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一种基于EPN的拥塞价格机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61-63. 
摘要 ( 88 )   PDF(255KB) ( 4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网络发生拥塞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户需求大于资源供给。利用价格机制中价格随供求关系而波动,又反过来影响用户需求的原理,可以均衡负载,抑制拥塞。针对网络中价格波动及价格传递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PN(Explicit Price Notification)的拥塞价格机制,该机制通过路由器的平均队列长度与队列阅值的关系来反映用户需求的变化,并将价格调整的信息快速传递给用户,激励用户做出正确的资源决策,使网络维持在高吞吐量,低拥塞的状态。同时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队列阈值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Master/Slave结构下可保证边竞争QoS限制的资源分配策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64-66. 
摘要 ( 95 )   PDF(211KB) ( 3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任务调度作为分布式系统中提高系统并发处理的关键一直受到很多关注,随着分布式系统规模的扩大以及分布式系统中所处理任务数的增多,这个NP问题很多只能依靠启发式搜索技术获得近似最优解,然而这些算法中大都忽略了分布式系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通信竞争问题。已有的关注通信竞争的理论要么不适用于多任务的实时分布式系统,要么最终的任务分配无法实现整体makespan值最小(min-max)。本文提出了一个以master/slave为支撑结构,以最小化系统整体响应时间为代价函数的算术模型MMP。MMP既考虑了通信竞争问题,
基于仿真的高速长距离网络中TCP协议性能评价
杨征 吴玲达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67-70. 
摘要 ( 122 )   PDF(353KB) ( 4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的传输控制协议不断涌现,迫切需要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和可重复的评价方法,定义了一系列性能测度集和仿真用例,基于NS2对最近几年提出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速长距离网络中TCP协议High-Speed TCP、Scalable-TCP、FAST-TCP、BIC-TCP以及H—TCP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一致的应用性能测度和标准仿真用例可以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Ad Hoc网络性能测量分析
王伟 蔡皖东 田广利 李勇军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71-73. 
摘要 ( 124 )   PDF(366KB)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d Hoc网络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Ad Hoc网络复杂的动态特性,国内外尚未出现一种有效的网络性能测量方法。在对Ad Hoc网络动态特性、传统的网络测量和网络断层扫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断层扫描的Ad Hoc网络性能测量架构及若干关键问题。
面向天基实时系统的QoS监控算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74-77. 
摘要 ( 99 )   PDF(300KB)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基网研究正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但如果天基网缺乏相应的QoS机制,系统过载时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个提供多类服务的基于路径的服务质量确保策略被提出来,它建立了一个连续QoS监测模型,以路径响应延迟为核心度量标准,将同一类应用抽象为一条虚拟路径,并以路径黏合起系统的各个组件。同时据此提出了一套动态自适应的QoS监控算法。测试表明,即使经历严重的过载与业务突发,也能保证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
中国计算机学会暨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专委会全国电子政务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EGTA2007)征文通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77-77. 
摘要 ( 105 )   PDF(73KB) ( 4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索引的XML查询技术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78-80. 
摘要 ( 95 )   PDF(282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目前XML数据查询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主要的XML索引查询技术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其中包括:基于路径索引的XML查询方法,如DataGuide、1-index、A(k)索引等;基于编码的XML索引查询方法,如Anc_Desc_B^+、XR树+XR-Stack算法等。文中对相关XML索引查询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ETL执行过程的优化研究
吴远红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81-83. 
摘要 ( 115 )   PDF(210KB)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个ETL(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优化框架并对ETL过程的逻辑优化进行了研究,把优化问题建模成状态空间搜索问题。每个ETL工作流看作一种状态,通过一系列正确的状态变换来构造状态空间,并且提出算法来获得最小执行时间的ETL工作流。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其具有良好效果。
移动对象数据库预测范围聚集查询技术研究
吴秋云 廖巍 景宁 李军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84-87. 
摘要 ( 145 )   PDF(330KB) ( 4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预测范围聚集查询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对象的聚集TPR树索引。聚集TPR树索引在TPR树中间节点中加入移动对象聚集信息以减少预测范围聚集查询所需要的节点访问代价。并增加了一个建于移动对象标识上的哈希辅助索引结构以支持自底向上的删除搜索算法,具有很好的动态更新性能和并发性。提出了一种EPRA查询算法,采用更精确的剪枝搜索准则,大大减少了查询所需要访问的磁盘节点,具有良好的查询性能。
一种XML概念模型-XUML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88-91. 
摘要 ( 94 )   PDF(317KB)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XML已成为Web上表示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标准。设计XML模式的方法变得更加重要。为了设计或集成XML模式,常常需要基于合适的概念模型。本文分析了对XML概念模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XML概念模型:XUML,并说明了XUML的主要特征和优点:能更明确地表示“包含”语义,支持“业务组件”概念,能在多级上下文中说明数据依赖,基于UML2标准;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一种实现XUML的方法。
基于DMB手机EPG系统的XML数据存储与传输技术研究
吴君林 许龙飞 赵聚雪 司徒浩臻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92-96. 
摘要 ( 138 )   PDF(374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多媒体广播电子节目指南(DMB EPG)是数字电视行业内一项重要的应用,也是用户通过手机获取节目信息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DMB EPG系统中,减小文档大小、改善传输性能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EPG系统的XML数据存储技术和基于传输性能的XML数据编码问题。在分析研究DMB EPG协议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DMB EPG系统的XML数据存储和二元编码过程,并对三种编码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移动分布式环境下服务适配系统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97-99. 
摘要 ( 114 )   PDF(350KB) ( 4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移动环境给分布式资源共享特别是服务发现和资源定位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移动性给服务发现和资源定位机制带来的特殊性,介绍了具有服务主动适配能力的服务适配原型系统Service CatalogNet,给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适应移动性需求的支持多样性的服务模型、服务主动适配策略以及基于模糊匹配的服务定位机制。
基于XML路由网络的主动兴趣管理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00-102. 
摘要 ( 101 )   PDF(330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动兴趣管理将主动路由技术应用于兴趣管理领域,采用通讯和兴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分布式虚拟环境中对象间的通讯关系。但是由于主动路由技术本身的缺陷和限制,很难构建实际的主动兴趣管理系统。在对主动兴趣管理、XML路由及其相关技术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XML路由网络的主动兴趣管理技术将XML路由技术引入了主动兴趣管理,克服了其固有缺陷,提供了一个实现和发展主动兴趣管理系统的全新思路。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工作流重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03-105. 
摘要 ( 94 )   PDF(321KB) ( 4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知识抽取、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兴起,基于日志的企业流程重构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目前重构算法大都采用本地策略因而无法保证最优挖掘以及算法对噪声不强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工作流重构算法。该算法结合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思想,通过对流程活动依赖关系的度量,构建因果关系矩阵映射流程实例(CASE)作为种群染色体,进而完成初始种群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了收敛速度,减少时间开销,同时避免了早熟收敛,因此该算法在有效处理噪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流程模型的正确挖掘。
DM642在网络多媒体开发平台中的应用
刘星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06-108. 
摘要 ( 125 )   PDF(267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高效音、视频标准的不断推出,利用互联网进行音、视频节目的实时传榆已经成为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DM642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的最新的一款媒体处理器,它为多媒体产品应用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DM642的性能在已推向市场的各种媒体处理器中位于领先地位,将会广泛应用在网络多媒体开发平台的设计中。
多模态体育视频语义分析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09-111. 
摘要 ( 130 )   PDF(264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足球运动为例提出了一种体育视频语义结构,并提出相应的语义分析框架。视频被分解为纯视频流和音频流两种模态,每种模态均可依次提取和综合出低层内容和中层内容。视频流可根据低层(物理)内容分割为物理镜头,然后根据特定的中间层内容可以确定为语法镜头。音频也可以在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有意义的中间层内容,如解说员兴奋时的声音。最后,根据视频流和音频流的中间层内容,按照足球比赛转播的规律,分析出比赛中的精彩事件,并选取相关的镜头作为反映此事件的序列组合。
基于移动代理的安全集式路由协议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12-114. 
摘要 ( 95 )   PDF(282KB)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路由安全是移动代理技术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基于移动代理的选择式路由是指对于包含在路由信息中的某些支路主机组,用户只要求移动代理经过其中的一条支路主机组即可。基于嵌套加密技术,Mir J首次提出了一个安全的移动代理选择式路由协议。本文利用基本加密签字技术,设计了一个新的基于移动代理的安全选择式路由协议,并且详细分析了协议的安全性和计算复杂度。结果表明,协议不仅满足所有的安全要求,而且与Mir J方案相比,在计算复杂度方面拥有更好的性能。
一种基于身份的分布式会议密钥分发方案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15-116. 
摘要 ( 106 )   PDF(240KB) ( 5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和(t,n)门限共享,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可容错的会议密钥分发方案,与传统的秘密共享方案不同的是,秘密分片由服务器的私钥产生,而不是由会议发起者产生并分配给这些服务器;通过收集这些秘密分片,构造多项式函数;任何被邀请参加会议的成员,都可向这些服务器申请秘密分片并恢复会议密钥。在会议密钥的分发和重构过程中,各个成员的身份可以方便地进行验证,避免了各类欺诈行为的发生。
一个数据膨胀率为1的概率公钥密码系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17-119. 
摘要 ( 103 )   PDF(206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RSA公钥密码的基础上,采用时间戳和hash函数技术,并利用以Blum数为模的二次同余式中求平方根的不可计算性,设计了一个概率公钥密码系统,此密码系统的密码强度不低于RSA的密码强度和求以Blum数为模的二次同余式平方根的难度,加、解密的时间复杂度为O(k^3),其中k为模数的长度,密码的数据膨胀率等于1,因此在数据膨胀率上,此概率公钥密码系统是最优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技术与测试平台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20-122. 
摘要 ( 299 )   PDF(384KB) ( 5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实际传感器节点建立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测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技术和测试平台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对搭建测试平台中的三个关键问题:量化评估节点度网络的状态信息、监视控制节点网络行为、反映大规模网络应用环境,以度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和讨论。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的实际设计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一种基于DBMS的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及其应用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23-127. 
摘要 ( 116 )   PDF(417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基于身份认证和存取控制的数据库安全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防止SQL注入、合法用户权限滥用等非法行为,而现存的入侵检测研究多集中在网络和操作系统,由此提出一个基于DBMS的无监督异常检测算法。首先定义了数据库查询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似度计算方法,其次给出了包括查询聚类、标记和检测三阶段的异常检测算法,最后给出了算法在合成数据中的聚类结果及其在真实数据中检测SQL注入的应用,并讨论了利用数据库索引的扩展算法。
一种基于DSML的证书验证方案及其实现
李寅东 郭义伟 马宏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28-129. 
摘要 ( 124 )   PDF(163KB) ( 5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XKMS将是下一代的PKI实施方案,但是它还不够完善。在与底层PKI进行交互时,发挥其基于XML的特性,使用DSML简化XKMS中证书验证机制,不失为一个更为简洁和面向未来的可行方案。
概率逻辑模型与学习研究进展
徐光美 杨炳儒 张伟 宁淑荣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30-132. 
摘要 ( 159 )   PDF(262KB) ( 8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概率逻辑学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提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化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概率关系模(PRMs)、贝叶斯逻辑程序(BLPs)、逻辑贝叶斯网络(LBNs)和随机逻辑程序(SLPs)等。文章重点介绍了贝叶斯网络与一阶逻辑的结合,并以PRMs、BLPs和LBNs为例,描述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概率逻辑模型(PLMs)的知识表示方法,给出了此类PLMs一般使用的参数估计方法和结构学习方法,并给出了建议的研究方向。
一种基于结构分解的影响图模型选择算法
姚宏亮 王浩 张佑生 方宝富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33-135. 
摘要 ( 111 )   PDF(301KB)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概率网络模型选择的数据依赖性和计算复杂性,以及影响图模型的非概率关系学习问题,通过对影响图结构进行分解,提出一种PS-EM算法实现影响图概率结构部分的模型选择,给出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学习每个效用结点的局部效用函数来实现效用结构部分的模型选择方法。PS-EM算法对N.Firedman的SEM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引入融合先验知识的MDL评分标准来降低传统MDL评分对数据的依赖性;通过将参数学习和结构评分分开计算提高计算效率。最后,在石油投机商模型上的结果显示,PS-EM比SEM的时间性能要好,对数据依
L^2DLNB:懒惰学习双层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36-139. 
摘要 ( 224 )   PDF(340KB) ( 5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尽管朴素贝叶斯简单而且在很多数据集上效果很好,但是其属性独立性假设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总是成立的,当这一假设不成立时,其结果很差。通过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放宽这种独立性假设的新算法——懒惰学习双层朴素贝叶斯分类器L^2DLNB,该算法使用基于条件互信息的懒惰学习方法,在求不同类标的似然度时,使用不同的属性依赖关系,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出各类标似然度。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在一些数据集上取得了更好的分类精度。
视觉跟踪模糊自调节PI控制算法
沈晓晶 陈明 李净 池涛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40-143. 
摘要 ( 111 )   PDF(292KB)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视觉跟踪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传统控制方法往往难以胜任。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视觉跟踪控制算法——模糊自调节PI控制算法,以跟踪三维平动刚体目标。与传统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算法相比,该控制算法有两个优点:①以二值目标图像的矩特征为图像特征,因而无需图像特征匹配;②模糊调节器根据闲环系统响应的不同阶段,在线调节PI参数,从而改善了闭环系统的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糊自调节PI控制算法不仅简单快速,且具有较高控制精度。
应用机器学习于Chi平方密写分析的研究
葛屾 高阳 周如益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44-147. 
摘要 ( 108 )   PDF(360KB) ( 4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顾当前的密写和密写分析技术,并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到经典的Х^2密写分析上。给出了方法的框架并进行了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的Х^2密写分析优于简单Х^2密写分析的结论,从而肯定了机器学习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指出了在密写分析技术中进一步应用机器学习方法的方向。
一种基于“交并集”和Pignistic概率的证据冲突的改进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48-152. 
摘要 ( 293 )   PDF(374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D-S证据理论无法解决高冲突证据的缺陷,通过对现有几种证据冲突的改进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交并集”和Pignistic概率的改进方法。本文放宽D-S组合规则的假设,只要求证据在组合时至少有一条是真实的,如果证据A和B相互支持,说明它们都是真实的,可以用“交集”运算将证据的信度聚焦在它们的芟集上;如果证据A和B相互冲突,表明不知道哪一条证据是真实的,则用“并集”运算将信度聚焦在它们的并集上,即证据支持A或B中的一个,这种思路更符合人类的直觉。由于在目标识别系统中,最终决策是单个待识目标,因此以还要用
基于覆盖广义粗集的模糊性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53-155. 
摘要 ( 87 )   PDF(213KB) ( 3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定义了基于覆盖广义粗集的模糊性度量,给出一种度量表示并讨论此种模糊性度量的性质;定义了正负域覆盖广义粗集的模糊度,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给出直观解释。
Vague集及其相似度量
邱卫根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56-158. 
摘要 ( 116 )   PDF(186KB) ( 4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相似度量是Vague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首先讨论了Vague集的两种扩张原理,并结合Vague集自身的特点及其典型的背景知识,提出了两种Vague集的相似度量方法,同时分析了它们的性质。本文的结果对Vague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有一定意义。
粗糙集约简的闭算子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59-162. 
摘要 ( 92 )   PDF(396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属性集角度分析信息系统约简问题。在信息系统的属性集及其幂集上分别定义了等价关系r和R,研究了两者生成的闭算子C(r)和C(R),以及闭集族G和CR的诸多性质和关系,证明了G与CR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由此获得信息系统属性集的约简方法,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与文[7]方法等价。
面向情感语音识别的建模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63-165. 
摘要 ( 115 )   PDF(273KB) ( 5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情感是语音识别研究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不同的情感对于语音有着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中性语音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识别效果大打折扣。对于类似的影响通常的解决方法有寻找鲁棒特征,特征归一化以度模型调整训练等。本文通过自适应方法,使用少量情感数据,在中性语音模型的基础上自适应得到新的情感语音模型。实验证明,新模型对于情感语音有着更好的整体识别率。
汉语句间成分共享类型及分布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66-169. 
摘要 ( 105 )   PDF(364KB) ( 5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语言中语句之间经常出现句子成分共享的情况。本文以计算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首先明确了便于计算机自动处理的句子和句群的定义。以此为基础,获得了真实语料中句群单位内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进而依据语句的定义分析了语句之间语义块共享的类型。给出了语句间语义块共享的具体分类。统计了真实语料中各共享类型的分布数据。同时本文还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符合常人对语料的直觉定性判断。本文的结果有助于语句之间成分共享和句群的计算机自动分析。
一种通用智能学习环境模型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70-171. 
摘要 ( 85 )   PDF(253KB) ( 5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智能学习环境的研究已有十年的历史,但主要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就某一特定学习课程或内容构建一个具体的智能学习环境,或者就智能学习环境的某一方面进行探讨。在教学改革突飞猛进的时代,从可扩展性的角度建立一个通用的智能学习环境,对于加快智能学习环境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智能学习环境综合理论,分析了智能学习环境的设计理念和主要功能,并由此构建了一种通用智能学习环境模型。
一些新的Hamilton图的必要条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72-176. 
摘要 ( 96 )   PDF(400KB) ( 7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寻求Hamilton图的适当的特征刻画是图论的一个重大未解决问题,根据图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图的顶点的分层方法,研究了Hamilton图中层与层间对外顶点数和对外边数应该满足的关系,分析了Hamilton图中每层顶点数与每层对外项点数的关系,探讨了图与其Hamilton演化图的Hamilton性关系,最后得到一些新的Hamilton图的必要条件。所获得的新的Hamilton图的必要条件实用性强,使用方便,能判断一些原必要条件不能判断的非Hamilton图。
图的支配集若干问题的研究
李镇坚 葛启 王海涛 朱洪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77-178. 
摘要 ( 150 )   PDF(236KB)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两个图支配集问题的变形即C强支配集和完全支配集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有重要的实际应用背景。我们证明了它们的判定问题是NP完全的,并且给出了它们相应优化问题的近似算法以及算法的近似度分析。
面向移动的卡通人脸生成系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79-182. 
摘要 ( 108 )   PDF(305KB) ( 4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给出了一个面向移动数字娱乐的肖像漫画生成系统。该系统的输入是一张真实人脸照片,输出为具有娱乐效果的夸张人脸肖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人脸照片的肖像插图画的生成。文中采用了Unsharp Mask锐化处理结合色彩缩放运算的方法,本方法不仅考虑到移动设备用户对计算速度的要求,而且能保留人脸的绝大部分特征,从而更为有效地生成人脸的肖像插图画。第二,人脸表情变形以产生人物的幽默漫画。对基于特征的变形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自动化。此外,本文改进了传统的ASM方法,用来帮助去除人脸图像背景信息和更为方便地控
基于局部方向场的指纹褶皱检测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83-186. 
摘要 ( 142 )   PDF(336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褶皱是指穿过指纹脊线和谷线的不规则条纹。由于年龄增长、体力劳动、意外事故等,指纹中会产生褶皱。褶皱的存在将在指纹识别中引入伪特征点,降低指纹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方向场的自适应多通道滤波算法,并在该算法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多分辨率的褶皱检测框架。实验证明,该算法检测结果准确;与现有算法相比,算法架构简洁、效率更高,可以很好地解决指纹中褶皱检测问题。
基于对偶树复小波和MRF模型的纹理图像分割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87-190. 
摘要 ( 90 )   PDF(276KB)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对偶树复小波(DT-CWT)和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模型提出了一种监督纹理图像分割算法,算法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对复小波变换系数进行较为精确的建模,提取其一阶统计信息作为纹理特征,综合多个尺度的信息,基于极大似然标准进行初始分割;其次,将初始分割结果用MRF模型表示,基于贝叶斯最大后验(MAP)融合初始分割结果,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算法应用于合成纹理图像和实际图像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对比实验表明算法所采用的纹理特征的提取方法、小波变换方式、用MRF模型来建模标号等是算法简洁有效的基础。
基于QP_TR信任域的序列图像目标跟踪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91-194. 
摘要 ( 95 )   PDF(294KB)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将信任域算法和尺度空间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目标尺寸连续变化的新的序列图像目标跟踪算法;将信任域算法与灰度模板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目标跟踪算法。在第一种算法中,首先将序列图像按照颜色直方图转换成目标概率分布图,目标区域在概率分布图中呈现为灰度块。然后通过检测该图在尺度空间中微分滤波器输出的极值,来决定这些灰度块的尺度。最后我们使用QP_TR信任域算法在尺度空间里和图像平面内快速搜索概率分布图的多尺度规范化Laplacian滤波函数极值,实现了目标定位并同时决定了其尺度,从而完成了跟踪
基于线结构分析的档案图像倾斜校正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95-197. 
摘要 ( 95 )   PDF(241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档案数码化为政府档案资源深度利用提供了途径,数码化后的档案图像倾斜校正是数字档案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字图像的预处理过程。通过引入一个多尺度的高斯滤波器,可以对档案图像的全局特征进行增强,继而在增强的图像中,定义基于梯度函数的结构分析张量,提取像素点的线结构似然信息,对于大于一定阈值的线结构信息,计算其倾角,最后利用倾角直方图的统计特性确定档案图像的倾斜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文本富裕档案具有普遍适应性。
基于背景分析的手写数字切分方法
马瑞 夏永泉 杨静宇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198-200. 
摘要 ( 149 )   PDF(302KB) ( 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考虑到手写数字串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以分析特定背景区域为主,针对具体粘连数字采用不同分割策略的切分方法。文中引入蓄水池的概念来形象描绘出背景区域中字符间的粘连部分,并从中抽取某些特征对字符的具体粘连形态进行了归纳分类。在分割过程中,根据字符的粘连类型选用不同的滴水算法来求得分割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对于手写数字分割的有效性。
工业CT断层图像自动生成STL文件的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01-202. 
摘要 ( 112 )   PDF(229KB) ( 5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使工业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获得的工件断层图像格式转换为快速原型设备所接受的数据格式,研究了工业CT断层图像数据格式自动生成STL(Stereolithography)文件格式的方法,并用VC^++开发了软件,实验结果表明,效果较好。
量子进程
刘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03-207. 
摘要 ( 109 )   PDF(312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量子力学原理,酉变换和测量算子可以完成量子计算中的所有操作,但仅用酉变换和测量算子的序列并不能清楚地描述量子世界的并发与通信,因此本文提出了量子进程的概念,讨论量子进程通信的几种可能方式,并基于CCS建立了两个量子进程的一种互模拟关系,用以刻画传送量子进程的并发与通信。
面向测试的多视图构件模型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08-212. 
摘要 ( 94 )   PDF(498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件模型不仅是构件使用者理解、使用构件的重要依据,也是构件开发者和构件使用者测试构件的基础。目前已有的构件模型主要从分析设计以及使用的角度描述构件,对构件测试中的测试要素的描述并不充分。在分析已有构件模型和构件测试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展UML2.0描述的面向测试的多视图构件模型,并给出了实例。
一种动态消减时间自动机可达性搜索空间的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13-218. 
摘要 ( 89 )   PDF(498KB) ( 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时间自动机的可达性分析算法通常采用对符号状态的枚举来遍历其状态空间。符号状态由位置与时间区域组成,时间区域用形如x-y≤(〈)n的原子公式的合取式来表示。在对时间自动机进行可达性分析的过程中,分析算法将生成大量的符号状态,往往导致对计算机内存的需求超出了可行的范围。本文给出了一个消减符号状态个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符号状态间的依赖关系进行分析,在不影响分析结果的前提下消去某些时间区域的原子公式,从而扩展符号状态。扩展后的符号状态包含有更加多的其它的状态,通过删除掉那些被包含的符号状态可以减少算法存储的状态
反射式实时构件的实现
黄靖 卢炎生 徐丽萍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19-222. 
摘要 ( 110 )   PDF(388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射式实时构件的实现,是对基于反射的实时构件模型规约描述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其实现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即实时构件模型到实时构件实现体的转换,以及实时构件实现体反射动态性的体现。本文主要围绕这两个关键问题,给出反射式实时构件的实现方法。
支持服务行为和质量的面向服务软件开发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23-227. 
摘要 ( 88 )   PDF(374KB) ( 4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方法减少了开发应用程序的时间和复杂度。当前面向服务架构中的服务注册和发现主要关注于服务的接口描述和静态属性,却较少考虑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对服务行为即外部可见的操作序列的忽视,可能导致服务产生运行时的异常和错误;忽视服务质量即其运行时的质量信息,则可能导致系统运行的低效。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展的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过程,探宄服务交互过程中其行为一致和质量匹配。在面向服务的组件模型OSGi平台上,采用动态AOP技术,设计了一种支持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的中间件系统。该系统不但保证服务发现的调用一致性
带OCL约束条件的类图到object—Z规格说明的转换
缪淮扣 陈怡海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28-235. 
摘要 ( 104 )   PDF(534KB) ( 6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何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是目前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将形式化方法和主流的软件开发方法相结合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本文研究UML语言和Object-Z语言相结合的方法,为主流的软件开发人员所使用的图形化规格说明技术与形式方法提供的精确的分析和验证技术架起了一座桥梁。本文定义如何将带0CL约束条件的类图转换到Object-Z规格说明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支持Object-Z语言的工具采对UML语言描述的系统性质进行验证和确认,而且能够帮助规格说明人员方便地构造Object-Z规格说明。
关于Petri网精细化操作及其应用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36-241. 
摘要 ( 103 )   PDF(296KB) ( 4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顾客投诉”等这一类业务处理问题,提出了用Petri网精细化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案。定义了一种子网,用这种子网分别对Petri网中的某些变迁进行细化,得到更细致、更精确的Petri网。研究了Petri网精细化操作的性质保持问题,给出了这种精细化操作保持结构有界性、守恒性、可重复性、相容性和活性的充分条件。本文的结果可为复杂大系统的分析提供重要手段,并特别适合于一类业务系统的描述和验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基于过程蓝图的重构操作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42-247. 
摘要 ( 156 )   PDF(425KB)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基于过程蓝图的模型重构操作形式,将传统的基于源代码的程序过程重构变为基于过程蓝图的可视化重构,使基于过程源代码的重构能够在更高抽象层次的过程模型中得到应用,避免程序源代码的语法分析,简化重构过程及其实现,从而提高了重构处理的效率。
OpenCMP:一个支持事务存储模型的多核处理器模拟器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48-254. 
摘要 ( 142 )   PDF(612KB) ( 6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PU设计正在由仅开发指令级并行性的单线程单核结构转向利用线程级并行性的多线程多核结构,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可移植性好并被广泛使用的开源多核处理器模拟器,限制了在这样的结构上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我们开发了一个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模拟器OpenCMP,用于支持当前和未来对多线程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关键技术的研究。该模拟器适当地抽象了多核处理器结构,为主流的多核处理器结构研究提供一个可扩展、灵活的模拟工具框架,包括支持对乱序、顺序的处理器核和同时多线程处理器核的模拟,以便对更大的多核设计空间进行比较性研究。本文以支
一种面向基于属性存取的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谢琳峰 吴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55-258. 
摘要 ( 101 )   PDF(343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属性的存取,对于在包含不同来源的大量文件的系统中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特性。然而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价值已广为人知,该特性的真正有实用价值的实现仍然非常之少。本文探讨了实现该特性时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它们是怎样在一种专为此目的设计的文件系统中,通过成功的应用各种原则而被妥善处理。
一种高性能I/O方法
霍严梅 鞠九滨 胡亮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59-261. 
摘要 ( 105 )   PDF(292KB) ( 3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并存文伴系统是解决I/O瓶颈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科学应用中跨越式的文件访问模式与现存并行文件系统访问这些数据的方法的结合,对于大型数据集的访问其I/O性能是难以接受的。为了提高并行文件系统中对不连续数据的I/O性能,创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I/O方法:用户自定义文件视图结合合并I/O请求。并且在WPFS并行文件系统中实现了该方法。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增强科学应用性能的潜力。
嵌入式RISC处理器体系结构并行技术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62-263. 
摘要 ( 87 )   PDF(267KB) ( 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主流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结构创新与发展的研究,着重从处理器体系结构中RISC规则的突破、数据处理、多线程、多核处理器的构成等多种并行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降低运行功耗,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研究了这些并行机制的实现技术。研究表明,嵌入式处理器结构中并行技术的应用,是应对目前嵌入式应用高性能、低功耗挑战的有效方法。
IA-64二进制翻译中优化代码消除技术
苏铭 赵荣彩 宋宗宇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64-267. 
摘要 ( 124 )   PDF(325KB)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IA-64架构为获得高性能支持许多先进体系结构的特性,例如显式指令级并行,指令判定执行,以及投机装入等,这些特性对编译器是可见的,但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体系结构的特性,编译器优化往往将程序的代码进行深度重构,使得从优化后的可执行代码中很难恢复源程序逻辑。本文提出了在IA-64二进制翻译中应用优化代码消除技术,提高翻译效率和生成目标机代码的质量。
基于EMF和OCL的MDA软件工程方法研究
常浩浩 覃征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68-271. 
摘要 ( 106 )   PDF(255KB) ( 6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基于模型的软件工程方法的兴起,模型逐渐地变为软件工程中的重要元素,介绍了OMG规范MOF、XMI和OCL及在Eclipse软件工程环境下的相关实现EMF,说明了统一建模语言UML的使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如何用EMF和OCL来设计建模语言,比较了基于EMF的建模语言和基于EBNF的计算机语言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给出了结合模板和OCL的模型转换方法,通过把UML类模型转换到O/R映射框架说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MDA软件工程方法的重用机制。
多处理器单调速率任务分配算法性能评价
王涛 刘大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72-277. 
摘要 ( 182 )   PDF(435KB) ( 8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处理器任务分配调度算法是一类经典实时调度算法,然而目前研究在如何根据任务集特征选择任务分配算法方面少见指导性原则,不利于提高多处理器任务分配算法的可调度率及使用尽可能少的处理器达到最优调度结果。基于两种多处理器任务调度策略的比较,本文给出划分策略下的多处理器RM调度的可调度条件和任务分配算法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各任务分配算法所需处理器数与任务集总利用率成正比。同时,分析总结出各算法适用范围及如何根据任务集利用率选择合适算法的指导原则。最后结果还表明,实际算法性能与理论性能界存在差异。
一种基于线性代数的计算和数据自动分解算法
韩林 赵荣彩 董春丽 张平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78-280. 
摘要 ( 150 )   PDF(336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针对分布内存体系结构的并行识别技术中,如何对计算和数据进行合理分解,以增加数据引用的本地化、减少处理器间的通信是提高并行程序性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对Anderson-lam分解算法完整性的补充,给出了一种可实现无通信的计算划分和数据分布算法,并阐述了对该算法在工程实践中的一些优化考虑。
基于EFSM模型的等价类测试
易国洪 卢炎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81-284. 
摘要 ( 116 )   PDF(291KB)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等价类测试是有效减少测试用例而又较小地影响测试效果的一种高效的测试方法,但是对于测试者来说,寻找一种等价类测试的划分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FSM(Extended Finite State Machine)模型的等价类测试划分的方法,通过对EFSM模型数据依赖和控制依赖分析,给出了等价类测试划分的具体方法和算法,并给出了等价类划分方法的完备性和无冗余性证明。
用遗传算法的测试用例最小化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85-288. 
摘要 ( 102 )   PDF(387KB) ( 10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回归测试就是验证对程序的修改是否迭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检查修改是否损害了程序原有的正常功能。随着程序新版本的不断推出,测试用例集不断扩大,回归测试成本越来越高。测试用例最小化就是从已有的用例集中,找到一个测试运行代价最小的用例子集用于回归测试,并保持原来的测试覆盖率。本文主要研究用遗传算法解决测试用例最小化问题:基于测试历史数据,设计基因编码并构建初始种群;利用测试覆盖率和测试运行代价设计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子完成进化过程并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解。最后本文给出了对算法进行实例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提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89-291. 
摘要 ( 113 )   PDF(249KB) ( 5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精度,将小波包分析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首先对故障信号功率谱进行小波分解,简化了故障特征向量的提取。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模型,用二次损失函数取代支持向量机中的不敏感损失函数,将不等式约束条件变为等式约束,从而将二次规划问题转变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用最小二乘法实现了支持向量机算法,并提出对核函数的σ参数进行动态选取,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处理和抗干扰能力。
一个两段加锁不死锁的充分条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92-293. 
摘要 ( 97 )   PDF(177KB) ( 4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两段加锁是分布式系统中最广泛使用的并发控制算法。该算法除实现较为复杂外,其致命弱点是容易产生死锁。本文在分析两段加锁产生死锁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不会产生死锁的两段加锁方法的充分条件和构造性定理以及实现的方法。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四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学术会议(WISA2007)征文通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 294-294. 
摘要 ( 98 )   PDF(64KB) ( 4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