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CODEN JKIEBK


-
面向缺陷分析的软件库挖掘方法综述
. 面向缺陷分析的软件库挖掘方法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4.
-
摘要 ( 178 )
PDF(300KB) ( 57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缺陷分析是软件工程领域内一个重要的课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历史信息(缺陷记录、各个版本的源代码等)为缺陷分析这一课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经验数据。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缺陷分析,是软件库挖掘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本文从统计方法和程序分析方法两个主要方面介绍了软件开发的历史信息是如何被用来进行缺陷分析的。
-
Web服务编排描述语言WS—CDL的形式化模型框架
辜希武 卢正鼎. Web服务编排描述语言WS—CDL的形式化模型框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5-11.
GU Xi-Wu, LU Zheng-Di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5-11. - 辜希武 卢正鼎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5-11.
-
摘要 ( 206 )
PDF(355KB) ( 57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Web服务编排描述语言WS-CDL从全局的角度定义了一组Web服务之间的协作和交互必须遵守的规则。作为一个基于XML的描述性规范语言,WS-CDL缺乏形式化的模型和验证机制,难以保证协作和交互的正确性。本文针对WS-CDL规范提出了一个基于全局的形式化模型框架Abstract WS-CDL,包括语法、同构关系和操作语义,同时定义了一套从该模型框架到基于Pi-演算描述的局部模型的映射规则,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给出了全局和局部2个层次的模型验证方法。
-
Set Packing问题的研究进展
马振宇 王建新 冯启龙 陈建二. Set Packing问题的研究进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2-15.
MA Zhen-Yu, WANG Jian-Xin, FENG Qi-Long, CHEN Jian-Er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2-15. - 马振宇 王建新 冯启龙 陈建二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2-15.
-
摘要 ( 365 )
PDF(298KB) ( 88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Set Packing问题起源于分割问题的应用,是在强约束条件对元素进行划分。在复杂性理论中,此问题是一类重要的NP难问题,被广泛应用于调度、代码优化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特别是在参数计算理论产生后,此问题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依据所研究问题的差异,本文将Set Packing问题分成5类,并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求解这5类问题的相关算法,着重分析和比较了参数算法中所运用的各项技术,并提出了该问题算法研究的一些发展方向。
-
音乐可视化研究综述
屈天喜 黄东军 童卡娜. 音乐可视化研究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6-22.
QU Tian-Xi, HUANG Dong-Jun, TONG Ka-Na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6-22. - 屈天喜 黄东军 童卡娜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6-22.
-
摘要 ( 372 )
PDF(506KB) ( 350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音乐可视化日益得到研究机构和公司的重视,出现了各种音乐可视化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可视化技术,音乐可视化更多地关注音频和图形、图像的关系,是跨音乐、数字音频、图形学、图像处理、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又一新的研究方向,在娱乐、教育、艺术和商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音乐可视化的概念和分类,探讨了音乐可视化的研究内容与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音乐可视化是一种新的概念系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
一种高吞吐量的IEEE 802.11Mesh网AP选择算法
吴宇 习勇 雍婷. 一种高吞吐量的IEEE 802.11Mesh网AP选择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3-26.
WU Yu, XI Yong, YONG Ting (Schoo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3-26. - 吴宇 习勇 雍婷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3-26.
-
摘要 ( 175 )
PDF(280KB) ( 52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现有的IEEE802.11mesh网访问点(AP)选择算法仅仅基于对mesh用户周围链路质量的测量,无法使用户获得高性能的Internet访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传输吞吐量(Expected Transmission Throughput,EXT)的AP选择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了mesh路由器访问网关的能力以及用户与路由器的连接时间,目的是使用户选择能够获得最大吞吐量的路由器进行连接。同时,本文针对mesh网络特点和用户的移动方式给出了实际可行的算法实现过程。本文使用NS2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与
-
满足用户与任务应用需求的卫星网络服务质量QoS需求分析
. 满足用户与任务应用需求的卫星网络服务质量QoS需求分析[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7-3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7-34.
-
摘要 ( 150 )
PDF(543KB) ( 120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主要分析满足用户与任务应用需求的卫星网络服务质量QoS需求,为设计建设满足某应用需求的卫星网络提供支持。首先分析卫星网络组成结构特点与运行结构特点,再对满足用户与任务应用需求的卫星网络服务质量QoS关键指标一时延及时延变化进行重点分析,包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分类、分析对卫星网络通信产生影响和改善措施等,最后以主要满足天基预警系统建设需求为目标。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基于GEO/MEO双层星座和地面关口站共同组成的分层协同的卫星网络系统。
-
一种端到端网络的不相交多路径QoS路由算法
. 一种端到端网络的不相交多路径QoS路由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35-38.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35-38.
-
摘要 ( 158 )
PDF(229KB) ( 75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旨在一个端到端的网络中为应用流选择多个路径,且这些路径在瓶颈链路上是彼此不相交的。本文提出的不相交多路径QoS路由(DMQR)算法在Dijkstra最短路径和最短最宽路径(SWP)算法的基础上,能够动态地计算时延最短、带宽最宽、在瓶颈链路上互不相交的路径,且保证每个路径都是满足一定服务质量的。在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等重要的视频通信场合,要求应用层和网络层必须协同工作以保证一些必要的QoS,例如端到端的带宽、时延和包丢失率等。本文针对端到端的网络,重点讨论不相交多路径QoS路由算
-
基于业务类型的移动自组网QoS传输研究
. 基于业务类型的移动自组网QoS传输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39-41.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39-41.
-
摘要 ( 148 )
PDF(155KB) ( 56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为增强军用分组网的QoS传输能力,必须综合考虑链路质量、拥塞及跳数。本文首先阐述了现有路由协议及链路质量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指出了设计QoS选路算法的关键所在。紧接着,设计了一种综合链路质量、拥塞、跳数三要素的QoS选路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对文中的QoS选路方法进行了验证。
-
基于多QoS约束的多播路由算法研究
余萍. 基于多QoS约束的多播路由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42-43.
YU Pi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42-43. - 余萍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42-43.
-
摘要 ( 166 )
PDF(234KB) ( 60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论文讨论了具有延迟、带宽和低代价等多QoS约束的多播路由算法,提出了适应于研究QoS多播路由的网络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具有多QoS约束的动态多播路由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是稳定有效的。它能够在满足多约束的情况下,使多播树的代价优化。
-
利用多播树实现Anycast服务
王晓喃 钱焕延. 利用多播树实现Anycast服务[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44-47.
WANG Xiao-Nan, QIAN Huan-Yan (1.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2.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44-47. - 王晓喃 钱焕延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44-47.
-
摘要 ( 167 )
PDF(218KB) ( 48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IPv6以两种方式提供Anycast服务:一种是将Anycast组成员限制在共享一个地址前缀的特殊拓扑区内;另一个是将Anycast地址表示的共享某个特性的结点组分散在互联网的各个地方,这种方式使得路由表会随全球Anycast组数呈比例增长。无论是哪种方式,它们都存在诸如Anycast可扩展局限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在Anycast树之上的通信模型,此模型实现了Anycast组成员的动态加入与离开,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Anycast现存的扩展性问题,同时此模型实现了Anycast树自身信息与请求的分布
-
一种基于小世界网络中的Web服务智能路由算法
. 一种基于小世界网络中的Web服务智能路由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48-51.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48-51.
-
摘要 ( 140 )
PDF(235KB) ( 48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依据小世界网络具有特征路径短、聚类度大的特点和服务的聚集性,将提供Web服务的对等节点构造成为具有小世界属性的网络,在服务的查询、路由中可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通信量。Web服务路由凭借其虚名称和路由感知机制,在SOAP中方便地实现路由路径的指定和装载。本文借助蚁群算法,提出了在小世界网络模型中的基于QoS约束下的路由算法(QAA),通过实验仿真和算法分析表明QAA在对等的小世界网络中具有高效的路由性能。
-
面向人体生理信号监测的无线个域网的研究
. 面向人体生理信号监测的无线个域网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52-5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52-54.
-
摘要 ( 151 )
PDF(233KB) ( 45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医疗保健领域人体生理监护需要,提出基于IEEE 802.15.4的人体生理信号监测无线个域网(Physiological Monitoring-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PM-WPAN),在人体范围内采集、传输各种基本生理信号。该低速、低复杂度无线网络具有高可靠性、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点。设计了PM-WPAN传感节点部署、工作频段、拓扑结构、媒体访问模式等相关网络通信机制。通过网络仿真对其吞吐量、延迟和丢包等性能进行了研究,证明该PM-WPAN能够满足生理监护需要。
-
BitTorrent带宽模型研究
欧阳荣 雷振明. BitTorrent带宽模型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55-57.
OU YANG Rong LEI Zhen-Ming (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55-57. - 欧阳荣 雷振明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55-57.
-
摘要 ( 180 )
PDF(143KB) ( 54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对BitTorrent(BT)网络中的Peer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文件片段模型、感兴趣与阻塞模型,对Peer对邻居Peer的感兴趣概率、被邻居Peer及Seed阻塞的概率以及选择上传Peer的概率进行了分析。利用这些模型及概率表达式,推导出BT的带宽模型。
-
基于自适应二分法的IP地址分配方法研究
. 基于自适应二分法的IP地址分配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58-61.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58-61.
-
摘要 ( 238 )
PDF(311KB) ( 61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目前IPv4骨干路由表已经超过20万条,路由表的快速增长已严重影响当前互联网的路由性能。在IPv6商用网络即将大规模部署的前期,仔细研究如何规划分配IPv6地址,采用合理的地址分配方法,避免下一代互联网络路由表过快增长并加强地址聚合性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地址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减少地址碎片,控制各级路由表的增长速度并提高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本文提出了自适应二分IP地址分配方法。经模拟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聚合能力,为我国运营商制定合理的IP地址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参考。
-
一种基于网格地理哈希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分发算法
. 一种基于网格地理哈希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分发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62-66.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62-66.
-
摘要 ( 146 )
PDF(292KB) ( 54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数据监测网络,其重要特性是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有限,一般依靠电池驱动,能量效率是传感器网络设计最重要的考虑因素。GHT-DCS是一种新型能量高效的数据分发方式,能在数据的查询和存储之间取得一种平衡。但是,采用GHT-DCS机制的能量效率仍然有改进的空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GHT的数据分发算法,也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的存储,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索引存储的网格GHT数据分发算法,能更进一步提高能量效率。本文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与原有的GHT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表明
-
基于地址加密的移动IPv6绑定更新认证研究
王彬 刘东苏. 基于地址加密的移动IPv6绑定更新认证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67-68.
WAGN Bin, LIU Dong-Su (1.Xidian University,Xi'an 710071; 2.Xi'an University of Teehnology,Xi'an 710048).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67-68. - 王彬 刘东苏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67-68.
-
摘要 ( 171 )
PDF(97KB) ( 55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移动IPv6协议将为下一代互联网中提供有效的移动接入支持。本文对移动IPv6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现存解决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地址加密的移动IPv6绑定更新认证方案。最后,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本方案使用了公钥加密算法,但不要求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支持,并可对抗假冒攻击等常见攻击方法。
-
嵌入式协议栈可重构性分析与设计实现
宋丽华 张晓彤 王沁 郭艳飞. 嵌入式协议栈可重构性分析与设计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69-72.
SONG Li-Hua, ZHANG Xiao-Tong, WANG Qin, GUO Yan-Fei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69-72. - 宋丽华 张晓彤 王沁 郭艳飞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69-72.
-
摘要 ( 167 )
PDF(316KB) ( 60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通过对协议栈的可重构性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重构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并介绍了关键技术的实现细节。该协议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重构为IPv4、IPv6、双栈协议栈等多种协议栈,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移植性。该协议栈已成功应用在嵌入式双向通信平台上,通过实际网络测试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在主频为66MHz的ARM7CPU上运行,吞吐率可达1.5MB/s以上,目标代码大小仅为传统协议栈的30%左右,并可满足IPv4到IPv6网络过渡时期嵌入式设备的网络需求。
-
移动终端实现网络远程管理的研究和设计
章宏才 陈卫东. 移动终端实现网络远程管理的研究和设计[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73-76.
ZHANG Hong-Cai, CHENG Wei-Do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g 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1200).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73-76. - 章宏才 陈卫东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73-76.
-
摘要 ( 155 )
PDF(260KB) ( 52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结合目前流行的网络管理技术,提出采用一种新型的并较为实用的移动终端远程网络管理方案。该系统采用基于Web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继承了Web服务的优点,并融合了当前流行WAP和SMS技术,用移动终端的方式实现网络的远程管理,是对当前网络管理方案的一种重要扩展。本文重点讨论了其框架结构和部分功能的详细设计以及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
-
具有可撤销匿名性的DC—Net匿名通信方案
. 具有可撤销匿名性的DC—Net匿名通信方案[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77-79.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77-79.
-
摘要 ( 249 )
PDF(273KB) ( 87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基于Golle和Juels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具有可撤销匿名性的DC-Net匿名通信方案。方案利用双线性对的密钥托管性质,使得用户广播的每个加密消息都以由n个执行成员组成的匿名回收部门作为一个潜在的接收者。当发现危害性匿名信息时,在至少t个回收执行成员的参与下对有关的协议消息进行联合门限解密,就可以追踪到发送者。在运行时几乎没有增加任何计算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并且安全性与原方案相当。对DC-Net系统而言,这种方法比已有的利用群签名实现可回收匿名性高效得多。
-
基于完全式公钥的叛徒追踪方案的密码分析
杨军 周贤伟. 基于完全式公钥的叛徒追踪方案的密码分析[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80-82.
YANG Jun, ZHOU Xian-Wei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80-82. - 杨军 周贤伟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80-82.
-
摘要 ( 271 )
PDF(224KB) ( 68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由于广播加密容易受到串谋攻击,叛徒追踪方案已成为版权保护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中国剩余定理让用户自己生成私钥,Lyuu和Wu提出了面向无状态接收者的E1Gamal类广播加密算法及黑盒可追踪方案。本文首先从群编码和参数配置的角度考察对该方案的几种安全威胁。接着,利用解密预言机发起一种适应性选择密文攻击。最后,针对其密钥管理与追踪算法的特点提出一种串谋攻击方法,使其不能追踪出所有的叛徒和真正的盗版者,表明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式公钥方法存在冤枉无辜用户的安全风险。
-
教育资源网格中的一种信任评估模型
. 教育资源网格中的一种信任评估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83-86.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83-86.
-
摘要 ( 136 )
PDF(264KB) ( 43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开放的数据网格中,动态反映资源可信度是一个主要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任模型,动态评估资源的信任值,从而提高教育资源网格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该模型根据实体访问资源的推荐信任值、资源的被访问频率以及资源所在域的信任度综合评估资源信任度。通过和目前流行的针对行为的信任评估模型的实验对比,本文提出的信任模型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信任度的评估也更可靠。实验结果表明,该信任模型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不但可以为数据网格中对资源的信任决策提供支持,防止恶意资源破坏的扩散,同时还能提高资源检索的可靠度。
-
基于推进贝叶斯分类法的入侵检测引擎研究
张元清 包骏杰. 基于推进贝叶斯分类法的入侵检测引擎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87-89.
ZHANG Yuan-Qing, BAO Jun-Ji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Chongqing Education Collage, Chongqing 400067).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87-89. - 张元清 包骏杰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87-89.
-
摘要 ( 145 )
PDF(193KB) ( 42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为了提高贝叶斯分类法的准确率,设计了基于推进技术的贝叶斯分类法,并将推进贝叶斯分类法应用到入侵检测引擎中,并设计了基于推进贝叶斯分类的入侵检测引擎。通过实验表明,此检测引擎可以有效的将入侵行为与非入侵行为进行分类,与传统贝叶斯分类法的检测引擎相比,此引擎对数据的分类有更高的准确率。
-
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邮件分类器
熊忠阳 杜圣东 张玉芳. 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邮件分类器[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90-92.
XIONG Zhong-Yang, DU Sheng-Dong, ZHANG Yu-Fang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90-92. - 熊忠阳 杜圣东 张玉芳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90-92.
-
摘要 ( 145 )
PDF(192KB) ( 45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实际的邮件过滤应用中,由于垃圾邮件本身的一些因素,像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把一个邮件样本明确地归为某一类就很容易出错,而以一定概率的输出判断是否属于某一类则较为合理。根据这种思想,本文在传统支持向量机邮件分类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类器优化思想,通过对分类输出进行概率计算,并对概率的阈值进行判断,从而确定邮件所属类别。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邮件过滤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邮件过滤[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93-9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93-94.
-
摘要 ( 151 )
PDF(188KB) ( 52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着万维网的兴起和电子邮件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垃圾电子邮件也随之在互联网上泛滥.电子邮件过滤就是要在大量邮件中过滤出垃圾邮件,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邮件。本文讨论了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垃圾邮件过滤的原理,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邮件过滤技术,该方法使用互信息度函数,结合Z-测试进行特征选择,使用SVM(支持向量机)构造分类超平面来进行文本分类。实验表明,提高了中文邮件过滤的准确性。
-
基于适应性的网格数据库中子查询的节点优化调度
. 基于适应性的网格数据库中子查询的节点优化调度[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95-98.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95-98.
-
摘要 ( 246 )
PDF(287KB) ( 41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网格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和网格技术相结合后新的研究领域,网格的动态变化特性对数据库查询优化技术提出了适应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基于Petri网描述的子查询计划模型TNSN,通过扩展子查询及其节点的数据关联关系的描述,建立了子查询进行适应性优化调度的查询计划模型;进一步提出了考虑变化的参数在内的耗费估算模型,并在TNSN和耗费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性优化算法,保证了查询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网格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查询进行适应性调整,最后给出了实验验证。
-
面向地理数据服务的空间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 面向地理数据服务的空间数据集成关键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99-102.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99-102.
-
摘要 ( 171 )
PDF(288KB) ( 55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分析和比较了现有空间数据集成方法,指出面向地理数据服务的空间数据集成是目前构建空间数据集成系统最理想的方式;从查询应用的角度分析了面向地理数据服务的空间数据集成关键技术,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空间数据集成技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一种混合的时空数据库索引机制
. 一种混合的时空数据库索引机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03-106.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03-106.
-
摘要 ( 149 )
PDF(264KB) ( 56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近年来,时空数据库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在动态时空环境里,维持持续移动对象的位置信息是一个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索引机制,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索引结构,一种索引移动对象历史轨迹,一种能够有效地索引移动对象现在、最近、将来的位置信息,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将两种索引结构内容快速过渡。在实现移动对象历史轨迹的完整或局部的有效查询的同时,又保证了移动轨迹的空间紧密性。
-
脑机接口(BCI)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技术研究
. 脑机接口(BCI)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07-109.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07-109.
-
摘要 ( 185 )
PDF(178KB) ( 86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脑机接口(BCI)系统包含两大模块:脑电信号采集与处理。其中采集和处理程序间实时数据传输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系统采用LabVIEW语言开发信号采集程序,考虑程序运行速度,信号处理程序用Visual C^++设计。本文对各种Windows下进程间通信(IPC)机制研究之后,提出用动态链接库(DLL)来实现基于文件映射的共享内存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采集数据的大批量、高频率和多通道等要求。
-
一个面向OLAP的多维层次聚簇存储模式
. 一个面向OLAP的多维层次聚簇存储模式[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10-113.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10-113.
-
摘要 ( 154 )
PDF(306KB) ( 47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文献[2]针对ROLAP提出的多维层次聚簇存储模式(MHC),极大地提高了查询效率。然而与ROLAP相比,MOLAP往往具有更高的存储效率和查询效率。这让人自然地联想到:如果能构造一个集二者优点为一身的混合型OLAP系统,以实现MHC,也许能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作为这一设想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利用ORDBMS的可扩展性实现了这一原形系统:多维数据按维层次分块聚簇,其中每个分块以数组ADT存储,分块间以B^+树索引聚簇。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MHC实现能有效减少存储空间,进一步提高查询性能。
-
基于业务空间的OLAP需求与分析算法
. 基于业务空间的OLAP需求与分析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14-116.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14-116.
-
摘要 ( 133 )
PDF(183KB) ( 40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需求算法与数据分析算法是联机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业务空间的用户分析需求算法和数据分析算法,采用这些算法开发联机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用户屏蔽实际数据关系,用户只需从业务角度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所需结果,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
CSCW系统访问控制模型及其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实现
. CSCW系统访问控制模型及其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实现[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17-121.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17-121.
-
摘要 ( 127 )
PDF(416KB) ( 49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现有的CSCW访问控制策略模型缺少时间和约束特性,在实现上也未能较好地解决开放网络下的身份伪装和欺骗问题,以及影响安全策略完整性实施的软硬件平台可信问题。本文基于角色一活动概念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依赖和约束特征的CSCW访问控制模型Fine-grained Access Control for CSCW,从而能够定义更为精确细致的安全策略;在模型实现中给出了Trusted Computing-enabled Access Control架构以及关键的策略分发和实施协议等。该方法通过建立完整的协作实体-CSC
-
一个基于多Agent技术的供应链自动匹配管理系统模型
. 一个基于多Agent技术的供应链自动匹配管理系统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22-12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22-124.
-
摘要 ( 121 )
PDF(206KB) ( 52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研究了电子商务技术在供应链匹配设计中的利用;给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的供应链自动匹配管理平台系统模型,阐述了其组成架构与各单个Agent的具体功能,指出了系统中的数据挖掘和供应链网络图构建两项关键技术;动态实现了供应链自动匹配管理。
-
一种新的演化文本流聚类算法
邓维维 彭宏. 一种新的演化文本流聚类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25-127.
DENG Wei-Wei, PENG Hong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China, Guangzhou 510641).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25-127. - 邓维维 彭宏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25-127.
-
摘要 ( 161 )
PDF(278KB) ( 67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数据流的聚类作为聚类的一个分支,已经成为了数据挖掘的研究热点。虽然已经有不少数据流算法出现,但是大部分都是针对低维的数值型数据,很少有高维文本流的研究。本文在传统的数据流聚类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文本微聚类结构体,它更适合文本聚类,同时还将在线微聚类分为潜在微聚类和异常微聚类,提高了对孤立点的适应能力。实验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其他文本流聚类算法更有效。
-
服务于定向信息推荐的模糊聚类协同推荐算法
. 服务于定向信息推荐的模糊聚类协同推荐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28-130.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28-130.
-
摘要 ( 117 )
PDF(245KB) ( 51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面对金融领域信息量扣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现有的金融信息推荐算法不能很好地满足金融用户的信息需求,推荐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分析现有协同推荐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金融信息模糊聚类协同推荐算法,将模糊聚类和协同推荐算法相结合,以用户一项目评价矩阵为研究基础,对有相似信息需求兴趣的用户进行模糊聚类,用户组群的兴趣爱好代表并预测个人的兴趣爱好,能为用户提供和发现新的信息资源,很好地满足金融用户信息需求的多兴趣性和时效性。最后对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具有良好的推荐效果。
-
基于核的PP主成分分析及其在离群聚类中的应用
. 基于核的PP主成分分析及其在离群聚类中的应用[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31-13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31-134.
-
摘要 ( 124 )
PDF(301KB) ( 51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为了提高高维数据集合离群数据挖掘效率,在分析了传统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群聚类算法,该算法将核方法与PP主成分变换结合于离群聚类算法中,采用基于核的PP主成分变换进行数据维数消减。通过该数据变换矩阵得到相应的非线性向量,并为每个向量分配一个动态权值,在优化经典的FCM模糊聚类的目标优化迭代函数基础上,最终得到各个数据的权值,根据权值的大小标识出数据集中的离群点,理论上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发现高维数据集中的离群点。
-
基于小生境技术和聚类分析的人工免疫算法
郝晓丽 谢克明. 基于小生境技术和聚类分析的人工免疫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35-138.
HAO Xiao-Li, XIE Ke-Ming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aiyuan Technology University, Taiyuan 03002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35-138. - 郝晓丽 谢克明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35-138.
-
摘要 ( 133 )
PDF(248KB) ( 50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标准人工免疫算法存在的早熟收敛和后期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生境技术和聚类分析的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首先运用嵌入进化标记的小生境技术对初始种群进化,“排挤机制”有效地保持种群的多样性,防止了早熟,而标记种群的进化方向则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其次聚类方法的应用使得在各极值点附近形成了聚类区域,在不同的聚类区域运用人工免疫的趋同算子和异化算子分别进行粗搜索和细搜索,以保证全局寻优的速度和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较之标准免疫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更好的寻优精度。
-
用于不均衡数据集的挖掘方法
. 用于不均衡数据集的挖掘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39-141.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39-141.
-
摘要 ( 132 )
PDF(189KB) ( 53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传统的分类算法大多是基于数据集中各类的样本数是基本均衡的假设的,而实际应用场合中面临的往往是不均衡数据。针对不均衡数据集,利用传统的分类方法往往不能获得良好的性能,因而研究用于处理不均衡数据集的分类方法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对相关的研究做了综述。
-
一种基于线性链表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一种基于线性链表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42-14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42-144.
-
摘要 ( 129 )
PDF(185KB) ( 46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算法主要有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它们需要多次扫描事务数据库,严重影响算法的效率。为了减少扫描事务数据库的次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链表(LinearLinker)的LL算法,它只需扫描事务数据库一次,把事务数据库转换为线性链表LL,进而对LL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实验表明,LL算法的时间开销明显优于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且LL算法通过定义备用候选频繁项目集,有效地支持了关联规则的更新挖掘。
-
一个改进的关联规则的频繁项目集数据挖掘算法
吴振光. 一个改进的关联规则的频繁项目集数据挖掘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45-147.
WU Zhen-Guang (Depart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Hezhou University, Guangxi Hezhou 542800).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45-147. - 吴振光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45-147.
-
摘要 ( 141 )
PDF(160KB) ( 49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关联规则中的Apriori算法,具有天生的缺陷,运行效果很不理想。为了克服Apriori算法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算法:在产生频繁项目集组合时,只需扫描数据库一次,这样就可以有效率地降低I/O的存取时间,更快速地找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关联规则。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
基于规模压缩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研究
何丽. 基于规模压缩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48-150.
HE Li (School of Mathematicas and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48-150. - 何丽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48-150.
-
摘要 ( 148 )
PDF(198KB) ( 48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算法是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提出的关联规则算法通过压缩规模,及时删除数据库中无用的事务记录,减少了事务数据的数量,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本算法能够生成较小规模的频繁候选集,有效减少了生成的候选集的规模,实现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效率。
-
本体变化管理技术研究综述
鲍爱华 姚莉 刘芳 张维明. 本体变化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51-155.
BAO Ai-Hua, YAO Li, LIU Fang, ZHANG Wei-M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NUDT, Changsha 410073).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51-155. - 鲍爱华 姚莉 刘芳 张维明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51-155.
-
摘要 ( 143 )
PDF(319KB) ( 50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语义Web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环境,作为其基础的本体也需要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改进。本文首先对本体变化和本体变化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将本体变化管理划分为三个部分:本体变化发现、本体变化处理和本体变化结果传播。以这个划分为基础,分别对本体进化、本体版本机制、多版本推理和不一致推理等与本体变化管理相关的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采用一致的标准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分类比较。还说明了与本体变化管理相关的研究内容。
-
领域Ontology的自动丰富——基于ADL地名表的实例研究
葛宁 王军. 领域Ontology的自动丰富——基于ADL地名表的实例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56-162.
GE Ning, WANG Ju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56-162. - 葛宁 王军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56-162.
-
摘要 ( 145 )
PDF(505KB) ( 44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以一个地理特征词表(Feature Type Thesaurus,F1T)为研究实例,提出了一种对领域Ontology进行自动丰富的方法。FTT描述了200多种地理特征类型,依照等级结构组织,用于标引和组织美国亚历山大数字图书馆地名表(ADL Gazetteer)中的6百万个地名。为了对F1可进行自动丰富,(1)首先从地名中抽取和发现有检索价值的、表示地理特征类型的通用词;(2)根据它们和标引主题词间的同现关系,在相同词族词汇的聚类过程中,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主题词,进而将提取出的通用词定位到F1T的等级
-
利用混沌差分进化算法预测RNA二级结构
. 利用混沌差分进化算法预测RNA二级结构[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63-166.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63-166.
-
摘要 ( 317 )
PDF(285KB) ( 59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RNA二级结构预测在生物信息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RNA二级结构预测,提出了一种混沌差分进化算法。算法对种群进行混沌初始化,利用混沌扰动产生新的个体,缩小搜索空间;根据个体的适应值和种群密度自适应地对个体进行混沌更新,改善了种群的多样性。该算法充分利用了差分进化算法速度快以及混沌的遍历性、随机性和规律性等特点,有效克服了早熟现象,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
智能系统的广义智能定性评价之研究
刘东 尹怡欣 涂序彦. 智能系统的广义智能定性评价之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67-169.
LIU Dong, YIN Yi-Xin, TU Xu-Ya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67-169. - 刘东 尹怡欣 涂序彦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67-169.
-
摘要 ( 162 )
PDF(206KB) ( 64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专门研究智能系统的智能特性和智能水平评价,旨在促进其健康发展。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图灵测试的基础上,借鉴了人的智商测试方法,运用了广义人工智能的广义思想,提出了广义智能评价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包括了一个关于广义智能评价的定义、特指系统的性能和特指系统技术的两个广义智能标准、评价产品或系统智能时使用的三个广义规范,提出了广义智商算法、广义智能评价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及评价规则,它留下的广义空间可包容不同类型的智能系统作为其评价对象。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采用共享法、仿真法和人机结合等测试方法,举例说明了对
-
基于ISM技术的个性化Learning—map研究
. 基于ISM技术的个性化Learning—map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70-173.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70-173.
-
摘要 ( 127 )
PDF(307KB) ( 53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结合注释结构模式(Interpretive Structure Modeling,ISM)构建方法,以结构化教材和个性化教学为核心,建立起了教学过程中的Learning-map,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个性化Learning-Map。最后将该成果用于E-learning系统,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和协同化,体现了和谐人机交互理念。
-
中文分词及词性标注一体化模型研究
. 中文分词及词性标注一体化模型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74-175.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74-175.
-
摘要 ( 132 )
PDF(191KB) ( 58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应用N-最短路径法,构造了一种中文自动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一体化处理的模型,在分词阶段召回N个最佳结果作为候选集,最终的结果会在未登录词识别和词性标注之后,从这N个最有潜力的候选结果中选优得到,并基于该模型实现了一个中文自动分词和词性自动标注一体化处理的中文词法分析器。初步的开放测试证明,该分析器的分词准确率和词性标注准确率分别达到98.1%和95.07%。
-
求Halin图中给定两点之间最优Hamilton路的有效算法
温雪莲 娄定俊 陆芸婷 梁华金. 求Halin图中给定两点之间最优Hamilton路的有效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76-180.
WEN Xue-Lian, LOU Ding-Jun, LU Yun-Ting, LIANG Hua-Jin (Department of Gomputer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76-180. - 温雪莲 娄定俊 陆芸婷 梁华金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76-180.
-
摘要 ( 145 )
PDF(309KB) ( 47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赋权图中,求任意给定两点之间的最优(边权值之和最小)Hamilton路问题,简称OHP问题,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它在网络路由选择和计算机的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该问题是NP完全的。Halln图是对树和环网络的非平凡概括,因此求赋权Halin图的OHP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当前仍没找到该问题的有效算法。本文通过递归压缩Halin图中的扇,设计了一个求解赋权Halin图OHP的有效算法,并给出算法的正确性证明和复杂度分析。
-
基于设施选址的Steiner问题的算法
. 基于设施选址的Steiner问题的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81-182.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81-182.
-
摘要 ( 127 )
PDF(115KB) ( 70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设施选址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广义Steiner树-星问题的两个近似比分别为3.55和3.582的近似算法,并在问题转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其他若干特殊情形的Steiner树问题的近似算法。
-
基于Bayes网的时间序列预测
秦鹏 邢永康 杨华丽. 基于Bayes网的时间序列预测[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83-185.
QIN Peng, XING Yong-Kang, YANG Hua-L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83-185. - 秦鹏 邢永康 杨华丽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83-185.
-
摘要 ( 142 )
PDF(274KB) ( 80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在气象、天文、电力、医学、生物、经济、金融和计算机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Bayes网模型用于该领域,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基于Bayes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静态]3ayes网预测模型,动态Bayes网预测模型和分类静态Bayes网预测模型。实验表明,这三个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用户在Web上的浏览特征,在预测准确率和存储复杂度方面都显著地优于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一种对IMM真实误差二阶距的估计方法
曲彦文 杨静宇. 一种对IMM真实误差二阶距的估计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86-188.
QU Yan-Wen, YANG Jing-Yu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86-188. - 曲彦文 杨静宇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86-188.
-
摘要 ( 136 )
PDF(174KB) ( 48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交互式多模型IMM被认为是对混合系统估计的一种性价比最好的算法之一。考虑到各个模型之间的相关性,在假设已知真实模式序列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对IMM真实误差均值、协方差以及二阶距的估计方法。在Monte-Carlo仿真实验下用真实误差二阶距的均值平方根来评估IMM的性能,并与RMSE进行了比较。另外对该方法在跟踪门设计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基于分形维数的属性约简
郭平 陈其鑫 王艳霞. 基于分形维数的属性约简[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89-190.
GUO Ping, CHEN Qi-Xin, WANG Yan-Xia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189-190. - 郭平 陈其鑫 王艳霞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89-190.
-
摘要 ( 132 )
PDF(201KB) ( 48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关于属性约简的算法已经提出了许多,基于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算法就是其中的一类。但该类算法执行效率低且不一定得到最小约简。本文讨论了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算法(BDMF)并提出了基于分形维数的向后剔除属性约简算法(FDR)。仿真实验表明FDR比BDMF的运行效率高,且约简的效果更好。
-
差别矩阵属性约简的信息观解释
. 差别矩阵属性约简的信息观解释[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91-193.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91-193.
-
摘要 ( 113 )
PDF(189KB) ( 48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常见的属性约简定义有三种,即基于代数观的属性约简,基于信息观的属性约简和基于HU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已有文献证明这三种属性约简彼此之间不等价。王国胤教授定义了一种新的决策表信息熵计算方法,在此方法基础上给出了粗糙集理论代数观的一种新的信息观解释。最近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新信息熵的属性约简。经深入研究,我们证明了该属性约简与基于HU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是等价的,从而给出了基于HU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的信息观解释。
-
广义变精度粗糙集模型中近似算子研究
. 广义变精度粗糙集模型中近似算子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94-197.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94-197.
-
摘要 ( 109 )
PDF(249KB) ( 52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定义了多数包含关系;借助引入的误差参数β(0≤β〈0.5),提出了基于后继邻域的广义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的β上近似aprβX、β下近似aprβX、β边界bnrβX和β负域negrβX的定义;详细讨论了β上、下近似算子aprβX与aprβX的性质;从对偶性角度出发推广了β上近似、β下近似算子aprβX与aprβX,得到了两对对偶的上、下近似算子aprβX与aprβX和aprβX与aprβX;最后全面讨论了推广后的两对上、下近似算子APRβX与aprβX和aprβX与aprβX的性质,详细分析了它们同广义变精度粗
-
一种自适应的微粒群算法
. 一种自适应的微粒群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198-199.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198-199.
-
摘要 ( 162 )
PDF(194KB) ( 54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研究发现,种群中个体间交换信息的方式对微粒群算法的性能影响很大。我们定义种群拓扑结构(population topology)为种群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交流信息的网络。不同的种群拓扑结构有着各自的特点,有些利于加速收敛,有些利于扩展搜索空间。在分析种群拓扑结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的微粒群算法。和通过调节惯性权重的自适应微粒群算法不同,本算法是通过改变种群拓扑结构来达到自适应优化目的的。
-
DSmT相关证据模型及反问题近似解求法
王进 孙怀江. DSmT相关证据模型及反问题近似解求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00-202.
WANG Jin, SUN Huai-Jia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00-202. - 王进 孙怀江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00-202.
-
摘要 ( 142 )
PDF(223KB) ( 5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介绍了一种新的信息融合理论——DSmT(Dezert-Smarandache Theory)。在DSmT下,鉴于实际处理的证据经常是相关证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表示相关证据。其中两个相关证据各自由一个独立源证据和一个相关源证据正交和合成,相关证据的合成就归结为这两个独立源证据和这个相关源证据的正交和合成。辨识独立源证据是一个反问题,该反问题可能不存在唯一精确解,此时采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求其近似解。
-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校学生信用模糊评价研究
.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校学生信用模糊评价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03-205.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03-205.
-
摘要 ( 115 )
PDF(175KB) ( 46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为更有效地对高校学生信用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高校学生信用评价多级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模型将模糊理论引入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来调整模糊数学中的相应参数,以有效地模拟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对信用评价的定性过程而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
基于最大基线倾角智能逼近的凸壳新算法
. 基于最大基线倾角智能逼近的凸壳新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06-208.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06-208.
-
摘要 ( 113 )
PDF(187KB) ( 47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评述了有代表性的折半分治递归凸壳算法,并利用同构化凸壳基本定理提出效率更高的最大倾角智能逼近凸壳新算法。本新算法的同构化特点是:1)找出给定二维点集最外点(指最左、最右、最高、最低点),即其X轴、Y轴坐标值最大、最小的四个初始极点;2)用该初始极点,把原二维点集分布域划分为四个子分布域;3)分别在这四个子分布域中,各基于自身最新所得极点依次动态构造其基线倾角最大的当前极点,并用这些极点作凸边,来逐步智能逼近和最终生成该给定二维点集的凸壳。
-
矩形NAM图像表示及其上的连通区域标记算法
夏晖 陈传波 秦培煜 吕泽华. 矩形NAM图像表示及其上的连通区域标记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09-212.
XIA Hui, CHEN Chuan-Bo, QIN Pei-Yu, LV Ze-Hua (Institute of Computer,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09-212. - 夏晖 陈传波 秦培煜 吕泽华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09-212.
-
摘要 ( 151 )
PDF(261KB) ( 52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既能减少数据量又能直接快速地进行运算是图像表示方法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为克服传统的图像层次结构限制条件过多的缺陷,在借鉴Packing问题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非对称逆布局模式表示模型(Non-Symmetry and Anti-Packing Pattern Representation Model,NAM)。NAM模型的非对称层次结构使其在表示一幅图像时没有过多的限制条件,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压缩比,而且它可以直接进行某些图像处理运算,其基于像素块的运算方式使它的运算效率更高,矩形NAM图像表示和基于它的
-
基于多粒度数据融合的直线检测算法
. 基于多粒度数据融合的直线检测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13-217.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13-217.
-
摘要 ( 136 )
PDF(313KB) ( 48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探讨了粒度计算思想和Hough变换之间的联系,结合小波分析中尺度伸缩和平移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数据融合的直线检测算法。在Hough变换中,较大的参数离散间隔(△ρ,△θ)会降低检测精度,而较小的离散间隔则导致峰值扩散和伪峰的出现。该算法改善了(△ρ,△θ)的选择问题,基本实现了以各种合适的粒度(△ρ,△θ)对各种粗细宽度直线的检测。另外,和传统的Hough变换相比,该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
基于曲率带的超分辨率图像复原参数估计
解凯. 基于曲率带的超分辨率图像复原参数估计[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18-220.
XIE Ka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Beijing 102600).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18-220. - 解凯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18-220.
-
摘要 ( 151 )
PDF(169KB) ( 5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很多超分辨率复原应用中,正则化参数是未知的。然而通过L-曲线估计正则化参数的计算代价十分昂贵。本文提出在超分辨率复原中使用基于Lanczos算法和Gauss积分的方法来高效计算正则化参数。该方法用Gauss积分来计算矩阵矩,通过部分Lancros算法来计算L曲线的曲率带。该方法可减少正则化参数的计算代价和确定Lancros算法的恰当迭代次数。
-
基于新颜色空间YCgCr的人脸检测与定位
. 基于新颜色空间YCgCr的人脸检测与定位[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21-223.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21-223.
-
摘要 ( 133 )
PDF(209KB) ( 48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的复杂背景彩色图像中人脸检测的方法。首先在新颜色空间YCgCr上对输入图像进行肤色检测并应用预处理技术缩小人脸检测的搜索区域;然后在物体区域方向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检测任意旋转角度人脸的方法;最后对人脸候选区域采用模板匹配方法检测人脸,去除非人脸区域,降低误检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不同尺寸、任意旋转的人脸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
平面有界闭区域图形的拓扑分类识别
倪劲松. 平面有界闭区域图形的拓扑分类识别[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24-226.
NI Jin-So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Scienc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24-226. - 倪劲松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24-226.
-
摘要 ( 392 )
PDF(171KB) ( 785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首先将具有简单封闭曲线特征的闭主曲线学习算法应用于平面有界闭区域图形的边界提取,给出相应的算法。结合拓扑度理论,本文还定义了有界闭区域的边界关联矩阵,引入了平面中图像的F-同胚概念,运用边界关联矩阵是F-同胚下的完全不变量原理,将F-同胚和边界关联矩阵概念有机结合起来,对平面有界区域图形进行拓扑粗分类,以达到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搜索速度的目的。最后,本文给出了平面有界闭区域图形的计算机拓扑识别的算法及其实现。
-
基于纹理分析的边缘检测方法
. 基于纹理分析的边缘检测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27-229.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27-229.
-
摘要 ( 122 )
PDF(185KB) ( 856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对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不足;通过将纹理分析的思想和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分析的边缘检测新方法。该方法对图像进行纹理分析后自适应地选择模板,因此很好地保持了图像边缘的细节并且抑制了噪声。
-
在变长模式识别中利用测地距离的非线性插值进行特征选取
黄石磊 谢湘 匡镜明. 在变长模式识别中利用测地距离的非线性插值进行特征选取[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30-232.
HUANG Shi-Lei, XIE Xiang, KUANG Jing-Mi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30-232. - 黄石磊 谢湘 匡镜明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30-232.
-
摘要 ( 135 )
PDF(208KB) ( 48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讨论了变长模式识别中的特征选择问题。采用基于测地距离(Geodesic Distance)的非线性插值来进行特征选择.使得变长的模式映射为等长的模式,从而可以使用传统的等长模式的方法来解决变长模式识别问题。用非特定说话人的汉语孤立词识别来验证提出方法的性能,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基本的分类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获得比传统方法诸如线性插值更好的性能,而计算量仅有很少增加。
-
一种新的基于Schur分解的Fisher鉴别分析方法
林宇生 杨静宇. 一种新的基于Schur分解的Fisher鉴别分析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33-235.
LIN Yu-Sheng, YANG Jing-Yu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33-235. - 林宇生 杨静宇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33-235.
-
摘要 ( 149 )
PDF(200KB) ( 489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特征抽取是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chur分解的Fisher鉴别分析的特征抽取方法。此方法引入了零空间的概念,指出了前人算法中的不足之处;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基于Schur分解的Fisher鉴别分析方法。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手写体数字识别系统中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案
. 手写体数字识别系统中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案[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36-239.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36-239.
-
摘要 ( 118 )
PDF(263KB) ( 743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对手写体数字识别系统中的数字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用得比较多的三种特征提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案。该方案从每个字符中提取关键的13个点作为特征点,其主要特点是特征提取简单有效,节省了特征提取时间,提高了识别系统的运行速度。进行仿真时,用同一种网络对特征提取后的结果进行训练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13点特征提取法用于手写体数字的识别有着极好的适应性,在运行速度和识别率上比起其它算法都有很大的提高,从而极大地证实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
基于最大模糊指数熵的模糊目标分割算法
刘锁兰 杨静宇 郭克华. 基于最大模糊指数熵的模糊目标分割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40-241.
LIU Suo-Lan, YANG Jing-Yu, GUO Ke-Hua (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Nanjing Univ. of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40-241. - 刘锁兰 杨静宇 郭克华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40-241.
-
摘要 ( 148 )
PDF(214KB) ( 55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红外目标主体模糊分割时易引起过或欠分割的问题,本文结合模糊集和熵理论提出了一种采用最大模糊指数熵准则的分割算法。根据像素灰度值将原始图像中像素分为黑和亮两个模糊集,利用模糊指数熵准则确定模糊区间的范围,再结合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最优解搜索能力寻找模糊参数的最优组合,确定最佳阈值。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对主体模糊的目标分割效果明显优于最大类间距离方差法。但若向图像中添加大量随机噪声,两种方法都存在过分割现象。
-
基于K-模拟的抽象
袁志斌 徐正权 王能超. 基于K-模拟的抽象[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42-244.
YUAN Zhi-Bin,XU Zheng-Quan, WANG Neng-Chao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Wuhan 43007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42-244. - 袁志斌 徐正权 王能超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42-244.
-
摘要 ( 138 )
PDF(180KB) ( 44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尽管近年来模型检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对于大系统的验证能力依然有限。在众多的状态减少和压缩技术中,抽象技术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给出了基于K-模拟的抽象的高效算法,并证明了在线性时序逻辑框架下抽象的可靠性和完备性。
-
基于构件组合运算的SA可演化性度量
. 基于构件组合运算的SA可演化性度量[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45-248.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45-248.
-
摘要 ( 139 )
PDF(347KB) ( 43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在满足当前需求的众多软件体系结构(SA)中,选择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SA),需要度量软件体系结构可演化性SAE。本文提出了基于构件组合运算的SA;从构件组合运算和SA两个层次分析了构件操作的波及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SAE度量方法,设计了度量算法;在给出的实例中,度量了同一系统的不同SA的可演化性。最后,根据领域软件工程的特点,利用特征迹,对SAE的度量方法进行了改进。该度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需要大量数据、过度依赖人工参与和个人经验、只适合小规模系统等不足。
-
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 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49-252.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49-252.
-
摘要 ( 122 )
PDF(292KB) ( 44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普适计算强调人、计算机以及环境的相互融合,这就对传统的软件技术提出了挑战。需要新型的软件架构与之相适应。本文以普适计算环境下的通用软件架构设计为目标,采用面向服务组件和分层次的设计原则,通过中心服务器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整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Kerberos认证机制的、面向服务的普适计算软件体系结构。这个软件架构的提出,解决了普适计算环境下设备的本地资源受限性、任务多样性、运行环境的异构性和访问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并将此软件架构应用于“普适计算智能办公系统”的软件实现中。
-
基三分层互连网络和2-D Mesh的比较
. 基三分层互连网络和2-D Mesh的比较[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53-255.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53-255.
-
摘要 ( 132 )
PDF(169KB) ( 58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多核处理器(multi—core processor)成为高性能处理器体系结构的研究发展方向,核间的连接方式对多核处理器性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从降低节点度、减少网络链路数和缩短网络直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用于片上核间互连的新型分层互连网络——基三分层互连网络(THIN),该网络拓扑简单,节点度数低,网络链路数相对较少,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对称性以及良好的扩展性。深入比较了THIN和2-D Mesh的静态度量和无阻塞延迟,比较结果表明:在网络规模较小时,THIN比2-D Mesh更宜于用来构建片上核间的
-
多核多线程结构线程调度策略研究
. 多核多线程结构线程调度策略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56-258.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56-258.
-
摘要 ( 121 )
PDF(308KB) ( 85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片上多核多线程(CMT)结构兼具了片上多处理(CMP)和同时多线程(sMT)结构的优势,支持片上所有处于执行状态的线程每周期并行执行,导致核内与核间硬件资源共享和争用问题。该文在阐述CMT结构的资源共享特征并简要介绍SMT线程调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主要围绕以减少资源争用为目标的线程调度策略和资源划分机制等热点,分析其研究现状,论述已有策略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可能的研究发展方向。
-
基于面向方面的软件重用模式设计
毛凯. 基于面向方面的软件重用模式设计[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59-261.
MAO Kai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59-261. - 毛凯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59-261.
-
摘要 ( 141 )
PDF(204KB) ( 42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针对传统的软件重用设计模式,分析了在采用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进行软件重用设计的不足之处,阐述了面向方面的程序设计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面向方面软件重用模式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步骤以及面向方面的程序代码架构。
-
基于VC^++的进程通信技术研究
. 基于VC^++的进程通信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62-26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62-264.
-
摘要 ( 122 )
PDF(213KB) ( 53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对多种进程间通信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VC^++中实现进程通信的相关函数,分析和对比了各种IPC技术的特性,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基于VC^++的无连接套接字进程通信机制的实现方法。
-
一种自适应的基于预测的I/O性能优化方法
严琪 邢春晓 胡庆成 李益民. 一种自适应的基于预测的I/O性能优化方法[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65-268.
YAN Qi, XING Chun-Xiao, HU Qing-Cheng, LI Yi-M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65-268. - 严琪 邢春晓 胡庆成 李益民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65-268.
-
摘要 ( 142 )
PDF(348KB) ( 480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目前计算机的I/O性能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计算机整体性能提升的瓶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I/O性能的优化方法对于提升I/O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基于预测的I/O性能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基于预测的数据预读策略,改进I/O读操作的响应速度;采用基于预测的缓存分配策略,改进了I/O写操作的响应速度,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I/O性能。从实验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负载类型,能够大幅度提升计算机的I/O性能.是一种通用的、效果显著的I/O性能优化方法。
-
服务计算环境下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负载预测方法研究
. 服务计算环境下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负载预测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69-272.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69-272.
-
摘要 ( 185 )
PDF(381KB) ( 428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布式应用的规模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软件系统开始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为了提高SOA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提供服务副本,并通过基于中间件的负载平衡服务在不同的服务副本之间平衡负载。通过使用中间件,我们可以满足当前的面向服务应用对于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用性的需求。然而,我们必须保证对于负载的计算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以避免负载峰值的影响。对于复杂的面向服务应用来说,负载峰值意味着系统可能在短时间内具有极高的负载,而在大多数时间内负载较为平稳,从而因为负载取样的延时性
-
基于结构的弱诊断模型
张学农 姜云飞 陈蔼祥. 基于结构的弱诊断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73-276.
ZHANG Xue-Nong, JIANG Yun-Fei, CHENG Ai-Xiang ( Institute of Software Research, 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73-276. - 张学农 姜云飞 陈蔼祥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73-276.
-
摘要 ( 122 )
PDF(348KB) ( 464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本文首先给出一种弱诊断模型,利用系统的结构信息,快速得到系统的弱诊断,在不丢失解的情况下缩小诊断空间,以提高诊断效率。对仅知道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物理结构系统,无法进行一致性诊断或更强的诊断,我们仍然可以对其进行弱诊断。其次,我们给出了弱诊断、一致诊断、溯因诊断间的关系。最后,根据诊断和真正故障元件集合间的关系,定义了诊断的可采纳性,并证明了弱诊断、一致诊断是可采纳的。
-
基于行为树的内部用户行为监管
. 基于行为树的内部用户行为监管[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77-281.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77-281.
-
摘要 ( 133 )
PDF(335KB) ( 63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操作系统中用户行为并不可信,因为传统的访问控制理论表现为一种“关口控制”,不让不符合条件者进去,但是一旦取得进入的资格和权利,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就没人监管了。首先分析了操作系统中用户行为的特征及其描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树的用户行为监管模型,依据操作系统行为树来分析用户在操作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开域授权”行为踪迹,然后根据用户行为的层次性来实现对用户行为的监管。该模型采用了基于行为树的不良行为过滤算法,可以有效防止合法用户的“开域授权”行为,保证用户行为的可信性,是传统访问控制理论的有益补充。
-
栈溢出的动态检测技术
刘通平. 栈溢出的动态检测技术[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82-286.
LIU Tong-Ping (Shanghai Yume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200121).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82-286. - 刘通平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82-286.
-
摘要 ( 160 )
PDF(467KB) ( 1582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缓冲区溢出是计算机界的一个古老话题,计算机界和学术界为检测和预防缓冲区溢出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根据CERT(www.cert.org)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缓冲区溢出大约占程序错误的50%。另外,根据CERT Ad—visory数据显示,目前仍然有50%左右的安全威胁系来自缓冲区溢出。因此可以说,缓冲区溢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而栈溢出是一种最基本的缓冲区溢出。和堆溢出相比,栈溢出更难于监控和危害性更大,因此研究栈溢出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对各种栈溢出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希望能够对栈设计溢出的
-
基于安全需求的软件漏洞分析模型
王彤彤 韩文报 王航. 基于安全需求的软件漏洞分析模型[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87-289.
WANG Tong-Tong, HAN Wen-Bao, WANG Ha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0002). [J]. Computer Science, 2007, 34(9): 287-289. - 王彤彤 韩文报 王航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87-289.
-
摘要 ( 128 )
PDF(238KB) ( 69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安全需求分析是软件漏洞分析中极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够指明分析的方向,提高分析的效率。本文具体分析了软件系统运行的环境、内部对象等的安全需求,并从安全需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软件漏洞分析模型。
-
基于Multi—Agent的个性化远程教育系统研究
. 基于Multi—Agent的个性化远程教育系统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90-292.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90-292.
-
摘要 ( 103 )
PDF(238KB) ( 557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交互协作式教学是远程教学的本质特征。在分析远程教育的现状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基于多代理技术的个性化远程教育系统。该系统集www技术和Agent技术与一体,通过智能教学Agent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监视学习交互进程,收集并分析学生在教学各环节的信息,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指导。与传统的远程教育系统相比,该系统更能充分体现远程教育个性化教学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提高教学质量。
-
基于GIS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 基于GIS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J]. 计算机科学, 2007, 34(9): 293-294.
-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9): 293-294.
-
摘要 ( 93 )
PDF(250KB) ( 541 )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电力生产管理要涉及庞大的电力设备设施数据、用户数据、规划数据等,这些数据从发电、输电、配电到用电等任何一个环节,都表现为空间性、复杂性等特点。将地理信息引入到电力设施和信息的管理,能有效管理这些复杂的空间资源,提高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管理水平。本文以空间数据为载体、以设备管理为核心、以业务规划为灵魂、以流程重组为主线、以生产管理为目标,搭建了基于GIS的电力生产管理系统,并详细地描述了其功能设计方案和构建数据模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