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当期目录
2007年第7期, 刊出日期:2018-11-16
  
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
计算Web智能研究综述
段其国 苗夺谦 陈敏 王瑞志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4. 
摘要 ( 127 )   PDF(272KB) ( 5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Web智能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它结合了计算智能和Web技术,致力于提高Interrlet和无线网络上电子商务等Web应用的智能化程度。首先分析了计算Web智能的研究背景,然后阐述了计算Web智能的概念和相关技术,概括了计算Web智能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最后展望了计算Web智能未来的研究方向及面临的挑战。
Fuzzy插值及其Fuzzy泛函网络构造理论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5-9. 
摘要 ( 100 )   PDF(292KB)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先分别介绍了泛函网络概念和Fuzzy插值概念及性质;将泛函网络结构特性和Fuzzy插值映射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类新型FuzzY泛函网络模型,给出其Fuzzy泛函网络构造方法;采用构造性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FuzZy泛函网络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定义在有界闭集上的连续函数。这从理论上为Fuzzy泛函网络的使用提供了依据,具有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
应用入侵检测研究与进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0-13. 
摘要 ( 111 )   PDF(365KB) ( 5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的基于网络和主机入侵检测系统有不足,促使应用入侵检测的研究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应用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指出应用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的难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综述
吴艳霞 顾国昌 付岩 程立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4-19. 
摘要 ( 129 )   PDF(364KB) ( 6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是防止由于单粒子反转事件而导致运行系统发生故障的有效手段,目前主要采用以控制流图为基础的结点签名技术。本文首先介绍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的分类标准;然后按照技术发展的脉络,从软硬结合、纯软件两方面介绍控制流检测技术的典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最后提出基于目前的方法并发控制流检测技术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新的发展方向。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混合动态自适应路由算法
郭彬 李喆 耿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0-23. 
摘要 ( 270 )   PDF(263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能以及能耗均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网络模型,将平面路由和层次路由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数据获取阶段采用层次路由,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平面路由。同时,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该模型的动态成簇自适应路由算法HDAR(Hybrid Dynamic Adaptive Routing algorithm)。在算法中设计了基于现场数据的动态成簇机制来完成数据的收集,使用自适应的路由选择算法将数据传输回Sink节点。仿真结果表明HDAR协议在节能和能耗均衡方面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基于MANET的QoS多播路由协议研究
汪祥莉 李腊元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4-27. 
摘要 ( 105 )   PDF(260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自组织网络上运行多媒体应用,正在成为随遇计算和随遇通信环境中的一个完整部分,同时提出了对QoS和多播的需求,如何设计有效的QoS多播路由协议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自组网QoS多播路由协议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并对该研究所提出的路由算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自组网的QoS多播路由技术。
AdHoc网络中基于多条件的最优路径选择
张书奎 崔志明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8-30. 
摘要 ( 114 )   PDF(260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无线移动Ad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简称MANET)中,提供端到端QDS保证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确定一条可行的、满足一组QoS(如带宽、延迟抖动和丢失率)约束的路径。一般说来,寻找一条满足多个附加约束条件路径的问题,是NP完全问题,这导致了许多启发式算法的提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在Adhoc网络中基于启发式多条件约束的最优路径选择算法MCOPS(Mult.-Constrained Optimal Path Selection),此算法首先裁减掉那些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不可行的路径,
一种适用于移动Adhoc网络的自适应多跳路由协议
向学哲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31-33. 
摘要 ( 131 )   PDF(195KB)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跨层优化多径路由协议以跨层优化为手段,使用物理层,MAC层和网络层的信息做路由决策并在多条路径上同时传递数据包。实验表明,该协议拥有以往的多径路由协议在网络吞吐量和端到端延迟的优势,而且延长网络寿命并降低网络中传输比特信息所需消耗的能量。
超宽带技术的信道模型和定位技术研究与分析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34-37. 
摘要 ( 105 )   PDF(250KB) ( 8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短距离无线系统是今后较长时间内通信界研究的热点,其中个人局域网(PAN)概念的提出,更推动了个人信息网络的发展。实现PAN的主要技术有:IEEES02.11b、HomeRF、蓝牙(Bluetooth)以及超宽带(UWB)等。其中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和抗干扰等特点使得UWB技术优势极为突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UWB的物理信道模型、定位技术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一种联合优化的球形解码预处理方法
程波 杨宗凯 刘威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38-41. 
摘要 ( 113 )   PDF(246KB) ( 5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多输入一多输出(MIM0)系统中,球形解码(SD)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解码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SD的联合优化预处理方法,这种优化方法的核心是以一种联合的方式,通过一个排序迫零反馈均衡(0ZF-DFE)检测器来获得SD优化的初始搜索半径和优化的解码顺序。这个OZF-DFE区别于其它的预处理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内嵌在通用SD中。本文同时也提出了对SD本身的一种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联合优化的策略在复杂度上相比其他优化方法,具有更优的性能。
在接收端模拟TCP的组播拥塞控制协议
原冰 张冰 刘增基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42-46. 
摘要 ( 134 )   PDF(312KB) ( 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在接收端模拟TCP行为的组播拥塞控制协议TEARM。该协议在每个接收端独立地维护拥塞窗口并模拟TCP协议来改变窗口大小,其后将窗口值转换为期望速率,反馈给发送端,其中反馈的速率为一段时间内的加权平均。此外,使用了基于代表的机制来抑制反馈,并使用了历史打折机制来提高协议的响应性。仿真表明,该协议具有良好的TCP公平性、速率平滑性、可扩展性以及响应性,适用于流媒体组播业务的传输。
基于小波变换与自回归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47-49. 
摘要 ( 116 )   PDF(247KB) ( 5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与自回归模型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将流量数据构成的原始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并将分解得到的近似部分和各细节部分分别单支重构到原级别上;对各个重构后的序列建立自回归模型,由所拟合的模型分别进行预测;结合各个重构后序列的预测结果,可以得到对原始序列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几种网络流量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
高速网络环境下的传输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50-54. 
摘要 ( 104 )   PDF(377KB) ( 5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对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的研究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高速网络环境下,传统TCP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连接传输性能低下。针对这一问题,各种改善方案应运而生。本文对这些方案进行了大致分类,并重点介绍了各分类中的代表性算法,指出了其优缺点。最后,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路由协议性能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55-57. 
摘要 ( 100 )   PDF(265KB) ( 8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路由是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经提出的MANET路由协议有很多种,因此如何针对一定应用场景选择一个最佳的路由协议,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该文对已经通过IETF认可的三种MANET路由协议:DSR、AODV和OLSR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设计了大量的场景,通过对路由协议的分组传送率、端到端时延和所选路径长度等指标的比较,得出了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MANET最佳路由协议选择方案。仿真中发现同是采用按需的路由发现策略的DSR和AODV在高移动、高负荷的网络环境下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原因进行了深
可扩展传感器网络模拟器SensorSSF及性能预测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58-62. 
摘要 ( 105 )   PDF(333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仿真模型越来越复杂,受单机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的限制,模拟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PDES(Parallel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策略能够加快仿真程序的执行,因此一度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并行仿真最终并没有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因在于:并行仿真建模理论缺乏,并行仿真性能具有不可预测性,以及并行程序行为的不可预测性。本文在讨论模拟器并行化的一般方法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SSF的传感器网络并行仿真环境SensorSSF。SensorSSF设计遵循:可扩展性和简洁性。可扩展性保
基于生物迁移的网络动态负载平衡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63-65. 
摘要 ( 218 )   PDF(194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系统中的关键机理和重要原理可用于设计一种新颖的生物网络结构及其仿真平台,以满足未来Internet网络的关键需求。本文在此框架下讨论了生物实体的不同迁移方式,并探讨了将其用于网络动态负载平衡问题,给出了一种负载平衡算法。通过对网络中不同任务量在采用和不采用负载平衡策略两种情况下的仿真试验,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响应时间,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研究
何庆伟 孙利民 刘俊涛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66-69. 
摘要 ( 128 )   PDF(270KB) ( 7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网络。它具有资源非常受限、无线通信链路质量不稳定和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等诸多显著特点,与现有的互联网和其它无线网络存在较大差别,向可靠数据传输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本文探讨了设计可靠传输协议应考虑的因素,分析了两种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提出可靠传输协议的分类方法,并重点介绍近年来提出的典型可靠传输协议,最后指出将来的研究方向。
网络数据包捕获及协议分析系统的UML建模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70-72. 
摘要 ( 112 )   PDF(277KB) ( 4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使数据包捕获及协议分析系统易于从整体上进行功能分析并适应需求变化,本文将UML建模技术应用于网络数据包捕获及协议分析系统之中,首先提出该系统的一种体系结构,并对其部件功能进行了分析。接着运用UML技术建立系统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并实现了该系统。最后对所建立系统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应用层协议识别算法综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73-75. 
摘要 ( 202 )   PDF(209KB) ( 9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够标识出Internet上每个流所使用的应用层协议是一系列网络应用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网络的高速化和协议的复杂化,传统的基于端口识别应用层协议的算法已经不够准确,因此各种新的协议识别算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协议识别问题的几个基本概念,将目前正在使用或研究的协议识别算法总结为三类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关键技术和难点,最后指出了两个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自动信任协商中的推理攻击分析
杨秋伟 洪帆 郑明辉 廖俊国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76-79. 
摘要 ( 234 )   PDF(263KB) ( 4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动信任协商是陌生实体通过交替地披露属性证书建立信任关系的一种方法。主体拥有的不同属性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某些属性的披露会导致其它敏感信息的泄露,即推理攻击。本文分析了属性间的线性关系,提出了属性敏感强度的概念,定义了属性敏感强度的偏序关系,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自动信任协商系统抽象模型。针对几类推理攻击给出了相应的防御方案及其安全性分析。
信任机制及其在网格安全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80-83. 
摘要 ( 116 )   PDF(261KB) ( 5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网格计算环境对信任机制的需求,将信任机制分为理性信任和感性信任,并给出了相应的两种信任机制模型,结合网格计算的安全功能,给出了有感性信任参与下的网格安全服务,最后结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机制给出了该模型的一个实例,即通过理性信任和感性信任的评判得到信任度等级,根据该信任度等级来决定用户所分配的角色和权限集。
基于图像认证的个性化用户认证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84-85. 
摘要 ( 116 )   PDF(211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普适计算是未来的计算模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满意的服务。结合未来普适计算环境下设备的多样性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图像认证方法进行了扩展进而提出个性化认证方案,图像认证方法利用用户对图片的识别能力验证登录者是否为用户本人,从而可以抵抗重放攻击。该认证方案使用一种组合办法既减少每次认证暴露给第三方的信息,又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可提供多种媒体形式供用户识别,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用户可以接受这种认证方式。
一种基于RBAC的电子商务匿名性与可追究性实现方案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86-89. 
摘要 ( 101 )   PDF(254KB) ( 5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基于RBAC思想对可信第三方功能进行分类并结合其他一些技术实现电子商务中匿名性与可追究性的解决方案,主要涉及三个主要过程:用户的注册控制、交易过程的控制及投诉处理过程。通过对注册用户的信息进行加密并对加密密钥进行分割保存来实现匿名性,通过对交易过程安全协议的设计及TTP功能的划分达到可追究性要求,并对可追究性的实现给予证明。
一种基于业务流程执行描述语言的分布式Web服务发现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90-95. 
摘要 ( 114 )   PDF(359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主要是基于集中式拓扑,并且使用的服务描述仅仅是描述服务接口功能而忽略了业务流程执行相关信息,无法保证Web服务组合的相容性,也无法满足组合事务无死锁的要求。同时,这些方法都无法避免高维护代价、单点失效和可扩展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对等网络的Web服务发现方法,引入标识确定性有限状态机ADFSA(Annotated Deterministic Finite State Automata),将服务业务流程执行语言用于服务匹配,从而避免了潜在的Web服务组合不相容和有利于服务
第二届中国Agent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Agent2008)征文通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95-95. 
摘要 ( 110 )   PDF(50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个面向服务的LBS开放框架
林俞先 李琦 曾晓瑜 殷崎栋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96-98. 
摘要 ( 126 )   PDF(294KB) ( 5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发展和Web服务技术的日益成熟,对现有的LBS体系框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服务共享为核心,给出了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的LBS开放体系框架。对LBS中基本服务和复杂服务进行了讨论,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和移动终端的位置计算作为服务为各类LBS应用所共享。研究了通过服务组合技术对复杂服务和业务流程建模,以及服务流程执行中服务节点的具体实例选择。最后通过一个原型系统的实现,对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一种数据流上截止期敏感的滑动窗口处理策略
武珊珊 谷峪 吕雁飞 于戈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99-102. 
摘要 ( 123 )   PDF(266KB) ( 5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数据流上定义了截止期作为连续查询的实时约束,并建立了基于截止期的滑动窗口处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截止期敏感的滑动窗口处理策略;在多滑动窗口查询处理环境中,提出了一种(k,m )截止期约束机制,在提高查询实时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不同查询对结果丢失率的不同约束。实验结果表明该处理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数据流上滑动窗口查询的截止期满足率。
Dwarf尺寸的进一步缩减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03-105. 
摘要 ( 107 )   PDF(233KB)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warf不仅降低了数据立方的存储开销,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查询和维护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数据立方组织方法。为了进一步缩减Dwarf的存储尺寸,本文通过研究Dwarf结构,分别提出了浓缩Dwarf和冰山Dwarf:前者从Dwarf结构中删除了对于查询来说冗余的内容,而后者从Dwarf结构中去掉了对于用户来说琐碎的内容。实验和分析表明,浓缩Dwarf有效地减小了Dwarf的存储尺寸,而冰山Dwarf适合于忽略细节的应用场合,极大地降低了Dwarf的存储开销。
海量存储系统中高可扩展性元数据服务器集群设计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06-109. 
摘要 ( 140 )   PDF(282KB) ( 49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量存储系统都采用元数据服务器机群的方式来处理文件系统的元数据信息。很多存储系统采用Hash算法来实现文件元数据在元数据机群内的分布,但是这些算法都是针对文件进行Hash。本文提出了一种目录哈希的新算法,针对目录进行Hash,并把一个目录内的元数据集中存储。本算法克服了文件Hash的不足,改善了存储系统的性能,并极大地提高了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DSM中基于遗传算法的页迁移
陈家琪 肖梁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10-112. 
摘要 ( 118 )   PDF(238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DSM)中,远程数据不命中时间和同步时间是两个最主要的开销。本文在分析页迁移技术以及分布式系统性能开销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动态页迁移技术以提高数据的局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据的局部性,且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程序。
分组交换网络语音回放控制及性能分析
谭献海 温碧丽 金炜东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13-115. 
摘要 ( 163 )   PDF(244KB) ( 4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语音通信中的回放控制是保证语音平滑性的关键。本文深入研究分组交换网中的语音回放控制及其性能分析问题。在总结语音通信系统的特点和端到端时延的组成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语音业务回放控制模型,采用双令牌桶对语音流量进行整形。基于最新的网络演算理论,推导出了给定端到端时延、语音到达曲线和网络服务曲线条件下的语音回放时延、需要分配的速率和缓冲区长度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应用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分析结论。
基于超链接的镜像页面比较策略研究
杨楠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16-119. 
摘要 ( 109 )   PDF(248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eb中存在大量的镜像页面,这会严重影响分析的结果,并且占据大量的空间和资源,严重影响了计算的效率,因此,如何去除这些镜像页面是社区发现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基于纯链接的镜像页面去除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证明了只需出度邻近的页面进行比较,并提出了页面邻近区域的比较方法,按照Web页面的分布理论,设计了比较策略的方法。实验结果证明,大大减少了比较的次数,提高了效率。
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
分布式数据流处理系统的动态负载平衡技术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20-123. 
摘要 ( 112 )   PDF(257KB) ( 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了一种新的大规模分布式数据流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由一组异构的服务器集群组成,负载在每个服务器集群内部多台同构的服务器之间获得平衡,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负载平衡。集群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以资源换性能,服务器集群中服务器的最大数目足够保证系统不再发生过载现象,不再需要会降低性能的卸载技术。而且投入运行的服务器的数目根据实际的系统负载来决定,负载较轻时,一部分服务器可以进入休眠状态来减少能源的消耗。根据系统动态增减服务器的特点,设计了全新的初始化算法、动态负载平衡算法。与以前的分布式数据流处理系统相比,由
基于合同网协议交互投标的动态调度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24-127. 
摘要 ( 105 )   PDF(235KB) ( 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柔性制造系统使生产加工路径有很多可选性,所以调度系统必须考虑机器调度问题。分配规则调度是一种最基本、最具影响力的动态调度方法。然而,分配规则调度方法很少考虑机器顺序选择。兼顾工件选择和机器选择两方面,本文运用交互投标过程,构建基于合同网协议调度的协商规则。研究作业车间动态调度问题,提出并构建了5种合同网规则调度方法。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合同网交互投标模式的规则调度能够大大改善调度系统性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设备负荷平衡指标。
基于移动Web应用技术的Fox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李成大 张京 刘甫迎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28-130. 
摘要 ( 108 )   PDF(211KB) ( 4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述了基于移动Web应用技术开发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FoxERP的功能、特点,讨论了其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实现的关键程序段。
一种动态连接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31-133. 
摘要 ( 268 )   PDF(230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存储与计算的分离,重新定义了计算机的使用模式。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动态重构,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简化了管理。一种实现这种新模式同时又兼容于传统机制的方案是在存储设备级截获数据流,并转接到网络,利用现在网络高带宽、可靠和灵活的特性提供高速、稳定和动态的服务。本文将介绍动态网络硬盘nHD(network HardDisk)的设计和实现,给出并分析其运行性能。
网格环境下基于模拟的协同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34-137. 
摘要 ( 100 )   PDF(368KB) ( 4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模拟的虚拟产品开发涉及到建模和模拟技术,模拟主要是设计评估和验证,确保设计的性能,验证设计的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网格环境下的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分析了松耦合的协同设计与制造,结合网格的最新研究进展,设计基于模拟的虚拟产品开发,更有效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实现网格环境下协同设计与制造。本文主要集中在基于模拟设计的协作网格环境开发的分析与设计。
篇章中的消解问题与消解算法:研究综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38-141. 
摘要 ( 99 )   PDF(268KB) ( 10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篇章消解,即识别篇章中对现实世界中同一实体不同表达的过程,包括指代消解和同指消解两个方面。作为信息抽取的重要环节,它在信息检索、自动文摘及文本挖掘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并总结了消解过程中常用的语言知识,介绍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具代表性的算法,并指出了篇章消解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粒度计算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42-145. 
摘要 ( 103 )   PDF(221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粒度计算是一种新的智能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具体可行的粒表示模型和不同粒的推理方法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模糊粗糙集纳入粒度计算这种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处理复杂信息系统,求解复杂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笛卡尔积,构建了模糊关系下的信息粒;然后给出不同粒度下模糊粗糙算子的表示方法,进而形成一个分层递阶结构;最后考虑了对于模糊信息系统粒度粗细的选择问题,并给出一个实例,从而为粒度计算提供一个具体而实用的框架。
基于索引数组与集合枚举树的最大频繁项集挖掘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46-149. 
摘要 ( 119 )   PDF(274KB) ( 5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其内在的计算复杂性,挖掘密集型数据集的全部频繁项集非常困难,解决方案之一是挖掘最大频繁项集。集合枚举树是最大频繁项集挖掘算法中常用的数据结构,最大频繁项集的挖掘过程也可以看作是集合枚举树的搜索过程。为缩小集合枚举树的搜索空间,采用宽度优先和深度优先相结合的混合搜索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最大频繁项集的挖掘算法Index-MaxMiner。该算法首先设计了索引数组这种新的数据结构,并给出了一个基于二进制位图技术的索引数组的计算方法。通过为每个频繁项增加包含索引,Index-MaxMiner利用一次宽度优先搜
一种基于Vague关系的模糊聚类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50-153. 
摘要 ( 92 )   PDF(202KB) ( 4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Vague关系作为模糊关系的一种推广,在某些情况下,比直觉模糊关系具有更强的模糊信息表达能力。本文基于inax-t&min-s合成运算,将Yang和Shih的用于模糊关系的n步过程扩展到Vague关系上,扩展后的n步过程可以将相似Vague关系矩阵转换为等价Vague关系矩阵,进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所有max-t&min-s等价Vague关系矩阵的聚类算法。
基于句子级最大频繁单词集的Web文档聚类研究
路松峰 陈云开 袁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54-157. 
摘要 ( 114 )   PDF(311KB)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Web文档聚类是Web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的挖掘算法得到的频繁模式不仅维数高,而且不能很好反映文档表达的语义信息。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聚类结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句子级的最大频繁单词集挖掘方法来挖掘文档特征项。在此基础上,先初步聚类后依据类间距离和类内链接强度阈值合并或拆分类,最终实现文档聚类。在此过程中,使用可变精度粗糙集模型计算每个类的特征向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优于传统的文档聚类算法。
多关系频繁模式发现研究
张伟 杨炳儒 钱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58-164. 
摘要 ( 124 )   PDF(478KB)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频繁模式发现是数据挖掘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实数据通常存储于由多个关系组成的关系数据库中。传统的频繁模式发现方法只能直接完成单一关系中的模式发现,如果要完成多关系数据的挖掘,会产生操作复杂性和信息丢失等问题。多关系数据挖掘是当前数据挖掘研究中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多关系频繁模式发现方法能够直接从复杂结构化数据中发现涉及多个关系的复杂频繁模式,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本文首先归纳多关系频繁模式发现方法的发生历史背景,其次分析总结多关系频繁模式发现方法,最后提出了多关系频繁模式发现将来发展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
近似约简算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65-167. 
摘要 ( 99 )   PDF(200KB) ( 4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信息系统属性的约简可以提高知识发现、机器学习等的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近似约简算法,该算法可使信息系统在基本保持原风格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地保留属性,为后期的系统处理节约了大量的处理时间。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没有提高,约简后的属性大大减少。虽然原信息系统有一定的损失,但在一定的显著水平下是可以接受的。最后对一个有9个属性的信息系统进行了约简和近似约简的对比分析。
在VPRS模型中保持边界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68-170. 
摘要 ( 107 )   PDF(182KB) ( 4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讨论了变精度粗糙集模型中现有的属性约简方法,找出了β约简的不足;介绍了Inuiguchi提出的保持决策类下近似,上近似,边界和无法预言区的属性约简定义;说明了保持下近似的属性约简就是β下分布约简,保持上近似属性约简就是口上分布约简;提出了变粗度粗糙集模型中基于边界的属性约简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它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该种方法的实现算法。经实例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基于知识含量的粗糙集不确定性度量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71-173. 
摘要 ( 119 )   PDF(154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粗糙集的不确定性度量是粗糙集理论中一项重要的数值特征,而Z.Pawlak提出的粗糙集的不确定性度量,即传统的近似精度与粗糙度具有局限性。考虑导致粗集粗糙性的原因,将传统的粗糙度与知识的含量测度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粗糙集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讨论了这一度量的特性,通过实例说明这一新的度量方法的合理性及计算的简便性。
基于ICA与ViSOM的不完整数据处理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74-177. 
摘要 ( 116 )   PDF(241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中不完整数据的研究现状及ICA与ViSOM的特点,提出了基于ICA与ViSOM的不完整数据的处理模型IVIS-IDH,研究了数据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为非高斯分布时不完整数据的处理方法,对缺失数据值的估计方法及其估计的残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在ViSOM基础上取得了不完整数据集的可视化分析结果,从而克服了S.&Wang提出的不完整数据处理方法的不足。
基于分布式遗传算法的移动Agent迁移策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78-180. 
摘要 ( 165 )   PDF(234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迁移策略是移动Agent(Mobile Agent,MA)的核心技术之一,MA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迁移策略的优化。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布式遗传算法(EDGA),用于对多约束条件下MA迁移策略最优问题进行求解。EDGA将分布式遗传算法和Cascade模型相结合,在迁移算子部分设计一个中心监控器,观察每个子种群的进化,并对迁移个体的选择以及相应子种群的大小做出调整,使进化能力好的子种群得到更大的空间来搜索最优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EDGA算法在求解速度和质量上取得了较大的改善。
多Agent战术意图识别的知识组织与问题求解
曾鹏 吴玲达 陈文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81-183. 
摘要 ( 124 )   PDF(267KB) ( 9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军用计划识别领域特性的分析,指出多Agetit战术意图识别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反绎推理问题。在对战术意图识别问题详细展开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多Agetit战术意图识别问题中计划库的知识组织与逻辑描述,建立了战术意图识别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框架提出了基于反绎逻辑的计划识别算法。
基于Super—P2P的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型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84-186. 
摘要 ( 108 )   PDF(275KB)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第二代知识管理的思想,以及现在企业、组织的分散式管理特点,论文在分析了多种P2P结构的基础上,将Super-P2P结构应用于知识管理,提出了基于Super-P2P结构的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型,以解决集中式知识管理遇到的问题。接着,对模型的知识俘获机制以及所提供的知识服务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基于Super-P2P的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型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知识共享,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知识服务。
多目标进化算法研究进展
郑向伟 刘弘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87-192. 
摘要 ( 228 )   PDF(386KB) ( 24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进化算法具有本质上并行、不需要求导或其他辅助知识、一次运行产生多个解和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被视为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本文首先回顾了多目标进化算法的研究起源,给出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其次,详细分析了第一代多目标进化算法,其主要特征是简单易于实现,包括NSGA、NPGA、MOGA等,并指出这一代算法研究的成绩与不足;然后,对第二代多目标进化算法作了全面分析,指出其特征是强调效率,以精英保留策略为实现机制,且对SPEA、PAES、NSGAⅡ、
人工鱼群高级行为的自组织算法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93-196. 
摘要 ( 93 )   PDF(237KB) ( 8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在人工鱼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群体行为的人工鱼体系结构与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人工鱼群自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将基于这种体系结构人工鱼作为Agent,其能感知环境信息,产生意图,规划行为,最后通过运动系统产生运动来完成行为和实现意图。在群体的移动过程中,如果两个个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某个给定的值,则它们互相称为对方的邻居,个体倾向于与自己的“邻居”保持一致。每个个体以固定的速率运动,在给定时刻,个体的运动方向为上一时刻它的“邻居”运动方向的平均,鱼群中的个体一个时步一个时步连续完成同步这种运
蛋白质在格子模型中改进的PERM算法
李小妹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197-199. 
摘要 ( 132 )   PDF(181KB) ( 5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ERM算法是当前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格子模型优化算法中最为有效的一种算法,在该算法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增长算法IPERM。该方法简化了PERM算法中的权重计算公式,在遇到不同类型的残基时选用不同的上下限阂值以提高算法的有效性,并根据链长的大小使用不同的网格尺寸。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增长算法使得HP序列在格子模型中能更快地找到其能量最低构象。
基于几何参数的模糊拉格朗日插值推理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00-202. 
摘要 ( 106 )   PDF(155KB) ( 4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稀疏规则库条件下,当给定的输入落入规则“间隙”时,采用传统的模糊推理方法是得不到任何结论的。模糊推理本质上就是插值器。Koczy和Hirota首先提出了KH线性插值推理方法,然而推理结果存在着无法保证凸性和正规性等问题。为了能有一个较好的插值推理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参数的模糊拉格朗日插值推理方法,该方法不仅推理简单,推理结果较好,并且能很好地保证推理结果的凸性和正规性。这为智能系统中的模糊推理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基于2型模糊描述逻辑的知识描述与推理及其在信任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03-207. 
摘要 ( 286 )   PDF(398KB) ( 46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描述逻辑由于其强大的描述能力与成熟的推理算法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经典描述逻辑局限于处理确定的概念和关系,从而导致描述逻辑很难处理类似语义网等大型本体系统中的模糊知识。虽然1型模糊集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但是其采用确定的隶属度值来决定模糊度的方法是不够精准的。与之相比,基于2型模糊集的系统能够利用隶属度区间更加精确地描述模糊信息。本文给出描述逻辑ALC的2型模糊扩展形式,并且给出并分析了2型模糊ALC的描述和推理方法。最后使用2型模糊ALC建立了一个基于模糊本体的信任管理系统FOntoTM。
基于依存关系的问句理解与问句分类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08-210. 
摘要 ( 192 )   PDF(172KB) ( 9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问句理解是问答系统的首要过程,问句分类是问句理解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问答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问句类型有助于在文档中定位和抽取答案。问句分类的目标是基于预期的答案类型,准确地分类问句。本文提出依存关系规则与统计方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依存关系的中文问句理解与问句分类机制。实验表明:支持向量机结合依存关系的特征抽取方法,获得了较高问句分类正确率。
一种基于Gaussian函数的双向选择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
黄宏涛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11-213. 
摘要 ( 272 )   PDF(221KB) ( 5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是一类重要的神经网络算法。本文对现有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将现有算法分为前向选择和后向选择两类。在分析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提高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aussian函数的双向选择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BSRBF,从数理角度研究了神经元选择的基本技术方法,并对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步骤进行了阐述。最后,用一个实验对比验证了双向选择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视频的倒立摆摆起控制
岳大志 吴刚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14-215. 
摘要 ( 132 )   PDF(218KB)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视觉信息用于连续反馈中,人们提出了基于视觉的伺服控制形式,对视觉传感器得到的图像进行快速处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给出反馈信息,构成系统的位置闭环控制。本文基于视频的倒立摆摆起控制,提供了一个视觉反馈倒立摆摆杆位置来控制的途径。文中对视频采集系统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实际效果图。
论二维点集或线段集凸壳生成算法改进与优化的同构化方向
周启海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16-218. 
摘要 ( 127 )   PDF(241KB) ( 49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指出了迄今为止的现行二维点集或线段集(包括:多边形、封闭折线、半封闭折线、开放线段集等)凸壳生成算法的共同弱点;提出了可改进与优化凸壳算法的同构化凸壳构造基本定理。进而,基于同构化凸壳构造基本定理,阐明了有限二维点集或线段集凸壳生成算法改进与优化的同构化方向,应当是:第一,使凸壳极点(或称顶点)分布域极小化,即让包含凸壳极点的判定区域尽可能小;使极点判定对象直接化,即让所判定对象尽可能接近当前所寻极点。第二,尽力对有可改造潜力的优秀串行凸壳算法施以并行化改造和创新。
微分几何编码识别物体的形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19-221. 
摘要 ( 124 )   PDF(243KB) ( 5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更好地识别目标形状,编码方法需要对目标的刚体变换具有不变性,同时最大限度保持目标的原有信息。鉴于刚体平面曲线作变换时其曲率的不变性,提出了基于轮廓曲率提取的目标边界编码方法,并对此方法实施了离散化处理。提出了基于改进的KMP算法(D.K.Knuth,V.R.Pratt和J.H.Morris)的曲线匹配方法,并对目标轮廓的重建作了描述。实验证明,利用微分几何的思想描述目标边界,提取方法简单,存储量小,其编码针对目标刚体变换具有不变性,为识别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一个基于着色和动态规划的3-维匹配问题算法
宁丹 王建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22-224. 
摘要 ( 157 )   PDF(191KB)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3-维匹配问题是六个经典的NP完全问题之一,在调度、分配、交通和网络流等问题方面有很强的应用。参数计算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和解决NP-难问题的新方法。针对3-维匹配问题,目前确定式参数算法的最好结果是O·(16^3k)。本文结合着色和动态规划技术,提出了一个算法运行时间为O·(3.42^3k强)的确定式参数算法,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
平面图像立体化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25-228. 
摘要 ( 108 )   PDF(233KB) ( 5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平面图像转换成立体图像很有意义,获取同一场景的立体图像对是实现平面图像立体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在平面图像中随机加入水平视差的立体化方法为基础,讨论当图像子块在水平方向上的随机位移分别服从不同分布时的成像情况,并采用交叉熵和均方根误差两个定量指标对转换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i)当随机变量都服从同一分布时,随机变量的取值对转换效果没有多大的影响;(ii)采用不同的分布时,立体效果化的效果会明显不同。一般的,采用正态分布立体效果较好。
结合结构张量和Wiener滤波的图像去噪算法
鲁志波 王鑫 胡国恩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29-231. 
摘要 ( 133 )   PDF(221KB)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图像的结构张量表示的局部结构信息,结合Wiener滤波给出了一种图像去噪算法,并采用了加性算子分解格式求解非线性扩散方程以提高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图像中的强弱边界等细节特征,去噪后的图像在峰值信噪比和主观视觉效果上都有显著提高。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
熊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32-234. 
摘要 ( 110 )   PDF(211KB) ( 7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去噪相比,小波能去噪同时保留图像细节特征。针对较好的小波去噪,本文研究了小波阈值去噪的阈值函数选取,阈值大小确定和小波去噪方法。
一种新的遥感影像边缘检测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35-237. 
摘要 ( 367 )   PDF(173KB) ( 5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一种针对于遥感影像的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多个尺寸的邻域结构对图像进行平滑,然后根据图像灰度进行对象云化处理,构建对象云。通过云运算生成边界云并构建边缘模糊特征平面,在条件概率和模糊划分熵的基础上,通过最大模糊熵原则确定最优阈值,对图像模糊边界进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保留大量低灰度信息,并有效地去除了次要边缘对主边缘的干扰。
一种基于灰度级连通性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
胡欣 唐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38-240. 
摘要 ( 182 )   PDF(194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灰度级连通性的红外图像分割方法。灰度级连通性认为在某个灰度级以下的所有级集合是连通的,则灰度图像是连通的。提出的图像分割方法使用k级特征开运算将图像中包含目标的k级以上的连通成分保留下来,结合图像弱小目标的特征进行k级连通成分分解运算,提取出包含目标的k级连通成分实现图像简化和目标提取,最后结合简单的二值化处理就能够准确地分割出目标。通过仿真结果的比较,证明在红外图像中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提高信噪比、提取目标和分割图像的目的。
基于Log—Gabor滤波的指纹图像增强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41-243. 
摘要 ( 183 )   PDF(292KB) ( 1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纹图像的采集效果。指纹图像增强用于改善原始指纹图像的质量,以保证指纹特征提取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Gabor滤波是比较有效的指纹图像增强方法,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传统的Gabor滤波器相比,Log-Gabor滤波器可以在取得最佳空间定位的同时具有更宽广的频带,有利于改善指纹图像的滤波效果。本文提出采用Log-Gahor滤波器来实现指纹图像增强,先利用加窗傅里叶变换来提取指纹图像的局部频谱信息,再在频域进行滤波。在详述了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之后,给出具体的图像滤
虚拟博物馆系统构建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44-247. 
摘要 ( 110 )   PDF(297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虚拟博物馆对有效保护和利用馆藏资源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可使得博物馆资源通过Internet在更广泛范围内得以共享。本文描述了虚拟博物馆系统的设计方法、体系结构和实现技术,主要讨论了这个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关键技术的实现,包括创建工具、场景描述语言和展馆发布及浏览模块。
基于混沌置乱和混合变换域的扩频水印方案
许文丽 苏万力 李磊 王育民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48-250. 
摘要 ( 130 )   PDF(441KB) ( 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混沌置乱和DWT和DCT混合变换域提出了一种扩频数字水印方案,首先对原始水印信息进行混沌置乱预处理,然后应用扩频技术,选取m-序列作为扩频码,对置乱预处理后的水印信息进行扩频,产生扩频水印信息,在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特性的基础上确定扩频水印在DWT和DCT混合变换域的嵌入位置和强度,扩频增益因子的选取大小取决于所选用的DWT和DCT混合变换域系数的个数以及水印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文中提出的基于混沌置乱和混合变换域的扩频水印方案,不但水印的安全性有了很大程度提高,而且对剪切、旋转等各种几何失真攻击和
基于UML的Wiki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学俊 李龙澍 程慧霞 徐怡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51-253. 
摘要 ( 129 )   PDF(245KB) ( 53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Wiki系统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各种应用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建立标准的Wiki系统,本文将面向对象建模语言UML引入Wiki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采用Rational Rose2003建立其功能需求模型、数据模型和Web模型。建模语言的标准化和Wiki系统模型,提高了Wiki系统的软件重用和开发效率,并有利于Wiki系统的标准化和多样性。
可交换上下文无关文法
张继军 吴哲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54-256. 
摘要 ( 134 )   PDF(160KB) ( 8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可交换上下文无关文法及其该文法产生的语言——可交换上下文无关语言,证明了正规语言类是可交换上下文无关语言类的一个子集,而可交换上下文无关语言类是上下文无关语言类的一个子集;讨论了可交换上下文无关语言的结构特点,并给出了可交换上下文无关语言的Pumping引理。
扩展Java元模型以实现诠释的可视化建模
严悍 张琨 李千目 刘凤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57-259. 
摘要 ( 137 )   PDF(252KB) ( 4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诠释(annotation)是JavaSE5引入的一种新的编程语言成分,目前得到广泛关注。但从可视化建模来看,已有的Java元模型和UML2元模型并不支持诠释规范,这导致诠释的语义特征在高层抽象中难以体现,也不能实现诠释的可视化、规范化建模。本文扩展已有的Java元模型,以支持诠释的可视化建模。文章提出了诠释的4个重要特征,添加了3个元类以扩展Java元模型,使其能反映诠释特征,并给出2个图符以支持诠释的可视化建模。新的Java元模型符合MOF规范,设计简单,方便实现以支持MDA及相关工具的开发。
基于通用框架ICETIP应用集成模型
智永锋 张骏 万海东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60-263. 
摘要 ( 273 )   PDF(349KB) ( 4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的快速设计和升级,已成为软件开发所关注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用系统设计模型,它能够将应用系统抽象成表单流、数据流和事物流,由这些“流”可配置出不同的应用系统软件,并且该模型可以根据业务变化进行整个应用系统功能重组而不需要编写一句程序。因此,利用该模型设计应用系统软件只需两个步骤:需求分析和系统部署。
模拟的概念、计算及在自动机最小化上的应用
徐正权 袁志斌 王能超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64-267. 
摘要 ( 114 )   PDF(249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Bachi自动机进行优化是提高基于自动机的模型检测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直接模拟关系,延迟模拟关系和公平模拟关系的概念,算法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基于这些模拟关系的自动机优化方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介绍。
多媒体处理器的SIMD代码生成
吴圣宁 李思昆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68-270. 
摘要 ( 218 )   PDF(203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用处理器的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多媒体扩展,为提高多媒体应用的性能提供了新的体系结构支持。但目前编译技术对这类指令不能提供很好的支持。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SIMD指令生成算法,基于把编译器前端的程序分析和编译器后端的机器信息相结合的思想,采用扩展的treeparsing技术,有效识别程序中的并行操作以生成SIMD指令。基于SUIF(Stanford University Intermediate Format)编译器框架的实验表明,针对一组多媒体ker
面向对象并行有限元数值平台——ParaFe
黄玉林 袁勇 阮红河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71-274. 
摘要 ( 113 )   PDF(244KB) ( 6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araFe是已经研发成功的并行有限元数值平台,该平台采用面向对象设计语言C^++及MPI并行库来完成整个平台的编码及调试。在MS Window及Linux两种机群环境下来测试该平台,平台运行稳定,分析结果正确,具有理想的分析效率。本文主要介绍ParaFe的实现思想和实现技术。
UML—RT到一个实时多任务执行模型的转换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75-278. 
摘要 ( 128 )   PDF(246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把UML-RT行为建模模型平滑过渡到实时多任务系统的图形化软构件设计开发环境的过程设计模型中,本文提出了把UML-RT状态图行为模型转换到该环境下的执行模型的方法。首先介绍UML-RT状态图建模的概念及笔者研制的设计环境,其次给出从UML-RT状态图转换到该设计环境可执行模型的具体方法,最后以一个实例说明了转换方法。
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并行调度算法设计与分析
张国斌 潘金贵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79-281. 
摘要 ( 139 )   PDF(192KB) ( 7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并行作业调度系统负责对高性能计算系统中作业队列的管理。其核心功能是在每次调度发生时,选择下一个被执行的作业。最简单的调度算法是先来先服务(FCFS)。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资源利用率很低。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常用的算法有EASY Backfilling。但EASY算法也存在两个缺陷:要求用户估计作业运行时间和偏爱小作业。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调度方法: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并行调度(Priority-based Preemptive Scheduling),并实现了两种算法的模拟系统,从性能和公平性两个
异构分布式DSP系统中的针对简单路径DFG的有效资源分配策略
何俊梅 邹显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82-283. 
摘要 ( 134 )   PDF(170KB) ( 4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DSP系统随着其功能单元种类的增多,其资源分配问题趋向于分布式系统中的任务调度问题,但DSP系统中的任务调度由于兼具传统DAG任务图任务间有关联和实时系统有时限要求的双重特性,使得已有分布式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策略无法适用,而已有的关于DSP系统资源分配的策略则只适用于FU集中分布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异构DSP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策略,可以适用于FU分布式处理任务的情况,在满足了DSP系统关于时限的要求的前提下使系统整体资源耗费最小。
一种基于重定位信息的二次反汇编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84-287. 
摘要 ( 138 )   PDF(291KB) ( 6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反汇编技术是静态分析二进制程序的基础,目前广为采用的反汇编算法是线性扫描和递归行进算法。前者无法正确处理代码段中嵌入数据的情况,后者则必须解决间接跳转目的地址的预测问题。本文介绍了这两种算法的原理,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二进制文件中旬重定位信息对它们进行了优化。将优化后的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给出了一种新颖的二次反汇编算法,这种算法能够捕获反汇编过程中出错的情况,从而控制错误传播,并使得基于反汇编代码的应用可以针对出错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种面向消息的安全传输中间件模型
汪林林 肖常俊 张学旺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88-292. 
摘要 ( 137 )   PDF(275KB) ( 5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向消息中间件(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MOM)的安全消息服务的核心是基于安全协议的代理服务。MOM安全消息的路由和传送主要使用集中式消息服务器,导致消息服务可扩展性差和安全管理对象受限制等问题。针对MOM目前的问题,我们在普通MOM基础上提出一种加密传输中间件TSMQ(Transport Security Message Queue)模型。它采用将路由和传送功能分布在每台客户机上的方法,较普通MOM有更高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可有效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安全。
动态即时的协同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7): 293-294. 
摘要 ( 87 )   PDF(197KB) ( 56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是静态的工作流方式,提出了一种动态即时的协同工作信息交流平台。文章以办公系统为背景,将Java技术、XML技术、工作流技术及消息传递中间件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用户在协同办公平台内的在线信息交流。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