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创刊(月刊)
主管/主办: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
ISSN 1002-137X
CN 50-1075/TP
CODEN JKIEBK
编辑中心
当期目录
2007年第12期, 刊出日期:2018-11-16
  
第三届全国可信计算学术会议CDC'08征文通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0-F0004. 
摘要 ( 124 )   PDF(49KB) ( 5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复杂网络中重要性节点发掘综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5. 
摘要 ( 376 )   PDF(459KB) ( 2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发掘网络中重要性^1节点(边)一直是图论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近年来复杂网络研究热潮的兴起,特别是很多实际网络所抽象出来的复杂网络,表现出了与以往图理论不同的特性,如小世界特性、无尺度特性等。如何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发掘重要性节点已经成为复杂网络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详细总结、分析了在复杂网络环境下几个领域中发掘重要性节点的方法,最后提出了这一领域内几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可能的应用方向。
移动对象查询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丁晓锋 卢炎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6-9. 
摘要 ( 127 )   PDF(233KB) ( 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个人终端设备功能的逐步完善,移动计算较传统的分布式计算有了更广阔的应用背景和发展空间,特别是针对移动对象的查询处理研究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移动对象相关的查询主要包括:最近邻查询、反最近邻查询、空间连接以及最近对查询等。本文从这些查询的基本定义开始,介绍了这些查询相关的基本处理技术,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有效解决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在最后探讨了移动对象查询处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无线局域网帧数据流量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葛晓虎 朱耀庭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0-12. 
摘要 ( 114 )   PDF(217KB)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线局域网中的信道要比有线局域网信道复杂得多,研究运载其上的流量成为评估和了解无线局域网行为模式的关键。本文比较了有线和无线局域网在体系结构和协议机制上的差异,进而从AP节点处理帧数据流程上分析了无线局域网IP数据流量和帧数据流量上的差异,提出了无线局域网流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无线局域网帧数据流量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支持合群的多无线混合移动网络结构模型
涂来 王芙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3-17. 
摘要 ( 128 )   PDF(321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下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异构化的趋势,考虑移动终端的物理位置特性,提出了一种支持合群的多无线混合网络结构模型,将相邻且具有共同运动特性的节点组织成组管理,达到节省能量、带宽等功效。给出了该模型的设计原型、主要功能实体及接口,并定义了水平垂直协同通信方式工作。
具有显式反馈的拥塞控制系统研究进展
张慧翔 戴冠中 姚磊 潘文平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8-22. 
摘要 ( 173 )   PDF(392KB) ( 6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带宽光纤网络和长时延的卫星网络融入到Internet中来。研究发现,传统TCP协议的拥塞控制机制随着网络带宽和延迟的增大而趋于不稳定。研究这种高带宽时延乘积网络环境下的拥塞控制机制成为热点研究课题,其中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采用显式反馈方法。本文讨论了基于IP网络中的显式反馈机制,包括传统ECN、各种类ECN机制以及新的拥塞控制协议;分析了各种机制的特点,总结了现有研究的问题并指出了几个值得继续研究的要点。
基于UWB的Inter—piconet网间通信问题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3-25. 
摘要 ( 100 )   PDF(276KB) ( 6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基于UWB(超宽带技术)的IEEE802.15.3a标准协议并未规范其inter-piconet范围的网间通信问题及移动个域网的发展对此的需求,提出了建立完善的piconet之间通信流程的解决方案,包括码字分配、同步、路由及调度等一系列过程,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仿真,以解决inter-piconet之间通信的干扰及同时运作多个piconet(SOP)的问题,从而有利于inter-piconet网间通信问题的标准化。
一种跨层协助的Ad hoc无线网络广播策略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6-29. 
摘要 ( 132 )   PDF(229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Ad hoc无线网络中,对全网范围进行广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Ad hoc网络节点资源、网络资源严重受限,广播引起的广播风暴问题加剧了资源的消耗。本文提出一种跨层协助的广播策略,该策略利用一跳邻节点的信息和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信息统一在MAC设置退避时间,并根据发送节点密度自适应调整退避的时间,减少转播冗余、冲突发生的概率和延迟,确保了广播的可达性。仿真结果也表明提高了广播的效率。
一种部分信道状态信息下提高频谱效率的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30-32. 
摘要 ( 103 )   PDF(187KB) ( 5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已知精确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使用自适应调制等技术能改善OFDM系统的性能。然而,反馈信息传输延时导致的信道估计噪声和多普勒频移,使得实际的时变快衰落信道条件中不可能获得完全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本文利用多个“过期的”信道估计值,使用扩展自相似过程模型来修正当前的信道估计值。仿真分析表明,在快衰落信道条件下,新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自适应OFDM系统平均频谱效率。
一种基于数据块选择的方差时间图Hurst参数估计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33-36. 
摘要 ( 101 )   PDF(181KB) ( 5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分析了网络自相似业务流Hurst参数的主要估计方法,并进行了详细对比。通过对方差时间图法的深入研究和实验,发现数据块的选择范围对估计结果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原因,提出了数据块选择范围的一个经验公式,提高了估计精度。
一类具有随机离去策略的排队系统及其在Internet拥塞控制中的应用
汪浩 李晓明 严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37-40. 
摘要 ( 120 )   PDF(303KB) ( 4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顾客到达一个排队系统时,可以根据当前队列的长度,按照一定的概率选择加入排队系统等待队列,或选择离开排队系统且不再返回。这样的排队系统称为“具有随机离去策略的排队系统”。我们利用输入流稀疏化(Thinning of recurrent flows)和输入流阻行(Balking)两种方法分别扩充了GI/M/1/N和GI^X/M/1/N两个排队系统,建立了3个具有随机离去策略的排队系统,给出了这类排队系统的顾客丢失率、系统利用率、队列长度的均值/方差、平均等待时间等性能指标。最后,讨论了这类排队系统在Inte
基于着色Petri网的Internet电话端系统业务冲突检测
郝扬 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41-45. 
摘要 ( 113 )   PDF(347KB) ( 4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描述端业务的LESS脚本转换为着色Petri网模型,可以为实现形式化方法检测端业务间的冲突提供基础。本文根据业务逻辑树节点的特性和LESS的定义,提出了通用的转化规则,实现了端业务的形式化建模,从而方便了业务的集成及业务间的离线检测。通过CPN Tools对建立的业务模型进行仿真并分析模型状态空间,检测出端业务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最后,用典型的业务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Internet电话端系统环境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自适应IEEE802.11PCF调度算法
廖勇 杨士中 徐昌彪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46-47. 
摘要 ( 117 )   PDF(213KB) ( 5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研究现有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调度算法基础上,提出一个自适应PCF算法的解决方案。该算法通过使用队列调度来实现CFP(Contention Free Period)阶段PC和站点之间的消息服务,站点之间的服务顺序可以根据实时需求动态改变;对来自站点大量高速率发送的数据,调度器采用队列缓冲区尾部丢弃策略来缓解网络拥塞。通过对比定性的分析了此算法与单轮询算法在CFP帧传输的性能差异,得到在系统吞吐率以及平均包延迟上本文提出的算法能
一种基于期望失真的P2P流媒体数据调度算法
刘亚杰 孙晓 王晖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48-50. 
摘要 ( 112 )   PDF(196KB) ( 4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据调度问题是P2P流媒体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本文考虑Peer结点在带宽资源等方面的并构性,以分层编码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失真的数据包调度算法。它用期望失真来表示每个待调度数据包的重要程度,并在数据调度过程中优先请求调度那些期望失真值较大的数据包,从而可在接收节点上维持较高的播放质量水平。仿真实验表明,在多种实验参数条件下该调度算法均具有较好的性能。
可重写循环滑动窗口:面向高效的在线数据流处理
李俊奎 王元珍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51-55. 
摘要 ( 120 )   PDF(310KB) ( 5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滑动窗口是在线数据流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设施。针对当前基于向量模型的滑动窗口存在滑动过程中需要移动过多数据,而导致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可重写循环的滑动窗口技术。该技术在滑动过程中不移动数据,而是采用重写的方式来完成数据更新,并且它能够与当前滑动窗口无缝集成。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表明,该技术有显著的效率提升,能够高效地应用于实际的数据流处理。
一种保证传感器网络实时服务的中间件机制
胡侃 刘云生 李坚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56-60. 
摘要 ( 129 )   PDF(351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在应用与网络之间建立中间件,根据系统资源及网络能源保证在网络上并发运行的应用的QoS。首先,本文结合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及实时应用的特点,定义了一个事件驱动的保证实时QoS的传感器网络中间件框架。然后,定义了传感器网络中实时应用的执行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戳相关的实现技术,在应用调度中结合应用语义保证实时QoS、数据流的时间一致性及并发应用执行的逻辑一致性。最后,给出了基于时间戳模型的调度算法。通过性能测试结果分析表明,它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对高速外部采集数据处理的实时性,
基于网页划分的网站应用程序测试新方法
濮方琍 卢炎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61-64. 
摘要 ( 121 )   PDF(271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网站已经成为全球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确认网站应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成为软件测试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在有关网站应用程序的测试技术大多数是基于模型测试技术,依赖于从网站编码信息中产生模型,这些技术可统称为“白盒测试”。目前没有一种技术应用网页的划分进行测试。本文在“白盒测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网页划分的网站应用程序测试技术和基于网页划分的“白盒测试”技术,并通过实验证明基于网页划分的“白盒测试”技术是测试网站应用程序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针对猜测攻击的Athena方法的扩展
李超 董荣胜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65-67. 
摘要 ( 119 )   PDF(229KB) ( 4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猜测攻击是安全协议中一类特殊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猜测攻击,引入了基于串空间模型的Athena分析方法,并考虑了攻击者对弱口令的猜测能力。为此,在串空间模型的消息项中引入了可验证项的概念,以描述猜测攻击条件中的验证项,同时扩展了串空间中攻击者的能力,赋予了攻击者对弱口令的猜测能力;为在Athena后继函数搜索算法中实现对验证项的关联,以判断猜测攻击,在Athena方法的状态表示法中引入猜测验证目标及猜测验证目标绑定的概念,对状态、推理规则进行相应的修改,同时扩展后继状态函数,使扩展后的函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面向预警的警报分析方法
梅海彬 龚俭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68-72. 
摘要 ( 110 )   PDF(301KB) ( 6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警报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适合对大规模网络IDS警报数据进行实时宏观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正常情况下每天IDS警报数的自相似性来建立IDS警报数的季节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和警报数在宏观上的关系对网络中出现的像DDoS和蠕虫等大规模入侵进行预警。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及时发现网络中的大规模网络入侵并进行预警,并具有比基于网络流量异常的入侵预警方法准确和与IDS集成好的优点。
入侵报警管理与入侵响应系统IDAM&IRS中的自适应报警聚合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73-77. 
摘要 ( 114 )   PDF(399KB) ( 5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简要介绍了入侵报警管理与入侵响应IDAM&IRS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阐述了重复报警所造成的安全问题以及报警聚合的必要性。对报警聚合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基于报警类型的自适应报警聚合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聚合重复报警,解决了重复报警所产生的通讯堵塞等问题,能够在报警数量和报警种类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由于其自适应性,此报警聚合模型为后续深入的报警处理提供了有利支持,较好地解决了安全性与实时性之间的矛盾。
基于随机包标记方案的IP追踪性能分析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78-81. 
摘要 ( 102 )   PDF(229KB) ( 4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匿名DDoS攻击源追踪的研究领域中,基于随机包标记(probabilistic packet marking)的攻击源追踪方案以其高效和灵活成为关注的焦点,业界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案,但存在着性能上的差异。本文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方案相关性能指标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是标记与重构算法以及标记概率的取值,并且伪造包会对性能造成较大的干扰。
基于P2P的蠕虫防御模型
周瑛 吴中福 钟将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82-84. 
摘要 ( 109 )   PDF(263KB) ( 4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大规模网络环境下的蠕虫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蠕虫防御的层次化P2P重叠网模型(Hierachical Peer-to-Peer Overlay Network for Worm Prevention,简称HPOWP)。HPOWP通过层次式的P2P构架进一步提高了传统P2P系统的可缩放性,有效地与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拓扑结构相适应。在HPOWP模型中构造基于DHT的聚合树,提高蠕虫的识别效率。该模型为大规模复杂网络环境中的蠕虫防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网络安全评估工程中的知识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毛捍东 陈锋 张维明 朱承 宋峻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85-90. 
摘要 ( 95 )   PDF(395KB) ( 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建立网络安全评估工程中的知识基础设施、获取知识优势出发,以网络渗透本体作为网络安全评估工程的知识基础设施,总结了网络安全评估的通用框架,提出了一种网络渗透本体构建方法NEOCA;应用NEOCA方法构建了一个想定的本体示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对于相关工作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给出了结论和下一步工作。
基于环面自同构的公钥加密方案的密码分析
张林华 陈勇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91-93. 
摘要 ( 185 )   PDF(167KB) ( 4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环面自同构的强混沌特性,Kocarev提出了一种公钥加密方案。理论分析表明,离散环面自同构与剩余类环上Chebyshev多项式相联系。作者进而揭示出该方案并非一个新方案,而是LUC系统的一个特例。同时,实验测试表明,Kocarev提到的算法并未使该方案具有更高的效率。
数据立方体聚集范围查询分块方法研究
师智斌 黄厚宽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93-96. 
摘要 ( 112 )   PDF(251KB) ( 5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范围查询是数据立方体数据分析的有效工具,预计算技术通过预先计算并存储范围查询的结果,可以实现快速的用户响应。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基于MOLAP的预计算技术的研究主要以prefix sum及分块技术为基础。本文对预计算技术的分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现有分块技术的方法和性能,并提出了两种新的分块方法:嵌套分块和基于前缀区域边界的分块。本文对这两种分块的方法和特点做了阐述,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为分块技术提出了新的思路,是对现有分块方案的有力补充。
对左兄弟/右兄弟结构连接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王治和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97-99. 
摘要 ( 124 )   PDF(173KB)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区间编码和结点模型映射方法提出一种用于关系数据库的扩展存储模式。通过按结点编码中的广度遍历序号建立聚集索引,实现左兄弟/右兄弟关系结构连接算法的改进。改进后的算法降低了内存空间的开销,缩小了列表的扫描范围,明显提高了查找匹配速度,达到了查询优化的目的。
移动分布式实时数据库中并发控制框架
雷向东 赵跃龙 陈松乔 袁晓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00-103. 
摘要 ( 195 )   PDF(246KB)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移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采用三层结构,提出了DMVOCC-DA-2PLV(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Dynamic Adjustment of Serialization Order-Two-Phase Local Validation)协议处理移动分布式实时事务。移动实时事务处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移动主机(MHs)上处理,并进行局部部分有效性检查性确认,使用向后有效性确认机制,与在服务器提交事务进行有效性确认。及
容灾系统中数据的多源快速备份和恢复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04-106. 
摘要 ( 154 )   PDF(257KB)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容灾系统多副本备份方式的分析,为有效解决数据的快速备份和恢复问题,利用P2P资源共享的思路,提出了数据文件副本在网络中多点之间传输与共享的算法思想,并进行了仿真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多源快速备份和恢复算法(MSB&RT)极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为关键数据的恢复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
一种业务流程QoS有保障的动态服务组合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07-110. 
摘要 ( 102 )   PDF(247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使动态组合后形成的基于Web服务的业务流程不仅能够完成业务流程分配的任务,即满足局部约束,还能够与业务流程中完成其他任务的Web服务协作,使整个业务流程QoS有保障,达到全局最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证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服务在线迁移系统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11-113. 
摘要 ( 101 )   PDF(274KB)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并实现了服务在线迁移(service online migration,SOM)系统。该系统能以指定的迁移策略在不影响生产中心正常提供服务的同时为其提供服务容灾能力,通过系统内核中的层次化请求过滤(Hierachical Request Filter,HRF)获取系统即时状态,保证迁移数据的一致性。测试与实际应用检验证明,该系统在迁移开销、迁移有效性及一致性等方面均达到预期目标。
面向最终用户编程的服务虚拟化及其应用
王术娟 梁剑萍 李吉桂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14-117. 
摘要 ( 104 )   PDF(239KB) ( 46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Web服务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最终用户编程从而达到应用的按需构造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数字博物馆通用建设平台”项目为应用背景,对服务虚拟化方法进行了尝试,重点研究了虚拟化的运作机制,并基于服务虚拟化的流程给出相应算法。
基于JMS的分布式ESB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18-121. 
摘要 ( 97 )   PDF(321KB) ( 4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企业服务总线(ESB)是基于SOA思想的企业业务集成基础软件架构。本文在分析集中式ESB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MS构建分布式企业服务总线的设计方案。分布式ESB实现了总线负载均衡,克服了集中式架构存在的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问题,并且支持消息传输的持久性。原型系统的试验表明该设计方案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P2P文件共享系统用户行为特性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22-125. 
摘要 ( 102 )   PDF(292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含有用户请求和下载信息的P2P文件共享系统Maze的日志数据,对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用户行为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一些关于用户行为特性的已有观点,并从新的角度考察了一些行为特性,最后对行为的一些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用户的流量大小与其活跃时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带宽高低对流量及用户请求次数的影响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基于JXTA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实现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26-128. 
摘要 ( 87 )   PDF(272KB) ( 4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2P对等网络是对互联网传统计算模式的一次技术上的革命。在P2P技术的研究领域里,JXTA作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正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它为对等应用实现了底层的基础服务,使开发者可直接在其上建立应用。针对目前在P2P应用研究领域尚无通用一致性平台的现状,本文分析了JXTA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核心协议,通过构建一个实例深入研究了利用JXTA技术实现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特点。
EDI—XML通用数据转换构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29-131. 
摘要 ( 89 )   PDF(244KB) ( 5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分析了基于EDI和XML技术的电子商务系统应用集成问题,描述了一个EDI-XML通用数据转换构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软件架构,论述了该架构方案中EDI-XMI。数据模式的定义机制,提出了一个EDI-XML通用数据转换的实现算法。
实体驱动业务的企业信息系统软件框架
杨喜敏 谢长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32-135. 
摘要 ( 104 )   PDF(384KB) ( 4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企业日益强化企业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可重用性和可伸缩性。本文针对当前企业信息系统研发中的一些问题,在将企业信息系统可被抽象表示为“用户在安全控制下对受控实体的一组业务集合的调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驱动业务的信息系统软件框架EDTISF。重点讨论了EDTISF如何以“受控实体”来实现企业业务的确切划分,如何通过独立的数据对象来降低业务及其处理数据的耦合度,以及如何在应用层的级别上实现业务调度机制的重用等问题。
基于XML多重签名的电子病历安全机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36-138. 
摘要 ( 103 )   PDF(225KB) ( 5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可扩展标志语言(简称XML)在实现信息标准化、信息统一、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上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可以将XMI。技术运用到电子病历系统中。由于电子病历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确保其安全。点对点的安全机制,例如SSL和TLS,仅仅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机密性,电子病历系统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是对多重签名的不可抵赖性。本文通过介绍签名文档及其元素的XML模式来显示如何确保不可抵赖性。
一种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39-142. 
摘要 ( 146 )   PDF(234KB) ( 4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版权管(DRM)系统是用于数字交易的有效保护方案。基于高安全性的虹膜生物识别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DRM模型。该模型能够稳定而准确鉴别用户身份和权限,完成对数字内容使用的权限管理。为了克服现有DRM系统中数字内容分发存在的安全漏洞,在对用户的身份识别过程中,采用自动虹膜识别方法而不是传统的密码口令。为了保证生物数据的安全性,此模式采用基于PKI的安全交互协议。分析和研究表明此模型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适用于数字内容的安全分发。
生物信息学中基因芯片的特征选择技术综述
周昉 何洁月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43-150. 
摘要 ( 132 )   PDF(627KB) ( 138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生物信息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兴起,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目前,人们对疾病的分类和诊断的水平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于基因芯片的特征选择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当前基于基因芯片的特征选择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各种技术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分别从特征基因的选择数、时间复杂度和分类正确率等方面对各个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展望了特征选择技术在基因芯片研究中的未来研究方向。
地理实体概念及其位置关系的获取和验证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51-156. 
摘要 ( 98 )   PDF(427KB) ( 6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本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text,简称KAT)是知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点研究如何从大规模Web网页文本中获取地理实体概念及其位置关系知识,本文首先介绍了如何自动和半自动地获取这些地理实体概念及其位置关系的文法模式,建立文法模式库;然后基于文法模式库获取例句来抽取候选概念并进行概念验证;最后利用基于图论的方法构造位置关系图,利用地理领域特定规则进行分析验证。作为统一概念图管理下概念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实体概念及其位置关系本身不仅是知识库的一个重要
一种新的基于最大散度差准则的特征抽取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57-160. 
摘要 ( 98 )   PDF(240KB) ( 5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最大散度差准则(MSDC),利用统计不相关投影空间,提出了一组具有统计不相关性的最佳鉴别矢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的目标是寻求一组鉴别矢量集,既要使投影后的特征空间的类间散度最大,而类内散度最小;又要使最佳鉴别矢量之间具有统计不相关性。另外,本文还揭示了最大散度差鉴别准则与Fisher准则的内在关系。在ORL与NUST603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原MSDC特征抽取方法与传统的PCA方法。
粗糙集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61-162. 
摘要 ( 139 )   PDF(153KB) ( 59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Pawlak近似空间意义下研究粗糙集构成的拓扑空间。借助粗糙集的表示构造了粗糙拓扑空间,其中的开集为粗糙相等关系下的等价类;讨论了粗糙拓扑空间中的内部、闭包算子与近似空间中粗糙近似算子的关系,并给出了粗糙拓扑空间的拓扑基。
基于Multi—agents系统的分布式数据挖掘
庄艳 陈继明 徐丹 潘金贵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63-167. 
摘要 ( 133 )   PDF(345KB) ( 4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以及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滋生了分布式数据挖掘(DDM)这一新的数据挖掘方式。本文针对多agent系统下的分布式数据挖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agent方法用于DDM的优势、基于agents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的问题,以及典型的基于agent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系统和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作了一个概要的综述。
基于敏捷分桶的频繁项目集生成新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68-170. 
摘要 ( 88 )   PDF(184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出用于数据挖掘的频繁项目集生成的常规Hash算法存在两个主要缺点:1)难挑选合适的Hash函数,2)易导致Hash冲突。为了克服了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能动态适应频繁项目集生成实际需要的敏捷分桶新算法,该算法对任何项目集均有按需反应能力,且无需寻找任何Hash函数,更不会导致任何Hash冲突。同时给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新算法效率的研究方向。
基于粗糙集的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研究
尹世群 余建桥 葛继科 邱玉辉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71-174. 
摘要 ( 153 )   PDF(256KB) ( 5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给出了一种将属性约简和分类关联规则挖掘相结合的新型分类挖掘系统的算法(CARMA)。它运用粗糙集理论把关系数据库按属性值分成若干等价类、约简冗余属性及依赖属性,然后对数据约简后的目标关系表求取分类支持度大于阈值的强类和特征置信度大于阈值的强特征,从而有效获取强类中的强特征的决策关联规则。实验结果表明,CARMA对于数据的分类是有效的,比其它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和效率。它能够有效地克服ID3系列算法的冗余性、复杂性和对大数据量的不适应性,对增量数据能够达到较好的分类效果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关键讨
一种高效的最大频繁Embedded子树挖掘算法
朱颖雯 吉根林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75-179. 
摘要 ( 110 )   PDF(312KB) ( 5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最大频繁Embedded子树挖掘算法——CMPETreeMiner。该算法采用先序遍历序列存储树,并将节点的范围属性加入该序列,采用伪投影技术对频繁子序列进行投影,并对投影序列中的每个节点编码。在挖掘带编码的频繁子序列过程中,对频繁子序列进行高效剪枝,得到最大频繁Embedded子树,无需生成所有频繁Embedded子树。实验结果表明,CMPETreeMiner算法是高效可行的。
基于星型网络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研究
黄贤英 王柯柯 范伟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80-181. 
摘要 ( 141 )   PDF(217KB) ( 5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分布式数据库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一些主要的分布式数据挖掘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在星形结构下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SDAM)。该算法改进了FDM算法,具有通讯量低、并行性及可扩展性好等优点。
一种基于最近邻决策的点集分类方法的确定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82-183. 
摘要 ( 108 )   PDF(105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最近邻分类方法是识别中的重要方法。本文在最近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应用Voronoi图表和Delaunay三角剖分的特性,较好地将点集进行分类,运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实现。
基于结构学习的KNN分类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84-186. 
摘要 ( 99 )   PDF(250KB) ( 12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和贝叶斯网络分类算法(Bayesian Network,BN)都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分类算法。本文首先分析了KNN和BN的分类特点,然后在保留了两个算法在分类问题中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KNN算法(BN—KNN)。实验结果表明,BN—KNN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的正确率。
基于客户流失分析的聚类分析模型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87-188. 
摘要 ( 108 )   PDF(154KB) ( 6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电信公司的客户流失主题,采用了聚类方法对特征属性进行分类。鉴于聚类算法的无监督性,结合因子方差分析方法对聚类进行监督,分析特征属性与目标变量的相关性,利用相关属性与目标变量共同参与聚类算法构建聚类模型,获取流失客户的特征。
“软件人”社会的递阶协调模型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89-192. 
摘要 ( 96 )   PDF(229KB)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借鉴多智体系统协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软件人社会的递阶协调模型,即基于合同网模型的软件人群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基于公共知识库的软件人群体内部的协调机制。使用公共知识库,单个软件人可以用最少的通信与其他软件人一起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将复杂问题进行有效分解,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协调原则,共同完成任务,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难度和耦合度,使系统具有柔性,并易于实现。
基于知识点关系的学习导航系统建模方法研究
陈其晖 徐海宁 凌培亮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93-196. 
摘要 ( 125 )   PDF(237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习导航系统的目的在于避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和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孤独”感,其关键是系统能够提供高效的导航机制,指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本文基于Petri网建模工具,利用知识结构理论和知识点关系对导航系统建模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结合利用相关鱼眼图和感知处理技术建立了一套个性化学习导航系统。
偏序约简框架下增量自学习推理:税务稽查的例子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197-200. 
摘要 ( 100 )   PDF(277KB) ( 5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欺诈防范领域中税务稽查的例子。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线性推理的不足,提出构造偏序约简范例集,给出了CBR循环过程中范例获取、记忆、扩容、推理等算法,由此实现范例推理机增量自学习机制。算法相比线性检索和记忆有着较高的性能和准确度,在税务稽核选案、信用卡欺诈、公司财务数据审计方面都可以有相当广阔的应用。
一种具有随机邻居元胞自动机的混沌特性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00-203. 
摘要 ( 306 )   PDF(222KB) ( 4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一种具有随机邻居的2值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动力学性质,给出了其理想状态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混沌特性,并通过分叉图、Lyapunov指数和Sehwarzian导数解释了模型由倍分叉通向混沌的过程。最后,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了非理想状态与理想状态下模型动力学性质的差异。
分数阶Lü系统中的混沌及其控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04-206. 
摘要 ( 93 )   PDF(184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了分数阶Lü系统的混沌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证明分数阶Lü系统存在混沌,并且得出分数阶Lü系统能产生混沌吸引子的最低阶数为2.5阶。利用线性反馈控制法研究了分数阶Lü混沌系统的混沌控制问题,得出了受控分数阶Lü混沌系统的混沌轨道达到不稳定平衡点时的条件,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非对称DNA序列混合识别模型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07-210. 
摘要 ( 103 )   PDF(224KB) ( 4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建立了一种改选的不对称支持向量机(MISVM)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型,对于实际中具有的不对称样本数据集,采用调整Hessian矩阵对角参数的策略,增大数据量少的样本离超平面的距离,再结合隐马尔可夫谱变换,以达到更加精确地分离不对称样本的目的。实验发现,不能简单利用正负两类样本所占百分比或固定参数来改变核函数矩阵的对角参数,而必须加之以可调整的权系数才能控制错分的样本数;经改选后的混合不对称学习算法比标准SVM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对启动子序列进行识别,平均识别率达到91.8%。
基于闭环DNA的指派问题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11-213. 
摘要 ( 96 )   PDF(186KB) ( 54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了闭环DNA计算模型及其生化实验。用闭环DNA计算模型设计出了指派问题的DNA算法。首先对决策变量进行二维DNA编码来存放决策变量和效益值,然后通过有目的的终止技术和删除实验得到指派问题的全部可行解,最后通过电泳实验和检测实验获得最优指派问题的最优解。举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为减少DNA编码数量和缩短DNA编码的码长,讨论了算法的两种改进方法。
自然语言文本指代消解技术研究
史树敏 黄河燕 刘东升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14-215. 
摘要 ( 302 )   PDF(226KB) ( 8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代消解处理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关键环节,也是众多语言工程项目的核心任务。本文针对指代消解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阐述,按照时间线索,对国内外各类指代消解技术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阐明了指代消解技术目前的主流方法和技术线路,最后对未来汉语指代消解技术的研究前景加以展望。
一种基于关联聚类的汉语共指消解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16-218. 
摘要 ( 117 )   PDF(261KB) ( 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代消解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引入图对汉语名词短语的指代消解问题进行建模,将指代消解问题转化为图划分问题,并应用关联聚类算法来实现对图的自动划分。相对于传统的link-first和link-best聚类机制,该方法并不是孤立地针对每一对名词短语分别进行共指决策,而是充分考虑了多个名词短语之间的相关性,且不需事先给出聚类的数量以及距离闻值。通过在ACE中文语料上名词短语消解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指代消解算法。
语义桌面环境下的一种索引排序方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19-221. 
摘要 ( 82 )   PDF(179KB) ( 4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个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桌面检索和排序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本文给出了一种语义桌面环境下的桌面资源索引排序模型,并在PageRank和数据库的权威度传递图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索引排序算法。与传统的检索排序方式相比,本方法能更好地反映查询与检索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结果的重要程度次序。实验表明,本方法在时间效率和空间占用方面均能适应目前普通个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本方法在语义桌面以及桌面搜索等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求解简单多边形和平面点集凸包的新算法
刘光惠 陈传波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22-226. 
摘要 ( 310 )   PDF(278KB) ( 9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沿一定方向遍历凸多边形的边,其内部在边的同一侧。本文依据凸多边形的这一特性,提出求解简单多边形凸包的新算法,进而扩展得到求解平面点集凸包的新算法。新点集凸包算法先找到点集的极值点,得到极值点间的候选点子集,再求得相邻极值点间的有序凸包点列,最后顺序连接极值点间的有序凸包点列,得到凸包。新算法达到目前平面点集凸包问题的渐进最好算法的时间复杂度O(n log h),其中,n为平面点集的点数,h为平面点集凸包的顶点数。相比相同复杂度的凸包算法,新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又由于是顺序求得凸包上的点,新算法还具有更易于
一种新的三阶非线性扩散图像平滑方法及其算法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27-230. 
摘要 ( 108 )   PDF(250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非线性扩散在保留图像重要特征方面表现出的良好性能,通过引入图像局部特征(曲率),将曲率和梯度联合作为控制传导率的因素引入非线性扩散方程,提出了一个新的三阶非线性扩散方法,并讨论了该方法的数值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对各种类型的噪声均有好的平滑效果。
利用Beamlet变换算法提取遥感图像直线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30-232. 
摘要 ( 163 )   PDF(185KB) ( 4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遥感图像处理中,直线特征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特征,能够提供重要的视觉感知线索。本文利用一种Beamlet变换算法来提取遥感图像中的直线特征,通过对遥感图像按二进、递归进行划分,利用灰度信息,积分计算每一小块图像中的Beamlets,结合梯度信息,通过广义似然比检验GLRT(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ing)来检测判断符合条件假设的Beamlets,重建目标直线。此算法可以克服图像中的干扰及噪声,适应复杂、低信噪比遥感图像环境,准确地定位出直线。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具有
基于遗传算法和形态学运算的多焦点图像融合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33-237. 
摘要 ( 100 )   PDF(285KB) ( 4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大多数图像融合算法将每个像素都独立对待,使像素之间关系割裂开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形态学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多焦点图像融合方法,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了像素级融合方法和特征级融合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检测出原始图像中清晰聚焦的区域,再将这些区域提取出来,组成各部分都清晰聚焦的结果图像。实验结果证明,此方法优于Haar小波融合方法和形态学小波融合方法。特别是在原始图像没有完全配准的情况下,此种方法更为有效。
个性化三维人脸模型的特征约束多分辨率绘制
刘小丹 王姝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38-241. 
摘要 ( 97 )   PDF(250KB) ( 4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给出了一种有效支持个性化变形的三维人脸模型结构和一种特征约束的实时连续多分辨率绘制方法。为方便变形中特征点及相关区域的移动,模型结构的设计体现了人脸特征及模型中点、边、面的邻接关系。基于这种模型结构的多分辨率绘制方法给出了特征约束的有序递减网格设计,实现了视距相关的快速模型简化,在保持模型视觉特征的同时保证了实时连续绘制。
一种基于脊线特征的指纹匹配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42-245. 
摘要 ( 272 )   PDF(260KB) ( 9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指纹的脊线几乎构成了指纹的全部特征,其整体结构和趋势是确定指纹的重要依据。本文算法引入了一种描述指纹脊线趋势的特征向量,并且基于该特征向量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匹配算法。算法首先在指纹图像的特征区域中进行脊线采样,根据采样结果提取脊线的特征向量,把特征向量的相似度作为指纹匹配的依据。算法避开了传统细节点匹配方法的限制,有效利用了脊线趋势的稳定性和脊线间的相对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
一种快速位姿检测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46-247. 
摘要 ( 86 )   PDF(189KB) ( 4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足球机器人系统为平台,针对一种具有高度实时性的视觉住姿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色标设计方案和基于色块外接矩形的快速搜索算法。实验证明,新的色标设计方法和新的搜索算法能够快速地识别机器人的位姿,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器人碰撞时的色标粘连问题。
对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对称图像加密算法的改进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48-251. 
摘要 ( 102 )   PDF(248KB) ( 4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1]提出了一种基于3D Cat映射的对称图像加密算法,文[2]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算法在抗选择明文攻击能力方面性能比较差。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称图像加密算法。在本算法中,通过复合离散混沌系统隐藏混沌序列产生时所经历的迭代次数,来避免文[2]的基于符号动力学的密码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在保持了原来算法的各种抗攻击能力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原算法的抗选择明文攻击能力。
一种基于图像内容的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52-256. 
摘要 ( 174 )   PDF(295KB) ( 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混沌系统的半脆弱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将图像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部分,其中一部分用来提取基于图像特征的水印,另外一部分则用来嵌入提取的特征水印,水印嵌入在小波变换的逼近子带中。水印提取算法不需要原始图像,而且通过比较原始水印和水印图像中的特征水印与提取的水印的两个相似度,能够区分图像受到攻击的种类,算法对恶意的篡改攻击能够较好地进行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对常见的JPEG压缩稳健的同时,能有效地区分偶然失真与恶意篡改。
基于Randon变换和图像矩的抗RST攻击算法
周晓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57-259. 
摘要 ( 123 )   PDF(161KB) ( 5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抗几何攻击的能力是衡量一个数字水印算法鲁棒性的重要标准。几何攻击中,RST(旋转、尺度变换和平移)是最常见的攻击方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andon变换和0、1阶图像矩的抗RST攻击的参数估计算法,来估计水印图像经过的RST变换参数,并利用估计出的参数来校正水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算法估计参数的精度较高,对水印图像的RST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安全需求的体系结构模型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60-264. 
摘要 ( 104 )   PDF(373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开发基于Internet的大型复杂软件系统时,应该在体系结构层次上考虑业务需求和安全需求,而传统的体系结构没有专门针对安全需求的构件、连接件和体系结构风格的描述,因此在体系结构层次上描述安全需求还比较困难。本文首先论述了在体系结构层次上描述安全需求的必要性。然后,在传统体系结构单元——部件/连接件的基础上,引入了安全构件、半安全构件、安全连接件、半安全连接件等新的设计单元,并给出了这些设计单元形式化的语义和约束以及图形模型,解决了软件系统安全需求的构件表示方式。最后,用一个实例展示了软件系统安全需求的体
嵌套的计算系统进程级自适应抗衰重启策略研究及模型分析
王湛 赵颜利 刘凤玉 张宏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65-267. 
摘要 ( 113 )   PDF(228KB) ( 5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执行细粒度的进程级软件抗衰可以进一步降低抗衰成本,提高软件可靠性。本文针对软件系统中进程间交互频繁多变且交互关系难以判定的特点,分析进程间控制、调用及数据访问的关系,重新定义了进程重启相关度,提出了自适应进程相关拓扑图的算法理论,从而制定了嵌套的进程级软件抗衰重启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策略实施模型,从而为全面实现智能化的软件系统细粒度软件抗衰提供了支持。
基于Linux的ActiveX控件运行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68-272. 
摘要 ( 143 )   PDF(343KB) ( 7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ActiveX控件在互联网和桌面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尚不能在Linux平台上无缝运行。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由两层功能层组成的中间件机制,这两层功能层分别是操作系统兼容层和AtiveX控件机制支撑层。在该机制中,操作系统兼容层消除了Windows和Linux两种操作系统的差别,ActiveX控件机制支撑层中添加了支持ActiveX控件的CDM机制。提出了以XML格式文件实现注册表的组件注册方法,提供了Linux上直接运行ActiveX控件的“控件-容器”机制的必要条件,最后实现了一个在Lin
UML行为图驱动的Java程序运行时验证工具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73-277. 
摘要 ( 117 )   PDF(320KB) ( 4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UML是一种标准的可视化建模工具,广泛应用于软件系统的描述、可视化、构建和建立文档。本文介绍了一种UMI。行为图驱动的Java程序运行时验证工具。该工具以一个随机的测试用例集作为输入,运行经过插装的被测Java程序,得到一组用于验证的程序运行轨迹。通过对程序运行轨迹和UML行为图中合法的事件序列的比较,该工具可以对程序的动态行为规约进行检查。本文描述了该工具的设计思想、算法和实现技术,并通过对实例研究对该工具的可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基于SOA的异构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78-282. 
摘要 ( 103 )   PDF(281KB) ( 5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异构软件集成领域,采用基于SOA(Services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软件架构及其方法已逐渐成为分布式计算解决方案的主流,但目前针对SOA和Web services的测试方法较少且多以人工测试为主,本文提出构建自动化测试引擎的方法,该方法采用XML语言精化需求规格说明书,自动生成基于XML语言的测试用例,测试引擎自动读取、执行测试用例,记录、分析测试结果,从而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以及改进软件质量。最后实现了一个自动化测试工具原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交互纵览图的集成测试方法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83-285. 
摘要 ( 178 )   PDF(245KB) ( 4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UML2.0的标准中新增加了交互纵览图,交互纵览图作为测试模型可以解决交互图测试模型缺乏流程控制这一关键问题和活动图测试模型不便于表述交互的过程。本文针对交互纵览图更具有描述系统集成性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种对交互纵览图拆分、组合,从而覆盖消息的集成测试方法。
一种基于活动图的并发软件测试线索生成方法
曾一 张利武 张元平 袁纲 李强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86-290. 
摘要 ( 121 )   PDF(311KB) ( 56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并发软件的控制原理,提出了三个并发软件的基本测试策略。这三个策略给出了并发软件测试的基本原则:同步测试、关键覆盖和进程覆盖;接着提出了一种使用UML活动图对软件中并发控制过程建立模型图的方法;随后分析了并发软件测试难点即进程组合爆炸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图生成测试线索集的方法,证明了按照生成的测试线索集测试并发软件既能解决进程组合爆炸问题,又能满足三个测试策略。通过对比得出本测试方法在易用性、适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要优于基于状态图的测试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表明了应用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J2EE平台上的所见即所得的HTML电子表格工具的设计
肖舒 赵建华 李宣东 郑国梁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91-293. 
摘要 ( 93 )   PDF(171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一个MDA软件开发工具的设计思想和实现工具。该工具可以根据MDA中的平台无关模型的信息,由用户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来编辑HTML表格。用户编辑了HTML表格框架后,可以基于PIM中的ER模型来定义表格中各个单元格的值。用户在编辑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看到表格的最终显示。这个工具和我们研究的其它两个工具协同使用,可以高效地把PIM转换成为J2EE平台上的应用程序。
敏捷软件开发的认识偏误与推广瓶颈浅析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94-295. 
摘要 ( 89 )   PDF(230KB) ( 55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概述了敏捷开发的五大架构主导性理念与四大核心价值观,揭示了敏捷软件开发方法的思想本质;分析了人们对敏捷软件开发的某些认识偏误与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并提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若干对策建议。
网络智能试题库系统建设研究
杨永斌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96-298. 
摘要 ( 185 )   PDF(268KB) ( 6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网络试题库技术与自动组卷系统得到迅速发展。网络试题库系统建设是实现无纸化考试、考试标准化与个性化、远程网络学习辅导与在线测试等的基础。本文对网络智能试题库系统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对组卷策略和算法进行研究。
基于日志挖掘的计算机取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299-303. 
摘要 ( 372 )   PDF(330KB) ( 54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讨论基于日志的计算机取证分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给出了基于计算机日志的取证分析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计算机日志分析取证系统日志处理、挖掘与分析子系统结构,并着重讨论了日志数据的预处理、挖掘与分析模块的主要功能与设计思想,并对挖掘模式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计算机科学2007年第34卷总目次
计算机科学. 2007, 34 (12): 304-310. 
摘要 ( 85 )   PDF(660KB) ( 5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